㈠ 剑杆织布机云织应该怎么维修
送经不良占多数 看看送经刀片有没有磨损 送经刹鼓刹皮有没有磨损 后梁上面的导纱辊 就是那根能转动的镀锌棍子有没有弯曲变形
㈡ 剑杆织机的故障维修
一、指示灯
1、红灯:炔经关车,处理方法:找出断头后按好直接开车。
2、绿灯:断纬关车。(注意稀密路)
自理方法:平纹:只需将撑头扳起,将断纬处理后按点动开关,送剑将一根纬纱送进梭口后,拉清断纬,将撑头放,直接开车,斜纹或提花,将撑头扳起,将纹纸向后(逆时针)拨过2格,然后将断纬处理好。将活线打出后,将纬纱放进梭口补一纬放下撑夹后直接开车。
3、黄灯:缺纬纱开车。处理方法:接好纬纱或将储纬器涨力瓷片内花衣弄干净,按电控箱上的停车按扭后再按启动开关开车。
4、白灯:电器箱故障自我保护关车。
自理方法:将电箱电源开掉过10秒钟后再打开电源,白灯熄掉后直接开车。如仍亮,关车叫电工修理。
二、电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A、储纬器
1、储纬器不工作。
a) 检查保险丝是否完好,中间继电器是否损坏。
b) 检查引线4(9)、5(10)、6(11)接线是否脱落。
2、储纬器纱线断但不关车。
a) 检查引线7与8之间、12与13之间接线是否脱落。
b) 传感器与纹号盘之间位置是否正确、传感器是否损坏,传感器引线(19,20,21,22,23)是否脱落。
3、储纬器纬纱不断但停车。
检查引线7与8(125B)之间是否短路。
B、经停
1、经纱断,但不停车。
a)检查引线17与18是否脱落。
b)检查传感器与发信盘之间的位置是否正确,传感器引线是否脱落,传感器是否损坏。
2、经纱不断但停车
a)检查引线7与8之间是否短路(或线接反)。
b)停经架是否绝缘
c)纬停
1、断纬不停车。
a) 检查纬检器是否损坏,灵敏度是否太低。
b) 检查电脑板上回位拨码K,是否拨上。
c) 信1、信2、信3都不亮需检查引线是及5V输出是否脱线,传感器是否损坏。
d) 检查传感器与发仪盘的位置是否正确。
2、纬纱不断停车。
a) 检查纬检器灵敏度是否太高,纬检器是否损坏。
b) 检查传感器(霍尔元件)其中一只是否损坏。
c) 检查传感器引线(22、23)之间是否短路。
备注;发信座及传感器角度:角度 0° 115° 180° 250° 295°
信1 √√√××
信2 √××√√
信3 √√×√×
(√灯亮,×不亮)
D、白灯亮
1、检查离合器、制动器引线之间是否短路。
2、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漏电。
三、织造常见故障的发现和排除。
A1断经关机
(1)检查导轨片是否起毛。
(2)检查剑带及剑头不见是否起毛、锐口。
(3)检查经纱高低
a)剑头和剑带是否磨擦上、下层经纱。
b)经纱是否与筘座相碰(在180°时弯轴后死心时)
(4)检查停经装置,摆动轩两地是否碰撞,弹簧是否松弛
B1断纬关车
(1)检查储纬器上是否缺纬,校正储纬器上的纬纱的圈数。
(2)检查剑头夹持力是否适中。
(3)检查剑头的进剑时间与纬剪的剪刀时间是否配合良好。
进剑时间70°~75°进入组织边第一根纱。
(4)检查退剑时间与平综时间是否配合良好(退剑时间与平综时间一致,均为295°~320°,要在相应的角度使剑头退到组织边第一根经纱)
(5)检查纬纱涨力片的涨力是否适中。
(6)选色轩是否下落时间过迟或偏高、送经剑头到达纬纱时,纬纱是否位于剑头上方无法进入钳口内。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调整选纬杆的高低,并转动织机到达夹纱位置,检查夹纱位置是否正确。
(7)检查送纬剑头是否变形,头部是否已经翘起。
(8)检查剑带是否严重磨损,使剑带与导轨间隙过大,剑带运动不稳上下跳动。
(9)检查剑头夹纱弹力,是否有不足或调节不当。
检查剑头进入梭口后,纬纱有无从钳口中滑脱现象。(将织机转动到送纬剑头刚入织口时,查看钳口有无杂物,并用手拉纬纱)如有容易脱落现象,应调整钳口夹持力。
(10)查纬纱剪刀剪切时间是否过早(一般在75°~80°之间),既纬纱在尚未完全进入送纬剑头钳口时已被切断,使纬纱的涨力减少从钳口中滑脱。
(11)检查纬纱是否由于涨力过小而导致接纬失误。
(12)检查送剑、接剑交接是否良好。将织机转动到180位置。
检查剑头位置是否正确,用手推动剑带检查其活动量。
(13)检查是否因为导轨高低不平使两侧接头时剑头跳动。
(14)检查是否因转剑轮与剑带孔眼严重磨损。剑头位置不稳交接不良。
(15)检查是否因为钳口磨损,使纬纱在拉进梭口前从钳口滑落。
(16)检查是否因为开夹器开夹时间过迟或接纬剑纱尾过长,再次引起纬纱时,夹纬弹簧钳将纬纱拉断,其原因为接纬剑钳口内可能留有纬纱时,再次引纬时,不能始终将新纱头夹牢而滑脱。
(17)布面半幅或全幅双纬产生的原因是:
1、剪刀不锋利致使纬纱拉断。2、送纬纱钳得太紧或纬纱在夹纱弹簧里钳得太靠里,接纬剑不能超过纬纱而引起交接失误。3、剪刀时间不对,纬纱被送纬剑拉进纱口。一般剪刀口磨纯后,应拆下来修磨或更换新刀片。
(18)检查送纬剑带接纬剑带,导轨片是否磨损或松动。开车时是否因振动而导致交接失误。如果磨损严重有时会打坏剑头(通常剑带和导轨片易磨损,送纬剑进出口处磨损最快)。
(19)检查接纬剑是否偏低,此种现象校正方法:接纬剑头前段垫纸加以校正。
(20)检查剑头上的胶木板和剑带是否磨损,两根剑带如已磨损,但能继续使用,可调换一根新剑带和剑头胶木板以减少误差积累。
(21)检查两剑在当中交接时间的动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可校正0齿轮。
(22)检查偏心轮是否松动。方法是:用力拉传动剑带轮,观察偏心轮的松动情况。
(23)检查在靠近右边纱的正常组织中是否多了一段纬纱(大约15mm~250mm其根源是:所引用的纬纱长度超过设定长度。使右侧布处的尾纬纱过长,当接纬剑下次接纬纱时把此纬纱带入梭口,合理的纬纱长度为20mm左右。造成纬纱尾过长的原因:1、引纬涨力过小,使设定长度过长。2、剪刀剪切过于迟。3、尖刀刀刃不锋利。4、释放时间太迟。
(24)检查靠近织物右侧附近的组织中是否纬纱短缺问题造成这种织疵的原因是:1、纬纱涨力过大,接纬剑在右侧布边处释放纬纱后,纬纱在弹性恢复作用下回弹,使纬纱短缺一段。2、右侧释放凸轮的安装过于偏内,使释放时间过早。3、剪刀剪切时间过早。
