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做实木家具需要什么机器
开一个小型家具厂需要购置的设备:
1、常用设备 :
推台锯、封边机、冷压机、热压机、多排钻、涂胶机、带锯、砂光机、烘干房、拼板机、油漆高清度喷房。
2、木制家具主要分为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
3、实木家具的生产流程为:
锯材-锯材干燥-配料-毛料加工-胶拼或弯曲-净料加工-部件装配-部件加工修整-涂饰-检验-装配-包装。在这个过程中,毛料加工需要刨床、截锯。净料加工要开榫机、钻床、打眼机、雕刻机、铣床、砂光机。
② 制作实木家具需要什么设备
传统方法制作实木家具需要推台锯、封边机、冷压机、热压机、多排钻、涂胶机、带锯、砂光机、烘干房、拼板机、油漆高清度喷房等设备。
现代制作厂需要数控开料机、数控雕刻机、木榫机或者木榫加工中心、喷漆、砂光机等等
③ 木制家具的制作方式 只要六个步骤
木制家具的制作方式是怎么样的呢?实木家具是指纯实木家具,即指所有材料都是未经再次加工的天然材料,不使用任何人造板制成的家具。就是说家具的所有用材都是实木,包括桌面、衣柜的门板、侧板等均用纯实木木板或实木指接板制成,不使用其他任何形式的人造板。下面我们来看看木制家具的制作方式。
木制家具的制作方式其实挺简单,下面从六个步骤来跟大家介绍:
第一步,木工与上一道工序交接。即与配料部对接。交接单子、木材的数量、种类等,还要对所交接的木料做个检查,不合格地要退回去。
第二步,拉锯料定位、画线
拉锯料定位是把经过刨打光、拼板等加工后的部件,木工师傅根据产品规定的尺寸,根据图纸,在各部件料上画线定位好,如打榫的位置,开槽的位置,都要做到精确。
第二步,打孔、做榫卯结构、裁板
木工师傅根据产品的规格,产品的尺寸,按照锯料的定位、画的线,用打孔机打孔,用拉锯裁板,用打槽机打槽。开榫凿眼要先在木料上画线,决定锯割开榫凿眼的位置。因木工活尺寸大了,可以改小;尺寸小了,则无法增大。用锯拉榫时,要特别注意合理放线(术语叫“吃线”、“让线”,二者含义不同,用于不同的部位),以此保证榫口和卯眼有修整、校正的余料。事实上榫口和卯眼要经过多次细心的修正,才能做到榫口和卯眼的连接是否配合、装配后的木料是相互垂直的,榫口连接处是严丝合缝的。
第四步,锣圆、穿梢制作、打面板边
木工师傅,根据师傅产品设计,把要做圆造型,采用锣圆机,把木料的四角锣圆。圆角加工应对称、和顺、光滑,无缺角、刀痕。加工面框,面板,门框,门板等部位零件,都有木框4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的凿眼的叫“边抹”。利用大边和边抹的格角榫接合成框架,再在各边上打槽装板。利用槽的空间,使涨缩的木材不致把面板破坏,或使面板起翘,合理地解决了因木材热胀冷缩引起的各种问题。
第五步,拉锯弯料定位、打起方槽
木工师傅,需要根据各种弯料的规格,把要加工的弯料固定在一起,必须要保证一致,定位、用机器打方槽。
第六步,产品组装
在产品组装这个阶段,其要求是部件与面板要呈90度,接口平整光滑;四脚无倾斜,对角要呈90度,而且四脚要平整如玻璃。产品组装的时候,是有顺序讲究的,木工师傅先用进行部件组装、下架组装,再进行整体组装。所用的工具有木锤子、夹具等。
部件组装
按照产品的结构装配图,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部件单元。这个加工过程中的“组合”与现代家具装配中的“组合”不同,它不是直接就能将零部件组合成产品,而是对零件进行精细加工的同时,进行零、部件的组合。零件组合首先是剔榫眼,减榫,异型部件粗磨找型,检查榫卯是否大小合适、是否严密,有无歪斜或翘角等情况。如发现不妥,要及时修整。
整体装配
装配就是将家具配件组合成一件完整的家具,组合的难度是相当大,工艺师以其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艺将家具装配得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组装时要求在水平、干净的地面上进行。这是为了保证家具装配质量的必要条件。原因有两条,一是即便家具组装正确,放在不平的地面也会因家具自重而会出现"走扇"。如在不平的地面上组装,很不易判别家具是否装正了。二是硬木家具自重很大,放在不平的地面上,腿上的受力不匀,易造成家具的变形。正式装配时,把各种部件备齐,按次序摆放,并按顺序组装好。
