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慕莱尔家居

慕莱尔家居

发布时间:2022-03-28 14:26:43

1. 回顾法国的历史,他们国家的著名诗人都有谁

1、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02年,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

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

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2、卡扎利

法国著名象征主义诗人。作品有:死之舞(Danse macabre,法;Dance of death,英)一译《骷髅之舞》交响诗。圣桑作于1874年,Op.40。g小调。

取材于法国医师兼诗人卡札利斯(1840-1909)的诗篇:深夜,在坟地上,死神演奏小提琴,伴一群骷髅舞蹈。其中并引用中世纪圣歌《震怒之日》(Dies Irae)的曲调象征死亡。

3、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

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珍玩》。

4、艾吕雅

保尔·艾吕雅(1895——1952年),法国当代杰出诗人。一生写诗和战斗,参加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及反法西斯斗争。出版诗集数十种。

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共的玫瑰》、《丰采的眼睛》、《诗与真》、《凤凰》、《为了在这里生活》、《兽与人,人与兽》、《当前的生活》、《天然的流水》等。

5、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1811年秋漂泊意大利,在那不勒斯认识了一个叫格拉齐拉的姑娘,后来为她写了一部小说《格拉齐拉》。

1816年秋,他在法国东南都温泉镇艾克斯莱班(Aix-les- Bains)疗养,认识了一位老科学家的年轻妻子,两人相恋。她次年的病故给他带来懊丧的回忆。

写下了许多悲叹爱情、时光、生命消逝的诗篇,后结集为《沉思集》,1820年发表后获得上流社会的热烈欢迎而一举成名。他还著有诗集《新沉思集》、《诗与宗教和谐集》。

小说《一个女仆的故事》、《圣普安的石匠》等。拉马丁长于抒情,诗歌语言朴素,节奏鲜明,但情调低沉、悲观。

他认为诗是心灵的语官,是感情充溢时的自然流露。代表作《沉思集》给人以轻灵。飘逸、朦胧和凄凉的感觉,着重抒发内心深切的感受。

2. 与艺术品有关的故事

曹操很喜爱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在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启示:在许多场合,有一些话不好直说不能直说也无法明说,于是,旁敲侧击绕道纡回,就成为人们所采用的方法。"

故事的开始照例是很久很久以前……
在一个遥远的国度,王宫里住着一个脾气很暴躁的国王和他的宝贝公主,另外还有他从各地甄选来的无数的美女。有一天,国王发现自己美丽的女儿居然和一个穷小子相爱了,他万分恼火,很想处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但是他既不愿让女儿痛恨自己,又不想百姓说他是个残暴的国王。于是他把小伙子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你将会被带到城门前,两个城门后分别是美女和狮子,你要在其中选择一个。如果你选择打开的城门后是狮子,那么你就会被它吃掉;如果站的是美女,那么你就要和她结婚。”美丽的公主知道了这件事,不禁又是伤心有是矛盾,如果她不忍心心上人被狮子吃掉的话,就要眼睁睁看着他和别的女人结婚。这时百姓们也知道了国王的命令。大家纷纷议论的都是第二天公主指给爱人的那扇门后面会是什么,她会选择救爱人一命却让别的女人得到他还是宁愿爱人死于狮口?
城中恰巧有一个邻国的商人不得不在当夜赶回家,在路上他一直想着小伙子的命运,回国后他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国人。因为大家都很想知道结果如何,于是就派了一个使节团到那个国家。接待他们的是一个长老,但是长老知道了来访者的目的之后,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先说了一个故事:
“在你们想知道结果的那件事情过后不久,我们国家又发生了一件事。一位王子因慕我国美女之名远渡重洋来到我国。他觐见国王,请求我王赐给他一名后宫美女为妻。因为对方是王子身份,我王不好拒绝,当天便在后宫挑选了一位美女为他们成婚。整个婚礼过程中王子都被蒙着眼睛。婚礼结束后王子被带到国王面前,我王对他说:’我答应了你的请求,给了你一个妻子。现在这里有20位新娘,你要在她们当中挑出刚才和你举行婚礼的人。但是你不能和她们说话也不能触摸她们任何地方。如果二十分钟内你还没有找出真正的新娘或是找错了人,你就会被处死。’”
“在婚礼中王子仅仅只是和新娘牵过手,但由于限定于不能接触,所以王子能做的只是在20个美女面前走来走去。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王子忽然发现有两位美女在他靠近时有反应,一个是微微笑着,一个是轻轻地皱眉。他断定真的新娘一定是在这两人当中。而现在,我也可以告诉各位,王子猜的很正确,真正的新娘确是其中之一。但到底是谁呢?王子看看微笑的美女,她象是在说:是我啊,你不记得了吗~快点牵我的手吧!他又看看皱眉的美女,她似是在责怪他:你怎么还没有看出我就是你的新娘呢,快牵我的手吧!微笑是在期盼,皱眉是在焦急。王子犹豫不决着。在时限的最后一刻,王子走上前牵起了其中一人的手:这才是我的新娘!四周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鲜花和彩带撒满了他们一身。王子找到了真正的新娘,于是国王出来为他们重新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婚礼。”
“好了,先生们,如果你们能告诉我王子最后牵了谁的手,微笑的那个还是皱眉的那个,作为交换,我将会告诉各位公主的爱人最后选的是藏着狮子的那扇门还是藏着美女的那扇。”
于是访问团开始思索讨论新的选择题,据说他们直到今天还在那儿犹豫不决呢。