C、断边停车的几种原因:
1、剑头剑带磨损。
2、边撑刺环安装不良。
3、绞边器过于挤压边综丝。
4、开口时间过迟,应按品种调整织造参数。
5、吊综过高。
6、绞边、经纱涨力不均。
7、废边经纱涨力失调。
D、绞边不良的几种产生原因:
1、机后绞边宝塔弹簧涨力夹松弛。
2、绞边器里边的八字滑块,磁铁磁性太小。
3、绞边器上下绞边针插纱不佳(绞边一般为平纹位置,上、下综距运动是时绞边针左右各有一根绞边纱)
E、综框异响的原因:
1、综框间隙不良,综距弯曲。
2、综直条弯曲与综框磨擦,使综框隔板易损,螺丝松动。
3、回综箱回综不良。
F、停车不准的产生原因:
1、制动器间隙大。
2、两摩擦面有油污。
3、制动器与离合板接触不良。
G、勾纱的产生原因:
1、托布板低。
2、综距低。
3、平综时间迟。
4、右废边涨力不紧,废边太少。
5、接纬剑出剑过早,有时在工艺要求平综时经纱不能完成平综。
H、云织的产生根源:
卷取、送经使用不良,纬纱条干不清,另外综丝及钢筘筘号的选用也有直接影响,织造工艺不对。
I、双纬
纬纱涨力小,供纬不良及选纬纸板的损坏都可产生双纬。
J、纬缩
纬纱能力不当,开口太迟,纬纱释放器磨损可能产生纬缩现象。
K、边撑疵
铜刺环内有回丝,转动不灵活,边撑盖与铜刺环不居中,边撑刺针尖碰弯钩纱。
L、缺纬
纹纸打错,送纬剑没接到纬纱。
四、引纬
1、送纬剑,接纬剑进第一根边纱的时间为70°~75°。一般来讲,接纬剑与综平的时间差不多,过早纬纱会被经纱夹断,形成布边分段断纬,过迟会产生缩纬,有些品种尾纱要靠经纱来夹持。
2、要注意掌握这样一种原则,进剑早则出剑迟,进剑迟则出剑早。
3、送纬剑、接纬剑中央交接时间为180°,送纬剑头距第一片轨道片的距离为110mm~115mm左右为宜,两是剑头端距尺寸以60mm~70mm为宜,各种齿轮间隙要小,过大动程很容易撞坏剑头。
4、引纬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纬纱由储纬器,涨力片通纬纱检测器、选色杆、送纬剑、纬纱剪刀,然后引到中央交接,接纬剑把纬纱接过去,接出布边,释放凸轮释放,至此整个引纬过程便完成了。
储纬器的主要作用是使纬纱卷绕涨力均匀能在正常运转中送出一定量的纱。
涨力主要使用是使纬纱有一定的涨力,纬纱的涨力过小,废边纱尾就会增长,甚至会松弛到纬纱被带进织口,形成双纬。能力过大,又会使废边夹不住纬纱,引起缩纬,布边处缺纬。
五、上机工艺
工艺参数:
1、后梁平纹高度70mm
斜纹110mm~120mm
多臂90mm~110mm
2、停经架平绞高度65mm
斜纹40mm
多臂30mm~40mm
3、边撑:筘幅+60mm,经幅比筘幅大20mm
不同的布种要采用不同的综丝眼,这样对开口有好处。
不同的品种对停止经片重量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果总经根数较多建议增加综框数量,这样有效预防断经率。上机注意事项:
1、钢筘距纬纱剪刀1mm~2mm,这个基准要定好,大于这个距离会影响纬纱进入剪刀内,造成断纬,并浪费纬纱,小于这个距离,钢筘与剪刀就会碰撞,另外,钢筘下面的钢皮条要垫好。
2、紧螺丝最好一个人紧到底,如果两个人合紧,必须从中央分开,同时往两侧紧。
3、上机应一个人打结,经纱涨力要均匀,断头要少。
4、检查经轴的搭齿情况,并紧足螺丝。
5、停经片不能搞乱,并一定要灵活。
6、织一段布后,要剪掉经纱的结头让它顺利的通过导布棍。
7、检查废边纱涨力情况及绞边纱的涨力情况。
8、上机时要调整好卷取纬密齿,卷取撑几齿观看是否过滑。
9、每织一米布都要检查一下布面,不能让坏布织下去,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废边纱的长短,布边毛边的长短,绞边是否良好。
六、了机后再次上机
1、了机后的上机实际上也是一次保养,首先要作好全机的清洁工作,全机各主要部位全面加油,特别是工作时加不到的地方。还要全机检查一遍螺丝的紧固程度检查一些规格是否走样及各种间隙有无改变。
2、如翻改品种时,应按不同的穿筘幅调节好边撑的位置和进出剑的时间,特别要注意开口和进出剑时间的配合。
3、以180型为例,筘幅在1700mm时,纬纱剪刀应放在轨道片的第三档,筘幅在1600mm时,剪刀应放在轨道片的,第四档和第五档上。筘幅在1500mm左右时,剪刀应放在轨道片的第六档上。
七、保养:
1、新的传剑箱在运转3个月后,要拆开来检查,齿轮间隙大要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从接缝处拿掉薄的铜片,调整好,使转动要灵活,同时要换油,因为这运转时间是,新的齿轮在运转过程中有粉末出现,会合半流油污一起研磨,直接侵害齿轮本身,用柴油清洗后重新组装,可延长机件的使用寿命,还要调换齿轮的角度,一般每3个月要按90°角调换1次,一年4次,这样可大大延长机件的使用寿命。
2、剪刀、边剪、绞边器要进行定期保养,要经常检查小偏心里面轴承是否缺油,扇形板下面的偏心轴是否失油,大皮带盘中铜套不能缺油。
挡车工操作上的注意事项:
1、断经纱的处理方法。
主要是边撑处的经纱易断,也就是在边撑处断的经纱,从钢筘穿好的经纱不得往边撑盖里放,由于角度关系而致使纱织不进。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经纱呈垂直方向或相邻几根经纱处穿一下,然后放到边撑盖里,中间断的经纱只要拉一下或者用工具挂一下就可以解决。
2、断纬纱的处理方法。
a) 先拉出两根纬纱;
b) 把卷取撑头反过来让卷取在打纬时不起作用。
c) 倒两格纹纸或两块纹板;
d) 用一纬开车找出活纱,放入两根纬纱,补一纬,放下卷取撑头然后启动开关开车。
㈢ 剑杆织机维修 坏钢扣是怎么回事有那几种情况怎么注意还是那里不行 谢谢
1.检查托布板的位置可以使织口的高低进行调节,2。把钢筘点动至前死心位置看与两边的边撑的距离。3。拆下边撑盖看看铜刺环的安装角度。4。
㈣ ga747剑杆织机维修
其实747是要快淘汰的机器了 你要是年轻 有学问 建议你去学高速剑杆这类的
小剑杆只在欠发达地区比较多 广东那边都上高速剑杆 江苏喷气
