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智能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于1960年问世,没过多久,就得到人们的赞许,但工业机器人是没有智力的?很多人都在关心:机器人将来会不会也和人一样有智力呢?
时隔9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终于制造了一台智能机器人,并给它取名叫"赛克"?
赛克"出生"后,科学家就对它进行了试验?首先是下达指令:把平台上的一个箱子推下去?赛克通过无线电接到指令后,在原地转了一下,看到了平台,然后向平台走去?
平台四周是直立的板壁,赛克上不去?于是赛克向四周环顾,围绕着平台转了20分钟,终于想出了办法,它向屋角处的一个斜面台子走去,走到斜面台子后面,把斜面台子向平台推去?
碰上障碍物时,它就绕过去?最后,赛克把斜面台子靠在平台边上,然后顺着斜面爬上了平台,再把平台上的箱子推了下去,完成了任务?
赛克的智力是从何而来的呢是计算机中编写的程序产生的?这就好像大人教小孩一样:"够不到的东西就爬上去拿","爬不上去就找东西垫高点再上去","没有东西就自己找"……小孩有了知识,就可以自己想出办法,把放到高处的东西拿下来?
人们给机器人的计算机也编进了不少程序,都是一些处理问题的基本规律?当机器人遇到难题时,它就会根据程度上编好的知识,去进行分析判断,最后找出办法?
因而我们可以明白:机器人的智力,实际上是人教给他的?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不寻常的装置,它无需人帮助就可以"拆开"任何一种建筑结构,将来可以让这样的机器人建造总面积为200平方米左右的单层住房,并且建造时间不超过1天?
从外表上看,这种机器人很像普通的起重机,建筑灰浆(目前使用混凝土)从由计算机控制的贮槽喷口进入,然后按照建筑师设计图的要求喷在相应的位置上?只有在准备好框架之后,"智能"机器人才会用混凝土填满它,第一阶段机器人先建成空心垂直墙,一层接一层地喷出几百层薄薄的混凝土,用固定在喷口旁边的两块刮泥刀压平混凝土层,接下来再建成圆顶形屋顶?
机器人建造的第一栋住房将会在2005年出现?
『贰』 智能电器是什么 智能电器有哪些
1、智能网关,RJ45标准网络接口,轻松接入各类无线路由器,自动组建zigbee网络,连接更多智能设备;
2、智能指纹锁,采用FPC活体生物指纹采集器,安全更具**,指纹+密码+机械钥匙+APP客户端wifi随时随地开锁
3、智能照明,**的RGBW四色分色设计,更佳**的颜**分,调配出高达1600万的色彩
4、智能开关,通过手机APP,可用手机对墙面开关进行开关。
5、智能场景面板,无线连接,不用电源线,省去布线烦恼。可匹配系统内能设备,支持上电匹配,操作简单
6、智能遥控,可用手机APP控制电视、空调、机顶盒、DVD、遥控风扇等红外电器,传统遥控器**者。
7、智能摄像头,高达720P的高清摄像头,图像清晰流畅,图片抓拍更轻松,内置麦克风与喇叭,支持实时监听与对讲,拉近父母的距离。
8、空气检测系统,家居环境清楚可知,为您净化环境或者出行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手APP,可随时随地掌握家居环境信息。
9、智能窗帘,通过手机APP,可控制开与关。
『叁』 什么叫做智能家居和智能控制呢
智能家源居:
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控制:
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 控制理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已进入“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阶段。智能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是现代控制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也推动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控制系统向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肆』 有一种机器人,可以和他聊天,他可以管理家庭的无线家具,分普通版和智慧版买。白颜色。这种机器人叫什么
昨天在 36 氪上看到了一篇《深圳札记:为什么我们认为小米做智能家居的思路是错的》,内容非常有趣,文中关于小米模式是否能够在智能家居市场成功的讨论,让我发现原有自己非常想讨论这个话题:智能家居的未来是什么呢?
