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华为hilink断网还能控制智能家居
能,2021年10月23日,华为开发者大会BG首席战略官邵洋提到:1+2+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再升级。
1、“1”升级为集连接、计算、存储和智能服务于一体的全新智能主机,就像一个智慧大脑,拥有高集成、稳定连接、安全、主动智能等突出优势,让全屋运转井然有序。智能主机的升级点具体表现为:实现有线(PLC)无线(Wi-Fi)一体化、窄带宽带一体化,电信级稳定性可高达99.99%,稳定畅连;算力可实现K级、兆级到百兆级按需扩展,快速响应;采用本地化存储,端到端加密,更好地保护家庭数字资产;除此以外,还支持断网可控、本地场景联动等本地化智能服务。
2、“2”升级为一套空间的交互硬件和一个交互软件,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高效管理家里的设备,提高对生活的掌控感。
3、升级后的“N”代表子系统,科学分类的子系统构筑了丰富的使用场景,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子系统可以细分为6个空间子系统和4个全屋子系统,其中,空间子系统与房间定位强相关,包括照明、遮阳、影音、冷暖新风、家具家私、家电系统;全屋子系统的功能则不受空间限制,包括网络、安全、用水、能耗。
『贰』 绿米智能家居是骗子吗
绿米智能家居不是骗子。因为通过对绿米智能家居官网查询发现它分别亮相2022GoogleI/O全球开发者大会及AppleWWDC22共同推动Matter标准发展,所以并不是骗子。
『叁』 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HarmonyOS 2全场景智慧生活,未来已来
在6月的发布会上,华为正式推出了鸿蒙系统HarmonyOS 2,“全场景智慧生活”成为华为未来10年的战略核心。时隔4个月,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在中国松山湖举行。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已有超过1.5亿用户升级了鸿蒙系统。日益增长的用户数量,无论是用户还是开发者都在期待着增加更多服务体验。因此来自全球的开发者、行业人士和华为专家,围绕鸿蒙系统、智能家居、智慧办公、HMS Core 等热门话题深入探讨。
构建亿亿连接的新基石
大会上,华为宣布HMS全球开发者已达510万,集成HMS Core开放能力的全球应用超过17.3万个,HMS生态开发者在2021年前三季度获得的收入增长62%,华为应用市场AppGallery前三季度应用分发3322亿次;并发布了全新的多终端、跨OS、全场景的华为移动服务核心能力HMS Core 6。
引领“万物互联时代”
“全场景智慧生活”是华为未来10年的战略核心,鸿蒙系统则是这个战略落地的关键。尽管比较苹果iOS和安卓,鸿蒙系统还显得很年轻。但一开始就扎根分布式架构,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跨设备联网调用的先进性。而这些恰恰是现有系统生态不具备的,却是“万物互联时代”最优先要解决的基本需求。所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华为鸿蒙系统适配机型不断增加,未来鸿蒙用户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增速也会越来越快。此外,华为能够持续赋能万物互联时代,与全球科技产业共赢未来。
『肆』 华为智选与华为的关系
摘要 让您久等了,很荣幸为你服务解答呀~根据您的描述华为智选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智能家居品牌 ,以"品牌共生、流量共享、体验一致"为原则打造物联网合作生态。
『伍』 现在是入手智能家居的好时候吗
现在来看摩根智能已经不错了
『陆』 看两台google home争论自己是不是人类
