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电大全 > 国家电信博物馆怎么不开了

国家电信博物馆怎么不开了

发布时间:2021-11-18 19:48:52

A. 中国电信博物馆在哪里+地址+交通+服务设施

位置 交通 服务设施 简介

通信是让两个在不同区域的人联系上的美好发明,我们看到的只是现代通信,好像一个手机就足以完成关于通信的任何事,但是在古代,人与人之间是怎么通信的的呢?飞鸽传书?!到了近代电报机的发明又是怎样的一个新起点,这些都可以在博物馆找到答案。

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2号(近学知桥)

交通

公交: 392、323、375、490学知桥北站下车即到,乘公交331、386、398、438、478、498、632、691、810、836、944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站下车向南约500米。

地铁: 10号线西土城站B口(东北口)出,向北约100米路东。

服务设施

多功能厅

位于博物馆四层,面积48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配备有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和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可以举办各类大、中型新闻发布会。

临时展厅

位于博物馆一层,面积800平方米,可举办作多种主题临时展览。

电话

010-58843042

ps:现在停业维修,所以想看的小伙伴需要耐心等等哦。

简介

中国电信博物馆藏文物17000余件,设通信史、科技科普、电话卡和综合4大展厅,是中国首座通信专业综合性博物馆。

通信史厅展示中国的通信发展历史,包括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部分。陈列中国通信发展的历史图片资料,反映从3000多年前通信活动的萌芽到当代电信发展的最新成果。

是全面展示中国通信发展历史的窗口,全国电信文物收藏、保管、研究的专门机构,传播电信科技科普知识的文化基地。中国电信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汇集了千余件通信藏品。其中韦斯登重锤式电报机、清末的龙图案电话机、共电式人工交换机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这些展品与模型、绘画、景观、沙盘、雕塑一起,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通信发展的完整陈列。观众可以动手操作通信设备,亲身感受现代通信技术的魅力。

B. 为何开国大印现被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不再启用了呢现在中央政府不用印吗

印自古受人重视,旧时称作印信,秦汉更将印作为陪葬,印在人在。
开国大印是按照仿古的样式刻制的,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对印的理解和重视。
随着时间的漂移,社会已经发生重大转型,中国也越来越向文明社会、现代社会转轨。
在今天,古印式样的东西,除了在书画作品中还发挥作用,多数已经被新式的圆形印章取代。
开国大印,已经演变成了一种象征,一种符号,没有实际的使用意义。
如果盖在现在的文书上,明显不伦不类。
所以对这类物品来说,博物馆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C. 中国电信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1.清末的龙图案电话机;
2.韦斯登重锤式电报机;
3.当今最先进的各种通讯技术及产品

在中国电信博物馆的近代通信厅, 一幅纵贯台湾、连接海峡两岸的通信线路图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1887年在台湾主持架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水线。它的一端纵贯台湾南北,另一端连接着福州闽江口和台北淡水口,这是中国电信史上第一条海底电缆,表明在100多年以前,海峡两岸就有密切而又便利的联系。讲解员摁动开关,这条长长的水线上立刻亮起了一串绿色的小灯。
中国电信博物馆作为中国唯一以国家通信为内容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展示了中国从甲骨文记录的古代通信活动萌芽到当地通信近3000年的通信发展历史,1000多件展品汇集在通信史厅,其中清末挪威进献给清王朝的龙图案电话机、韦斯登重锤式电报机、供电式人工交换机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令人瞩目的展品还有两封分别寄于1949年5月和6月的信件。当时,中国政局动荡,物价飞涨,旧中国的邮政也不可避免地衰落,展出的两封平信上所贴邮票都有40多枚,邮资已超过2000万元。
科技科普厅里,在“电路交换路由显示图”前,观众拿起代表北京市区的电话拨打一个西藏拉萨的电话号码,当这一号码的电话机在展桌的另一端响起时,墙上线路密布的中国地图上,刚刚拨打的电话所经过的交换线路就逐次亮起,形成一条美丽的灯线。
中国电信业百年发展历程精缩在这里的展台上,国内外电信发展的最新成就展示在观众面前。无论是记载历史,还是沟通未来,无论是传播信息,还是发展科技,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人类文明。中国电信博物馆无比自信。

