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修维修 > 器件翻新如何实现

器件翻新如何实现

发布时间:2022-12-22 06:34:32

① 电磁炉怎么翻新方法

旧的电磁炉是好的还是坏的?
电磁炉最贵的部件是面盖上的微晶玻璃板,内部线圈盘和电路板。
1:如果是新的,微晶板没破。只需要将微晶板用酒精擦干净,换上新包材即可。
2:如果电磁炉电路板坏了,可以找专业人整体更换电路板,或根据故障更换主要器件IGBT。
如果玻璃板和线路板都坏了,建议放弃翻新,应为成本已经划不来了。
望采纳。

② 记者卧底O2O手机维修平台:用翻新器件替换顾客原配件

7月中旬,“闪修侠”一名工程师正为客户换屏幕。这台手机的屏幕因被换“组装屏”,已连坏三次,维修工程师最终换了一块翻新的“原压屏”。

“一键上门,快速维修”,在互联网+时代,手机O2O维修平台被很多手机消费者追捧,迅速兴起,但方便快捷的背后,维修平台的投诉量也在攀升,且集中在屏幕与电池的维修更换上。在投诉的网友中,有人因屏幕碎裂连续更换三次都出了问题,最后还是去手机品牌官方维修点解决问题。

针对手机维修市场的问题,新京报记者卧底国内两家最大的手机O2O维修平台“闪修侠”和“极客修”,以“维修工程师助手”的身份,进行了长达数周的暗访调查,发现在手机维修的一拆一装背后,低价组装件、翻新件以“高品质”“原厂质量”的名义,被换上客户手机,工程师在维修过程中,还存在“挖单”行为,故意夸大配件问题过度维修,而替换下来的仍完好的原厂配件,则又被以“原厂件”的名义卖给新的客户。

广东中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潘翔表示,上述行为涉嫌《产品质量法》规制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亦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依法应对消费者承担退一赔三的民事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对手机维修行业的乱象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处罚,打破行业潜规则,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修不好的“原厂品质”屏幕

张立强在“闪修侠”平台换的手机屏幕,已经坏第三次了,不得已,他再次预约了“闪修侠”的维修工程师上门。

张立强的iPhoneX,是在今年3月摔坏的,在网上一番查询、对比,在“闪修侠”的换屏维修费用是1299元,而在苹果官网售后,换屏则需2000多元。

“虽然都是换屏,但苹果售后店价格高,距离又远。”张立强预约了“闪修侠”上门维修。

正如“闪修侠”的宣传一样,工程师很快上门服务,二十分钟就换好了屏幕。

“换完之后我问他,换上的是不是苹果原装屏,他说是苹果原厂品质的屏幕,有180天质量保证的。”张立强说自己当时有点生气,觉得被忽悠了。

维修工程师见状又告诉他,只要不是人为原因,平台可以免费给更换。

让张立强没有想到的是,刚换完第二天,屏幕就出现的了一道很深的划痕。他拿出自己的另一部手机,当着记者的面,用打火机来回在屏幕上划了四五次,“你看,一点痕迹都没有,但是他们换的这个,轻轻一碰就有划痕”。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新换上的屏幕多次出现跳屏,触摸失灵等问题。向平台反映后,“闪修侠”再次派工程师上门免费更换了一次。

原本以为可以暂时不操心屏幕的事了,但7月中旬,他的屏幕再次出了毛病,屏幕上端部分翘起,“按着像中空的一样。”张立强开始怀疑配件质量有严重问题。

陆文在“极客修”的遭遇,与张立强相似。陆文今年先后在“极客修”换了两次屏幕,共花费2900元,他的手机屏幕还是没能修好。

“原本只是外屏碎,上门维修的工程师告诉我要换就得内外屏一起换,不然不给修。”陆文说,他花了900块钱换了屏,工程师走的时候,也带走了旧屏。但不到一个月,新换上的屏幕内屏就出了问题。“我想着怎么着也能用个一年半载的,谁知道才一个多月,内屏爆了。”

7月19日,一名“极客修”工程师为客户换屏后,正将换下的完好原装内屏打包,准备带走。

陆文向“极客修”平台反馈此事,平台客服人员回复陆文,因为最开始是按外屏修的,所以内屏不在保修范围,需要重新下单才可以维修。

打完折扣,第二次换屏一共花了1999元。然而这次换屏后,内屏又出现漏光、闪白条等问题。

心生疑虑的陆文曾问过工程师屏幕的来源,对方表示这是公司统一采购的“高质量屏幕”。当陆文将手机拿到第三方平台鉴定,被明确告知这块屏幕是组装屏,并非原厂配件。

旧屏翻新接着换给客户

遭遇多次换屏问题后,张立强和陆文等人一直想弄明白几个疑问:平台提供的配件有没有问题?换下来的配件去了哪里?