达芬奇是意大利的一位著名画家,他在小的时候,有一天,教师拿出一个鸡蛋说:“请你画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能做到吗?”说完就走了。达芬奇想:鸡蛋有什么好画的,这又有何难呢?达芬奇从这边看,那边看,鸡蛋还是鸡蛋,但他怎么也画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于是,他去问老师,首先,老师表扬了他认真观察,并告诉他别小看这一个鸡蛋,其实他是千万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鸡蛋。达芬奇记住了这句话,不仅用手去画,而且用心灵去画,几十年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大画家。

这个是说话的艺术故事------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全国上下都在征兵,当时村子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被征走了.剩下的也多半是年老的或者不愿意去的人.这个时候,村子里张贴了一张宣传海报.海报上说:上战场没有那么可怕,去当兵无非就两种可能:受伤或不受伤.不受伤不用说了,就是受伤了也无非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受轻伤不用说了,重伤无非两种可能:可以治疗和不可治疗.可以治疗不用说了,不可以治疗就是死亡.既然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村里人报名参军的人数激增.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

乐圣贝多芬的《月光曲》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当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这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3. 六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艺术

我的绘画之路

从小,我就对绘画有着特殊的情感。记得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问我想学点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学画画。”于是,我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好朋友似的安慰。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下自己的烦恼。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漫画人物,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我一直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尝试怎样把漫画人物画得更好。从开始画漫画到现在,我已经用掉了不知多少本素描本,现在翻出来看,别有一番风味,尽管以前画的不是很好,但每一副画都凝聚了我对绘画的热爱。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漫画水平是非常棒的,虽然我恨日本人,但他们的漫画水平,确实让我佩服。在家里有了电脑之后,我便在网上找一些日本的漫画,然后自己临摹下来,久而久之,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不光是漫画,其他的我也非常喜欢。在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参加绘画班,还参加过好几次等级考试,一本本证书我一直珍藏着。

我的一个姐姐也十分喜欢绘画。在她房间里的白墙上,可以看到她的画——那是她在10多岁的时候,不顾她妈妈的反对,执意要在自己的墙上,画上最美的东西,她大胆、粗矿的线条深深让我体会到她对绘画的热爱,于是,我跟她有了共同话题。

此外,服装设计和家居装潢我也很喜欢。它们都给我以美的享受。我有一本素描本特别是设计服装的,有时候画了几副,就拿去给我姐姐看,让她给我提点意见。

我觉得,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现在会伴随着我走下去,我相信,以后也会,绘画会伴随着我的一生。因为,我对它有独特的感情。以前,我学过电子琴、古筝、书法等等,但都没有坚持下来,惟独绘画,我坚持了将近有10年了,这份感情,只可意会,不可言

4. 看文学有什么用

文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在哪里呢?看看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怎么说的:“没有文学,我可能早就疯了,或者已经死去。”他是这样谈文学的,文学就是他的勇气、他的希望。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索尔仁尼琴、艾赫马托娃,等等,他们都是在压力下依靠写作活下来的人。1947年,思想家以撒·伯林到莫斯科访问,会见艾赫马托娃,他们长谈一晚。次日,艾赫马托娃在日记中写道:“终于找到一个人可以谈这些事,尽管没有价值,但我现代心灵需要文学理疗