组装的次序因家具不同而有所不同。像柜子之类,就要事先把柜门和两个侧山先组装好,经过测量没有尺寸上的误差,待干透后,方可进行全柜的组装。在组装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差分毫地掌握好榫卯的紧密,接口的吻合,不然紧了硬拷会至木材裂缝,松了则使家具扭动散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木制家具的制作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木制家具的制作方式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④ 怎么做好一个实木家具结构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
抱肩榫: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结构。也可以说是家具水平部件和垂直部件相连接的榫卯结构。抱肩榫是结构复杂的榫卯结构,因为要解决腿足与面板、腿足与束腰、腿足与腿足之间的连接。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的上端,做出两个相互垂直但不连接的半榫头,这是与桌面相连的。在与束腰相接的部位,要做出45度角的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的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相接。斜尖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矛条背面的槽口套挂。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家具,牙条与束腰是用一块独木做出的,凭此挂销,可使束腰及牙条和腿足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这是抱肩榫的标准做法。清中期以后,抱肩榫的做法就开始简化,挂销省略不做了,为了省料,牙条和束腰也改为用两块木条单独做了。到清代晚期,抱肩榫的做法进一步简化,连牙条上的榫舌也没有了,只靠用胶粘合。桌子的牢固程度大大降低。
霸王枨:霸王枨是用于方桌、方凳的一种榫卯,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横枨加固腿足的榫卯结构。在制作桌子时,为增加四条腿的牢固性,一般要在桌腿的上端加一条横枨即可。但有时要制作造型清秀的桌子,又嫌四条横枨碍事,但又要兼顾桌子牢固,于是就可采用“霸王枨”。霸王枨为s形,上端与桌面的穿带相接,用销钉固定,下端与腿足相接(位置在本来应放横枨处)。枨子下端的榫头为半个银锭形。腿足上的榫眼是下大上小。装配时,将霸王枨的榫头从腿足上榫眼插入,向上一拉,便勾挂住了,再用木楔将霸王枨固定住。
夹头榫:是制作案类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腿足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面的卯眼结合。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故其外观腿足高出在牙条及牙头之上。此种结构,是利用四足把牙条夹住,连接成方框,上承案面,使案面和腿足的角度不易变动,并能很好地把案面板的重量分散,传递四条腿足上来。
插肩榫:是制作案类家具的榫卯结构。腿足顶端有半头直榫,与案面大边上的卯眼连接;腿足上端的前脸也做出角形的斜肩;牙板的正面上也剔刻出与斜肩等大等深的槽口;装配时,牙条与腿足之间是斜肩嵌入,形成平齐的表面;当面板承重时,牙板也受到压力,但可将压力通过腿足上斜肩传给四条腿足。
棕角榫:棕角榫因其外形像粽子角而得名,从三面看都集中到角线的是45度的斜线,又叫“三角齐尖”。多用于框形的连接。另外,明式家具中还有“四平式”桌,其腿足、牙条、面板的连接均要用棕角榫。
栽榫:又叫“桩头”、“走马销”,是一种用于可拆卸家具部件之间的榫卯结构。由于要拆卸,榫头易磨损,甚至损坏,出于维修方便,也避免因榫头损坏而使家具部件报废的情况,一般都采用另外一种木料来制成榫头,然后将榫头栽到家具部件上。栽榫多采用挂榫结构。罗汉床围子与围子之间及侧面围子与床身之间,多用栽榫。
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圆棍状又带弧形的家具部件,如圆形扶手的榫卯结构。虽然也是两根圆棍各去一半、作手掌式的搭接,但每半片榫头的前端,都有一个台阶状的小直榫,可插入另一根上的凹槽中。这样便使连接部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连接部的中间位置凿一个一端略大的方孔,再做一个与此等大的四棱台形长木楔,插入后,便能保证两个小直榫不会前后脱出。制作圈椅的扶手、圆形家具都要用楔钉榫。
暗榫:两块木板两端对接,使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叫“暗榫”或“闷榫”,是制作几、案、箱子之类必用之榫。
