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道士随身佩戴的饰品都有哪些都代表什么
道教作为三大宗教之一,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我们印象中的道士都是来源于影视剧,道士们戴着黑帽子,穿着黑袍子,嘴里念念有词,手蘸着符水在黄色的纸上鬼画符。影视剧中到底有没有真实的还原我们古代道士的形象?道士身上都佩戴着那些物品呢?一般是有念珠、葫芦、乾坤圈、道簪、慧剑,这些也是身为一个道士的必备用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道教也融入其中。宗教是古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以及无可奈何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文学作品《红楼梦》中主要采用的也是道教的思想,什么“通灵之说、太虚幻境”,可以从中看出道教对于我国文化影响之大。
㈡ 道教常见的法宝三清铃究竟是一件怎样的法宝
三清铃为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又名帝钟、法钟、法铃、铃书。由于道士学模拟它的声音,俗称师公?或?仔。一般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用黄铜制造,有柄、铃内有舌。
三清铃柄的上端称作剑,呈“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太清玉册》卷五:“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以为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法师常以单手持,在作法时按照一定节奏摇动。
本质而言,三清铃在道教中更是以法器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古代道教的认识中,帝钟发出的叮铛声,在人类听起来是一种悦耳的音乐,但在妖邪、鬼魅乃至僵尸听起来却是十分刺耳,心惊胆战。有迎请诸圣的作用。经单上将三清铃放在左边称琳,放经单右边称琅,有的三清铃上还刻有符咒、神像、经文以及装饰有金银玉器,光彩照人,故而有“琳琅满目”之赞誉。
㈢ 道教的十二器是什么
道教的法器十二器是指道教仪式中所使用的各种用具。无论举行何种道教仪式,均离不开法器的使用。
在道教仪式上使用法器,主要是为了使仪式具有法力的效能,从而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与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因此,当道士在执行仪式时,除了要注重坛场的设置(如香炉、供品等的摆设)和本身的服饰(如头上的道冠、道巾,身上的道服、道履等)外,还要因应仪式所需而使用和种法器。此等法器,或有用以辟邪驱魔的,或有用以召神遣将的,或有用以靖绥坛场的,或有用以节制经颂的……。
.帝钟.
亦称三清铃、法铃、法钟,道士行仪时的法器。帝钟有手柄,柄端称“剑”,呈“山”字形,是道教三清的象征,代表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帝钟有降神、驱魔的作用。法师施法时以单手持柄摇动,其叮呤叮呤的声音,意为“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木鱼.
木质法器,又称木鼓,道教行仪时用以敲击节奏以控制诵经速度。由于鱼昼夜都不合眼,所以把木头雕刻成鱼形,藉以警戒修行者应昼夜思道,切勿懈怠。木鱼样式和大小有多种:小木鱼可握在手中敲打;大木鱼通常放在经案旁边。
.鼓.
皮面木质法器,有圆筒形、扁圆形、大小两种。道观早晨开静、晚上止静时均有击鼓为号者。小鼓在行仪时作为法器,配合小钟使用。鼓声有通神辟邪的作用。道教击鼓十分讲究,手法多样,既能模拟“风云雷雨”,又能配合经韵板眼,谓之“花点”。
.如意.
行仪时高功(主持仪式的法师)的法器,由玉、木、骨等雕制。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彩形或灵芝形,中央一点呈圆形,三点暗喻“道化三清”之意,亦象征一心尊三宝(道宝、经宝、师宝)。相传如意为黄帝战蚩尤之兵器,具有辟众魔、宣宝经之法力。现今道教行仪时,只有高功可以手持如意。
.磬.
铜质钵盂状法器。道教行仪时击磬以通报神灵、消灾解厄。香客叩拜神灵,值殿道士击磬以示通报;在道场诵经时,击磬以控制科仪程序。
.引磬.
铜质法器,又名手磬。其形似小碗,底部连以木柄,以便携持。行走诵念时,敲击磬边,其清脆之声用以引导、控制行仪的速度,故名引磬。
.水盂.
道坛法器。即:水碗、清水碗,用以盛装法水(甘露)。古为竹制品,今多为铜制。有的形如茶杯,杯口略大,杯身周围绘有“五岳真形图”;有的状如饭碗状的水盂,杯口略窄。高功法师,常以左手持盂,右手执杨柳枝,沾取盂中法水,遍洒法坛以示净坛。
.铛.