不过先学点小剑杆做基础也不错
我复制了点基本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也希望能跟你成为朋友
织造常见故障的发现和排除。
A1断经关机
(1) 检查导轨片是否起毛。
(2) 检查剑带及剑头不见是否起毛、锐口。
(3) 检查经纱高低
a) 剑头和剑带是否磨擦上、下层经纱。
b) 经纱是否与筘座相碰(在180°时弯轴后死心时)
(4)检查停经装置,摆动轩两地是否碰撞,弹簧是否松弛
B1断纬关车
(1) 检查储纬器上是否缺纬,校正储纬器上的纬纱的圈数。
(2) 检查剑头夹持力是否适中。
(3) 检查剑头的进剑时间与纬剪的剪刀时间是否配合良好。进剑时间70°~75°进入组织边第一根纱。
(4)检查退剑时间与平综时间是否配合良好(退剑时间与平综时间一致,均为295°~320°,要在相应的角度使剑头退到组织边第一根经纱)
(5)检查纬纱涨力片的涨力是否适中。
(6)选色轩是否下落时间过迟或偏高、送经剑头到达纬纱时,纬纱是否位于剑头上方无法进入钳口内。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调整选纬杆的高低,并转动织机到达夹纱位置,检查夹纱位置是否正确。
(7) 检查送纬剑头是否变形,头部是否已经翘起。
(8) 检查剑带是否严重磨损,使剑带与导轨间隙过大,剑带运动不稳上下跳动。
(9) 检查剑头夹纱弹力,是否有不足或调节不当。检查剑头进入梭口后,纬纱有无从钳口中滑脱现象。(将织机转动到送纬剑头刚入织口时, 查看钳口有无杂物,并用手拉纬纱)如有容易脱落现象,应调整钳口夹持力。
(10)查纬纱剪刀剪切时间是否过早(一般在75°~80°之间),既纬纱在尚未完全进入送纬剑头钳口时已被切断,使纬纱的涨力减少从钳口中滑脱。
(11)检查纬纱是否由于涨力过小而导致接纬失误。
(12)检查送剑、接剑交接是否良好。将织机转动到180位置。检查剑头位置是否正确,用手推动剑带检查其活动量。
(13)检查是否因为导轨高低不平使两侧接头时剑头跳动。
(14)检查是否因转剑轮与剑带孔眼严重磨损。剑头位置不稳交接不良。
(15)检查是否因为钳口磨损,使纬纱在拉进梭口前从钳口滑落。
(16)检查是否因为开夹器开夹时间过迟或接纬剑纱尾过长,再次引起纬纱时,夹纬弹簧钳将纬纱拉断,其原因为接纬剑钳口内可能留有纬纱时,再次引纬时,不能始终将新纱头夹牢而滑脱。(17) 布面半幅或全幅双纬产生的原因是:
1、剪刀不锋利致使纬纱拉断。2、送纬纱钳得太紧或纬纱在夹纱弹簧里钳得太靠里,接纬剑不能超过纬纱而引起交接失误。3、剪刀时间不对,纬纱被送纬剑拉进纱口。一般剪刀口磨纯后,应拆下来修磨或更换新刀片。
(18)检查送纬剑带接纬剑带,导轨片是否磨损或松动。开车时是否因振动而导致交接失误。如果磨损严重有时会打坏剑头(通常剑带和导轨片易磨损,送纬剑进出口处磨损最快)。19)检查接纬剑是否偏低,此种现象校正方法:接纬剑头前段垫纸加以校正。
(20)检查剑头上的胶木板和剑带是否磨损,两根剑带如已磨损,但能继续使用,可调换一根新剑带和剑头胶木板以减少误差积累。
(21)检查两剑在当中交接时间的动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可校正0齿轮。
(22)检查偏心轮是否松动。方法是:用力拉传动剑带轮,观察偏心轮的松动情况。
(23)检查在靠近右边纱的正常组织中是否多了一段纬纱(大约15mm~250mm其根源是:所引用的纬纱长度超过设定长度。使右侧布处的尾纬纱过长,当接纬剑下次接纬纱时把此纬纱带入梭口,合理的纬纱长度为20mm左右。造成纬纱尾过长的原因:1、引纬涨力过小,使设定长度过长。2、剪刀剪切过于迟。3、尖刀刀刃不锋利。4、释放时间太迟。
(24)检查靠近织物右侧附近的组织中是否纬纱短缺问题造成这种织疵的原因是:1、纬纱涨力过大,接纬剑在右侧布边处释放纬纱后,纬纱在弹性恢复作用下回弹,使纬纱短缺一段。2、右侧释放凸轮的安装过于偏内,使释放时间过早。3、剪刀剪切时间过早。
C、断边停车的几种原因:
1、 剑头剑带磨损。
2、 边撑刺环安装不良。
3、 绞边器过于挤压边综丝。
4、 开口时间过迟,应按品种调整织造参数。
5、 吊综过高。
6、 绞边、经纱涨力不均。
7、 废边经纱涨力失调。
D、绞边不良的几种产生原因:
1、 机后绞边宝塔弹簧涨力夹松弛。
2、 绞边器里边的八字滑块,磁铁磁性太小。
3、 绞边器上下绞边针插纱不佳(绞边一般为平纹位置,上、下综距运动是时绞边针左右各有一根绞边纱)
E、综框异响的原因:
1、 综框间隙不良,综距弯曲。
2、 综直条弯曲与综框磨擦,使综框隔板易损,螺丝松动。
3、 回综箱回综不良。
F、停车不准的产生原因:
1、 制动器间隙大。
2、 两摩擦面有油污。
3、 制动器与离合板接触不良。
G、勾纱的产生原因:
1、 托布板低。
2、 综距低。
3、 平综时间迟。
4、 右废边涨力不紧,废边太少。
5、 接纬剑出剑过早,有时在工艺要求平综时经纱不能完成平综。
H、云织的产生根源:
卷取、送经使用不良,纬纱条干不清,另外综丝及钢筘筘号的选用也有直接影响,织造工艺不对。
I、 双纬
纬纱涨力小,供纬不良及选纬纸板的损坏都可产生双纬。
J、纬缩
纬纱能力不当,开口太迟,纬纱释放器磨损可能产生纬缩现象。
K、边撑疵
铜刺环内有回丝,转动不灵活,边撑盖与铜刺环不居中,边撑刺针尖碰弯钩纱。
L、缺纬
纹纸打错,送纬剑没接到纬纱。四、引纬
1、 送纬剑,接纬剑进第一根边纱的时间为70°~75°。一般来讲,接纬剑与综平的时间差不多,过早纬纱会被经纱夹断,形成布边分段断纬,过迟会产生缩纬,有些品种尾纱要靠经纱来夹持。
2、 要注意掌握这样一种原则,进剑早则出剑迟,进剑迟则出剑早。
3、 送纬剑、接纬剑中央交接时间为180°,送纬剑头距第一片轨道片的距离为110mm~115mm左右为宜,两是剑头端距尺寸以60mm~70mm为宜,各种齿轮间隙要小,过大动程很容易撞坏剑头。
4、 引纬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纬纱由储纬器,涨力片通纬纱检测器、选色杆、送纬剑、纬纱剪刀,然后引到中央交接,接纬剑把纬纱接过去,接出布边,释放凸轮释放,至此整个引纬过程便完成了。储纬器的主要作用是使纬纱卷绕涨力均匀能在正常运转中送出一定量的纱。涨力主要使用是使纬纱有一定的涨力,纬纱的涨力过小,废边纱尾就会增长,甚至会松弛到纬纱被带进织口,形成双纬。能力过大,又会使废边夹不住纬纱,引起缩纬,布边处缺纬。