现代人彼此交流的机会也许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现代人看似坚强、冷漠,其实更容易孤独,更容易寂寞。也正因此,文学这种间接的精神交流形式对现代人来说变得越发重要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世纪以来,西方许多世界级的哲学大师、思想大师非常关注文学,甚至有许多科学家也“越俎代庖”地跨领域来论述文学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做起了文学批评。例如弗洛伊德对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研究,拉康对艾伦·坡的研究,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研究,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研究,萨特干脆自己写了大量小说。的确,这是一个技术时代,人们在大多数时候只是工作的机器。我们上大学,要考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这些证书有什么用呢?它唯一的用处是可以证明我们的“实用性”,或者直白点说它是我们成为“机器”的合格标签。对一个外资企业来说,一个拥有英语六级证书的人可能比只有四级证书的人更加能干;那些在流水线上作业的人们,对工厂来说他们也许首先是一些生产者,是为了生产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人,他们是劳动力要素。总的说来,人总是倾向于被当成实现某个外在目的的工具,因此而处于被役使状态。这种役使,有的时候是来自于他者。例如,工人是工厂企业赖以产生利润的工具。大多数时候人的社会角色、名称标识正是因为这种工具性,比如农民、律师、医生、保姆等等。但很多时候,这种役使来自自我,人因为欲望而被驱遣,像对金钱、财富的欲壑难平。一个仅仅为了金钱而奔波的人,常常有一种为了自己而活着的假象,但实际上是把自己当成了赚钱的工具,成了金钱的奴隶。
但是,人的本性并非如此,人在本性上是渴望自己成为目的,也即是说他希望自己就是目的本身,不做任何其他目的的工具,不为身外之物所役,事实上人类也只有在这种状态时才是真正自由的。所以,经典哲学家曾设想,人类社会只有在某个物质文明到了“按需分配”的时代,才能真正脱离物役以及物欲。在那个阶段,人类不再为物质匮乏、多寡而忧心忡忡,甚至不用再为物质而劳动。人类的活动以自己的爱好为基准,以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且每个人的个性发展也以尊重其他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也就是说,任何人个性的全面发展都不以剥削、压抑别人为基础,而是以别人也同样发展了的个性为基础。到这个时候,人类就真正进入了自由王国。不过这是理想的状态,现实并非如此,而且常常是相反。因此,现实中的人类需要另外的东西来支撑。这个支撑点在哪里呢?许多哲学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审美———想像世界的自由王国。审美地、诗意地栖居着的人,是摆脱了现实世界功利逻辑掌控的人,他漫无目的地游走在文学艺术的王国里,只是为了自己的趣味而活,因而这时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个角度说,文学艺术其实是“无用”的:它给我们提供的只是幻想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无功利的自由,而不是现实的有目的性的行为自由;它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而不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境遇;它是无形的精神愉悦,而不是现实的物质享受,甚至在某些时候它和某些物质享受还是对立的。就此,对于一个实用主义者来说,它可以说是“无用的”。
关于这一点,周作人有这样的说法:“泛称人生派的艺术,我当然是没有什么反对,但是普通所谓人生派是主张‘为人生的艺术’的,对于这个我却略有一点意见。‘为艺术的艺术’将艺术与人生分离,并且将人生附属于艺术,至于如王尔德的提倡人生之艺术化,固然不很妥当;‘为人生的艺术’以艺术附属于人生,将艺术当作改造生活的工具而非终极,也何尝不把艺术与人生分离呢?我以为艺术当然是人生的,因为他本是我们感情生活的表现,叫他怎能与人生分离?‘为人生’———于人生有实利,当然也是艺术本有的一种作用,但并非唯一的职务。总之,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所以既不必使它脱离人生,又不必使它服侍人生,只任它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为艺术’派以个人为主人,表现情思而成艺术,即为其生活之一部,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而他人接触这艺术,得到一种共鸣与感兴,使其精神生活充实而丰富,又即以为实生活的基本;这是人生的艺术的要点,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我所说的蔷薇地丁的种作,便如此。有些人种花聊以消遣,有些人种花志在卖钱;真种花者以种花为其生活,而花亦未尝不美,未尝于人无益。”
周作人蔷薇花的比喻很有意思,花原是无用之物,但是,“未尝与人无益”,真正的艺术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东西,“独立的艺术美”加上“无形的功利”,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但是却可以使他人得到感兴与共鸣,得到精神的充实和丰富。
文学是无用的;但是,它也有无用之用。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不要阻拦孩子看文学作品,至少文学作品不会使孩子变坏,只会使他们变好,所以有机会应该多读一读那些经典的作品。来世界上一趟,人为什么是人呢?因为他可以超越一时一地,去看整个历史、整个人类,超越我们的个人体验。这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而文学,可以提供这个通道。