7月份,新京报记者以应聘维修工程师的名义,先后进入“闪修侠”“极客修”两家O2O网络维修平台,试图以此揭开手机维修背后的秘密。

在“闪修侠”,记者称自己没有任何手机维修的经验,公司人事主管表示,入职前公司有为期10天左右的培训,“不懂没关系,好好参加培训就能做上门维修的工程师”。

在前几天的入职培训中,记者发现,除了接单流程、转单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培训以外,还有应答客户的一套标准话术。其中提到,如果客户对配件质量、来源表示怀疑,一定不能说是原装配件,但可以说是“原厂品质”或“严选品质”的配件,并且有180天免费质保。

“基本上,说到这儿客户也就不会再问了。”已经在平台工作半年的工程师徐诚说。

按照流程,客户在平台下单后,公司主管会分区域就近派给工程师,工程师需在10分钟内联系客户,确定上门维修时间。

徐诚最多的时候一天接了近20单,月薪在一万元左右。他最怕的是客户投诉,一旦投诉成立就意味着罚钱,但有一种投诉公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客户如果不同意带走换下来的屏幕,我们可以拒绝维修,这种投诉公司不会管。”徐诚说。

维修手机为何一定要带走客户的旧屏幕?

“极客修”平台上,对于外屏碎裂情况,明确注明更换屏幕总成并回收旧屏。

“你觉得公司的屏幕配件是哪里来的?”徐诚笑着反问道。

徐诚告诉记者,“外屏其实就是一层玻璃,内屏才是最值钱的。公司回收之后,把外屏切割掉,内屏保留,重新压一张新的外屏,再发到工程师手里,接着换给下一个客户。”

徐诚表示,这种屏幕在业内统称“原压屏”,成本最多50元,“但千万不能跟客户说,你只要跟他讲是原厂品质就行了。实际上他们用的还是别人的旧屏。这也是公司特别强调带走客户旧屏的原因。”

一家手机屏幕生产商告诉记者,“原压屏”其实就是翻新屏,是指在原装内屏的基础上,重新压制一张国产外屏的屏幕,“相对于原装屏来说不良率较高”。

差价上千的组装屏与原装屏

发现iPhoneX屏幕又出了问题后,张立强再次在“闪修侠”预约了上门维修。

这次平台派单给了徐诚,而新京报记者作为工程师助理,也跟随徐诚一同上门维修。

“早知道我多加个几百块钱去苹果售后修了。”徐诚跟记者刚一进门,就听到了张立强的抱怨,这是他第三次维修了。徐诚不敢接话,只是埋头干活。

“是不是你们的屏幕质量有问题?”张立强问。

徐诚轻声地答道:“可能是上次胶没粘好”。

这次维修,徐诚比平时更加仔细,花费了近一个小时。修好刚一出门,徐诚忍不住吐槽“屏幕质量真垃圾”。徐诚说,当着客户的面,又不能明说,只能给他换一块,结果还没到一个月又出问题。

记者发现这块换下来的屏幕没有任何苹果标志,而原装屏幕的排线上,有清晰的苹果标识。

“平台iPhoneX系列的返修率特别高,因为公司给客户用的多为‘组装屏’,只有像这种返修了几次的才给‘原压屏’。”徐诚说,“组装屏”是非原装配件组装的,除了触摸不灵等问题,还容易开胶,加上现在又是夏天,他这块新换的屏幕在保修期内还会出问题。

上述生产商表示,“组装屏”是指完全采用非原装配件,组装而成的屏幕,因为价格较低,备受维修行业青睐,“一张‘组装屏’和原装屏价格最多相差1000多元。”

