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农药名称
农药名称是指有复效成分及制商品的称谓,包括化学名称、通用名称(中文通用名和国际通用名)和商品名称(在农药登记管理中已取消)。农药通用名称是农药标准化机构规定的农药有效成分的名称,也是该药专有的名称。农药中文通用名称是指农药单制剂的通用名称,或混合制剂的简化通用名称。农药国际通用名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的英文农药通用名称,如没有国际通用名称的,可采用其他国家及有关学术组织的英文或拉丁文农药通用名称。农药化学名称是根据化学命名原则,确定农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的名称。一般有IUPAC和CA命名原则,我国采用中国化学会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农药商品名称是农药生产厂家为其产品在工商管理机构登记注册所用的名称或办理农药登记时批准的商品名称,不同的农药制剂具有不同的商品名。我国“一药多名”的问题曾经很突出,如吡虫啉就有700多个商品名。我国从2008年1月8日起,停止批准商品名称,农药名称一律使用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自2008年7月1日起,生产的农药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
⑵ 农药呲虫噻嗪酮能和甲维盐混合
可以混合!吡虫啉,噻嗪酮,甲维盐都是常用的杀虫剂!混用可以降低害虫的抗药性
⑶ 什么是农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有机合成农药快速发展的时期,多种新的化学农药的开发,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生产、卫生防疫的需要,大大地增强了人们征服害虫、病菌、杂草的能力。与此同时,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日渐暴露,农药对人畜的急、慢性毒性,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对有益生物的危害,以及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增加等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滥用农药的悲惨前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震动,农药的使用一时成了热门话题,甚至个别极端势力主张从此禁止一切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巨大的压力下,农药科研工作者没有却步。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过加强对农药的法制管理和科学使用研究,研制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效、低毒、易降解、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新品种和剂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生物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从此,农药的春天来到了。
早在1800年,人们就认识到除虫菊花的杀虫作用,并作为杀虫植物被引种至世界各地大规模栽培。1942年,瑞士化学家斯托丁格尔和鲁奇卡首先发表了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1949年,美国化学家谢克特等合成了第一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丙烯菊酯,但丙烯菊酯和随后发现的一系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见光很易分解,因而仅用于室内害虫的防治,尚不能用在田间防治农业害虫。1973年,英国洛桑试验站的艾列奥特成功地合成了第一个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氯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用于农业生产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与同时期的其他有机合成农药相比,其用药量大幅度降低。如溴氰菊酯,其每公顷用量仅为15克,比常规提高了100倍,而对人、畜等哺乳动物的毒性反而分别降低了432.3倍(经皮毒性)和43.6倍(口服毒性)。另外,拟除虫菊酯农药与天然除虫菊素结构相似,在环境中易于降解。正因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这些卓越的优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研制开发已成为热潮,商品化的品种目前已达到40多种,使用面积已占整个农用杀虫剂使用面积的25%,成为当前防治农、林、卫生害虫的主要药剂品种。
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20世纪70年代初期,凡·达阿仑等在筛选新的除草剂时,设想将敌草腈和敌草隆组合在一起可能有更高的除草活性,于是他们将敌草隆去掉两个甲基,用苯甲酰基取代苯腈,合成了Du-19111。然而事与愿违,Du~19111没有表现除草活性,却意外地发现它能影响昆虫几丁质合成而引起菜粉蝶幼虫死亡。这一重大发现,导致开发出一大类新型杀虫剂。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以其作用方式独特和杀虫活性高,对哺乳动物低毒,对鱼类、害虫天敌、蜜蜂均很安全,无残毒和环境污染之虑,故称之为“生物农药”。近几十年来,已有除虫脲、灭幼脲、定虫隆和灭幼唑等10多种品种商品化,成为保护庄稼的新“武器”。
在拟除虫菊酯类和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杀虫剂开发的同时,杀菌剂、除草剂中的一些内吸性高效、低毒品种也相继问世,如三唑酮等麦角甾醇抑制剂、甲霜灵等苯基酰胺类和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绿磺隆等系列磺酰脲类除草剂。由于这个时期开发的农药其药效大幅度提高,使田间用药量大大降低,有效地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残毒。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源农药的研制、开发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农药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例如用作杀菌剂的春雷霉素、灭瘟素、井冈霉素,用作除草剂的吡丙氨酰膦,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赤霉素,以及被认为是近10年内杀虫剂领域最令人兴奋的杀虫剂——齐墩螨素。
活体微生物农药,即利用一些使有害生物致病的微生物作为农药,以工业方法大量繁殖其活体并加工成制剂来应用,如商品化的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病原线虫、微孢子厚虫等,由于生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在环境中很容易自然降解,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因此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开始应用于农药领域,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例如,苏云金杆菌制剂(Bt)是一种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对有益生物、人畜等安全的杀虫剂,但由于该活体微生物受紫外线影响较大,在田间难以充分发挥其药效。最近人们已将Bt杀虫蛋白毒素基因转移到荧光假单胞菌中,使荧光假单胞菌产生Bt杀虫蛋白素,由于荧光假单胞菌产生的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对杀虫毒素的破坏作用,因而可使苏云金杆菌制剂(Bt)田间药效大为提高。更有甚者,人们已将经过改造后的Bt蛋白毒素基因成功地转入到烟草、番茄、棉花等作物中,得到了抗虫的植物。毫无疑问,生物技术赋予了农药新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目前,农药品种正朝着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的方向发展,农药的创制也突破了直接杀死有害生物的传统农药概念,而强调利用农药对有害生物的生理或行为产生较缓和的长期影响,即农药的作用不是直接杀死而是通过调节有害生物生长、发育、繁殖来达到控制其危害。在应用技术上,近年提出了“环境相容性剂型及使用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农药在靶体上的沉积率,大幅度降低农药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随着有关农药安全性风险评价的管理日趋完善,生物合理农药将是人们与有害生物斗争不可替代的武器。正如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N.E.Borlaug所预言:“我们要优先考虑的是吃并保持健康,为此必须要有农药。没有农药,全世界将挨饿!”