又称单音、铜鼓,俗称铛子。形为直径约十公分的小铜锣,悬于木框上,敲击出声。如果有多面小锣悬挂于同一框上敲击演奏,则称为“云锣”、“云璈”。
.铙钹.
亦称钹、铜盘。由两片圆形的铜板组成,其中央的隆起部份,有绳或布条系结起来。行仪时道士双手各持一片,合击发声。铙钹之声,可迎送神将,驱赶妖魔。行仪时,铙钹通常和铛配合使用。
.令旗.
道教法坛上道士用以发号施令的旗子。旗面为青、红、黄、白、黑五色,代表五行,并镶以齿状色边,配有飘带一条,旗杆一般为藤制。旗子上书有:“令”或“敕召万神”等字。
.幢幡.
法坛仪仗常用法器。幢、幡的区分在于:幢顶有盖,并有执杆,可以手持;幡顶无盖,有手持者,亦有悬挂于神像两侧。法坛设置幢幡主要用于盟天告地、昭真召灵。
.朝笏.
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等。原是古代朝廷上官员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在道教法坛上,仍尊古意以示法师向帝尊奏告;朝拜时均是两手恭执朝笏于胸前,以表尊敬。
.法尺.
坛场法器,有木尺和铁尺两种:木尺多为金色或红色,两面均有刻度,并雕有葫芦等吉祥图;铁尺不带刻度和图案。另有天蓬尺,形为四棱,各面分别刻有日月、二十八星宿等星象图案及天蓬元帅圣号,以示天蓬神的辟邪力量。道教认为,法尺具有辟邪除魔的力量。
.法剑.
坛场法器,即:宝剑、令剑、七星剑。法剑是道士施法的法器,具有斩妖诛魔的法力,科仪中念咒语、噀水、洒净、焚符等节次多以法剑相配合。法剑有金属和木制两种:金属剑的剑身两面各镶有北斗七星图案,剑柄则刻有龙、符图案;桃木剑的剑身亦刻有符咒。
.法印.
道士上奏天廷文书之印信,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法坛上使用的青词、表章、意文、榜檄、符箓多盖法印,以象征神灵的嘉持和颁行。质料有木质、石质、青铜等,印文多为仙圣的尊号或法坛的名称,文字通常呈篆体或符箓,非一般人可识读。
.令牌.
又称雷令,五雷号令牌,源于古时军队的虎符。有金属或木质多种。令牌的正面一般有“五雷号令”,背面有“总召万灵”等字样,两侧刻二十八星宿名称。令牌上圆下方,象征天地,是道教法坛上用以召集神将、差遣神灵的法器,亦有辟恶驱邪的作用。
.手炉.
道坛法器。即:有柄的香炉。用手持炉,故称手炉。古代灌献之礼用圭瓒,瓒的形状像盘,内盛放祭酒,手柄像圭,执柄以行灌献之礼,手炉即源于此。道教仪式有上炉香科仪,法师执手炉燃香,以行祭。
㈣ 道教法剑开刃、有睚眦剑格、法符才能斩妖除魔
在东方和西方文明中,剑都是一种地位比较高的武器。在欧洲,剑被用于册封爵士与骑士,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
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作“百兵之君”,意为剑是兵器中的君子。从皇帝到文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此外,剑也被当作一种仪式道具,比如在中国道教仪式中,剑常常被作为一种降伏妖魔的法器。
剑的表面也进行了镜面研磨,镜面处理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由于传统刀剑没有不锈钢的,实际上不锈钢也不适合做长刀长剑,除了纯摆设的工艺品剑外,有实用功能的长刀长剑没有用不锈钢的。冷兵器圈内甚至戏称不会生锈的钢不是好钢。这就导致碳钢的刀剑存在着防锈的问题。在潮湿环境下水汽通常更容易凝结在细小的缝隙中,所以表面越是光滑平整越不容易存下水汽而导致生锈。并且就算有轻微的锈蚀,也很好处理掉,细砂纸轻轻一打就能除掉,不会在不平的凹坑中向深处锈蚀形成锈坑。但是即便是镜面研磨的刀剑,在长期不用时也应该上一层刀油,隔绝金属表面与空气中水汽的结合,然后妥善放在干燥通风之处收藏。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㈤ 道教法器,令牌的效用是什么