不仅如此,记者发现,“闪修侠”平台提供的电池配件,也没有任何厂商标识。多位工程师表示均不知道这种电池的来源,“估计是小厂家做的。”

公开资料显示,闪修侠所有者为杭州维时 科技 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5年,经过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手机上门维修行业中的独角兽公司。目前,闪修侠估值超过10亿元,已在30个主要城市部署了40个服务运营中心,服务用户1000余万。

组装屏、原压屏成维修行业槽点

同样的问题不仅出现在“闪修侠”,另一家手机上门维修O2O平台“极客修”也存在。

极客修平台显示,其隶属于重庆天极云服 科技 有限公司,创建于2015年1月,截至2018年,极客修上门业务已经覆盖全国近百座城市,服务数百万人群。

新京报记者在入职“极客修”后,两位维修工程师均表示,“极客修”平台提供的“高质量”手机屏幕配件,基本都是组装屏。

工程师林兴来“极客修”平台工作四个月,其中前三个月都是修苹果系列的手机,但是因为“返修率”太高,自己转而开始修安卓的产品。

“说到底还是公司的配件太差,苹果的屏幕基本都是组装屏,最容易出问题。”林兴说,有一个客户,前后共返修了四次,最后一次是前脚刚离开,后脚客户就说触控没有反应了。

按照林兴的说法,公司对于返修率高这一点也是心知肚明,为了降低平台的返修数据,公司要求工程师在接返修单的时候,可以不走平台,向主管报备即可。

这一点也得到了极客修另一位工程师王华的证实:“原压屏都很少,我们换的基本都是组装屏。”

7月19日,王华带着记者来到海淀一座写字楼维修时,客户马先生问了一句屏幕的质量问题,得到的也是和陆文同样的答案:“公司统一采购的高品质配件”。

“极客修”海淀营业点,这家以“值得信赖”为广告语的手机维修平台,与另一家知名的O2O 平台“闪修侠”一样,存在将组装屏、翻新屏换给客户的情况。

公司对于客户的原装屏幕也是统一回收的,虽然这一点并没有出现在客户的维修合同中。

“那不等于你把我这个原装的内屏换走了吗?”马先生问道。

“这个是折后价,相当于您的旧屏抵消了一部分换屏的费用,如果按原价,你还要多出一两百块钱。”王华说。

那这些屏幕最后去了哪里,王华告诉记者公司会统一处理,但卖给谁自己也不清楚。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iPhoneX的屏幕,维修费用在400元左右;而客户的旧屏幕在市场上售价约700元,“这样一个单子的利润就在1000元以上”。

为什么公司不用原压屏,王华的解释是原压屏有一定风险而且成本比组装屏高,“如果压屏没压好,那这个屏就彻底废了”。

工程师的“挖单”猫腻

7月19日下午,王华一个朋友找他换屏,王华告诉对方,如果换“极客修”的屏,可以免费给她换,但质量太差。最后,王华带着她到中关村e世界重新买了一块原装屏换上,“朋友亲戚修手机,我一般都是给他们买原装配件换,毕竟我们是干这个的,知道这个行业的水有多深。”

除了配件以次充好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闪修侠和极客修两家平台的工程师还有非正常挖单行为。

“挖单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在维修中发现了手机有其他问题,还有一种就是非正常挖单,手机稍微有点问题,就往大了说。”徐诚说。

他告诉记者,自己很少做这种挖单,因为“张不开嘴”。但他知道公司有一个同事特别擅长挖单,无非是忽悠,本来是换屏,非说电池不行了,尾插不行了,比如电池稍微有点鼓包,就说电池有爆炸的危险。“怎么说就看你本事了,说难听点就是坑人。”徐诚说。

(文中除潘翔外均为化名)

律师说法

模糊概念以次充好涉嫌欺诈

广东中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潘翔表示,平台维修人员在提供维修服务时故意以“原厂质量屏”的概念模糊与“原装屏”的区别,使消费者产生更换的就是原厂配件的错误认知,诱导消费者购买服务;夸大其词,将没有质量问题的配件也虚构质量瑕疵从而误导消费者更换;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偷换手机中的原厂配件;更换的配件来源不明,无质量保证。这些行为涉嫌《产品质量法》规制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亦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依法应对消费者承担退一赔三的民事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对手机维修行业的乱象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处罚,打破行业潜规则,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来源:新京报微信公号)