当开始想一些未来发展话题时,就会想起 2007年D5 峰会上乔布斯与盖茨关于 5年 后智能设备发展的对话。当时莫博士询问两人五年后他们会使用怎样的便携设备,乔布斯说是 iPhone,盖茨说是平板设备。站在 2014年 看,似乎是乔布斯赢了,不过盖茨未来也有机会获胜。
2007年,那时乔布斯刚刚发布 iPhone,微软第一次公布了 Surface 这个名称,虽然那时只是针对企业用的桌面电脑解决方案(有点像如今在微软各个公司摆着的 PixelSense),不过那时的盖茨就在布道他关于智能设备的远见。他所说的平板设备不仅仅是如今摆在人们眼前的 Surface RT 或者 Pro。而是一系列的应用场景的集合。
盖茨原话如是:“我认为未来你不仅拥有一个设备,我认为你走到哪都会有个全屏设备(Full Screen),她会有语音功能,某种意义的键盘……她可以放进口袋,但你回家,她会是一个至少 60 寸的大屏幕,你可以看电影玩游戏,这些都会跟互联网相连,而你在卧室或办公室会有类似的设备出现……我的观点是每一个水平或垂直表面,都会有一个投影仪,你能把信息放上去。你的桌子会成为一个操作界面……”
看到了吗?这就是盖茨眼里的未来智能生活,也许在 2012年 微软没有实现这些,但是致力于做物联网枢纽的 Windows10 似乎正在努力做到这些事: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屏幕,都会成为你的操作界面,比如一款可穿戴设备,或者是物联网下的智能桌子。特别是微软为 Xbox360 带来了 Kinect 后,似乎有了这么一个关于智能家居的定义——让家居第一次看到使用者,并为其服务。
在中国,智能家居的制造者现在大体上分两派。
以小米为首的中心派,小米主推 “智能家庭” 概念,从 Wifi 路由器为中心变为以智能插座为入口,谷歌大概也属于这个行列,他们都在行业里进行激进的并购。这些互联网巨头认为未来智能家居将以一件家具或一个系统为中心。
另一派则是标准派,以深圳硬件厂商为首,他们认为智能家居间需要有通信标准,比如 ZigBee,需要有无线充电标准,也需要有统一的人机交互标准,比如利用深度摄像头的体感操作以及语音识别。我更倾向于标准派,不过不完全是。
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智能家居将努力去中心化,就像盖茨当初预言一样,未来的世界你将拥有多个设备,无数个操作界面,为你提供统一的服务。这时你用来完成互联网搜索或者智能服务的设备,将不仅是一台电脑或者 iPhone,很可能是一个桌子或者一台冰箱。
在这样的未来,一个极力充当服务中心的恒温器或者智能插座似乎有点违和了。就像消费者不会刻意去购买一个万能遥控器,大多数厂商也不会屈服于生产一个中心设备的附属品。专注生产洗衣机的厂商,会生产性能更好更方便的智能洗衣机,这台洗衣机将能自动识别衣物、自动分类清洗,专注生产空调的厂商,也会生产会更具恒温性能的中央空调,某种程度上这样的产品才会大量被普及。这些智能家居唯一的共性,也许是他们能够具备更好的计算能力,她们都连结到互联网上,他们都能 “看到” 和 “听到” 使用者,并 “理解” 使用者的意图。
但是并不意味着小米或者谷歌就彻底错了,未来是很难预料的,即便是这些顶级公司,他们也认为在智能家居领域要快速试错,各类尝试我想他们都会去做。谷歌的立足点是美国家庭都习惯于使用恒温器,而中国家庭不可或缺的就是插座。这些商业洞察都对,只是让他们变成智能家居的中心,看起来非常难。试想一下吧,也许上一刻,你还开着特斯拉在回家路上,通过特斯拉向你家里的智能空调发去了开机的命令,下一刻你回到家,就在用手机来让智能空调调试至舒适的温度。
人们选择所谓智能家居或者智能设备追求的是方便,是易用性。就像阿里巴巴彻底改变了交易的场景一样,智能家居承担的一大功能点,就是改变所谓的服务场景。以前只能在某个场景下做的事情,在其他场景下也能用了。阿里让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卖东西,那么智能家居很大程度上,也要完成类似的任务。
让人可以在任何人,在任何场景下,用任何方式都能享受到智能化服务,或许是智能家居一个可见的未来。要实现这样一个去中心化,任意场景下的标准化服务,或许需要更多的图形图像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比如 NLP(语义识别)和行为监测。未来或许所有带上这类摄像头的智能家居都会被我们植入相关的软件,通过对使用者的行为监测,来提供服务。
那么未来的智能家居里,会不会出现接近 “中心” 的产品呢?一个超级智能手表?家庭机器人或许会成为一类特别重要的智能家居。家庭机器人不会是智能家居的中心,而是未来家庭的新成员。这是智能家居承担的第二大功能点——拟人。
哆啦 A 梦、星球大战里的 C-3PO 和 R2-D2,还是机器人总动员里的瓦力和伊娃?这些不再是科幻,而会变为可见的现实,家庭机器人就是下一个 “克拉克轨道”。这些机器人也许会遵循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事实上,利用图形图像和仿生学的机器人、机械臂早被利用在工业上。我因工作关系多次接触的德国图形图像老牌厂商 LMI,相关技术早就发展了几十年,他们的图形图像技术被应用在各类工业机器人中,比如富士康用来组装产品的超级机械臂。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大大小小不少硬件厂商正在将这些工业技术转为民用,他们正在努力为他们的客户们提供新的家庭成员。