一、经纱上机张力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经纱上机张力是指综平时的经纱静态张力。上机张力大,打纬时织口处的经纱张力亦较大,经纱屈曲少,而纬纱屈曲多。交织过程中,经纬纱的相互作用加剧,打纬阻力增加。反之,如果上机张力小,则打纬时织口处的经纱张力亦较小,此时纬纱屈曲少,而经纱屈曲多,交织过程中经纬纱的相互作用减弱。生产中,要选择适宜的上机张力,若经纱张力过大,经纱因强力不够,断头将增加;若经纱张力过小,打纬使织口移动量大,因经纱与综眼摩擦加重,断头也会增加。
上机张力的大小对织造过程中打纬区宽度的影响很大。从上述分析构成打纬区宽度的基本原因可知,打纬区宽度将随不同上机张力所引起的织物刚度和张力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织机上织制14.5tex×14.5tex纱府绸时,随着上机张力K的增加,打纬区宽度有所减小,如图9-11所示,呈负指数曲线的规律变化。由图可见,从减少织造过程中经纱断头率来考虑,在织制该纱府绸时宜采用适当较大的上机张力,这与高密织物上机张力应大些以满足开清梭口和打紧纬纱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在织制其它织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机张力。
图9- 上机张力与打纬区宽度和织口位移从改善织物的平整度考虑,宜采用较大的上机张力。例如在织制大多数棉织物时,如上机张力较小,织物表面便不够平整,有粗糙的手感。当被加工的织轴上经纱张力不匀时,可适当加大上机张力,使织物较为平整,同时还可以减少纱线与纱线之间的张力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片纱张力的不匀,使条影减少,织物匀整。又如在织制有光纺时,若用较小的上机张力,则形成的绸面不够平整,且产生松紧边,当上机张力适当提高后,绸面质量大为改善,平整而有光泽。
但是从织物内有力学性能来看,不宜采用较大的上机张力,当上机张力增加时,织物的厚度、重量、强力以及经纬向密度的变化较小,但经向织缩和断裂伸长的减小却较大。研究工作表明,织物的服用牢度与其经向断裂功和经纬纱显露于织物表面的支持面的大小有关。经向断裂功和支持面大的,往往其服用牢度亦大。采用较小的上机张力时,织物的经向断裂功较大;同时在采用适当较小的上机张力后,经纬纱的屈曲波高便接近于1,经纬纱同时显露于织物表面,增加了支持面,克服了上机张力较大时纬纱屈曲较多,经纱在织物表面显露较少,因而支持面较小的缺点。图9-12便是织制29tex×29tex中平布时织物经向断裂功和平磨牢度随不同上机张力的变化。由图可见,如果采用中等偏小的上机张力,那末,织物经向断裂功和平磨牢度都是比较大的。
图9-12 上机张力与织物经向断裂功和平磨牢度的关系还必须指出,采用较大的上机张力后,下机织物的缩水率也较大,对直接用于衣着类的市布织物来说,这将给服用者带来损失。
究竟采用何种大小的上机张力,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织造总经纱数多的紧密织物时,为了开清梭口和打紧纬纱,可适当加大上机张力;当织造稀薄织物或人造棉织物时,上机张力要适当减小,以利减少经纱断头率。如织造斜纹织物时,考虑到斜纹线需有一定凹凸程度的特有风格,不宜采用过大的上机张力。而平纹织物,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打紧纬纱,应选用较大的上机张力。
二、后梁高低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在开口一章中已经介绍过,后梁高低决定着打纬时梭口上下经纱层之间的张力差异,这种差异对打纬工艺和织物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织造时,织物中经纱的平均密度基本上由钢筘所确定。由于筘齿厚度的存在,当每筘齿间穿入的经纱数在2根及2根以上时,各根经纱之间的距离便不尽相同,筘齿间诸经纱之间的距离较小,而筘齿两侧的相邻经纱之间的距离却较大。当织制经纱密度不很高的平纹织物时,经纱在幅宽方向(也就是横向)的这种有规律的不均匀排列情况,在与纬纱交织过程中如不加以改变,那末所得织物将呈现出筘路疵点。当然,这种坯布上显现的筘路疵点往往通过织物后整理可以得到消除。
在织造过程中,利用上下层经纱张力不等,也能避免布面上这种筘路的出现。因为不等张力梭口中相邻经纱一根比较紧,一根比较松,交织中,由于紧层经纱迫使纬纱作较多的屈曲,从而纬纱对松层经纱产生较大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使松层经纱获得较大的横向移动,以消除经纱不均匀排列的缺点,避免筘路疵点的出现,达到布面均匀丰满的要求。
下层经纱张力较大的不等张力梭口配合小于90°的打纬角(钢筘与织口处布面的夹角),有利于打紧纬纱,减少钢筘回退时的纬纱反拨量,形成紧密厚实的织物。
织制平纹织物,一般采用较高的后梁高度,可以获得外观丰满的织物。但在加工经纱特数较低、经纱密度较大的棉布如14.5tex×14.5tex纱府绸时,由于经纱密度大,所以后梁高度可略低些,不致因上层经纱张力过小而引起开口不清、造成跳花等织疵,也不致因下层经纱张力过大而引起大量断头。同样原因,在织制化纤混纺织物时,由于化纤纱容易起毛造成开口不清,所以后梁高度可比纯棉的低些。
实际上,在织制斜纹织物时,常采用低后梁工艺,使上下层经纱张力接近相等,这主要是根据织物特有的外观质量来决定的。这种特有的外观质量,表现在织物表面的斜纹线条具有深而匀直的清晰效应上。在织机上,为了获得这种清晰效应,除应避免过大的上机张力,以保证纹路深度,达到凹凸分明外,尚需采用上下层经纱张力接近相等的办法,来获得匀直的条纹。这对双面斜纹来说尤其重要。但是在织制单面斜纹时,为使正面斜纹线条具有较大的深度,可使后梁比织制双面斜纹时少许高些。同时,在织制紧密度较高的双面斜纹时,为有利于打紧纬纱起见,亦常使后梁高些。