套棒明清椅子的搭脑不出挑,与腿交接处不用夹头榫,常用腿料作方挖出榫,搭脑部位则挖方形榫眼,套接,故名。
挂榫:挂榫属楔形榫的一种,榫头一边成斜面,眼口凿成同形,但再需放长一倍凿直眼,榫头入直眼后拍进原榫眼,上提或挂拉都不能脱出,若拆装时可重新将榫头移入直眼探出。明清家具有不少站牙都取札榫做法。因榫头实为装入的楔子,故又名“挂楔’。北方匠师叫“走马销’。
勾挂榫:榫眼做成直角梯台形,榫头也做成相应的直角梯台形,但榫头的下底面等于榫眼的底面,嵌入后斜面与斜面接合,产生倒勾作用。然后用楔形料填入榫眼的空隙处,再也不易脱出,故日“勾挂榫”。
格肩:传统家具横竖材料相交,将出榫料外半部皮子截割成等腰的三角尖,另一料在榫眼相应的半面皮子同样割成等腰三角形的豁口,然后相接交合,通称“格肩”。
托角榫:角牙与腿足和牙条相接合,一般在腿足上挖槽口,与角牙的榫舌相接合,当矛条或面子与腿足构成的同时,角牙与牙条或面子都打榫眼插入桩头,故“托角榫”是一组卯榫的组合,不是指单一的构造形式。
长短榫:一般腿部与面子的边抹接合时,腿料出榫做成一长一短互相垂直的两个榫头,分别与边抹的榫眼结合,故称“长短榫”。因边抹接合用格角榫,抹头两边从打榫眼腿料出榫与大边出榫相碰,故只有长短榫才能牢固。
抱肩榫:牙条与腿足结合有几种形式,抱肩榫的做法采用45度,榫肩出榫和打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是有束腰的明清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
⑤ 做实木家具加工需要什么设备
这个很笼统了。基本就开料,平刨压刨,开榫打眼,打磨,组装,油漆了。但回每一个按自己答的实力和产品不同,应用的机器也不一样。如果设计到短木接长,窄条拼宽,薄板压厚,那又要加设备,有弯料就要完料锯,然后还要铣床了,要造型就要椤机雕刻机,车床等等。。。按产量,几千元的小设备也能用,几十万的大家伙更好。如果资本小就选个简单的,能不造型就不造型,能不拼板就不拼板。把效率做起来。如果资金雄厚就什么都赶好的用,还有做实木的如果没有干材料进,木材烤房很重要。最后一句,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懂就先去别个家具厂卧底。否则你再有钱也亏的光。
⑥ 实木家具很受欢迎,如何定制实木家具
实木家具,顾名思义就是选用天然木材制作成的家具,一般来说这样的家具表面都能看到木材纹理,因此更加自然上档次,优点也就是由于选用天然木材,因此外观更加自然淳朴并且结实耐用,绿色环保也不含人工添加剂,因此没有污染隐患。
除此之外,在定制家具之前,最好要求家具厂设计师再到现场复合尺寸,避免由于尺寸误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⑦ 实木家具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呢
1、产品生产总步骤
备料生加工成型油漆总装
备料:从原木变成板材等。包括对木材的蒸煮杀菌等定型处理,再干燥到8%~12%左右的含水量水率后出炉即可使用。
生加工:形成产品木胚工件;包括:断料、开料、平刨、压刨等加工工序。
成型:加工制造成符合各种形状的部件。
2、实木家具生产流程:
断料开料(直料、弯料)平刨压刨出齿、接齿
机械加工安装二次烘干油漆包装入库
机械加工:包含了锣机、出榫、打孔、机磨等加工工序。
3、板式家具生产流程介绍:
开料冷压精锯封边排孔钉装
试装油漆包装入库
4、实木家具油漆工艺流程:
A、田园雅筑(19系列)油漆工艺:
白坯含平台喷第一次底油(待干2小时)打第一次油磨
手工擦色(三次)喷第二次底油(待干3小时)
打色油磨面油(待干3.5小时)包装
B、雅茗(16系列)油漆工艺:
白坯含平台喷第一次底油(待干3小时)手工擦色
打底色磨含平台喷第二次底油(待干3小时)打油磨
修色(待干3小时)色油磨面油(待干3.5小时)包装
5、油漆涂饰:
目前在家具上使用的油漆分为五大类:水溶性油漆、硝基漆
(NC)、光敏油漆(UV)不饱和聚脂漆(PU)、饱和聚脂漆(PE)。
水溶性油漆:目前公认最环保的涂料,因为它使用“水”作为稀释剂,挥发物无毒无味,在欧洲广泛使用,但国内暂时得不到有效推广——价格过于昂贵(目前国内价格为150~180元/公斤)。但这是家具界的发展方向。加工方式可用喷涂或刷涂。
硝基漆(NC):是一种由天然原材料(生漆)加工制成,稀释剂是松节水。人很早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涂料。其优点在于环保、易加工、能充分保持木质的天然纤维的立体感。缺点在于含油份较少,加工过程需要反复施工。该种油漆多用于红木家具以及出口、日本等国产品。加工方式可用喷涂或刷涂。
不饱和聚氨脂漆(PU):目前国内家具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涂料。稀释添加剂为天那水(香蕉水),天那水其中含有苯(强挥发性,有毒),通常在24小时完全挥发完毕。因此,可以形容该油漆是一种“加工过程不环保(因为有苯的挥发),成品环保(沉积油份不含苯)”的涂料。加工方式可用喷涂、刷涂、淋涂。
