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大件的结婚
中国人的特殊记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侧影。三大件代表了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人的收入水平。
20世纪50年代,家庭初为安定,国人满足于铁一件搞三面红旗可矣。
20世纪60年代,经历次风暴冲击,家庭拥有锤子、锄子、小锅子者富裕矣!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中国经济缓慢增长,物资短缺,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能凭票购买,这是经济实力的象征,也常常是权力的缩影。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彩电、冰箱、洗衣机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以前想所未想,闻所未闻的事物渐渐进入千家万户。然而贫富差距开始出现,是否买的起三大件,折射出了家庭条件的差别。国人开始了对物质生活的强烈追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话、空调、电脑高科技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国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然而生活的负担也开始增加。
21世纪初汽车、商品房、休闲旅游度假或度假别墅类产品 经济迅猛增长带来高消费时代,生活质量开始了飞跃。
由于家电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三大件从80年代后期一直火到了现在,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三大件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黑白彩电、双门冰箱、半自动洗衣机到现在的超薄LED电视、带电视的冰箱、全自动洗衣干衣机,在反映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也反映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2. 结婚必备的三大件是什么
楼主你好目前版本的炫舞结婚只需要购买戒指就可以结婚了哦 如您有疑问请向我【追问哦】~!谢谢您对我们回答的支持哦~!如对您有帮助,请用几秒钟采纳下~!谢谢勾选 √原创√能解决!五星哦~
3. 以前结婚的三大件是什么
在50年代,结婚就是早知道名字而未谋面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然后吹响唢呐、坐回轿、撒把糖,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热闹一下就算结婚。 到了60年代,结婚开始有点讲究,得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婚前要找个木匠给婚房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 而70年代,结婚讲究“三大件”,包括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加上“一响”即收音机,称之为“三转一响”。如果是上海牌石英表和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那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很拉风”。 到了80年代,要求更高了,必须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这“三大件”,才算成了家。哪家如果少了一样,街坊邻居会觉得男方没钱。 90年代结婚的人,除了有房,男方还得准备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一些首饰,房子搞个简单装修,外加彩电、洗衣机、录像机这“三大件”,最好还配有摩托车,就算是豪华迎娶女方。 而现在“新结婚时代”的年代,“房子、车子、票子”已成了结婚首要考虑的“三大件”。可以说,房子代表有个遮风挡雨的去处,车子作为代步工具,而票子代表所有能用金钱买到的东西,涵盖了前些年代所有“三大件”。为争取到有房、有车、有票,不少年轻人又不得不掉进了“啃老族”的圈子。 目前,在结婚一族看来,房子是首要,但如果仅凭自己月收入千把元的人来说,微薄的工资只够买到一个厨房大小面积的房子。如果没有父母的经济支援,连房子的首付也是个问题。 “ 结婚难”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所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里,“啃老族”、“房奴”、“车奴”均纳入其中。其中“房奴”就是为了各种目的(比如,想有自己的住房、或者结婚没房等),但是手里又没有足够的钱,于是就去银行贷款的人。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每月的工资除了一小部分留下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外,其他的工资都还银行贷款了,没钱应对突发事件。
4. 结婚四大件
地域不同、生活水准不同,“四大件”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
1、60年代
包括一张床、一个暖壶、一个痰盂和一个脸盆,总价值加起来差不多15元左右,虽然现在看来不足一提,但是当时却是天价了。
2、70年代
包括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一个橱柜以及4把椅子,在当时总价值差不多要200元左右,算是比较奢侈的消费了。
3、80年代
包括一块手表,一台缝纫机以及一辆自行车。并且这三样东西还要认品牌的。手表最好是上海牌的,缝纫机是蝴蝶牌的,自行车是永久牌的。
4、90年代