在织制缎纹和花纹织物时,一般将后梁配置在上下层经纱张力接近相等的位置上,使经纱断头率减小,花纹匀整,下回综机构的工作也较容易。但在织制较紧密的缎纹织物时,后梁亦略为提高。
三、开口时间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开口时间(综平时间)的早迟,决定着打纬时梭口高度的大小,而梭口高度的大小,又决定着打纬瞬间织口处经纱张力的大小。开口时间早,打纬时织口处经纱张力大,反之则小。在采用高后梁工作的情况下,打纬时梭口高度的大小,还决定着打纬时上下层经纱张力的差异。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提早开口时间,打纬时织口处上下层经纱张力差会较大;反之则小。
所以,开口时间与织物形成的关系,基本上与前面上机张力和后梁高低与织物形成的关系一样。
但是应该指出,开口时间对织造工艺能否顺利进行,有着独特的影响。由于打纬时梭口高度不同,织口处上下层经纱的倾斜程度也不同,因此,虽钢筘摆动的动程不变,但经纱层受到的摩擦长度却不一样。开口时间越早,摩擦长度越大,加上张力也越大,便容易使纱线结构遭到破坏而产生断头,所以随着开口时间的或早或迟,经纱将有不同的断头率变化。同时,由于梭口开启程度的不同,如前面图9-8所示,打纬时两层经纱的交叉角也不同,因而经纱对纬纱的包围角有所变化,其结果,打纬阻力和钢筘回退时的纬纱反拨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开口时间早,打纬阻力大,纬纱反拨量小,易织成紧密厚实的积物。反之,则相反。此外,开口时间的早迟,还影响到梭口中的纬纱被经纱夹住的早迟,以及梭子进出梭口时经纱对梭子的挤压程度,前者关系到是否出现纬缩,而后者关系到是否出现错纹和轧梭。因此,在确定开口时间时,应兼顾与引纬时间的配合。
在实际生产中,当织制平纹织物时,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开口时间,一般采用较早的开口时间。在织制斜纹和缎纹织物时,遇到经纱密度大的,则必须采用迟的开口时间,以减少经纱的张力和摩擦长度,防止过多的经纱断头。另外从纹路清晰和花纹匀整考虑,通常在织制斜纹和缎纹织物时,宜采用迟开口。
在织制纬密较大的织物时,为防止钢筘对经纱摩擦过分而引起断头,在不影响坚实打纬条件下,应采用较迟的开口时间。
第四节 织物横档疵点
织物的横档疵点是指织物表面因织机性能不佳、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纬纱排列不匀的疵点,在高密和低密织物上反映较多。随着织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织物横档疵点已有大幅度降低。横档疵点是一种严重的织物疵点,对织物的实物质量影响极大。
一、织机打纬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打纬过程中,纬纱在钢筘作用下克服经纬纱之间的摩擦阻力F1,沿经纱向机前移动。当打纬到前止点附近时,经纱张力与织物张力之差ΔF相对于摩擦阻力F1的大小,决定了纬纱向机前移动的本质是相对经纱滑移、还是与经纱共同移动。前者发生在ΔF>F1,它使织物的纬密增长,后者发生在ΔF<F1,对织物纬密的增加不产生贡献。
织机正常回转时,织物形成过程中纬纱相对经纱滑移量和两者共同移动量是成一定比例的,形成基本恒定的织物纬密。一旦织机运转状态发生变化,相对滑移与共同移动的比例可能发生变化,相应地引起织物纬密改变。
每次打纬运动开始时,织口位置的前后对织物形成也有较大影响。织机正常运转时,织口位于一定的位置上,能织成纬密合格的织物。一旦因某种原因织口位置向机后偏移,钢筘对织口的打击程度会加强,纬纱相对经纱的滑移量增长,由此形成的织物纬密将增加;反之则纬密减小。
因此,经纱张力和织口位置相对织机正常运转时的情况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引起织物的纬密改变(相对于其他织物区域纬纱排列发生不匀)。当改变到某一程度时,可能被检测仪器或肉眼检出,确定为织物横档疵点。
织物横档疵点的种类和成因很多,主要有下述几种。围绕着减少和预防织物横档疵点,现代无梭织机技术作出了一系列改进。
二、织机开关车引起的横档疵点
织机开关车时,织机的转速明显低于正常转速,由此引起了
1.经纱开口过程的变形速率乃至经纱刚度下降,虽然转速降低时经纱开口的变形量未发生变化,但经纱刚度下降,于是钢筘打纬到前止点附近的经纱张力降低,进而ΔF减小,纬纱与经纱共同移动量增加、相对滑移减少,织物纬密下降,可能引起横档疵点,即开关车横档疵点。
2.在惯性打纬的织机(如有梭织机)上,筘座打纬运动惯性力正比于织机转速的平方。织机正常运转时,打纬力主要由筘座惯性打纬力提供;织机转速的下降导致惯性打纬力下降,打纬力主要从电动机通过主轴曲柄、牵手获得。由于牵手和牵手栓之间存在间隙,两种不同的转速使得间隙e位置及筘座达到最前方的位置分别如图12-1(a)(b)示。显然,两种情况下钢筘达到最前方的位置产生一定距离差。当间隙较大,这距离差比较明显时,形成了织物中纬纱排列的不匀,即开关车横档疵点。
3.大量研究指出,打纬过程中经纬纱线之间的摩擦因数和两者之间的滑移速度有关。因纤维和纱线结构不同,两者之间成正相关或负相关。打纬时经纬纱线的摩擦因数变化导致纬纱相对经纱滑移量和共同移动量的增减,引起织物纬密变化。因此,织机开关车可能通过织机转速下降造成纱线摩擦因素的改变,最后导致织物纬密改变,严重时产生织物横档疵点。
无梭织机在开车时让织轴倒卷一定量的经纱,这倒卷产生的经纱张力增量正是补偿了前述的ΔF减小的数量,使ΔF补偿到一定的正常数值,避免织物开车横档疵点的形成。部分无梭织机装有反冲后梁,织机开车时后梁反冲,以提高经纱张力,起到补偿ΔF的作用。
克服开关车横档疵点比较积极的方法是使用超启动力矩电动机,该电动机的启动转矩为额定转矩的12倍,让织机起动后第一转内转速即达到正常转速的80%~90%,从根本上避免打纬时经纱刚度乃至经纱张力的下降。