③ 集成电路原装,散新和翻新的区别

1 、原装货:原厂生产出来的,分进口原装和国产原装。
2 、散新货:散新这个词,主要用在芯片的方面,意思主要有:
一、这个货不是原厂生产出来的,可能是其他厂家生产的,但是打着原厂牌子,也就是假货,供应商称之为散新、或原装货来蒙人。
二、原厂生产的,但是是一些不合格的料。
原厂就会降价,通过其他渠道处理掉。
销售商进过来之后,称之为散新。
三、原厂生产的,使用过了,经过打磨,镀锡,把脚擦凉一系列处理之后,外观看起来不错,拿出来出售,也叫做散新,但实际上是翻新的。
3 、翻新货:指产品从原厂生产出来以后,经过使用,有了一定的磨损,性能各方面跟原厂刚生产出来的时候有差距,经过特殊的加工,是它的外表或者性能恢复到接近原厂刚生产出来的状态,叫做翻新。
4、旧货拆机件:原厂生产出来的,已经使用过的,从电路板上拆下来的。
没有经过洗角处理的。
一般购买芯片如果有上个三五十片的量,最好找代理公司或其分销商而不要去一般"统货"柜台拿货,一般什么都做的(所谓统货)柜台上的现货基本上是翻新货或旧货,而且看人报价,行家或熟人大多不敢太过分,但普通人还是能蒙就蒙、能骗则骗了,这确实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国人的道德崩溃是全面的),大家要多留神。
就算在这样的柜台上拿货一定要讲清楚,有坏得给换,且记得"货比三家"。
另外,成交价格应比正货价低很多才行,否则还是找正规代理。
要知道不少加工好的旧芯片进货价只是新片市场价的10%-20%左右。
旧货拆机有两法:
(1)、热风法,此法是正规的做法,用于较干净、整齐的板特别是较有价值的SMD板
(2)、"油炸"法,这确实是真的,用调制的高沸点矿物油来"炸",极旧或很乱的垃圾板通常用此法。
在此要跟大家讲明白:旧片分离和重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若不妥善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含大量难降解的
有毒化合物和重金属),而"妥善处理"的费用又会高于全部回收所得,所以发达国家的某些公司宁愿花钱并出运费将电子垃圾"送"给中国和南亚的一些国家也不愿自行处理,这里面是有"说道"的。
新旧芯片间的差价远远无法挽回环境污染的损失,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心里有数。
芯片销售的正规代理一般在写字楼办公,华强、赛格等电子市场中也有很多经销新货的,多数在大厅周围的独立房间中,也有少数柜台,大家购买芯片时应注意识别。
区别原装正货和翻新货的主要方法是:
1、看芯片表面是否有打磨过的痕迹。
凡打磨过的芯片表面会有细纹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为掩盖还在芯片表面涂有一层薄涂料,看起来有点发亮,无塑胶的质感。
2、看印字。
现在的芯片绝大多数采用激光打标或用专用芯片印刷机印字,字迹清晰,既不显眼,又不模糊且很难擦除。
翻新的芯片要么字迹边沿受清洗剂腐蚀而有"锯齿"感,要么印字模糊、深浅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过于显眼。
另外,丝印工艺现在的IC大厂早已淘汰,但很多芯片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丝印工艺,这也是判断依据之一,丝印的字会略微高于芯片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觉到细微的不平或有发涩的感觉。
不过需留意的是,因近来小型激光打标机的售价大幅降低,翻新IC越来越多的采用激光打标,某些新片也会用此方法改变字标或干脆重打以"提高"芯片的档次,这需要格外留意,且区分方法比较困难,需练就"火眼金睛"。
主要的方法是看整体的协调性,字迹与背景、引脚的新旧程度不符如字标过新、过清有问题的可能性也较大,但不少小厂特别是国内的某些小IC公司的芯片却生来如此,这为鉴定增添了不少麻烦,但对主流大厂芯片的判断此法还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近来用激光打标机修改芯片标记的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内存及一些高端芯片方面,一旦发现激光印字的位置存在个别字母不齐、笔画粗细不均的,可以认定是Remark的。
3、看引脚。
凡光亮如"新"的镀锡引脚必为翻新货,正货IC的引脚绝大多数应是所谓"银粉脚",色泽较暗但成色均匀,表面不应有氧化痕迹或"助焊剂",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脚不应有擦花的痕迹,即使有(再次包装才会有)擦痕也应是整齐、同方向的且金属暴露处光洁无氧化。
4、看器件生产日期和封装厂标号。
正货的标号包括芯片底面的标号应一致且生产时间与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标号混乱,生产时间不一。
Remark的芯片虽然正面标号等一致,但有时数值不合常理(如标什么"吉利数")或生产日期与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面的标号若很混乱也说明器件是Remark的。
5、测器件厚度和看器件边沿。
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标记,必须打磨较深,如此器件的整体厚度会明显小于正常尺寸,但不对比或用卡尺测量,一般经验不足的人还是很难分辨的,但有一变通识破法,即看器件正面边沿。
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后须"脱模",故器件边沿角呈圆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时很容易将此圆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边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断为打磨货。
除此之外,再有一法就是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装物,包括标识内外一致的纸盒、防静电塑胶袋等,实际辨别中应多法齐用,有一处存在问题则可认定器件的货质。
另外,有些柜台在顾客坚持之下也可能拿来新货,但肯定是从那些真正做新片的商家中拿的,但也肯定会跟顾客说去库房拿的货,大家可别当真。
如果有写芯片无法用肉眼和经验来判断的可以借助一写工具,如放大镜和数码放大镜打磨翻新过的芯片表面有细微的小孔是用肉眼难以看的出的就必须借助设备来观察。
有几个要点:
1看打字,一般翻新的重新打子的(白字)用"天那水"(化学稀释剂)可以把字擦除的一般为翻新货,原装货是擦不掉的。
2 看引角,原装货的引脚非常整齐且像一条直线,而翻新处理过的则有的脚不整齐且有些歪。
3看定位孔,观察原装货的定位孔都比较一致,翻新的有的深浅不一或者根本就真个打磨平了,有的如果仔细看可一看到原有定位孔的痕迹。
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仔细观察观察,有的造假工艺相当的高,要慎重。