Paul Miller 是一位专业科技作家,也是著名科技博客 The Verge 的专栏记者。他对 Google 刚刚在 I/O 大会(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智能家居系统 Google Home 以及最大的对手——亚马逊的王牌智能家居产品 Echo 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昨天是 Google 开发者大会的第一天,Google 带着自己引以为傲的智能家居设备 Google Home,加入了 “智能助手” 领域的竞争游戏。显而易见,Google Home 不仅是对亚马逊 Echo 的强势回应,也被认为是智能助手系统的再一次升级:“坐” 在你的厨房里,听你的一切调遣。 亚马逊曾经将 “Echo” 的诞生看成一个伟大的突破(36 氪曾对 “Echo 的诞生始末” 进行过深度报道)。而现在,Google 却有点小无耻地将这个概念装进了自己崭新的梨形扬声器中。当然,Echo 身上也没有一个组件是 “原装” 的:无线喇叭是 Jambox 提供的,环境感知收听配件是微软 Kinect 的,自然语言查询技术是 Google 的。当然,购物平台是由亚马逊提供的。所以,亚马逊做到的,就是把漂浮在各处的理想化概念集中起来,转化为一个完美的组合产品,并给这个 AI 产品起了个好记的名字:Alexa。 而现在,Google 也有点儿手痒了。 很显然,Google 是有一些优势的。毕竟它是 Google,一个在人人都需要的中国站索引领域 “摸爬滚打” 十年以上的中国络巨头。但没有谁能保证这个新设备是否会轰动全球,因为……还记得那个被评为 2012年 最令人失望的十大产品之一的 Google Nexus Q(36 氪曾经为 Nexus Q 写过相关专栏文章)吗? 但是至少我们有几个靠得住的理由来证明,Google Home 的诞生的确给了亚马逊不少的压力。 让我们不妨来说说看,Google之所以拼命与 Amazon“抢饭碗” 以及亚马逊应该感到忧虑重重的几个理由: 1、Google 搜索是大部分中国站内容的必入 “关卡”,同时,Google 搜索也正在让自己的新助手(Google Home)学会引导人们更加频繁地使用它。Google Home 可以回答很多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基于搜索来处理后续问题并根据问题跟踪更大的内容范围。 2、你可以通过 Google Home 控制自己的 Chromecast 电视棒。 3、如果你是个土豪,拥有一个超多房间的大别墅,而且不介意在每个房间里放置一个或多个 Google Home。OK,打开音乐,就可以通过多个 Google Home 及 Google Cast 扬声器同时播放。 4、Google日历与 Gmail 通常是使用者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与 Alexa 相比,Google Home 将为用户的待办事项列表与邮件提供更加简便的时间管理服务。 5、Amazon Echo 可能只限于美国及英语国家使用(说英文);而 Home 将很可能没有这些限制。所以,那些非英语国家终于能感受到,跟自己的智能家居对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6、根据一些 Echo 买家的反映,它的音质有点糟糕。所以,这一点我想应该难不倒 Google。 当然也有这种说法:两者之间也许只是打了个平局,很多人把 Echo现在的处境描述地过于困窘。原因大致如下: 1、这两个智能家居设备都可以向你报告天气情况、设定时间提醒、播放音乐……反正功能基本涵盖了大多数人类渴望的实际交互应用。 2、可能 Google Home 的音质并不比 Echo 好听到哪里去,很多人只是对前者过于乐观。 3、Google 可以将 Google Home 与你的 Google 账号进行捆绑?但如果你想在账号之间随意切换,这还只是一个理论优势而已。目前你还不能,所以现在这还没什么好自夸的。 4、家居的自动化仍然是一团亟待深入研究的迷雾。Amazon 正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碎片化地革新。这也意味着,Echo 在用户端还有很多工作及内容要去解决。Google 虽然承诺要将一些更尖端的东西融入 Google Home,比如说 Google Nest(曾被 Google 以 32 亿美元天价收购的智能家居公司)的一些基础性材料。但是 Google 从来没说到底什么时候进行操作,所以这一切还是想象。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就可以把这次 “对决” 看成平局。 好了,Echo的支持们也可以反驳。以下是我认为 Amazon正掌握着该领域的主动权,而 Google应该为变成 “跟风者” 而感到难过的原因: 1、重要的事情强调三遍:API、API、API!在某种程度上,亚马逊已经将 Alexa 相关技术的 “大门” 向开发者们广泛敞开。这就意味着,Alexa 可以做任何亚马逊从没有计划过的事情。为了控制这些崭新的功能,未来你可能必须记住各种不同的指令。感觉很烦?但至少 Alexa 有可能做到这些。而 Google Home 却不支持 API,感觉是不是也不怎么好? 2、尽管我们最好不要去将一些非人类的东西进行人格化及性别化,但对着智能家居时,用嘴唇和舌头发出 “Alexa” 这个单词好像比 “OK Google” 要容易很多。 