在惯性打纬的织机上,减少机构的间隙(有梭织机牵手和牵手栓之间的间隙e)或采用非惯性打纬,对减少开关车横档疵点有一定作用。
三、织机送经不良引起的横档疵点
织机送经不良的后果是逐次打纬时经纱的张力不匀。打纬时经纱张力过大,打纬时纬纱相对经纱滑移量多,而共同移动量少,织物纬密高。反之,则共同移动量多而相对滑移量少,织物纬密低。随着织机送经技术进步的历程,送经机构由简单的机械式送经发展为机械式无级调节送经、接近开关式电子送经直至先进的传感器式电子送经。由送经不良引起的织物横档疵点已经大大减少。
传感器式电子送经机构能满足经纱张力细微调节的要求,由于革除了繁复的机械调节机构,使整个调节环节的惯性减小,同时采取经纱张力传感器,使经纱张力的微小变化得到快速检测和及时反馈调节,让经纱张力的波动得到迅速抑制,保证历次打纬的经纱张力恒定,防止送经不良引起的横档疵点。
四、织机卷取不良引起的横档疵点
织机卷取机构对织物的握持力影响到能否稳定地控制织口位置。特别是织机关车后,由于卷取机构对织物握持不力,织口会缓慢地向机后方向移动,造成下一次开车时的织物密路疵点,经纱高张力织造时尤甚。
为此,织机的卷取机构作出了相应的改进,如增加糙面卷取辊的直径,选用优良的包覆材料,提高加压辊的加压力,改变加压方式等。全幅边撑对织物的握持能力极强,在织制非涂层型高密安全气囊织物时得到使用。
五、经纱和织物蠕变引起的横档疵点
织机较长时间停车,经纱和织物仍处在一定张力的拉伸条件下,他们会发生蠕变。蠕变的结果使织口位置相对于正常的位置发生前移或后移。尽管织机操作法规定操作工在织机较长时间停车时要放松经纱,但经纱张力仍然是存在的,蠕变不可避免。当织机开车时,如果织口位置和经纱张力未被精确调整,则织物上会产生纬密不匀的横档疵点。
纱线和织物的蠕变特性不同,但共同点是随着时间的推延,他们的变形量成负指数函数增加,其增长速率迅速减小。新型无梭织机在开车调整织口位置和经纱张力时,也考虑了这一因素,调整量因停车时间而异。
纱线蠕变引起的横档疵点发生在织机开关车的过程中,因此也可以归入织机开关车横档疵点。
㈤ 剑杆织机的龙头维修
. 装提综臂(0143) 从机后穿入提综臂固定轴(0141),依次套上后提综臂夹片(0142)、提综臂、前提综臂夹片(0142),调整提综臂夹片,使提综臂与拉钩对齐,紧上紧固螺丝。 2. 依次装上20 片拉钩结合件(0100-9)并检查拉钩结合件是否灵活。 3. 装刀片(0159) 转动刀片支轴(0132),依次套上刀片(0159)。刀片套完后,刀片前端应钩住拉钩结合件,转动刀片支轴,使刀片支轴平面向外,前侧轴头加工面应与小墙板外侧面平齐,紧上紧固螺丝。检查刀片运动是否灵活。 4. 装上刀片连片(0161),使刀片连片后端与提综臂相连,前端与刀片相连,装上尼龙钢丝绳结合件。 5. 调整钢丝绳导轮及回综箱的安装位置,使第一片提综臂、钢丝绳导轮、回综臂处于同一铅垂线上。调整钢丝绳长度及微调吊综钩的螺母,使全部综框平齐。 6. 横针的安装 安装横针之前,不要紧横针压板连接体(0373)螺丝,注意:内横针压板比外横针压板偏左一格。先装下层的长横针(0365),再装上层的短横针(0364)。(1)长横针向上提起,将长探针也向上提起,穿入短探针(0371)孔内,再装入横针压板(0313)孔内,最后插入横针板(0377)的下排孔内 ,(2)将短横针向上提起,先插入横针压板(0376)孔内,再穿过长探针(0370)孔内,最后插入横针板(0377)的上排孔内。 注意:有压簧(0366)的横针,对应的横针板孔上有槽,插入后必须旋转90 度,防止横针脱离横针板;无压簧的横针,对应的横针板孔上没有槽。 7. 插入长竖针(0108)和短竖针(0109) (1)先插入短竖针(0109),为美观起见,短竖针顶头(0110)朝外。 (2)插入长竖针(0108),为美观起见,长竖针顶头应插在下一根长竖针的内侧。 注意:每根竖针穿过一长一短两根横针,长竖针应套在有压簧的短横针孔内和没有压簧的长横针孔内,短竖针则与之相反。 8. 推针板(0359)的安装 在纹纸有孔的情况下,探针进入纹纸孔,横针下落搁在推针板(0359)上,此时推针板处于最外位置。在这种状态下,横针端面和推针板内端面的间隙要调整在 2~2.5mm。这项调整是通过松开横针推刀连杆(0356)的固定螺钉调节的。 注意:固定上下推针板(0359)的螺丝互相之间不能相碰,并且上推针板(0359)的螺丝不能碰横针压板连接体(0373);相邻的横针压板连接体也不能相碰;横针推刀连杆(0356)固定螺丝的垫片不能缺省,否则,容易引起横针推刀连杆损坏。 9. 安装主凸轮(0126A) (1)用长芯棒插入左墙板(0101)和右墙板(0102)的装配孔中,将主凸轮装在主凸轮轴上向左右墙板侧靠紧,同时定位孔应套在长芯棒上。 (2)机前,在主凸轴上装入主凸轮支座(0127A),用四只紧固螺栓通过主凸轮支座的四只通孔旋入主凸轮的螺孔内(此时不能紧固)。旋紧主凸轮支座的夹紧螺钉,然后再紧固四只螺钉。机后拧紧主凸轮支座夹紧螺钉后,取下四只紧固螺钉,套上主伞齿轮(0207A)后,再将四紧固螺钉旋入主凸轮的螺孔内,紧固四螺钉。 注意:主凸轮定位时,1、3 同向,2、4 同向;主凸轮不能与左墙板(0101)和右墙板(0102)有缝隙,否则,安装左右小墙板后会影响主凸轮轴灵活度。 10. 装上拉刀摆臂一套,卡簧必须装回原处,再装上复位链条和复位弹簧,检查拉刀摆臂与主凸轮密接程度,若有间隙,必须更换拉刀摆臂。 注意:拉刀导向轴(0119)、导向轮(0139)不脱落;拉刀摆臂不能装反,油口必须朝上。 11. 装上左右小墙板,装上圆锥齿轮轴结合件一套,注意主伞齿轮(0207)和连接齿轮(0208)顶端平齐。 12.套上分度凸轮(0306)、调节架摆杆结合件(0300-9)、横针压板摆杆(0328、0329)及两只拉簧(0337、0338)等。 13. 装上纹纸和纹纸传动轴结合件(0300-5)一套。 14. 装上油管。注意油管不能与摆臂等高速运转的机件相互摩擦,否则容易损坏油管。 15. 装上链条、张紧轮一套。调整张紧轮,使传动链条的张力适当,同时使传动链轮与张紧轮在同一直线位置。 16.装上油盘结合件(0400-9)。 1.调整探针与纹纸孔的位置: (1)松开纹纸传动轴结合件拔盘(0320)上的紧固螺钉,轻轻转动纹纸传动轴结合件,调整好纹纸孔与探针的前后位置,使探针前后位于纹孔中央。