④ 看您对铝塑板装修很在行。请问为了节约成本,可以怎样将旧铝塑板翻新,颜色上跟新的差不多吗

首先想讲,我们不是做装饰装修的行业.
我们是未来之窗铝塑板生产厂家的销售系统.
所以在有关铝塑板这种材料方面我们有一些相对于其他人有更深入的认识而已.
至于说旧铝塑板翻新,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更新.
一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就是拆除旧的铝塑板,保留原有底材或龙骨,安装全新的铝塑板.
二是将旧铝塑板进行表面清洗,选择正确的清洁剂和工具,这样也可以达到效果.
三是将旧铝塑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后,用手扫漆或喷覆相近颜色的油漆即可实现翻新.
其他更好办法待想到再联系.

⑤ 电子元器件怎么保证原装正品

1、看打磨。看集成电路芯片表面是否有打磨过的痕迹。凡打磨过的芯片表面会有细纹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为掩盖还在芯片表面涂有一层薄涂料,看起来有点发亮,无朔胶的质感。

2、看印字。现在的芯片绝大多数采用激光打标或用专用芯片印刷机印字,字迹清晰,既不显眼,又不模糊且很难擦除。翻新的芯片要么字迹边沿受清洗剂腐蚀而有“锯齿感”,要么印字模糊、深浅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过于显眼。

3、看引脚。凡光亮如“新”的镀锡引脚必为翻新货,正货IC的引脚绝大多数应是所谓银粉脚,色泽较暗但成色均匀,表面不应有氧化痕迹。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脚不应有擦花的痕迹,即使有(再次包装才会有)擦痕也应是整齐、同方向的且金属暴露处光洁无氧化。

4、看器件生产日期和封装厂标号。正货的标号包括芯片底面的标号应一致且生产时间与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标号混乱,生产时间不一。Remark的芯片虽然正面标号等一致,但有时数值不合常理(如标什么“吉利数’)或生产日期与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而的标号若很混乱也说明器件是Remark的。