⑷ 农药“甲基托布津”和“甲托”是一种药吗,多菌灵和百菌清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一、“甲基托布津”和“甲托”是同一种药。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多菌灵和百菌清的主要区别
(一)、药剂特性不同
(1)、多菌灵
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302℃~307℃(分解),密度1. 45glcm3 (20℃)。24℃时溶解度:水29mglL(PH4),二甲基甲酰胺5g/L,微溶于其余有机溶剂中。低于50℃至少2年稳定。在碱性溶液中缓慢分解,随pH升高分解加快,随pH降低失去活性,以7作为基准。在酸中稳定形成可溶性盐。
(二)、作用机理不同
(1)、多菌灵
干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起到杀菌作用。
(2)、百菌清
能与真菌细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相结合,从而破坏该酶活性,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失去生命力。
(三)、应用不同
(1)、多菌灵
用于防治瓜类白粉病、疫病,西红柿早疫病,豆类炭疽病、疫病,油菜菌核病。还可以防治大葱、韭菜灰霉病,防治茄子、黄瓜菌核病,瓜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西红柿、莴苣、菜豆菌核病,西红柿、黄瓜、菜豆灰霉病等。
(2)、百菌清
可用于麦类、水稻、蔬菜、果树、花生、茶叶等作物。如麦类赤霉病,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瓜类霜霉病、炭疽病)。此外还可用于桃腐病、疮痂病,茶炭疽病、茶饼病、网饼病,花生叶斑病,橡胶溃疡病,甘蓝霜霉病、黑斑病,葡萄炭疽病,马铃薯晚疫病,茄子灰霉病,橘子疮痂病等。
⑸ 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甲柳福美双种衣剂
今天想把打农药有限公司江铃福美双福。上网上查就能查到。我的资料。
⑹ 农药安全间隔期指什么意义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农作物前的时期,即自喷药到残留量降版至允许残留量所需的权时间,称为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因农药、作物种类等不同而不同。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的时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作物,以防人畜中毒。下列是柑橘生产中一些常用农药安全间隔期:炔螨特,30天;双甲脒,21天;毒死蜱,21天;杀螟丹,21天;机油乳剂,15天;哒螨灵,30天;氟虫脲,30天;溴螨酯,21天;阿维菌素,21天;辛硫磷,15天;敌百虫,28天;敌敌畏,21天;噻嗪酮,35天等。
⑺ 小麦使用甲柳三唑酮拌种,对小麦有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小麦种子拌种请使用专业的小麦种衣剂,小麦种衣剂有成膜剂等多种助剂,使用回安全效果好。甲答基异柳磷是防治地下害虫的种衣剂常用药,对小麦安全。
将干燥或湿润状态的种子,用含有粘结剂的农药组合物所包,使在种子外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包覆强度的保护层,这一过程称为种子包衣,包在种子外边的组合物质称之为种衣剂。
⑻ 农药稀草酮是药什么草的
烯草酮是杀禾本科杂草,适用于阔叶作物例如大豆/花生/油菜
⑼ 有谁知道“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哪一类农药
杀虫剂。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微生物源低毒杀虫、杀螨剂,是在阿维菌素的基础上合成的高效生物药剂,具有活性高、杀虫谱广、可混用性好、持效期长、使用安全等特点,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
其杀虫机制是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不要在鱼塘、蜂场、桑园及其周围使用,药液不要污染池塘等水域。对蜜蜂有毒,不要在果树开花期使用。一般作物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7天。
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141-146℃;溶于丙酮和甲醇、微溶于水、不溶于己烷;稳定性:在通常贮存的条件下稳定。
(9)农药甲柳酮厂家电话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农药领域的具体应用:
1、该品是目前国际能取代5种高毒农药的新型、高效、低毒、安全、无公害、无残留的生物杀虫杀螨剤。、杀虫谱广、无抗药性。
2、具有胃毒、触养作用。对螨类、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活性。如在流菜、烟草、茶叶、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上使用,具有其它农药无可比拟的活性。
尤其是对红带卷叶、烟蚜夜、烟草天锧、小菜、甜叶叶、棉铃虫、姻草天锧、早地夜振、纷纹夜、菜粉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马铃君甲虫等害虫具有超高效。
3、用途广泛用于蔬莱、果树、棉花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的防治。
4、用途本品具有高效、广谱、安全、残效期长特点,为优良的杀虫、杀螨剂,对防治棉玲虫等翅目害虫、螨虫、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有极高的活性,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可与大部分农药混用。
⑽ 农药用的氮酮哪里有
我是作农药生产的 我一直从南京大名化工有限公司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