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江堰和长城相比是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吗
我认为不是,因为它虽然实际意义比较大,但题目问的是激动人心的工程,建造它的难度和建造长城的难度来比就小巫见大巫了,因此我认为长城比都江堰更加令人激动人心.
2. 北京长城家具有限公司的介绍
北京长城家具是一家专业化生产多功能沙发、床褥的制造厂家。公司拥有现内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先进的国容际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以及一流的专业人才。自1986年成立至今,已成为一家集家具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北京长城家具以其一流的品质和真诚的服务热销国内各大中城市。 公司生产的沙发、床褥的优质环保材料,精细的做工,完善的售后服务,被广大消费者誉为“信得过产品”,并在“名优产品京城行”活动中经审核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是北京市技术监督局“12365”质量监督跟踪服务企业。
3. 都江堰和长城哪个更久远
都江堰,由李冰父子修建于公元前256年。
长城:最古老的齐长城,古代历史文献中有许多记载。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
秦长城:公元前214年由秦国大将蒙恬开始修建。
4. 余秋雨都江堰从那些方面将都江堰与长城比较,有什么意义
余秋雨《都江堰》从建设作用、历史意义、象征意义三个方面将都江堰与长城比较。
意义是表现都江堰的低调与实用来展示其伟大,而长城则成了反面的比较对象。
《都江堰》通过作者自己游览都江堰的经历,从人与水相辅相成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道的感想:“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便是道。”
(4)都江堰长城家具扩展阅读: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第二部分写都江堰的壮观;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
5. 长城和都江堰能放在一起扯吗
可以
长城大规模正式修建在秦朝,都江堰修建也在秦朝,大的历史时间一致。也都是世界物质遗产
6. 余秋雨是怎么对比都江堰和长城的、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能、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
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3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纔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持的精神世界。
7. 都江堰和长城哪个最先建造
长城。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
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在公元前656年左右。
秦长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基本信息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8. 都江堰与长城的不同之处。【急】
都江堰具有2260多年悠久的历史,世界是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建造人是蜀郡首李冰。此工程的建造,使得四川成为了天府之国,成都成为三国时代蜀国的都城。司马迁在史记中强调了此工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此工程还在使用,经历了去年的512大地震,仍然矗立在长江的上游,岷江之中。现在,都江堰灌溉着35个县市,她和附近的青城山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认为其作用大于长城。
9. 通过对长城和都江堰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二者怎样的情感
这里有两篇。。。。
《1》。都江堰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③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 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 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④有了它,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⑤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⑥它,就是都江堰。
注:①[邈(miǎo)]遥远。 ②[濡(rú)]浸润。
1.作者对都江堰的基本评价是什么看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的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逗长城也非常伟大地,因为它是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文字作答);逗站远了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逗味道地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画线句子说都江堰逗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地。后文中哪些地方具体阐释了它的逗造福千年地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三个方面的比较。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将下表补充完整。
类别 长城 都江堰 修建时间 时间短些(后辈) 时间更长(长辈) 社会功用 文明特点
6.作者在文中肯定都江堰的同时,不止一次强调逗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地。这是使用的什么写作方法看对表达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门见山,表明观点,以反衬的手法抑长城而扬都江堰,赞美了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B.文章开始不写都江堰而写长城,是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作铺垫,因为二者有一致的地方。
C.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D.作者赞美都江堰,是因为它历史悠久,资格很老。
8.在阅读第④段时,读者的头脑中会浮现出一系列历史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主持都江堰修建的功臣是谁看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在文中特别提到刘备、李白等5位历史人物,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从文中5位历史人物中选择你熟悉的一位,简介他是什么样的人,并引用他一句名言(或诗词名句)(20字以内)。
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你对长城的了解,围绕下面这句话,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既可抒情,也可议论)。
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1)时间邈远 (2)灌溉功能 (3)濡养文明 (4)延伸距离 (5)母亲般的贡献
2.揭示主旨,总领全文。
3.人类意志力的骄傲;从今天看历史;自然古朴的风貌,给人浑厚凝重的感觉。
4.(1)至今为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2)永久性地灌溉中华民族。 (3)至今像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5.社会功用:长城,早已废弛;都江堰,造福千年。文明特点:长城突兀在外,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细细浸润,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只知贡献。
6.衬托(对比衬托)的方法,肯定了长城的地位,更加突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7.D
8.①李冰(李冰父子)
②他们都是受到都江堰的濡养,在四川做出贡献的历史名人,作者以此证明都江堰濡养了中华文明。
③略
9.只要能围绕这句话展示,写出真情实感,语言顺畅即可。 《2.》
第二篇是余秋雨写的。
11.第一段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12.第三段浓墨重彩,对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
13.联系上文,说说你对逗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地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本文写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请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6分)
都江堰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1.首段写作者游都江堰前的心态,欲扬先抑(或逗与游览后的震撼和陶醉形成对比地),(2分)既突出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魅力,(2分)又使文章波澜起伏。(1分)
12.表现水的魅力,赞美水的强悍生命力,(2分)显示出都江堰水坝工程的神奇功效,肯定了都江堰的游观价值,(2分,写出都江堰的价值即可),为下文写李冰精神作铺垫。(1分)
13.都江堰这个古代水利工程体现的治水理念和经验(2分),以及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人身上体现的为民造福的献身精神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视和继承。(2分)
14.①歌颂都江堰,高度评价李冰从实践中总结治水经验的巨大作用,歌颂了古代水利科学的伟大成就;②赞美李冰为民做实事的献身精神,充分肯定李冰为利民、富民,既做官又做水利专家的政治道路;③称颂李冰父子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永世长存,并代代相传。(每点2分,共6分)
10. 请问一下都江堰什么地方,实木家具价格便宜质量又比较好
荷花池有一家卖实木的,柏盛家私,店没好大但是他们的柏木家具质量好,价格要比一般的便宜。我买了一整套四千多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