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梦见已古亲人跟自己我帮你铺好床了,卖了很多家具是什么意思
故事:她鬼节出生,跟着外婆学习蛊术
我出生于1986年8月20日,那天正好是农历七月十五。
中国有四个鬼节,分别是三月三、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清明节、十月初一,都是扫墓祭祖,表达对祖先、对亲人的“思时之敬”,祭祀,表达哀思的节日。三月三流行于江淮、江南一带,传说这一天会有鬼魂出没。但是七月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十四),六道出,鬼门开,孤魂野鬼游走,是阴气最盛的一天。
当然,这都是民俗传说,不一定要信。不过这一天既是民间的鬼节,也是道家的中元节,还是佛教的盂兰盆节,讲其特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读书早,高中毕业之后才十六岁,比我平均的同学要小一到两岁。这并不是我早慧,而是因为偏远地区小学的学生少,对入学年龄并不太在意。这也造成了我到高考的时候还懵懵懂懂,结果落了榜,早早就走出了社会。
我是2002年出来打工的,在外的人如同浮萍,随处漂泊,7年间我到过了很多地方,浙江义乌,广东的佛山、中山、东莞、珠海、深圳我都有待过,当过工厂的普工、领班、副主管,摆过地摊卖过水果,当过西式披萨店的厨师,也在工地上做过一段时间的钢筋工,保险、推销业务员、卖家具……05年的时候还被同乡骗到合肥去做了一个月传销。
我最穷的时候三天只吃过两个馒头,最阔的时候在东莞市区有两套房子、一辆小车。
常年待在一个地方、一个小圈子的人是无故事的,只有欲望。但是一个长期在异乡辗转漂泊,见识过人生百态的人,却会有很多的故事。比如群众们喜闻乐见的艳遇、比如社会的阴暗面,比如各种各样的奇人轶事,比如……性都东官(《一路向西》现在貌似很火,其实那里面很多东西,应该是编剧亲自去采风得来的,好多地方都很真实。)
这里面的故事有很多值得一讲的,但是我还是要先讲一个我人生转折点的事情。
07年的8月末,我外婆重病。
在东莞跟人合伙开饰品店的我接到消息后,立刻回家。
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是一辆蓝色帕萨特。但是因为并不熟悉路况,于是我转乘了直达我们县城的长途卧铺,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想到,我会走上跟以前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老家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东临湘西,是十万大山的门户。
谈到湘西,有人会想到沈从文先生《边城》的凤凰古城、有人会想到沟通南北的交通城市怀化,当然,也有人会想到湘西赶尸、蛊毒以及土匪。
就地域而言,我们那里其实也算是湘西文化民俗辐射圈里的一部分。
比如土匪,看过《湘西剿匪记》的同志们也许能够想象一下我们那里:穷山、恶水以及刁民。当然,主要是山高路险、交通不畅,而且人多地又少,太穷了。解放前我们那里的好多山民,白天在地头拿着锄头和镰刀侍弄土地和牲口,晚上磨好刀,就去劫道。
他们平时是在土里面刨食、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农民,劫道时是阎罗王的小鬼。 这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习惯。
再比如说蛊毒,有人说这是封建迷信,好吧,就算是封建迷信吧,因为在我二十二岁之前,我和许多饱受党国教育的同志们一样,是个唯物主义者,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鬼魂、有僵尸、有乱七八糟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存在。
虽然,我们家里这些传说很多,虽然,我外婆就是一个养蛊人。
在愚昧的旧中国,特别是在偏远的地方,有很多人没有受过教育,知识的掌控者和传播者往往是一些宗教人士,比如道教、佛教、萨满教……以及很多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而这些人则是宗教的传播者——我外婆是苗寨的神婆。
苗疆巫术里面结合了很多魔术、中医学、巫医学的内容,有可取的地方,也有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喝符水——在一种特制黄纸上用鸡血、朱砂、米汤和其他什么东西混合的墨水胡乱涂写,最后烧掉,用余下的灰冲水来喝。
印象中的外婆是个枯瘦的小老太太,不苟言笑,鼻子像鹰勾,嘴巴没有牙,脸塌了一边。她现在有80多岁了,在苗寨生活了一辈子,专门给人看香(算命的一种)、治病、驱鬼和看风水,十里八乡的邻里乡亲还是十分尊敬她的。
母亲告诉我外婆患的是癌症,是胃癌晚期,应该是没得治了。