文学离我们并不远


小的时候如果我们夜里哭个不停,母亲会怎么对付我们呢?她会讲:“嘘———狼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母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学家了,她是创作了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文学其实无处不在。想一想,现在家里的电器中,我们觉得最离不开什么?在很多人心目中,恐怕不是冰箱、空调、洗衣机,而是电视机。其实照理说,电视可能是这些家电中最不“实用”的;但是它却堂而皇之地占据着现代人家居空间里最显要的位置———客厅的视觉中央。这是个什么地位的方位呢?在早先的时代,人们是用来放神龛的,那是祖宗神仙的位置,但现在被电视机占据了。为什么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视已经成了现代人的神,它代替了古远时代人们对神的渴慕。现在,不少人获得精神慰藉和支持的地方不是神,而是电视。难怪许多人会每天固定地花上好几个小时,静静地端坐在电视机前,如同宗教徒对神祷告那般虔诚,无神论的现代人对着他们的电视机祷告。其实电视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呢?不过是声光化了的文学而已。
不光是通过电视,文学艺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各个角落都在发挥自己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不错,它是幻想的国,它提供人们的只是虚幻的慰藉,但是人类需要这些:琼瑶言情小说里的才子佳人、纯真爱情,金庸武侠小说里的铁胆豪侠、盖世英豪,都从正面为我们提供了白日梦;恐怖电影中的恐惧之情,战争电影中的暴力倾向,则从反面给了我们现实社会所不能给的体验,呼应着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古老本能。不过,文学不全是虚幻的,文学对于人类来说也是有它直接的功用的。小的时候如果我们夜里哭个不停,母亲会怎么对付我们呢?她会讲:“嘘———狼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母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学家了,她是创作了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凶恶的狼正从远处赶来,它饿极了,想找食物。于是,如果哪个孩子的哭声被它听到了,那么将成为狼的猎物。要想不被狼吃,怎么办呢?只有不哭,乖乖睡觉。这种看似质朴、原始的叙述技巧实际上是非常“高段”,母亲并不把主题直接点明给孩子,在适当的时候戛然而止。所以,这个故事有悬念,有波澜,因而对听者也就有奇异的作用。它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乖孩子”,要学会通过掩藏躲避凶残的狼的捕食。
在这方面,西方学者格罗塞有些论述可以支持我们的观点。他说:“原始艺术除了它直接的审美意义外,对于狩猎民族也有一种实际的重要性”,“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力的武器之一;因此艺术必将因生存竞争而发展得更加丰富更加有力。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持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我们的确有权利要求艺术去致力于社会功效的方面———就是,在道德方面;因为艺术是一种社会的职能;而每个社会的职能都应该效力于社会组织的维系和发达。但是我们倘使要求艺术成为道德的,或者正确一点说成为道德化的,那我们就不对了,因为我们的那种要求,等于使艺术不成其为艺术,艺术只有致力于艺术利益的时候,才是艺术最致力于社会利益的时候。”