3、你喜欢通过发出声音来买东西吗?OK, 亚马逊在 “智能化购物” 这方面更擅长一些。 4、是不是觉得 “Amazon 可能正在听你讲话” 听起来有点恐怖?但有些人觉得 “Google 随时都在潜意识地听你讲话” 这一点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5、很多人都办理了亚马逊的全年99 美元的 “亚马逊金牌会员制”(Amazon Prime),里面包含了一项免费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值得 Echo 买家高兴的是,Echo 已支持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平台 Spotify;但 Google 方面目前还不清楚会有什么动作。但是 Google 真的希望让我去注册 Google 音乐播放器吗?当我想听某一个频道时,Google Home 真的能识别 Google 音乐播放器是个什么东西?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你现在想问我的个人意见,我估计,亚马逊现在正处于焦虑状态。Google 的整个商业模式是 “善于搜索”,而且正在往里注入数十亿美元进行完善。不得不承认的是,Alexa 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产品,而且在去年大多数时间里都被认为是该领域 “最值得骄傲的产品”,并且为人工智能行业带来了无数欢乐。但与最前沿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最前沿的信息储存及检索技术进行竞争,亚马逊能负担得起巨额的资金和精力吗? 从 Google 方面来讲,如果其可以在开发 Home 的过程中不出现漏洞,不中国功近利,不把产品的 “地基” 弄得太糟糕,Google Home 将对 Google 生态系统的建立产生长时间的积极推动作用
『柒』 鸿蒙3.0要来了,但这次,我不看好
各位华为的粉丝们,就在这个周末(2月27日),我们就可以看到华为春季发布会。从目前华为的官宣来看,以智慧办公为主。但也有数码博主称,会同时发布全新的5G旗舰机。
据知名数码博主爆料,华为将正式更新Mate系列、带来全新的5G手机!发布的新品包括:
· 华为P50e(4G)
· 华为Mate 40e Pro 麒麟9000I(5G)
· 华为MatePad 10.4平板 骁龙778G
而且,这次的“麒麟9000I”并没有继续使用台积电5nm制程工艺,而是换用了三星5nm制程。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除了手机外,还有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新品——鸿蒙 HarmonyOS 3.0。
根据几位数码博主爆料,鸿蒙HarmonyOS 3.0 将于 3 月开启内测,如果按计划周期大约在 7 月左右发布正式版。
HarmonyOS 2.0虽然好,下载设备数也已经突破 2.2 亿台(截止到2021年华为冬季新品发布会),但我仍然觉得有一些很明显的不足。
比如说,鸿蒙系统此前一直主打“终端互联”,平板、电脑、手机、手表、家电等终端都可以通过鸿蒙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但在消费终端而言,其他搭载安卓系统的终端一样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可以将手机上的画面内容应用等无缝流转到其他搭载同一账号的鸿蒙设备的“流转”功能,现在也已经被小米“抄去”。
那么鸿蒙与其他安卓系统相比,都是主打智能家居,差异到底有多少呢?
还有一个明显的痛点,就是软件生态。从现在来看,纯鸿蒙应用只有最多十款,且从推广度和使用度来说,都比较小众,在功能上也没有安卓系统强大。
不过欣慰的是,华为也发现了这个痛点,在HarmonyOS 3.0系统上,即将推出全新的分布式系统计算能力,或许才是鸿蒙系统真正区别于安卓互联互通的开始。
根据此前,为开发者大会上的介绍,HarmonyOS 3.0 可以直接将 PC 的 GPU 性能分享给手机。如果这个功能能够实现,就能够解决手机算力不足的问题,也能让鸿蒙分布式跨系统能力得到质的加强。
试想一下,当算力足够的时候,跨屏协同的想象空间也会更大,以后一台用普通手机玩《原神》这些大型手游,都不是问题。
因此,我还是挺期待HarmonyOS 3.0的时候,荣耀和华为的用户也可以迎来又一次的升级了。
还没有鸿蒙系手机的朋友也可以现在趁着优惠购买,目前安徽电信回复“5G手机”可领200元的荣耀专属购机券,再享200元购机直降,可以说是最优惠的时候了!尽早入手哦!