卧铺车到达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钟了,偏僻小县没有公交车,平日里在镇上和县城里来往的中巴车最迟一班是下午5点半。我火急火燎地找了一辆破烂的出租车,跟司机讨价还价之后,终于在两个钟头之后到了我家所在的镇子里。
没人接我,我自己回的家。上一次回家是我05年年初的时候从合肥的传销窝点刚刚跑回来,一晃眼,两年又过去了。而我也从那个时候两手空空的小子,变得小有身家了。
母亲接过我的行李,告诉我外婆没在这里,回敦寨去了。
她说她死也要死在敦寨,那个她生活了八十六年的土地,那里的井水甜、稻谷香,连风里面都有油菜花的香味。
我母亲有两个妹妹、一个小弟,她是大姐。我外公死得早,破四旧那会儿就去了。我外婆并不太擅长料理家务,所以大一些的母亲总是要劳累一些。后来两个姨相继嫁了人,小舅也长大成人,这才和我父亲搬到了镇子上,做点小生意。
前些年小舅淘金发了财,搬到了市里。
外婆不肯走,就一个人在那个叫做敦寨的苗寨里住着。她精神一向都好,而且有村子里的人帮忙照顾,倒是不用担心。没成想这会儿居然病了,而且还是胃癌,这可是绝症。
第二天一早我就和我母亲去了敦寨。
这里以前是上山烂泥路,不过04年的时候通了车,我包了一辆面包车过去。一路坎坷自不必说,大概半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敦寨。还没进寨子,我就见到寨子中间那棵巨大的老槐树、鼓楼、晒谷场以及尽头的堂庙道场。
我提着一些礼品,跟着母亲往寨子里面走。路是泥路,天气干燥灰尘生烟,不断有人跟我母亲打招呼,我母亲愁眉苦脸地回应着,心事重重。
我再一次见到了我外婆,而那时她的生命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时刻。
聚在老宅里的有很多人,除了我小姨远在新疆克拉玛依之外,大部分亲戚都回来了,我见到了二姨、小舅以及好几个表兄妹,还有别的什么人。外婆在背阳的卧室里躺卧着,我走进去的时候,闻到一股霉味。我心里一酸,外婆是个爱干净的人,但是她毕竟也是老人了。
母亲说:“妈,陆左过来看你了!”
发黄的被窝里面有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头发是雪白的,皮肤如同上了年岁的松树皮,一脸黑黄色的老人斑,两眼无神,歪着的嘴里还有些口涎,神志完全不清晰。这就是我外婆,一个接近死亡的老人。
我握着她鸡爪一般的手,她一点反应都没有,过了一会儿,瞥了我一眼,又睡过去。
母亲对我说:“已经认不出人来了。”她摇着头,叹息。
我在敦寨待了两天,外婆一直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不曾醒转。几个亲戚在商量要不要把外婆送到市医院去治理,但总是达不成统一意见。我小舅说还是尊重外婆的意见吧,不要再来回折腾了——他家里条件并不好,之前已经为外婆的病花了许多钱了。
这个时候,我一个在照顾外婆的表嫂跑到堂屋说,外婆清醒了,叫我们过去。
“你是陆左?”外婆老眼昏花地躺在床上看着我。我点了点头,她又问:“你是什么时候生的?”我母亲插话说道:“阿左是86年的,二十一了。”外婆艰难的摇头,又问:“什么时候生的……月份。”
“8月20号,农历七月十五。”我说。
突然之间,外婆的眼睛亮了起来,接着她大声咳嗽,胸里似乎有痰,我帮她拍背,几分钟之后终于吐出一口浓浓的黑痰来。然后她抬起头来说道:“师公,你终于来了。”
外婆精神突然好了很多,她居然还可以下床了。她指挥着小舅到屋后面的一个空地上挖出一小罐泥坛子来,坛子口上面是早先的时候用来做雨伞的厚油纸。随着坛子出土的还有一个木匣,里面有一本厚厚的、页面发黄的线装书。
外婆推开扶着自己的女儿,颤颤巍巍地来到放着泥坛子的矮茶几前来。她咕哝着苗话,手在手中颤抖挥舞。这样子大概持续了十分钟之后,她猛地一下子揭开了油纸。
里面黑乎乎的,过了一会儿,爬出一条金黄色的蚕蛹来。
这蚕蛹肥肥的、肉乎乎的,差不多有成人的大拇指一样大,眼睛已经退化成黑点了,肥硕的躯体上有几十双脚,两对柔软如纸的翅膀附在上面。我盯着它那头部的黑点看,一点没有觉得肥嘟嘟的可爱,而是感觉到上面诡异的光芒来。
外婆仍在念着含糊的苗话,咕咕噜噜的,我没有学过,所以听不懂。
然而,她的手突然指向了我。
蚕蛹化作了一条金线,在旁边人的惊呼声中,突然之间钻进了我的嘴巴里。
我的喉咙里面一凉,感觉有一个东西顺着喉道,流到了胃里。
然后一股腥臭的味道在食道里翻腾起来,我一下子觉得呼吸变得尤为的困难,仿佛肺叶被蚕食了,心里面似乎少了一块,而身体里又多了一个器官。随着这腥臭味道的翻腾,铺天盖地的恶心感将我所有的思维扯住,莫名的我感到头皮一麻,我就昏迷了过去。
外婆死了,在她醒来的第二天。
她走得很安详,拉着我的手告诉了我许多东西,她说昨天给我吃的东西叫做金蚕蛊,是蛊中之王,可以延年益寿,还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很多用处,但是因为在蛊盒里面呆了太久,所以有毒,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凌晨十二点的时候,毒素牵扯,就会有钻心的疼痛出现。要想解毒,只有找矮骡子的帽子草来吃。