D. 中国电信博物馆开门了吗+门票+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

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是每一代人不断努力的共同结果,因为有电信的存在,才让我们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从前一封信要发好几个月,到现在手机拿起,一秒钟接到短信,这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发明。

开放时间

全年(周二—周日)09:00--16:30开放;

15:45停止售票,每周一闭馆

免票日:

每年5月1日,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凭有效证明免票参观;

每年6月1日,适龄的少年儿童享受免票参观;

每年7月1日,省部级以上优秀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凭有效证明免票参观;

每年8月1日,现役军人(含武警)凭士兵证或军官证免票参观;

每年9月10日,教师凭教师证免票参观;

每年九九重阳节60岁以上老人凭老年证免票参观;

全年享受免票者:

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免票参观;

离休干部凭本人离休证免票参观;

中国博物馆学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会员凭当年注册会员证免票参观;

媒体记者凭本人有效记者证免票参观;

1.1米以下有成人陪同儿童免票;

各旅行社导游凭本人导游证免票参观;

优惠票:

团体票(30人以上):成人8元/人;学生4元/人(40位学生免一位教师);

零售票:

成人10元/人;学生5元/人;60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票价5元/人;残疾人凭残疾证票价5元/人;

签约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体:

签约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队(16人)在团体票基础上,每满16人免一人门票;签约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凭导游证免票参观。

官网

http://museum.chinatelecom.com.cn/


ps:现在博物馆正在装修,还并没有开业哦!

里面展出了中国电信领域的发展历程,这里有包括电话卡、通信设施在内的17000多件展品,是了解电信事业发展的不错选择。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电信的发展历史,图片与实物都有,儿童去扩展知识,成年人去还可以追忆过去。

E. 上海电信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电信博物馆怎么样

上海有一家博物馆很特别,居然只在周末的上午才对公众开放,它就是上海电信博物馆,虽然它位于上海的中心地段,但是它似乎一点也没被这种喧嚣的环境所侵扰半分,大概大隐隐于市就是这个道理吧。

上海电信博物馆位于延安东路34号,展陈面积近3000平方米。上海电信博物馆系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设的电报大厦(现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共有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长途电话通信、无线通信、综合荟萃和临时展区等六个展区组成。真实记录了百年电信在曲折中发展,在奋斗中振兴,在改革中转型的风雨历程。在上海电信博物馆可以充分感受电信百年沧桑巨变和国家命运、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爱国情愫。博物馆馆名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邦国题写。

馆内陈列主要为五部分: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长途电话通信、无线通信以及综合荟萃组成。在展示手段上,除实物、照片、文字、图表陈列,还运用了绘画、场景、模型以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展示效果,营造出感性直观的认识氛围。展厅内还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互动项目,供观众参与。

上海电信博物馆是认识上海电信发展历史,感悟电信百年风云的窗口,也是青年学生丰富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理想场所。

这栋建筑本身就有极强的可看性,内部装修也是古朴大气。感慨的是,短短几年,街边电话亭、电话卡这些原本很熟悉的东西如今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了。。电梯也很棒,三楼、四楼是可以免费参观的。从电信的起源到发展历史,一一展示,看到老早的共同电话亭、老式拨盘式电话机、大哥大、拷机,好有意思。还同时认真学习了莫斯密码,成功发报,虽然那个发报机反应慢5秒。

里面的蜡像就像真人坐在哪里一样,有了呼吸,那就是真人了。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实物,小到一个电信上的零件,大到一整排电柜。在历史上100年并不遥远,然而处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走进电信博物馆感受100年前的情景仿佛就是看到了电信的“文明之光”,离现在太遥远了,在这不到100年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如同是人类发展的几千年。

这座博物馆老少皆宜,电信事业的发展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值得被人们了解和记得。