饱和聚脂漆(PE);目前在国内的贴纸类家具中使用最为广泛,同时被认为是最不环保的油漆涂料(在欧洲已经禁止使用)。价格低廉(约8~10元/公斤)。通过化学反应干燥,其干燥反应剂和稀释剂
⑧ 木家具如何制造
用木材或木质材料制成,陈设在室内或公共场所,以供人们工作、生活、休息或放物品等用的制品。木家具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起着室内装饰作用。良好的家具装备,不仅是保证人们高效工作、方便生活和充分休息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人们的艺术爱好和文化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家具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总是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艺术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人类相应的生活条件。就艺术风格来说,家具往往与建筑具有共同的时代特征。
中国家具发展简史
中国家具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甲骨文中就已有床、几等家具的记载。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至汉代(公元前206~220年)时期,人们的起居习惯是“席地而坐”。因此,早期的家具特点是粗犷、低矮、敦厚,结构简单,突出实用功能,以涂漆方法装饰家具。汉代后期家具的品种逐渐增多,装饰方法在以彩绘为主的基础上,又出现镶嵌、金箔贴花等技法。从南北朝(420~589年)到隋唐(581~907年)时期,家具的品种和装饰日益演变发展,出现了富丽豪华的座椅等家具。盛唐以后,“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逐渐普及,家具也由矮型向高型化发展。明清(1368~1911年)时期,海上交通发达,热带的优质木材输入中国,加上工艺和装饰手段日益进步,使家具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苏州、广州、扬州、宁波等地成为当时家具制作中心。明代家具结构简练,接合严密,比例协调,造型典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外国家具设计和工艺技术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和技术进步,中国家具生产从手工业作坊生产逐渐转变成具有一定技术装备水平的工业部门。
木家具分类
可以按多种特征来分类。按照结构特征,可分为拆装的和不可拆装的。前者是指那些可以多次拆开和装配,通常是用各种联结件或螺栓接合的家具;后者则是在装配后不能再拆开,一般采用带胶的榫接合、胶接合或钉接合装配而成的家具。同是柜类家具又可分为板式的和框式的。柜体由各种板件组成的,称为板式结构。柜体由带嵌板的木框组成的,称为框式结构。木家具主要按使用场所和功能用途分类(图1)。
图2家具生产发展趋势
家具生产的发展与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家具生产发展的,还有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密度、家庭结构和原材料构成等可变因素。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世界家具工业发展很快。在多种家具产品中,木家具仍占主导地位。家具的发展趋势是:①生产中心向着拥有丰富森林资源或毗邻木材产地以及有廉价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②生产进一步专业化,在建立大型的能批量生产较便宜产品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企业的同时,还将保存相当数量的小型企业和作坊来制造传统风格的、优质高档的家具;③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等类的人造板,将在家具生产中进一步扩大应用;④家具工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贸易将会越来越趋向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