有一位叫 Kevin Ochs 的极客值得关注,他不是机器人领域的专家,也不是智能家居业的创业者,他是 Dreamworks 的 Character Technical Director Supervisor。在梦工厂待了 12年,曾参与制作功夫熊猫和驯龙记等知名 3D 动画。这个充满幻想的超级极客有一个爱好——蛛型机器人(spiderlike octopod robot)。下面这段视频可以看到 Kevin Ochs 在这方面的工作。
『伍』 智能机器人的简称
SL-DIY08-61A教学语音智能机器人(简称SL-DIY08-61A机器人),是利用凌阳电子的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的精简开发—仿真---实验板,加双龙电子的功率器件驱动板,组成SL-DIY08-61A机器人主控板,它不需要外扩任何电路就可以完成许多功能。因为它的硬件电路包括有电源电路、音频电路(含MIC输入部分和DAC音频输出部分)、复位电路、功率器件扩展板,最多可控制32路单向驱动功率器件(如,单向直流电机,伺服电机(舵机)等)或16路双向直流减速电机,还有7路10位A/D转换电路, 双龙模块化流程图软件及模块化解释型SLBASIC/SLROBOT C语言下载控制电路, 大力矩直流减速电机控制电路,I/O口功能可以让你自由分配。SL-DIY08-61A机器人采用一体化注塑底板,底板四周便于装配各种传感器;配5组红外光电组件作寻迹、避障、避悬崖等使用,另配一只轻触微动开关组件作避障检测用。SL-DIY08-61A机器人是单片机、机器人课堂学习、科技创新制作、机器人竞技比赛的 “三合一”教学机器人。SL-DIY08-61A机器人也可组合成综合智能语音机器人—上身有头有手,下身用轮式行走。
谢谢给偶这个惊天地气鬼神的天才一个这麽好的发展机会...very much
『陆』 华为手机智能机器人叫什么
华为手机智能机器人叫小E。
『柒』 什么是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又称第三代机器人,它充分应用了当代发展最快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的高新技术成果,进一步扩展了机器人的功能。因此可以说,智能机器人是一种更接近人类的智能化机械,也是集机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技术、光学、传感技术、材料科学和仿生学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智能机器人的特点就是能自主判断和决策,它能够排除人为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做人事先没有在程序中设定的工作。一般来说智能机器人至少具备以下四种功能: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思维功能和人-机交互功能。这些功能都是人类最基本的功能,这些功能的作用,构成了人类“智能”特点。例如:灵活的运动机构就像人具有手、脚一样,能使机器人自如地运动;而感知的功能是靠装在机器人有关部位的各类传感器来实现的,它们像人的眼、耳和其他感官一样能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人-机的交互系统就相当于人的嘴一样,凭借它与人交换信息。人类最重要的“智能”特征就是具有思维、综合、归纳和判断能力,这些能力都是由人的大脑赋予的,智能机器人则依靠高性能的计算机提供这些功能。如果我们解剖一个智能机器人,可以看到它有一个装着许多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大脑”,它们要处理来自机器人内部和外部的大量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及时作出识别,修正控制方案和实施管理,并要指挥机器人正确行动。这就要求计算机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
智能机器人的研制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的,当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成果得到报道以后,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日本很快研制出具有“眼-手协调功能”的装配机器人,它能够看清图纸和区分零件,它的手臂带有触觉传感器,能灵巧地进行印刷板的检查、元器件的安装等工作,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远远超过了工人。以后美国花了很长时间研制一种无人驾驶汽车,它依靠本身感觉来识别环境、决策和行动,能在任何野外复杂的地况下自动行走。这种技术被认为是具有较高“智能化”的智能机器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