要好的文学,不要坏的文学


平时我们都埋头忙于生计,对精神的事儿知道多少呢?我们是否像关心我们的胃一样关心过我们的头脑呢?它就像我们的胃需要粮食一样,需要思想的食粮。但是,我们更多地知道如何照顾我们的胃,却较少地知道如何照顾我们的头脑。
文学可以增强心灵的力量,它使我们变得善意、和平、宽容、博爱。在这方面,托尔斯泰的说法最有意思。他说,通过艺术而得到发展的感情,必然是更为善良的、为求取人类幸福必然需要的感情。因为它排挤了低级的、较不善良的、对求取人类幸福较不需要的感情。托尔斯泰进一步认为,这种感情应当指向“意识到我们的幸福(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个人的和集体的,暂时的和永久的)在于全人类的兄弟般的共同生活,在于我们相互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艺术,任何一种艺术,本身都具有把人们联合起来的特性。……只把某一些人联合起来,这样的联合正好把这一些人跟其他的人隔开,因此这种局部的联合往往不仅是使人不团结的根由,而且是使一些人对另一些人还有敌意的根由,……这样的艺术是落后的艺术,……它把某些人联合起来,只是为了更严格地把这些人同另一些人分开,甚至使这些人跟另一些人敌对。”在托尔斯泰看来,真正的艺术是把所有的人毫无例外地联合起来的艺术,其方式或为使人们意识到人们与他人都处于同等的地位,或为使人们产生同一种感情。托尔斯泰希望产生这样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它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团结到一起。有些人可能会说,托尔斯泰的这些话可能是宗教呓语。但是,在恐怖主义日益严重侵害着地球村肌体健康的今天,这种艺术观多少是值得我们细细揣摩的———也许其中正蕴含着我们需要的某种世界主义精神因子。
曾经有一个故事。一个青年人问他的老师,到底什么是信念?他的老师给他一块“宝石”,叫他到市场上去。第一天,很多人问这块石头的价格,有人出到50块钱,但他没有卖。第二天他的老师还让他去,有人出到500块。第三天,有更多的人都来问这块石头的价格,有人出到5000块。于是,这个年轻人带着宝石回来了,向老师报告这个好消息,可老师却把“宝石”扔出了窗外。老师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通过这件事,这个青年人理解了什么是信念。那就是,信念是珍惜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文学也是如此,只有你珍惜它,它才能表现出价值来,才能对你产生意义;你走近文学,文学才能走近你。

5. 《齿间情挑》慕旻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齿间情挑》慕旻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红心侍从与黑桃皇后在一起
闷闷地交谈他俩过去的爱情
——波德莱尔《恶之花 忧郁》
1851年,泛滥着理性之光的十九世纪步入天命。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变数的时代,欧洲大陆宗教与科学的势力此消彼长,英格兰趁着工业革命的泰势狂飙突进,德意志正酝酿着姗姗来迟的统一。居于两者间的法兰西,大革命的热情经过几度复辟与反复辟几乎被消磨殆尽,豪言征服世界的雄狮早已阖然长逝,共和国呈现出未老先衰的面目。
尽管外面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翻天覆地的变化,卢瓦尔河畔中部的图尔一带却静谧如初。广阔的卢瓦尔河域芳洲错落,不时有水鸟从密林的这处出发,掠过水面,飞进沿岸幽静的森林,朝掩映林间的城堡唧啾长鸣。图尔城外西南隅,水鸟的叫声显得有些凄厉。在这处人迹罕至的角落,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巨木与蔓草深处还藏着一座衰颓的古堡。没有雄伟的角楼,没有高耸的吊桥,距最后一代贵族在此狩猎消暑已有将近一个世纪,于是疯长了无数夏天的青藤占据了它的白墙,……
有问题再找我

6. 莱尔照明,飞利浦照明,西顿照明这三家公司家装照明哪家好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0-12-07

7. 散文应该怎么写 散文的格式

散文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散文格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1、纪实性(直抒式) 即“意在象表”,比较外露。比如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等。或者说是心灵感受外部世界基本上是原原本本的,是什么就在心灵投影什么,很少变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诗通常用此种方式。

2、想象式 指的是散文诗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时,往往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

3.表述某一个哲理 这种散文诗和其他散文诗的区别是它有理性直接和间接地介入,以新的哲理发现和表述为特点。写作是为了表述某一个哲理为目的。

4、象征式 是通过物象与心意在某象征物中若即若离的吻合来暗示诗意。

(7)慕莱尔家居扩展阅读

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3.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4.品味散文的语言。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

5.领会作品的内涵。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阅读全文

与慕莱尔家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oost电路原理 浏览:225
飞涂外墙防水胶怎么样 浏览:8
如何查询百邦维修进度 浏览:742
广东gf防水材料多少钱一公斤 浏览:348
胶州仿古家具市场在哪里 浏览:249
汽车水泵保修期限 浏览:101
赣州市哪里回收旧家电 浏览: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浏览:539
房屋漏水物业如何维修 浏览:54
前锋热水器泸州维修点 浏览:768
电动车维修技巧免费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449
电影里的智能家居 浏览:277
塔吊维修怎么写 浏览: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浏览:927
多久压电路 浏览:328
济南历城区家电维修地址 浏览:429
买华为平板如何注意买到翻新机 浏览:162
switch如何验证是不是翻新 浏览:275
济南lg空调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286
小米虹口维修点 浏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