此时应确认调节架滚子应在拔盘齿的凹部,然后再拧紧紧固螺钉。 (2)松开纹纸传动轴结合件紧圈上的紧固螺钉,左右调整好纹纸上的孔与探针在左右位置,使探针左右位于纹孔中央。此时,小墙板的内侧与紧圈的间隙应在0.1~0.2mm 范围内。 (3)检查纹纸垫轮(0316)是否挡住纹孔,若挡住,取下纹纸,重新固定纹纸垫轮。 2. 探针与纹纸间隙的调整: 安装在横针压板摆杆(0328、0329)上的滚子在拉簧(0338)的作用下,压紧在分度凸轮(0306)上,转动分度凸轮,使滚子的工作动程处于最大,此时探针脱离纹纸,探针脱离纹纸的间隙是通过调节横针压板连接体(0373)来达到。间隙范围应在1.5~3mm 左右,并且要求左右一致此时拧紧横针压板连接体及横针压板摆杆紧固螺丝。如果间隙过小,探针会与纹纸摩擦,导致纹纸损坏或探针弯曲;如果间隙过大,横针可能与推针板相碰,影响推针板正常运动。 注意:如果分度凸轮不在最大半径处调节,设备运行后,横针和推针板相碰,导致推针板不能运动,从而影响提综的顺利进行。 3. 拔销与拔盘齿顶的间隙调整: 转动分度凸轮(0306),调整调节架(0333)凸轮滚子(0331)的位置,使分度凸轮的拔销(0307)在将要进入拔盘(0320)齿顶和要脱开齿顶两种位置时,拔销与拔盘齿顶的间隙尺寸基本一致,如果间隙不一致时,移动凸轮滚子(0331)在调节架上的机内外位置,进入间隙大,凸轮滚子(0331)向机内移动;反之,则向机外移动。 注意:调节架调好后,应重新调整纹纸孔和探针的中心位置,此时不要再动调节架凸轮滚子。 4.安装信号齿轮(0212):(1)正转多臂开口机构链轮,使上拉刀(0111)退至最后位置。 (2)转动信号轴,,使上拉钩被顶起达到最高位置后,倒转信号轴使上拉钩稍稍回落。 (3)套上信号齿轮,紧上螺丝。 注意:安装信号齿轮时,信号轴的横动0.2mm 左右。 5.调整分度凸轮: (1)正向转动多臂开口机构链轮,使上下拉刀外侧面相互垂直。 (2)调整分度凸轮,使分度凸轮轴心线、拔销、拔盘轴心线三点共线,紧上分度凸轮螺丝钉。 6.开口时间的调节: 用手转动织机手轮,使多臂装置的上、下拉刀外侧面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此时多臂装置位于综平位置。松开多臂装置传动链轮上的固定螺钉,转动织机手轮,使织机处于综平位置,然后紧固多臂装置传动链轮的紧固螺钉,使多臂装置与织机同时处于综平位置。达到织机和多臂装置开口时间同步的要求。
采纳哦
㈥ GA747 剑杆织机故障维修说明
http://www.texindex.com.cn/Articles/2007-8-9/102284_2.html
剑杆织机常见故障维修版与保权养
http://www.cctti.com:8080/bbs/cDetail.jsp?createid=6&titleid=3403
㈦ 大剑杆织机穿综视频教程
好像从布边无法区分剑杆还是喷气织出来的,也无法区分是大剑杆还是小剑杆织出的,但小剑杆与有梭织机比较,还是小剑杆的好.\r\n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与.
㈧ 剑杆织机维修视频勾纬怎么办
综框太高 经纱沉不下去 也会勾纬综框太矮 经纱把纬纱抬不起来 轨道磨损这些也会勾掉经纱开口不清 平棕太早 进出剑时间与平棕时间没配合好 都会勾纬
㈨ 剑杆纺织机原理与维修
剑杆织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加之剑杆织机在多色纬织造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生产多达16色纬纱的色织产品。随着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将成为机织物的主要生产机种。
一、指示灯
1、红灯:炔经关车,处理方法:找出断头后按好直接开车。
2、绿灯:断纬关车。(注意稀密路)
自理方法:平纹:只需将撑头扳起,将断纬处理后按点动开关,送剑将一根纬纱送进梭口后,拉清断纬,将撑头放,直接开车,斜纹或提花,将撑头扳起,将纹纸向后(逆时针)拨过2格,然后将断纬处理好。将活线打出后,将纬纱放进梭口补一纬放下撑夹后直接开车。
3、黄灯:缺纬纱开车。处理方法:接好纬纱或将储纬器涨力瓷片内花衣弄干净,按电控箱上的停车按扭后再按启动开关开车。
4、白灯:电器箱故障自我保护关车。
自理方法:将电箱电源开掉过10秒钟后再打开电源,白灯熄掉后直接开车。如仍亮,关车叫电工修理。
二、电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A、储纬器
1、储纬器不工作。
a) 检查保险丝是否完好,中间继电器是否损坏。
b) 检查引线4(9)、5(10)、6(11)接线是否脱落。
2、储纬器纱线断但不关车。
a) 检查引线7与8之间、12与13之间接线是否脱落。
b) 传感器与纹号盘之间位置是否正确、传感器是否损坏,传感器引线(19,20,21,22,23)是否脱落。
3、储纬器纬纱不断但停车。
检查引线7与8(125B)之间是否短路。
B、经停
1、经纱断,但不停车。
a)检查引线17与18是否脱落。
b)检查传感器与发信盘之间的位置是否正确,传感器引线是否脱落,传感器是否损坏。
2、经纱不断但停车
a)检查引线7与8之间是否短路(或线接反)。
b)停经架是否绝缘
c)纬停
1、断纬不停车。
a) 检查纬检器是否损坏,灵敏度是否太低。
b) 检查电脑板上回位拨码K,是否拨上。
c) 信1、信2、信3都不亮需检查引线是及5V输出是否脱线,传感器是否损坏。
d) 检查传感器与发仪盘的位置是否正确。
2、纬纱不断停车。
a) 检查纬检器灵敏度是否太高,纬检器是否损坏。
b) 检查传感器(霍尔元件)其中一只是否损坏。
c) 检查传感器引线(22、23)之间是否短路。
备注;发信座及传感器角度:角度 0° 115° 180° 250° 295°
信1 √√√××
信2 √××√√
信3 √√×√×
(√灯亮,×不亮)
D、白灯亮
1、检查离合器、制动器引线之间是否短路。
2、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漏电。
三、织造常见故障的发现和排除。
A1断经关机