道教法器和令牌在宗教仪式中的意义: (1)鼓,通神及辟邪之用及醒人振奋的传讯工具。醮坛多用、扁平手鼓等法器。晨钟暮鼓原道门之习,藉以说明时间来去匆匆,也警惕人生应当日日振奋。 (2)圭简,也称朝简、笏或手板,其长约五十厘米,宽五厘米,厚约五毫米,稍弯,上端略窄,用漆涂饰。古代大臣进宫朝覲,要持笏謁先帝王。如今道教斋醮时也用圭简,法师两手相合,恭执圭简於胸前,以謁见三清、玉帝等神灵。 (3)法尺,长约卅厘米,宽约二厘米,厚约一厘米的木尺,主要功能是去除不详及逐鬼。法尺通常用在道教斋醮法事上,形状面刻有尺度、绘有吉祥图案,如葫芦等。另外,形状四棱的天蓬尺是发挥天蓬神的辟邪力量的法器,他比法尺更有威力。古人认为,度量衡讲究「规矩」及「合法」,且具有驱魔的力量。尺则被广泛利用在信仰活动,仅次斗。道士利工匠也以鲁班尺、文公尺、丁兰尺等作为计算凶祸福。 (4)法绳,也称法鞭,俗称法索。法绳是一条长鞭,木纳刻有蛇头或龙头,其上栓有长约一米的麻绳或绵绳,构成龙身龙尾或蛇身蛇尾。法绳多为法师驱逐恶灵、鞭挞恶灵及辟邪之用,及传旨时使,至於道士施行法术时也使用法绳。 (5)法剑,又称宝剑、剑或七星剑,长约六十厘米,有铁製和桃木製两种,古代道士有佩剑的规定。铁製纲剑剑身两面各镶有北斗七星图案,七星剑一般是两把合一,可合起来使用,称为合剑;也可两手各握一把,称双剑。七星剑是斩杀恶灵的有力辟邪法器。至於桃木剑(桃剑)剑身画有符咒,多用来驱魔,威力强大。 (6)筶,也称珓或教,有以青铜製成或木製,不过通常是以竹根削成半月形,涂成红色的卜具。其长度各异,较合规格的长约三厘米,宽约二厘米,凸面有十五级横线,据说十二级代表十二时辰,其他三级是三界。筶形如半月形,后面凹,平面有个小洞,以便穿上红绳。一条红绳两头各穿一个,成为一双,红绳上头打个结。筶两个一对,平面为阳,凸面为阴。在神灵前祈祷时,將筶掷在地上。若一双筶一阴一阳,则是圣筶,意思是神表示加纳或肯定;若两个平面则是笑筶,表示冷笑,即无。但若两个凸面是伏筶,表示神生气,即否定。筶是用於判定鬼神意向的最简单方法,在所有的祭礼都经常使,在仪式进行,可用筶不停占卜神意。 (7)法印,道教对刻法之质料非常注重,多是木刻,但木质刻要寻穴霹枣木为佳。青铜印也有不少人使用,印上的字几乎都是神仙称號;如「道、经、师」,总称「三宝」,即代「三清」的传承。「三清」是道教最高的尊神,即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圣號,其他的神仙各有各的仙號刻印及道法的印璽。 (8)手炉,源於古代灌献礼所的用圭瓚。醮坛仪式的发炉,即是道士执手炉燃香,以行祭仪。 (9)龙角,又称灵角、號角等,製造的材料包括牛角、锡角及铝角三大类。角身刻有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或刻日、月二字。龙角在古代战爭中作號角,如今是醮坛法器,具有招神驱邪双重作用。 (10)令牌,源於古代军队的虎符或称雷令、五雷牌。此牌用枣木造,以雷辟枣木刻令牌为佳。令牌的孤顶刻有「风云雷电雨」,平底刻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其正面刻有「雷霆號令」;左边刻有角、亢、氐、房、心、尾、箕;右边刻有斗、牛、女、虚、危、室、壁;背后刻有龙盘七星剑,其意「总召万灵」;两侧刻有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翌、軫,共为天上廿八宿的名称。两旁刻有「天声天声震动雷震」及「霹雳一声隨令降临」。其形状特徵是上圆下方,象徵天地,是召集神灵的最神圣法器。 (11)帝钟,也称三清法铃、法令,形如吊钟,黄铜製。道教的法铃有柄,特点在柄端,称为剑,呈「山」字形,三根並列的突出尖刺象徵三清。帝钟具降神利驱魔双重作用。道士手握帝钟摇动,发出叮呤叮呤摇钟的声音,斋醮科仪不可少的重要法器。 (12)木鱼,其形圆如鱼,故称木鼓,醮坛诵经敲打之用。木鱼分大小两种,大木鱼置於桌左侧,与钟磬相对,小木鱼在法事中握在手中敲打。 (13)水盂,在道教仪式中用於盛圣水容器,俗称净水碗,黄铜製或竹製品。水盂的口稍窄,形如矮胖壶,也有呈大口的如茶碗形。醮坛法事,道士左手端水盂,右手持小柳枝或带叶小花枝,其浸入圣水中后,在道场上到处洒遍净坛。由於道教所有的仪式特別注重清洁,所以净坛的水盂也是主要法器。 (14)净板,原义是奉三清的敕旨,是用来发施號令的法器。净板小而硬的长方形木块,分为三层,底平面,最上的一层最小而微隆起,方便手持。净板与过去法官所用的惊堂木或讲评书人使用的醒木相同。在奉行仪式过程中奉旨始终放在桌上 ,是供道坛道士使用的法器,以拍桌威嚇恶灵。