5、测器件厚度和边沿。测器件厚度和看器件边沿。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标记,必须打磨较深,如此器件的整体厚度会明显小于正常尺寸,但不对比或用卡尺测量,一般经验不足的人还是很难分辨的,但有一变通识破法,即看器件正面边沿。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后须“脱模”,故器件边沿角呈圆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时很容易将此圆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边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断为打磨货。

除此之外,再有一法就是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装物,包括标识内外一致的纸盒、防静电塑胶袋等,实际辨别中应多法齐用,有一处存在问题则可认定器件的货质。如果有写芯片我们无法用肉眼和经验来判断的我们可以借助一写工具,如放大镜和数码放大镜打磨翻新过的芯片表而有细微的小孔是我们用肉眼难以看的出的我们就必须借助设备来观察!

⑥ 旧电脑配件翻新都要什么工具说的详细点呀!!

..该怎么翻新 就是怎么翻新

如果那么容易就翻新了

所有的人都去卖翻新货了·· 厂家 还活不活了

⑦ 如何辨别IC集成电子元器件的真假及翻新,

看元器件表面是否有打磨过的痕迹
凡打磨过的元器件表面会有细纹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为掩盖还在元器件表面涂有一层薄涂料,看起来有点发亮,无塑胶的质感。
看印字
现在的元器件绝大多数采用激光打标或用专用元器件印刷机印字,字迹清晰,既不显眼,又不模糊且很难擦除。翻新的元器件要么字迹边沿受清洗剂腐蚀而有"锯齿"感,要么印字模糊、深浅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过于显眼。另外,丝印工艺现在的IC大厂早已淘汰,但很多元器件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丝印工艺,这也是判断依据之一,丝印的字会略微高于元器件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觉到细微的不平或有发涩的感觉。不过需留意的是,因近来小型激光打标机的售价大幅降低,翻新IC越来越多的采用激光打标,某些新片也会用此方法改变字标或干脆重打以"提高"元器件的档次,这需要格外留意,且区分方法比较困难,需练就"火眼金睛"。主要的方法是看整体的协调性,字迹与背景、引脚的新旧程度不符如字标过新、过清有问题的可能性也较大,但不少小厂特别是国内的某些小IC公司的元器件却生来如此,这为鉴定增添了不少麻烦,但对主流大厂元器件的判断此法还是很有意义的。另外,近来用激光打标机修改元器件标记的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内存及一些高端元器件方面,一旦发现激光印字的位置存在个别字母不齐、笔画粗细不均的,可以认定是Remark的。

看引脚
凡光亮如"新"的镀锡引脚必为翻新货,正货IC的引脚绝大多数应是所谓"银粉脚",色泽较暗但成色均匀,表面不应有氧化痕迹或"助焊剂",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脚不应有擦花的痕迹,即使有(再次包装才会有)擦痕也应是整齐、同方向的且金属暴露处光洁无氧化。

看器件生产日期和封装厂标号
正货的标号包括元器件底面的标号应一致且生产时间与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标号混乱,生产时间不一。Remark的元器件虽然正面标号等一致,但有时数值不合常理(如标什么"吉利数")或生产日期与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面的标号若很混乱也说明器件是Remark的。
测器件厚度和看器件边沿
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标记,必须打磨较深,如此器件的整体厚度会明显小于正常尺寸,但不对比或用卡尺测量,一般经验不足的人还是很难分辨的,但有一变通识破法,即看器件正面边沿。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后须"脱模",故器件边沿角呈圆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时很容易将此圆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边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断为打磨货。

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装物
包括标识内外一致的纸盒、防静电塑胶袋等,实际辨别中应多法齐用,有一处存在问题则可认定器件的货质。
如果有些元器件我们无法用肉眼和经验来判断的我们可以借助一写工具,如放大镜和数码放大镜打磨翻新过的元器件表面有细微的小孔是我们用肉眼难以看的出的我们就必须借助设备来观察!有几个要点:
A. 看打字,一般翻新的重新打字的(白字)用"天那水"(化学稀释剂)可以把字擦除的一般为翻新货,原装货是擦不掉的。
B. 看引角,原装货的引脚非常整齐且像一条直线,而翻新处理过的则有的脚不整齐且有些歪。
C. 看定位孔,观察原装货的定位孔都比较一致,翻新的有的深浅不一或者根本就真个打磨平了,有的如果仔细看可一看到原有定位孔的痕迹。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仔细观察观察,有的造假工艺相当的高,要慎重!