外婆还告诉我,这金蚕蛊是活的,要是我一年之内降服不了它,我必死无疑——“你要是没有享受金蚕蛊的命,就下来和我作伴吧。”除了金蚕蛊,外婆还给我留下了一本书,叫做《镇压山峦十二法门》这样一本手抄本的破书
Ⅱ 湘西黄梨香木是什么树种
黄梨木(学名:Boniodendron minus)无患子科、黄梨木属植物。黄梨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主要产自海南。自古以来就是宫廷器具的首选材料。
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有屡角的质感。黄花梨木的比重较轻,可能比红木(酸枝木)还要轻工一些,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也就是不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于水面。黄花梨木的纹理很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即为人们常说的“鬼脸儿”。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高档的家具大多是用黄花梨木所制,由于前朝过量采伐而使得清代中期以前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所以后来采用红木代替。从已出版的明清家具资料看,黄花梨木有大材,宽半米、长两米的独板平头案都可以见到。黄花梨木家具制作产地以苏州为代表,做工规范,精工细做,是典型的苏式家具。另外南方两广及海南岛等地明清时期也生产黄花梨木家具,称之为广作或广式家具,其做工略粗,不及苏式家具精细。花梨纹紫檀木质坚重,比红木的比重还要大,放入水中即沉水底,棕眼较小,呈蟹爪状和牛毛纹状,经打磨后木的表面细嫩得如小儿肌肤。材质比黄花梨优,木的色泽比黄花梨木更深,呈橙红至深琥珀色,也有的花梨紫檀家具的表现由于年代久远而失蜡呈灰褐色。木纹中亦有鬼脸纹,但这些鬼脸纹与黄花梨木纹中的鬼脸纹微有差别,花梨纹紫檀木的鬼脸纹绝大多数呈圆形,有的有眼有嘴,但少见有老人头和老人头毛发的纹理。另外,花梨纹紫檀木锯断面有浓浓的蔷薇花梨味亦是很独特的。
Ⅲ 湘西苗族建筑风格急求,要详细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湘西苗族多居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材建造民居及为普遍。木屋房、青石墙、黄土墙、黑瓦房和古色古香的吊脚楼是湘西苗族民居的主要风格;这里的苗族一些上层人物和富裕人家也修筑砖石木结构的风火墙壁的四合院落,舒适、宽敞而幽深;也有苗族一些贫寒人家建起简陋的石板屋和树皮或茅草盖顶的茅屋。
湘西苗族住房方位有一定的习俗规定。跨门进堂屋,正中埋有“龙宝”,后边用木板装为房间,为主人房间,其它为客房或收藏东西。中间叫“dab nzhongb”。即堂屋。堂屋的左右,有一间多铺以地板,称为“hangdghaot”,即祖先的方位,是房屋中最神圣的部位,是主人家祖先神灵的集中地。因此,这个方向是长辈和老人的座位,年青人不允许坐这个地方。苗家的堂屋与火塘屋,是苗家住宅室内的中心空间,它充分显示了苗家的民族意念和虔诚的信仰。苗家对于火塘有着特殊的感情。
据《风凰厅志》记载:“当时苗民被迫,迁徒深山老林,无房居住,只好栖身岩穴,或者搭棚为屋,避风躲雨,因为穷的没有铺盖。所以借助火塘烧火御寒”。因此,各地苗居不论那种样式的住宅,都设有火塘,而且是不分昼夜、季节、长年不熄。以象征苗家兴旺不熄,它培育了苗家亲切、温爱、安全的特殊感情和群体精神空间的共识心理特征。火塘上悬有坑杆,挂满了薰黑的腊肉、野味。火塘中间立有生铁铸的三角架。供劳作归来的苗家人围着火塘煮饭炒菜。如有亲朋好友来访,大家围在火塘边饮酒放歌,唱一曲曲古歌,情动远古;唱一曲曲生活,情趣无限。火塘内放的三角铁架象征祖先,故不能踏脚;一家人围坐在它的周围。在祖先的庇护下,充分体现出家的温暖。实际上苗家人对三脚架的崇拜,应看成是一种原始的图腾,即对“天地人”象形模式的崇拜。上面圆形的铁圈象征着天,下边的方形火坑象征着地,有“天圆地方”之意。三只着地的铁架象征地柱,三根连接铁圈支撑锅鼎的铁柱象征天柱。“天”之下,“地”之上,两侧分布着世俗凡人;三脚架里蕴含着丰富的苗族原始哲学。对于火塘的设置很讲究。通常用条石镶成之后,又用椿木在周围围成正方,然后在火塘周围用硬木铺成离地面约一尺左右的“地楼”。苗家称之为“bandzongx”。有的还用桐油将火塘、地楼上油,平时擦碍明光闪亮。火塘的安置要与中柱屋脊相对为标准,偏前偏后俱非相宜,极边一排中柱下方,是安家神的位置;苗家人称之为“hangd ghaot”。平常供祭时。向该处烧香纸,以酒敬之,所以在围火塘烤火时,主宾有别,坐规有序,立规以循;即以中柱一边为上方长者座位,下方坐主家晚辈,其它两方不论。火塘旁的祖先灵位处是神圣的地方。因此不准生人随便上去。