『捌』 华为发布鸿蒙系统手机,为什么之前说鸿蒙系统只应用于智能家居
不太了解华为的鸿蒙系统手机,可能是华为最初的目的是智能家居。不过根据现在变化,做出了改变。这也是企业要懂得变通的一部分。
鸿蒙系统代码是开源的。构建生态系统的努力不同于IOS,与安卓有相似之处。从华为鸿蒙系统的总体布局来看,它不仅针对某个设备,还渗透物联网系统,实现万物的真正互联。为了建立这样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华为必须为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代码。以前,许多人仍然猜测华为可能无法独辟蹊径,开放代码也不可能。现在,官方的直接发布证明华为在建立生态系统方面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
使用微内核架构。流行的安卓系统现在属于宏内核架构。所有系统和服务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当系统启动并且资源由系统统一分配时,它们被加载。宏内核对于小设备到小设备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对于越来越复杂的移动电话,这种体系结构的缺点已经显现出来。IOS系统在宏内核和微内核想要结合的方式上会稍微好一点,但是华为鸿蒙系统更加进取,直接采用全功能微内核。因为微内核会产生相对较大的通信成本,因此华为在设计上做了很多优化,并且已经五次提高了流程通信性能。
全面分享和分配的原则。此前,华为一直在叫嚣,华为的操作系统是为物联网而构建的,而不仅仅是为移动电话系统。根据华为开发者大会发布的消息,这是一个事实,或者是一种吹嘘。甚至华为以前从未涉足的智能电视也准备发布。这证明华为正在构建一个真正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并且需要一个围绕这个生态系统核心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系统就是为此而建的。互联系统采用相互优先的设计方案。通过手机控制电脑和通过遥控器控制手机的操作可以在鸿蒙系统中得到体现。
『玖』 智能家居行业和康复医疗行业对比,哪个更好呢
智能家居不仅是智能家具
小米在2018年loT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与宜家开展全球战略合作,宜家全系智能照明产品将接入小米IoT平台,形成”AI+loT”发展战略。这意味着巨头之间相互合作,进一步深耕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为智能时代打造智慧家庭。
智能家居是以家庭居住场景为载体,融合了多技术、多产品并可以实现多功能的系统。智能家居系统通过对设备的集中管理,使家庭实现更安全、更节能、更便捷、同时满足部分消费者的炫耀性需求。
智能家居不等于智能家电或智能家具等单一家居产品,而是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将家庭环境中各类设备联结在一起的智能化控制平台。在整个系统中,硬件产品即各类家居产品在用户端构建生活场景,形成智能家居的应用层,连接终端用户,提供物理属性。软件产品则形成平台层、传输层和感知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通信、人工智能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对终端产品形成控制。
智能家居系统结构分析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拾』 小米IoT开发者大会上说的蓝牙联网是怎样做到的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人类经历2次大的连接,第一次是90年代起Internet 逐步普及,网线将11亿人连接到一起。第二次是2000年以后手机的普及又将地球人又一次紧密连接起来。蓝牙技术在1994年由电信巨头爱立信公司创制,随后,1998年蓝牙技术联盟成立,创始公司包括:苹果、爱立信、英特尔、联想、微软、诺基亚、东芝。
现在我们正经历物联网阶段的第三次大的连接,创立于手机时代的蓝牙技术面临挑战。蓝牙技术联盟亚太区市务高级经理李佳蓉女士介绍:逗面对IoT领域的机会,蓝牙有几项技术特性必须克服,首先,因为IoT将导致联网装置数量大幅增加,现有的IPv4支持能力将有限,IPv6的技术支持势在必行,组网的能力也会受到考验;其次,便携式移动设备对于功耗的要求更为严苛;在物联网与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之后,安全性也是重要的考量。地
为顺应时代潮流,蓝牙低功耗(BLE)技术推出,相较传统蓝牙拥有更好的信噪比,传输距离更远,通常可以达到50米,而传统的只有6~8米。蓝牙BLE功耗低,省电,数据传输量小但速率快。尽管优点多多,然而在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等领域的应用上,一直存在着距离短、组网能力差等问题。
随后,2014年底蓝牙技术联盟推出全新蓝牙4.2核心规格,在隐私保护、传输速度和直接通过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等方面做出重大改进,让物联网领域的互联更加快速安全。2015年2月,蓝牙技术联盟成立Bluetooth Smart Mesh工作组,助力Bluetooth Smart技术实现标准化的mesh网络功能。
蓝牙Mesh技术
介绍蓝牙Mesh技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Mesh网络是什么看无线Mesh网络(无线网状网络)也称为逗多跳(multi-hop)地网络,由mesh routers(路由器)和mesh clients(客户端)组成,其中mesh routers构成骨干网络,并和有线的 internet网相连接,负责为mesh clients提供多跳的无线internet连接。无线网状网是一种基于多跳路由、对等网络技术的新型网络结构,具有移动宽带的特性,同时它本身可以动态地不断扩展,自组网、自管理,自动修复、自我平衡。