(1)检查导轨片是否起毛。
(2)检查剑带及剑头不见是否起毛、锐口。
(3)检查经纱高低
a)剑头和剑带是否磨擦上、下层经纱。
b)经纱是否与筘座相碰(在180°时弯轴后死心时)
(4)检查停经装置,摆动轩两地是否碰撞,弹簧是否松弛
B1断纬关车
(1)检查储纬器上是否缺纬,校正储纬器上的纬纱的圈数。
(2)检查剑头夹持力是否适中。
(3)检查剑头的进剑时间与纬剪的剪刀时间是否配合良好。
进剑时间70°~75°进入组织边第一根纱。
(4)检查退剑时间与平综时间是否配合良好(退剑时间与平综时间一致,均为295°~320°,要在相应的角度使剑头退到组织边第一根经纱)
(5)检查纬纱涨力片的涨力是否适中。
(6)选色轩是否下落时间过迟或偏高、送经剑头到达纬纱时,纬纱是否位于剑头上方无法进入钳口内。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调整选纬杆的高低,并转动织机到达夹纱位置,检查夹纱位置是否正确。
(7)检查送纬剑头是否变形,头部是否已经翘起。
(8)检查剑带是否严重磨损,使剑带与导轨间隙过大,剑带运动不稳上下跳动。
(9)检查剑头夹纱弹力,是否有不足或调节不当。
检查剑头进入梭口后,纬纱有无从钳口中滑脱现象。(将织机转动到送纬剑头刚入织口时,查看钳口有无杂物,并用手拉纬纱)如有容易脱落现象,应调整钳口夹持力。
(10)查纬纱剪刀剪切时间是否过早(一般在75°~80°之间),既纬纱在尚未完全进入送纬剑头钳口时已被切断,使纬纱的涨力减少从钳口中滑脱。
(11)检查纬纱是否由于涨力过小而导致接纬失误。
(12)检查送剑、接剑交接是否良好。将织机转动到180位置。
检查剑头位置是否正确,用手推动剑带检查其活动量。
(13)检查是否因为导轨高低不平使两侧接头时剑头跳动。
(14)检查是否因转剑轮与剑带孔眼严重磨损。剑头位置不稳交接不良。
(15)检查是否因为钳口磨损,使纬纱在拉进梭口前从钳口滑落。
(16)检查是否因为开夹器开夹时间过迟或接纬剑纱尾过长,再次引起纬纱时,夹纬弹簧钳将纬纱拉断,其原因为接纬剑钳口内可能留有纬纱时,再次引纬时,不能始终将新纱头夹牢而滑脱。
(17)布面半幅或全幅双纬产生的原因是:
1、剪刀不锋利致使纬纱拉断。2、送纬纱钳得太紧或纬纱在夹纱弹簧里钳得太靠里,接纬剑不能超过纬纱而引起交接失误。3、剪刀时间不对,纬纱被送纬剑拉进纱口。一般剪刀口磨纯后,应拆下来修磨或更换新刀片。
(18)检查送纬剑带接纬剑带,导轨片是否磨损或松动。开车时是否因振动而导致交接失误。如果磨损严重有时会打坏剑头(通常剑带和导轨片易磨损,送纬剑进出口处磨损最快)。
(19)检查接纬剑是否偏低,此种现象校正方法:接纬剑头前段垫纸加以校正。
(20)检查剑头上的胶木板和剑带是否磨损,两根剑带如已磨损,但能继续使用,可调换一根新剑带和剑头胶木板以减少误差积累。
(21)检查两剑在当中交接时间的动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可校正0齿轮。
(22)检查偏心轮是否松动。方法是:用力拉传动剑带轮,观察偏心轮的松动情况。
(23)检查在靠近右边纱的正常组织中是否多了一段纬纱(大约15mm~250mm其根源是:所引用的纬纱长度超过设定长度。使右侧布处的尾纬纱过长,当接纬剑下次接纬纱时把此纬纱带入梭口,合理的纬纱长度为20mm左右。造成纬纱尾过长的原因:1、引纬涨力过小,使设定长度过长。2、剪刀剪切过于迟。3、尖刀刀刃不锋利。4、释放时间太迟。
(24)检查靠近织物右侧附近的组织中是否纬纱短缺问题造成这种织疵的原因是:1、纬纱涨力过大,接纬剑在右侧布边处释放纬纱后,纬纱在弹性恢复作用下回弹,使纬纱短缺一段。2、右侧释放凸轮的安装过于偏内,使释放时间过早。3、剪刀剪切时间过早。
C、断边停车的几种原因:
1、剑头剑带磨损。
2、边撑刺环安装不良。
3、绞边器过于挤压边综丝。
4、开口时间过迟,应按品种调整织造参数。
5、吊综过高。
6、绞边、经纱涨力不均。
7、废边经纱涨力失调。
D、绞边不良的几种产生原因:
1、机后绞边宝塔弹簧涨力夹松弛。
2、绞边器里边的八字滑块,磁铁磁性太小。
3、绞边器上下绞边针插纱不佳(绞边一般为平纹位置,上、下综距运动是时绞边针左右各有一根绞边纱)
E、综框异响的原因:
1、综框间隙不良,综距弯曲。
2、综直条弯曲与综框磨擦,使综框隔板易损,螺丝松动。
3、回综箱回综不良。
F、停车不准的产生原因:
1、制动器间隙大。
2、两摩擦面有油污。
3、制动器与离合板接触不良。
G、勾纱的产生原因:
1、托布板低。
2、综距低。
3、平综时间迟。
4、右废边涨力不紧,废边太少。
5、接纬剑出剑过早,有时在工艺要求平综时经纱不能完成平综。
H、云织的产生根源:
卷取、送经使用不良,纬纱条干不清,另外综丝及钢筘筘号的选用也有直接影响,织造工艺不对。
I、双纬
纬纱涨力小,供纬不良及选纬纸板的损坏都可产生双纬。
J、纬缩
纬纱能力不当,开口太迟,纬纱释放器磨损可能产生纬缩现象。
K、边撑疵
铜刺环内有回丝,转动不灵活,边撑盖与铜刺环不居中,边撑刺针尖碰弯钩纱。
L、缺纬
纹纸打错,送纬剑没接到纬纱。
四、引纬
1、送纬剑,接纬剑进第一根边纱的时间为70°~75°。一般来讲,接纬剑与综平的时间差不多,过早纬纱会被经纱夹断,形成布边分段断纬,过迟会产生缩纬,有些品种尾纱要靠经纱来夹持。
2、要注意掌握这样一种原则,进剑早则出剑迟,进剑迟则出剑早。
3、送纬剑、接纬剑中央交接时间为180°,送纬剑头距第一片轨道片的距离为110mm~115mm左右为宜,两是剑头端距尺寸以60mm~70mm为宜,各种齿轮间隙要小,过大动程很容易撞坏剑头。
4、引纬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纬纱由储纬器,涨力片通纬纱检测器、选色杆、送纬剑、纬纱剪刀,然后引到中央交接,接纬剑把纬纱接过去,接出布边,释放凸轮释放,至此整个引纬过程便完成了。
储纬器的主要作用是使纬纱卷绕涨力均匀能在正常运转中送出一定量的纱。
涨力主要使用是使纬纱有一定的涨力,纬纱的涨力过小,废边纱尾就会增长,甚至会松弛到纬纱被带进织口,形成双纬。能力过大,又会使废边夹不住纬纱,引起缩纬,布边处缺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