吊脚楼为湘西苗族建筑的主要形式,有“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之分。建在斜坡之上,把地基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之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取平,横梁上垫上楼板,作为房屋的前厅,下为猪牛圈,或存放杂物。台上主房又分两层:第一层住人,上层装杂物。屋顶盖瓦或盖杉树皮,屋壁用木板或砖石装修。这类房屋台上台下浑然一体,非常美观,称为“吊脚楼”。另一类是建在空阔、向阳、宽敞之地基上。多建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就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上级屋基竖较短柱,使前面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基平行,形成半边楼;因最外一柱悬齐上层屋基处,故有"吊脚半边楼之称。这两种形式建筑都是竖装板壁,堂屋正面面壁都往后退一柱装封,形成"吞口",“吞口”正中设"大门",两边均留窗户,普遍装木质窗椽。
在中国历史书上有“北人穴居,南人巢居”之说。中国建筑分为南北两大系。南方从巢居发展为干栏式建筑,已发现的最早遗存是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湘西苗寨吊脚楼正是其先民传承下来的古老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经过逐步完善的重要体现。苗家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为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图型。如万字格、亚字格、喜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吊脚楼一般为分两层,上下铺楼板,壁板油漆发光。楼上向阳开窗,鸟语花香。窗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球等。吊脚楼的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造形。吊脚楼的下层多作贮藏粮食的谷仓或摆放家具农具。楼上则为主人居屋或客房。楼外长廊为妇女们绣花挑纱、打花带、晾纱、晾衣的场所。
湘西苗族吊脚楼是湘西苗族先民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辗转迁徙所带来的古老干栏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逐步完善的,是苗族建筑文化的载体。在我国民居建筑中,吊脚木楼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位,它是苗族等少数民族安身立命、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
湘西地区,过去,有些地主还修有大型的四合院,屋外四周有砌砖墙围护。屋内大厅的门上、柱上,镶着镀金匾联,金碧交辉,很有气派。房屋材料各地不同,黔东南苗族地区木材较多,经济条件较好,所以木房、瓦房较多,草房土墙房较少。大多数为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墙房兼有,大体上草房、土墙房最多。
苗族建筑艺术,积淀有很多纯粹的苗族文化成分。平时的生活、生产劳动、亲朋聚会、宗教话动,如纺织、刺绣、婚宴、祭祀等都在这里进行。这些文化成分直接呈现在建筑形式的表层。或隐含在建筑形式之内部。
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是其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它以传承的物质形态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湘西苗寨吊脚楼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兄弟民族民居建筑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Ⅳ 湖南湘西凤凰全友家具质量太差了,全是贴牌的,本地朋友都不要买,叫
我也买过全友,质量真差,我也在凤凰全友买的,东西贵,质量也不好,这牌子不能买了,电视广告挺响了的牌子,用着质量就是低档货,现在网上曝光都是贴牌的,后悔死了
Ⅳ 湘西黄檀是不是黄檀是属于什么木材
摘要 湘西黄檀木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黄梨木,只不过黄檀木是它的学名而已。黄檀木本身是极具光泽的一种木材,也是非常耐腐蚀的。现在我们市面上的黄檀木经常被用作家具或者是一些装饰物,主要还是因为黄檀木本身的硬度比较高。
Ⅵ 本人从事家具行业多年现在想在老家怀化开个店面对那地方的行情一点不懂请求帮助谢谢!!!