⑧ 这种元件是假冒的吗他们造假的流程是什么样的(电子元件领域)

某些元件是翻新的,由于拆卸时引脚有损,就用原引脚压薄拉伸后重新镀锡,也有的是以接脚的形式翻新,这种元件故障率高,引脚脆弱,建议在靠谱的商家选购,质量和售后都有保障。

⑨ 如何分辨电子元器件IC是否为翻新货

1.看芯片表面是否有打磨过的痕迹。凡打磨过的芯片表面会有细纹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为掩盖还在芯片表面涂有一层薄涂料,看起来有点发亮,无塑料的质感。(可用高陪放大镜看或数位相机近拍看)
2.看印字。现在的芯片绝大多数采用激光打标或用专用芯片印刷机印字,字迹清晰,既不显眼,又不模糊且很难擦除。翻新的芯片要么字迹边沿受清洗剂腐蚀而有“锯齿”感,要么印字模糊、深浅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过于美观显眼。另外,网板印刷现在的IC大厂早已淘汰,但很多芯片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网板印刷,这也是判断依据之一,网板印刷的字会略微高于芯片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觉到细微的不平或有发涩的感觉。不过需留意的是,因近来小型激光打印标机的售价大幅降低,翻新IC越来越多的采用激光打印标,某些新片也会用此方法改变字标或干脆重打以“提高”芯片的档次,这需要格外留意,且区分方法比较困难,需练就“火眼金睛”。主要的方法是看整体的协调性,字迹与背景、引脚的新旧程度不符如字标过新、过清有问题的可能性也较大,但不少小厂特别是国内的某些小IC公司的芯片却生来如此,这为鉴定增添了不少麻烦,但对主流大厂芯片的判断此法还是很有意义的。另外,近来用激光打印标机修改芯片标记的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内存及一些高端芯片方面,一旦发现激光印字的位置存在个别字母不齐、笔划粗细不均的,可以认定是Remark的。
3、看引脚。凡光亮如“新”的镀锡引脚必为翻新货,正货IC的引脚绝大多数应是所谓“银粉脚”,色泽较暗但成色均匀,表面不应有氧化痕迹或“助焊剂”,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脚不应有擦花的痕迹,即使有(再次包装才会有)擦痕也应是整齐、同方向的且金属暴露处光洁无氧化。
4、看器件生产日期和封装厂标号。正货的标号包括IC芯片(底面的标号)应一致且生产时间与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标号混乱,生产时间不一。Remark的芯片虽然正面标号等一致,但有时数值不合常理(如标什么“吉利数”)或生产日期与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面的标号若很混乱也说明器件是Remark的。
5、测器件厚度和看器件边沿。不少原激光打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标记,必须打磨较深,如此器件的整体厚度会明显小于正常尺寸,但不对比或用卡尺测量,一般经验不足的人还是很难分辨的,但有一变通识破法,即看器件正面边沿。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后须“脱模”,故器件边沿角呈圆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时很容易将此圆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边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断为打磨货。

从以上5个方面足以看出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器件翻新如何实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oost电路原理 浏览:225
飞涂外墙防水胶怎么样 浏览:8
如何查询百邦维修进度 浏览:742
广东gf防水材料多少钱一公斤 浏览:348
胶州仿古家具市场在哪里 浏览:249
汽车水泵保修期限 浏览:101
赣州市哪里回收旧家电 浏览: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浏览:539
房屋漏水物业如何维修 浏览:54
前锋热水器泸州维修点 浏览:768
电动车维修技巧免费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449
电影里的智能家居 浏览:277
塔吊维修怎么写 浏览: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浏览:927
多久压电路 浏览:328
济南历城区家电维修地址 浏览:429
买华为平板如何注意买到翻新机 浏览:162
switch如何验证是不是翻新 浏览:275
济南lg空调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286
小米虹口维修点 浏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