此时结婚的四大件已经变成了冰箱、洗衣机、录音机以及电视等,总价值差不多要3000元。
5、00年代
步入到21世纪,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结婚的四大件变成了彩电、洗衣机、空调和冰箱。总价值需要15000元,并且大家也注重品牌和品质了。
(4)结婚家电三大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好的。结婚四大件从以前普通的生活用品变成了婚房、婚车、家电和钻戒等。包括婚纱照、婚礼以及异常浪漫的旅行。
房子,车子,存款,好工作。房子要添名,车子要有,有一定的存款,这些是一个核心条件,有一个好工作绝对让你加分。
在不断的攀比之后,彩礼的额度被不断刷新,像是比赛一样,你家女儿结婚来10万彩礼,我家就来12万。很多时候往往就是父母和家庭出的难题,因为彩礼来少了,感觉在亲戚朋友面前没有面子。
5. 70年代结婚“三大件”是指什么
70年代,我们父辈那时候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如果有了这三大件,那姑娘出嫁的时候是很有面子的。
6. 结婚新三大件是啥
房子汽车首饰
7. 三大件是哪三大件
汽车三大件是指的是:
1、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燃料供给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承受发动机动力,保证正常行驶。
3、变速箱:主要指的是汽车的变速箱,它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自动变速箱: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7)结婚家电三大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第四种就是变速箱,那么变速箱有很多,总体分两种手动挡和自动挡,手动挡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实践,非常的稳定,自动挡的变速箱又分为AMT半自动,上档非常顿挫,换句话来讲,就是加装了离合器的手动挡变速箱,还有就是AT非常的稳定,以前的4AT5AT6AT,到现在的8TA9A10A,这种变速箱皮质耐用,维修简单。
8. 八十年代结婚的三大件都有什么
八十年代结婚的三大件是:冰箱、彩电和洗衣机。一个家庭要嫁女儿,男方家庭如果有条件,便会准备这三样东西,作为结婚的必备品。毕竟结婚是每一个女孩子的终身大事,要格外慎重。
所以,一般来说都是要有能够拿得上台面的东西。而在八十年代较为盛行的冰箱、彩电和洗衣机便成为结婚时的首选。
20世纪50年代,家庭初为安定,国人满足于铁一件搞三面红旗可矣。
20世纪60年代,经历次风暴冲击,家庭拥有锤子、锄子、小锅子者富裕矣!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中国经济缓慢增长,物资短缺,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能凭票购买,这是经济实力的象征,也常常是权力的缩影。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彩电、冰箱、洗衣机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以前想所未想,闻所未闻的事物渐渐进入千家万户。然而贫富差距开始出现,是否买的起三大件,折射出了家庭条件的差别。国人开始了对物质生活的强烈追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话、空调、电脑高科技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国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然而生活的负担也开始增加。
21世纪初汽车、商品房、休闲旅游度假或度假别墅类产品 经济迅猛增长带来高消费时代,生活质量开始了飞跃。
9. 传统家电三大件指什么
电视机洗衣机冰箱。
10. 70、80、9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分别都是什么
要说起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结婚的时候这三大件儿都有哪些,这让我回想起来父母那一辈的一些事情,当然他们结婚的时候我并没有参与,但是在我长大以后,父母有意无意当中也提及了很多次,他们结婚时的那些事情,其中就包括结婚的三大件儿是什么。
首先来说在70年代的时候想要结婚,需要准备的三大件儿,主要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其实这三大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你从这三大件儿的用途来看,就知道父母那一辈的人是多么的务实,自行车是为了上下班使用,这样可以让自己去工作不迟到,下班也可以很快到家。
手表是可以让自己准时上班下班,让自己非常有时间观念,缝纫机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对家庭非常有帮助的一件设备,因为家里面的衣服,裤子,被子,褥子等等,很多都需要缝缝补补,甚至在过去那个年代,买衣服不方便都是有自己做衣服,所以缝纫机绝对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一个大件儿。
再来说说80年代结婚的人三大件儿是哪些,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叔叔阿姨们,他们结婚时需要的三大件儿,就更加先进了,那就是冰箱,电视和洗衣机,这三大件儿也能体现出了人类的进步,都可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的设备。
到了90年代的时候结婚的人,让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姐姐们,他们结婚时的三大件儿就比较丰富了,根据每个人喜欢的不同,所以选择也会不同,通常是彩电,录像机摩托车,洗衣机还有金首饰任意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