经济概况
2010年概况
一,综合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74.92亿元,增长14.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4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88.90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288.59亿元,增长12.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5.5:40.1:44.4调整为14.4:42.8:42.8[4]。
新型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市本级投入城建资金28.83亿元,强力推进16大城建项目。市民服务中心、城区铁路桥改造、市民休闲广场二期等项目基本完工,迎丰路综合改造完成地下通道建设等部分工程,顺天路、紫东路、府前路、刘塘路、舞水河和太平溪综合治理二期、城市管道燃气、新城区供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加快进行。怀化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53.8平方公里。大力开展争创“国卫”活动,城市面貌不断改善。
二、农业
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63.06亿元,增长4.4%。农业增加值52.91亿元,增长4.2%;林业增加值12.69亿元,增长4.8%;牧业增加值28.24亿元,增长4.6%;渔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6.4%。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九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优质超级稻完成8.2万亩、柑桔低产园改造3.62万亩、工业原料林完成36万亩、优质油茶新造10.96万亩,龙头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80家,其中过亿元的14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
三、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4.46亿元,增长23.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56.28亿元,增长19.0%;集体企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19.2%;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1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49.06亿元,增长25.5%;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增加值8.49亿元,增长35.5%;其他类型企业增加值32.63亿元,增长26.4%。
全市工业增加值256.27亿元,增长22.0%;工业化率达到38.0%,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8%,拉动GDP增长7.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招商引资项目103个,合同引资107亿元,到位资金51.2亿元。
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1.1%,提高43.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2.16亿元,增长52.6%;实现利润总额16.89亿元,增长71.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社会投资迅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268个,增长32.9%。其中,新开工项目958个,增长39.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382.00亿元(不含跨区项目),增长35.3%。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47.17亿元,增长31.7%。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市资质等级以内总承包及企业承包的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97.51亿元、增长30.7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38亿元、增长35.7%,建筑业增加值32.63亿元、增长18%。
五、商务、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再创新高。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86亿元,增长20.0%,增幅居全省第1。从地域来看,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2.38亿元,增长20.9%;乡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48亿元,增长15.6%。从业态来看,批发业完成15.14亿元,增长12.4%;零售业完成190.46亿元,增长21.0%;住宿业完成3.82亿元,增长22.9%;餐饮业完成24.43亿元,增长16.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4%,零售物价指数为103.5%。
全年引进招商项目190个,实际利用外资6276万美元、内资156亿元,分别增长23.7%、21.7%;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680.79万美元,增长21.1%,其中出口2005.46万美元、增长33.5%,进口2675.33万美元、增长13.2%。
全市共有星级饭店48家(其中3星级饭店21家),新增2家。共有旅行社41家,新增3家,持证导游400余人。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8家,新增3A级3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97.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70.27亿元,分别增长37.1%和49.9%。
六、交通、邮政和通信
交通运输较快发展。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44.02亿吨公里,增长23.1%;公路客运周转量46.32亿人公里,增长15.1%。全市公路线路总里程17415公里(不含高速公路)。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9.80万辆,增长29.4%。
邮电事业快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33亿元,增长19.0%。其中邮政业务量2.12亿元,增长19.8%;电信业务量56.21亿元,增长19.0%。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2.17万户,下降10.1%;移动电话用户204.80万户、增长24.3%,其中新立户47.08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1.44万户,增长26.5%。