无线Mesh网将传统WLAN中的无线地热点地扩展为真正大面积覆盖的无线地热区地。无线Mesh非常适合于覆盖大面积开放区城(包括室外和室内)的无线区域网络解决方案。
蓝牙Mesh脱胎于CSR倡导的私有协议CSR Mesh。CSR Mesh是2014年2月由CSR公司推出的一款全新的Bluetooth Smart解决方案。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将蓝牙配置与控制协议整合到单一的芯片中,利用星型网络和中继技术,让每个网络可以连接超过65000个节点,网络和网络间也能实现互连,最终可对无数个搭配Bluetooth Smart的设备通过同一手机、平板电脑或PC进行互联或直接操控,从而构建整体家居自动化。
号称为家庭自动化而生的CSR Mesh技术特点
特点一: CSR Mesh的功耗只有Zigbee的几十分之一。
它可以通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信息传播,让信号在Mesh网络间不断地传输,以达到控制目标设备的功能,而无需传统意义上的网关,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或平板上的APP来进行控制,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特点二:环环相扣的加密功能保障信息安全
在提及CSR Mesh技术在安全上的性能表现时,专业人士指出,在这样一个由CSR Mesh构成的家庭网络中,一切的数据都是使用AES算法进行加密,数据间的传输也会基于经典的嵌套式密钥交换&加密协议Diffee-Hellman-Merkle来运行。每当有新设备要接入组网时,需要凭借设备自身拥有的128位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以方便手机APP识别,随后还得通过64位代码的认证才能连上手机,认证通过了设备才可以获得唯一的组网密钥,以用于通信。
除了CSR,其他厂商如恩智浦也推出了蓝牙Mesh解决方案。恩智浦Bluetooth Smart Mesh的解决方案不同于其他网格技术可能出现泛洪(Flooding)而导致逗广播风暴(broadcast storm)地、增加能源消耗等缺陷。恩智浦低功耗解决方案能够完全同步和路由各种协议,从而实现节点之间的高效端对端连接;能够创新的在整个网络中实现数量级的能效提升;还具有增强的安全性和带自愈功能的网络自组功能,并在未来保护分层网格架构(layered-mesh architecture),以更好地支持蓝牙智能设备,其所提供over-the-air 无线升级功能,可助部署之后的网络升级。恩智浦这个方案能够帮助开发商和制造商在开发智能家居产品,包括照明、传感器、温控器以及其他家用蓝牙智能设备时,实现多节点通信设计。
蓝牙Mesh的优点
一、低成本:每年十几亿部的智能手机几乎全部搭载蓝牙4.0,庞大的体量摊销了蓝牙协议、蓝牙芯片的软硬件研发成本。蓝牙模块的成本平均大概只有其他协议的一半。当阿里巴巴祭出9.9元和19.9元物联网无线模块包邮大法的时候,9.9元就是蓝牙模块,19.9元是Wi-Fi模块。
二、超低功率:适中的带宽、低发射功率和完备的休眠机制造就了蓝牙的超低功率,蓝牙4.0中BLE的出现,更是把待机功耗带到了微瓦级,而且启动快速,不像Wi-Fi,启动一次需要几百毫秒,空耗系统功耗。
三、多信道:Wi-Fi在2.4GHz上只定义了14个频道, 而蓝牙4.0定义了79个频道,在中国式公寓楼这一普遍场景,智能家居联网必须有足够多的频道才能避免同频干扰。这一点上蓝牙完胜了Wi-Fi。ZigBee在2.4GHz、 868MHz和915MHz一共才定义了27个信道,远远不能胜任大面积家庭使用导致的同频干扰。
四、覆盖盲区少:蓝牙自联网降低了覆盖距离的要求,而且节点越多,覆盖盲区越少。一般人家中5个以上蓝牙灯泡或开关,就可以形成全家无盲区覆盖。
五、传输速度:蓝牙4.2的理论带宽上限24Mb,带宽可以传送短视频或图片。
七、IPV6:蓝牙4.2可以直接接入互联网,甚至预留了未来的互联网标准,IPV6。
蓝牙技术未来怎么发展看
蓝牙技术未来的发展,主要有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技术方面,除了发展蓝牙Mesh技术之外,蓝牙技术也将突破现在10米的通信距离,解决通信距离的限制问题。同时,在能耗不增加的基础上,蓝牙技术的传输速度将提升至当前的一倍。
未来,蓝牙技术将不仅仅是文件传输,会有更多应用场景。第一,Beacon。蓝牙Beacon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连接和信息发布的认识。很多人熟悉的Beacon都是觉得它是零售环节当中使用。实际这只是Beacon市场当中很小的一块,Beacon还可以用于工业、农业领域。第二,定位与发现。第三,更智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未来都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一起,包括控制温度,控制门锁,控制窗户等,蓝牙非常适合这些低功耗的小设备使用。还可以通过通过Mesh的功能,将所有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更多进行了解。
最后,至于蓝牙Mesh与ZigBee3.0谁能最终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标准,蓝牙Mesh技术上的有更低的功耗以及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的优势,但最终谁能最终胜出还需要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