F. 上海电信博物馆在未开放时间能不能敲章

如果是没有开放的时间,那里应该是没有人上班的,肯定是盖不了章。

G. 上海电信博物馆怎么样

今天路过算是看到真容了,金光招牌,字体是很明显是某领导的手笔。---------------------1871年,上海出现中国第一个电报房,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的诞生。见证我国电信业发展的上海电信博物馆正式开馆最早为丹麦大北电报公司1921年建造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建造的电报大厦。馆内共分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无线通信、长途电话通信、综合荟萃五大展示内容,中国电信业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从莫尔斯人工发报到卫星地球站建成,从长波电台开通到移动电话使用,从磁石电话出世到海底电缆敷设,通过各种实物、模型和图片一一展示。 在上海电信博物馆中,有不少珍贵的实物和史料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如1881年3月在上海成立上海电报局时,当时镶嵌在大门门楣上石质招牌原物;一张上世纪30年代“电话分营区域图”,红色的代表租界由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经营,绿色的代表华界由上海电话公司经营。这张图见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无法行使通信主权的悲哀;还有1956年3月,我国在西方技术封锁的恶劣环境下,自行生产的第一台BD55型电传机,这一自主创新成果结束了我国无法自制电传机的历史。电信业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上海电信博物馆中,还有大量的实物让你回想起过去的岁月:摇把子电话机、比砖块还大的“大哥大”、比碗口还粗的铅包电缆,还有用于查号的“旋转档夹”——每一圆形铁架竖着嵌入450片档格片,每一档格片密密麻麻横插42条户名条,虽然查号就像大海捞针,但一个熟练的查号员仅需20秒就能“捞”出用户需要的号码。这种旋转档夹人工查号方式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商上海电话公司一直沿用到1989年,被计算机查号取代也不过20年的历史。上海电信博物馆内,还有一个上世纪80年代上海弄堂口的公用传呼电话站模型,一按按钮,就会响起传呼电话阿姨的温软吴语,让观众惊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电信业的飞速发展。 平时接受社会团体预约,这个双休日起终于对社会免费开放了,

H. 中国电信博物馆的馆舍简介

中国首座通信专业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海淀区学院路42号。2001年对外开放。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7000余平方米,设通信史、科技科普、电话卡和综合4大展厅。博物馆藏有文物1.7万件。2003年收藏北京平治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务智能电话、首款中文Smartphone CECT Mio 8380手机等。中国电信博物馆是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通信文物主要的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是进行文化、学术和技术交流的社会公益性文化基地。
中国电信博物馆是国家通信行业综合性博物馆,是展示中国通信发展历史、传播电信科普知识的文化场所和全国电信文物收藏、研究、保管的专门机构。中国电信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承担着企业沟通社会、服务客户的职责。
中国电信博物馆将努力成为全面展示我国通信历史文化和通信发展成就的窗口;成为未来通信科技前端技术的精品廊;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通信科技科普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沟通通信企业与广大观众用户的桥梁;成为联结通信运营与制造企业的纽带;成为国际通信业界之间科技与文化交流的基地。中国电信博物馆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着八方来客。

I. 中国电信博物馆的作用价值

中国电信博物馆作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馆方针,努力发挥通信科普第二课堂作用,主动走访北京市
各区县的教育局、少年宫、科技馆和中小学校,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教活动。
博物馆利用地处海淀区学院路大专院校聚集区的优势以及电信行业的专业特点,与周遍大学如: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联系,进行互动教学,主动走入大学举办巡回展览,开展电信专业院校或电信专业学生入学教育活动,使新生刚迈入专业大门就能全面了解行业发展历史和进程,成为学生入学教育生动的一课。
中国电信博物馆具有齐备开展活动的设施和场地,有能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厅、各类教室和专题场馆,欢迎各中小学和大专院校与博物馆联系,合作开展社会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这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阅读全文

与国家电信博物馆怎么不开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德瑞邦定制家具怎么样 浏览:205
蕉岭电力维修电话 浏览:820
止水带防水检验批怎么填写 浏览:89
东方盛世家具 浏览:238
翻新轮胎怎么分辨过期 浏览:933
先锋电风扇上海松江维修点 浏览:123
家具对外贸易 浏览:748
旧墙体翻新有吊顶怎么办 浏览:648
国家电网考试报名条件专业有哪些 浏览:989
旧家电处理厂家在哪里 浏览:937
电路图正负极 浏览:291
旧物翻新地砖怎么做 浏览:118
朗逸天窗漏水维修多少钱 浏览:455
十二伏发电机不发电如何维修 浏览:649
顾客买家具不加钱怎么办 浏览:117
楼房门口小家具不好弄怎么办 浏览:448
酒楼怎么翻新改造 浏览:843
家居瑞士 浏览:430
门电路延时 浏览:56
万和电器维修工 浏览: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