七、财政和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58.02亿元,增长27.6%;一般预算收入35.67亿元,增长31.3%。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44.98亿元,增长15.6%。其中教育支出24.3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04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1.08亿元,环境保护支出4.04亿元。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76.50亿元,比年初增长(下同)20.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4.29亿元,增长19.6%;企业存款余额94.21亿元,增长12.0%。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56.61亿元,增长26.6%。其中消费信贷贷款余额36.40亿元,增长72.7%;中长期贷款余额245.40亿元,增长32.7%,短期贷款余额106.73亿元,增长16.3%。
证券保险业务红火。全市股票交易成交额599.23亿元,增长12.4%。保险业务收入19.98亿元,增长16.7%;保险业务支出3.89亿元,增长3.9%。
八、科技和教育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7%。申报的4个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已通过部省联审。“多功能快速扫描翻译系统”等2个创新基金项目已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45所,其中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50所,普通中学357所,小学1401所(其中教学点490个),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330所。全市在校学生65.69万人,拥有教职工4.98万人,专任教师4.36万人。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为99.6%,小学升初中升学率99.8%,初中升高中升学率90.71%。新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3所。
九、广播、文化、卫生和体育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广播综合覆盖人口465.62万人,广播综合覆盖率91.5%;电视综合覆盖人口495.90万人,电视综合覆盖率97.5%,提高0.4百分点。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6879公里,比上年增加434公里。有线电视用户53.1万户,增加3.1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6.07万户,增加7.6万户。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3.61万小时,制作广播节目时间7764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91万小时,制作电视节目时间1.19万小时。
文物保护成效显著。新增沅陵赛龙舟、芷江孽龙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17项,居全省第二位;我市11人入围全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建成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心并开放;编制完成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集。
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全市争取到卫生基础建设项目123个,其中县级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村卫生室96个、乡镇卫生院公转房建设15个,争取到上级投资1.34亿元。全市创建省级卫生村1个,创建市级卫生村1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参合农民达到367.8万人,较上年增加20.9万人;参合率为92.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筹集资金5.15亿元,比上年增加1.68亿元。全市统筹基金共支出补助资金5.04亿元,补助208.32万人次。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159个,其中医院50个,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卫生院306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14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743个。实有床位1.77万张,卫生工作人员1.97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6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3956人,执业助理医师1876人,注册护士5256人。
体育事业获得全面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共获得金牌36枚、银牌28枚、铜牌45枚,总分1215.5分,金牌总分均进全省前8名。全市各民间体育组织参加上级比赛20余次,获国家级比赛冠军1项、省级比赛冠军25项。完成602个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全部达到三类场地标准。新成立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全市单项运动协会组织达8个。体育彩票销售完成1.37亿元,居全省第6。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3元,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13元,增长5.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3340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520元,增长17.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72元,增长15.7%,其中人均食品支出173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6%,比上年降低2.6个百分点。
城乡就业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30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10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94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4万人。全市培训各类人员10.51万人,进行职业技能鉴定1.32万人,领取证书1.03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30.58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0.57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1.81万人。农村危旧房改造5769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1所。财政性住房保障专项资金投入4.17亿元,完成廉租住房35万平方米、7363套。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72万人,征缴基金7.05亿元。失业保险新增参保2.07万人,征缴基金4449.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77万人,征缴基金4.17亿元。城镇居民医保登记参保71.85万人,征缴基金8323万元。生育保险新增参保1.52万人,征缴基金1836万元。工伤保险新增参保2.49万人,征缴基金422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3.29万人,征缴基金7.34亿元。芷江县新农保试点取得成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5.3万人。全年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4.07万人。