㈥ 道术法器分别指什么
道术指道士的自身修行,法器广义而言,凡是修行之人所用的器具或具有一些特殊功效的器具都可称为法器,内义而言,凡是在宗教寺院内,用于各类宗教事务的器具,或是宗教徒所携带的念珠,都可称为法器。
道术法器分别指什么
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等差异极大,即使是相同名称的法器,也因为时代、国家区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制作方法上,有极大的差异。
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导引等内容,道教的宗教活动主要分两大类:道士的自身修行和道教仪式。
道教中人也有称道术为“仙术”的,道教中人常有“道无术不行”的说法,就是说“道”寓于“术”,行术即演道。
㈦ 古代道士一般有什么工具
一、拂尘
拂尘,又称尘拂、拂子、尘尾,是一种于手柄前端附上兽毛(如马尾、麈尾)或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扫除尘迹或驱赶蚊蝇之用。在道教文化中,拂尘是道士常用的器物,一些武术流派更视拂尘为一种武器。
二、罗盘
罗盘,又叫罗经仪,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理气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三、道袍
道袍是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道教道袍承传有序从未断代为道袍之正宗。
四、桃木剑
桃木剑是道教的一种法器,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也被认为有镇宅、纳福、辟邪、招财等作用。在制作上,通常取天然桃木,纯手工雕刻(现代为节约成本很多已使用机器雕刻)一般认为,桃者为五木之精,亦称仙木,故有辟邪镇宅的作用;桃木剑则因而具有了这方面的能力。
五、道教法器
诸如符术、呪术,与宝剑、宝镜、印章等物。
㈧ 传说中的道家法宝和佛教法宝有那些
道教法宝:有拂尘 葫芦 铜钱 剑 镜 鞭 符 铃铛 等等
佛教:舍利子 钵盂 袈裟 还有怒目金刚手持的十八般兵器 佛珠 莲花 等等
其实佛道都有很多一样的法器
㈨ 佛教道教用品 法铃 有什么用处
法铃
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又名三清铃、法钟、帝钟、铃书。由于道士学模拟
它的声音,俗称师公钘或钘仔。一般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用黄铜制造,
有柄、铃内有舌。柄的上端称作剑,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太清玉册》卷五
:〝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以为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
法师常以单手持,有节奏的不停摇动。《道书援神契.帝钟》:〝古之祀神舞者执
铙,帝钟铙之小者耳〞。
金刚铃是密教法具之一。又作金铃。其中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称藏铃。为督励众生精进与唤起佛、菩萨之惊觉所振摇之铃。即于修法中,为惊觉、劝请诸尊,令彼等欢喜而振摇之。
修法时所用的法器,代表佛的善巧、方便,以及大慈大悲。它也有「觉醒者」之意,铃声能让有情众生在无明的睡梦中苏醒过来。众生因无明执着而致轮回不已,贪嗔痴三毒由是而生,故用铃声警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