转龙酒转龙酒又叫换龙头。是侗家宴席上的又一热闹场面。转龙酒由主或主客任何一方的代表提议,提议人称为龙头。龙头提议大家喝转龙酒时,满席站起,端起酒杯,先由"龙头"带头喝,然后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喝过去。往右传时,"龙头"左边那人就是“龙尾”,往左传时,“龙头”右边那人就是“龙尾”。“龙头”饮干后,依次一个接一个饮下去,如果“龙身”当中哪一人不干,就要受罚。喝转龙酒时因可左右转动,“龙头”可变“龙尾”,“龙尾”可变“龙头”,满席当中任何一人都可当“龙头”,也可当“龙尾”。如此反来复去,变化无穷。
怀化夜景(15张)
团圆酒侗家的团圆酒别具特色。它不象一般喝团圆酒,由主人提议,满桌频频举杯,大家一饮而尽。而是由主人提议,满席端起酒杯,由右边往下传递到后者的口边,乙喝甲的,丙喝乙的,丁喝丙的……,如此下推。这时,主人要领呼:“大家来呀”满桌合呼“饮呀!呜呼!”这样满桌同干,一饮而尽。酒宴散席。
合拢酒合拢酒是侗家村寨或家族集体接待贵宾的一种最高规格的酒宴。一般是在村寨或家族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邀请上级贵宾和四邻来宾参加的庆典活动才进行。村寨举办的合拢宴酒,一般在团寨的鼓楼里摆设,家族举办的一般须比较宽敞的农户家的走廊里进行。酒席的摆设叫“拉长桌”。把十张八张方桌连在一起摆成一条长线,有的用宽木板一块连一块摆设。
合拢宴开始前,主人要在寨门外组织迎宾仪式,第一项,放“礼炮(铁炮)”凑“笙歌”,第二项在寨门或屋门前设“拦门酒”。第三项,献上一碗侗家油茶。此套程序完毕,方正式入席。合拢宴酒的座席安排一般是一宾一主间隔而坐,也可宾主面对面地坐。宾主坐定,宴席开始。
席间,按侗家敬酒的六道程序相互敬酒,始而复返。喝到尽兴为止;敬酒姑娘两人一对或三人一群,手捧酒杯--向来宾敬酒,并边敬边唱敬(劝)酒歌。侗家姑娘那情景交融的唱词和圆滑的音嗓使得来宾飘飘欲仙,“酒不醉人人自醉”了。合拢宴结束后,主人在鼓楼门口列队用鞭炮送客,对贵宾--“过筛”,即派七、八名男女青年把贵宾一一抬起来,在空中抛几次或者有的捉手,有的捉脚,将贵宾抬起在空中荡秋千,然后送贵宾上路。那个场面,真叫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另外,芷江鸭、新晃牛肉、麻阳椪柑/冰糖橙、靖州杨梅、沅陵灯盏窝、猕猴桃、鳃兰、沙田柚、锅贴饺等等,都是闻名湖南省内外乃至中外的的怀化特产。
2011年概况
2011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坚持“科技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增长,强基础、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37.36亿元,增长14.1%,比上年低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5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75.28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338.56亿元,增长1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642元,增长12.9%。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4.4:42.8:42.8调整为14.8:44.8:40.4。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9%,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57.4%和38.7%。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1.8%;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15.9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8.09亿元,增长16.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改革稳步推进。市“百纺五副”等7 家商贸企业改制进入扫尾阶段;电力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大小电网成功合并。“省管县”财政改革进展顺利,市级行政体制改革已经完成,县、乡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市水务投正式组建运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逐步拓宽,土地流转新机制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民生进一步改善。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6.8%。扩建乡镇敬老院14所,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270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1085户,建成农家书屋633个,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8.73万人。完成7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新增廉租住房4286套。全市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重点民生建设合计投入财政资金60.2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3.8%。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1.2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棉花种植面积0.19万公顷,增长2.2%;油料种植面积10.75万公顷,减少2.7%;蔬菜种植面积6.72万公顷,增长5.7%;糖料种植面积0.04万公顷,增长10.8%。粮食产量增长2.4%,棉花产量增长0.5%,油料作物产量增长1.3%,蔬菜产量增长8.2%,烟叶产量增长20.3%。肉类总产量减少1.9%,禽蛋产量增长4.1%,牛奶产量减少34.1%,水产品产量增长0.5%。农业总产值增长4.4%,林业总产值增长7.0%,牧业总产值减少2.1%,渔业总产值减少0.6%。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年改造县乡公路101公里,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533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2座,新建农村沼气池10018户。新增电信通话自然村33个、移动通话自然村79个、联通通话自然村16个;新增互联网宽带上网行政村121个,新建和改造配电网行政村68个。
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8家,增加1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24家,市级10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60个,增长12.0%;合作社成员99882人,增长14.0%;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11个。
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实施扶贫项目442个,项目覆盖38.88万人次。新增脱贫人口3.65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980元,比上年增长15.0%。完成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39919人、农民工阳光工程培训15100人、移民使用技术与就业技能培训5915人、贫困农民帮扶培训1700人。
三、工业
工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33.91亿元,增长1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5%,规模以下增长10.9%。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减少0.1%,集体企业增长22.6%,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30.2%,股份制企业增长24.6%,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增长55.4%,其他类型企业增长26.5%。
编辑本段
美食特产
怀化美食以各种鸭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黔阳大红甜橙、沅陵酥糖、雪峰乌骨鸡、红薯果脯、溆浦朱红桔、麻阳冰糖橙/椪柑、靖州木洞杨梅、靖州血橙等等特产和小吃。
芷江鸭
已成为芷江的一张王牌,名牌,品牌。多少年来,芷江流传着一首民谣:“八月八来八月终,八月十五杀鸭公,鸭头鸭脚老板吃,叶翅棒棒待长工。”芷江人将鸭头、鸭脚、鸭翅称为桌上的三杰,用于款待客人。芷江鸭用料讲究,烹调技术独到,制作方法是:1 公斤左右的鸭一只,(羽毛刚丰满
怀化市美图2(15张)者为佳),猪五花肉0.25公斤,子姜0.25公斤,大葱0.25公斤,大红辣椒0.25 公斤,菜油0.05公斤精盐少许,味精适量。杀鸭时控尽鸭血,除去食囊内脏,将鸭头鸭脚鸭掌鸭腿砍下放置一旁,鸭身切成一寸方块,猪五花肉切成五分方块,生姜红辣椒也切成块状,大葱分根打成绳结形状。然后置砂锅于旺火上,倒入菜油至八成热,放入鸭头鸭脚鸭腿炸酥后,再放入鸭块,猪肉块,爆炒到金黄色,随即放入甜酱,鸭血翻炒成板栗色,放入肉汤用小火煨至酥烂,再放入生姜红辣椒,待煨出姜香后,放入大葱、味精,翻动几下出锅即成。 客人来到芷江,如果不吃芷江鸭,实是一大遗憾。如今芷江鸭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已名闻天下,往外打了出去,成批的加工,上市场进超市销售,顾客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芷江鸭了。
沅陵酥糖
沅陵酥糖是沅陵县传统食品。相传于明朝中期已开始制作,有500多年生产历史。以当地出产的芝麻为主要原料,加拌饴糖、榴花粗糖、花生油、面粉精制而成。具有香、甜、脆的特点,营养丰富,且有润肺和助消化等功用
肉质细嫩,味道清香可口,营养价值高。据中国营养源研究所检验,粗蛋白含量高达23%,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居各类家禽之首,并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极高的食用滋补价值。
雪峰乌骨鸡
肉质细嫩,味道清香可口,营养价值高。据中国营养源研究所检验,粗蛋白含量高达23%,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居各类家禽之首,并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极高的食用滋补价值
黔阳冰糖橙
黔阳冰糖橙色红鲜亮,果匀无核,含糖12.8—14.5%,可溶性固形物16.3—18.4%,其味浓甜、肉质脆嫩。为使黔阳冰糖橙可持续发展,洪江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加大投入,培育品牌,培植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冰
黔阳冰糖橙
糖橙栽培面积已达10万亩,年产量8万吨,黔阳冰糖橙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2006年被评为“中华名果”,2007年被列入国家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产品,2008中国(北京)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展览会上洪江市选送的黔阳冰糖橙荣获水果类唯一金奖。
安江香柚
洪江市安江栽培柚子有1000多年的历史,并成为从唐以来历代王朝的贡品。安江香柚呈卵圆形,熟果为柠檬色,单果重量1.5公斤左右,果肉每个13瓣左右,甜香汁多。香柚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和钙、磷、铁等元素,果肉有助消化、化痰止咳、醒酒的妙用。柚子皮可入药,具有理气、健脾、化痰的功能。香抽树为常绿乔木,每年10月中为果实成熟期。
藕心香糖
芷江县地方特产,又名“薄荷酥”。主要原料有白糖、植物油、奶油、薄荷,经过独特工艺制作而成。每根有16个主孔、9个副孔、孔孔相通,形同藕心,故名。其特点是色白如玉,松酥香甜,便于携带。
通道侗家腌肉
俗称接肉,侗称酸肉,有猪肉、鸭肉、牛肉、牛排等。制作时间以冬季最佳。制作方法是:用盆渍盐,略晾干,以木桶腌制,底层用糯饭或糊糯作槽,每铺一层加一层槽,然后用竹叶或棕片盖一层,再加木盖,封严,用大石压紧,数月即可食。腌肉不必烹饪,色艳味咸,亦可煎炒或烤灸,以火灸最香。
通道侗织锦
据史书记载,侗锦“用木棉线染成五色织之,质粗有文彩,亦有花木禽兽各样,精者冰之水不败,渍之油不污”。侗锦的花纹主要有花木形,如芙蓉、牡丹;鸟兽形,如对凤、鸳鸯;器物形,如楼阁、银钩;还有几何图案,色彩绚丽。图案大方,结构严谨。侗锦采用对比强烈的色泽,配上绚丽多姿的各种图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主要用做衣裙、巾被、门帘、背包、胸巾、枕头等。
明山石雕
明山石雕因取材明山石而得名。明山石又称“紫袍玉带”,产于湖南省芷江县明山,该石质地均匀细腻,色彩纷呈,文理清晰,软硬适度,成板性能好,是历代理想的石雕工艺和建筑装饰材料,曾被定为贡石送往朝廷。早在南宋时期,芷江人民就开始利用明山石制作各种工艺品。
明山石雕的杰出代表是明山石砚,该砚具南北各砚之优点,集观赏实用,收藏于一体,因其石质地坚细适度,磨墨不费时,磨出的墨汁细腻均匀且用时不伤笔,不干墨,所作书画适于装裱,明山石砚以主体浮雕为主,其图案结构复杂,有动物、人物、山水、花鸟虫等。如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凤穿牡丹、荷花戏鱼等,颇具侗乡民族特色,深受历代文人墨客之喜爱,成为各界名流佳士相互馈赠之佳品。
碣滩茶
产于沅陵沅水河畔。因沅陵古属辰州府,故又名辰州碣滩茶。碣滩出产的茶叶有毛尖和绿茶两种,形、色、香、味俱佳。从外形看,条索匀整重实,锋苗好,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浓香扑鼻,莫可名状。
竭滩茶产地溪水潺潺,是一个“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泛浪头”的云雾缥缈的世界。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茶树生长旺盛,芽头肥壮,中质柔软,茸毛甚多。
靖州雕花蜜饯
靖州雕花蜜饯,又名万花茶,是靖州传统工艺美术食品。它是利用各种瓜,果、蔬菜的根、茎、叶、花、果,用小巧柳叶刀进行精雕细刻加工而成的传统工艺茶点、补品、观赏品、食品。其工艺造型有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人物、山水、器皿等。镌刻分平雕,通雕、浮雕三种,造型立体感强,栩栩如生,靖州雕花蜜饯源于东周时期,世代相传,成为靖州民间历代上贡朝廷的御品。
穿丝篮
穿丝篮是沅陵特制手工艺产品,它是一色的楠竹制作,中间不加任何金属材料。篮身呈椭圆形状,整个篮子由三根篮圈,两百多根竹丝穿制而成。三根篮圈上下搭配巧妙,衔接平滑,吻合自然,竹丝大小均匀,排列密度恰当。间隔距离都为1厘米左右。具有小巧玲珑、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等特点。穿丝篮的制作原料都是经过高温煮烤,不发霉、不生虫,因而盛装食品非常清洁卫生。
洪江血耙鸭
具有典型湘西风味的名菜,发源于洪江市。烹饪时,把鸭肉及干红椒、生姜、樟脑、糯米粑用旺火在沸腾的油里炸熟,然后放清水,倒入鸭血等,小火煨煮,成品以其浓香、味足、色金黄,质酥肥而著称。
中方县湘珍珠
湘珍珠葡萄果形椭圆,果皮黑色,有果粉、灰白色,肉质细嫩,多汁浓香,风味独特。口感好,湘珍珠葡萄含糖量达15.38﹪,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要的十多种氨基酸,而且富硒,是老少皆宜的纯天然优质营养水果,极具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