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奢廷家具

奢廷家具

发布时间:2022-03-08 14:06:04

① 福州 老字号家俱店 三坊七巷历史

福建省 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 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算"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全貌“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 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三坊七巷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2009年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衣锦坊

衣锦坊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在今光禄坊公园内)。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有万历间举人、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裔,以及学政许豸,其子许友、许宾,孙许遇,曾孙许鼎、许均,玄孙许良臣、许荩臣,都是诗人、书画家。清康熙年间有林侗、林佶兄弟。林侗是考古学家,著有《来斋选古》、《来斋金石考》等。林佶精诗文,著有《朴学斋诗文集》,又善书法,他手写的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尧峰文抄》、《古夫于亭杂录》、《午亭文编》非常有名,被称为“林佶四刻”,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诗人、著名藏砚家黄任,琉球国册封使齐鲲、同榜兄弟两进士——刘齐衢和刘齐衔、博物学家郭柏苍、近代小说翻译家林纾、著名作家郁达夫等等。还出过不少才女,如黄任之女黄淑宨和黄淑畹,齐鲲之女齐祥棣,郭柏苍之女郭拾珠姐妹,她们或精书画,或工诗文。
光禄坊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以及宋至清摩崖题刻多处,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光禄吟台西荔枝树下,原有石刻“鹤磴”,是纪念林则徐晚年放鹤处。还有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都保存了明清建筑的特色。
因原来光禄坊旁的房屋都比较老旧,目前该地正在进行整体大修工作,预计2010年国庆节前全部完工。

杨桥巷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所以后来便更名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可参见词条“福州冰心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
杨桥巷(南)有座“双抛桥”,规模不大但传奇多。一是此桥所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二是双抛桥边两岸相向而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阴,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后人已说不清先有爱后有树、先有树后有桥,还是相反。近闻有海外作家将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绝唱相提并论,更添了几分悲情。不过,由于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设的缘故,双抛桥已经由“桥”慢慢变成了一座街边的“亭”,成为路人歇脚品茶的场所。

郎官巷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据志载,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旧有锡类坊,以宋刘藻以孝闻,后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元行省都事贾讷居之。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今此老宅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宫巷

宫巷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缕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吉庇巷

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福州著名的“安泰楼”酒楼也就位于吉庇巷口。

南后街

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
三坊七巷之南后街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还有专为文化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道诗中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体现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风貌。明、清时期的南后街依旧是“粉墙黛瓦石板路”、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至民国时,将路面拓宽,改成柏油马路。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 翻修后的南后街将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路面的宽度将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和两侧各2~2.5米的路侧带。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只有634米,定位上,它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
历史上的南后街曾聚集了花灯、裱褙、书坊等许多福州传统工艺行业。有关人士说,根据相关规划,南后街的定位是传统文化商业街,初步打算根据老字号的经营现状选择一部分予以恢复,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书坊、花灯等百年老字号,市民喜爱的传统灯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举办。此外,有关部门还有意邀请寿山石刻、脱胎漆器、软木画等福州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在南后街设置工艺美术大师展示店,以增加传统商业氛围。
现在,在南后街的经营商业业态规划上,出现了酒吧咖啡、顶尖奢侈品等“新面孔”。这些新面孔的出现,将给传统的南后街注入现代化的因素。
南后街沿街保护性修复工程于2009年1月全面完成,目前已经开街,再现其“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的历史风貌。
[编辑本段]建筑特色
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
马鞍墙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建筑门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坊巷名人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 “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林则徐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1785—1850)是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杰出政治家,又是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西方文明成果采取积极的了解和吸收并为我所用的态度,故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之开风气者”。三坊七巷旁的澳门路有林则徐祠堂。
沈葆桢: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1820—1879)在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被推向前台。他担任福建船政大臣,负责造船、练兵和人才培养,为组建福建水师、南洋水师而努力,成为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先驱,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
曾宗彦(1850—1972):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居于安民巷。他甫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便于1898年5月,上书光绪皇帝《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军陆军折》。他主张:“为今之计,莫若先尽各省已有之饷,练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即以新法精练陆军。并提出必须“整顿军队,各省陆军一律政习洋操,尤以东三省为急”。光绪皇帝十分重视,立即下谕:“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曾宗彦的奏折,引发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称其为“近代陆军之父”。
冰心(1900—1999),人称“世纪老人”,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冰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在南后街与杨桥巷交界处有她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乡》中,留下了对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记得在我11岁那年(1911年),从山东 烟台回到福州的时候,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是非常地熟悉、亲切,因为自从我学会写字起,我的父母亲就时常督促我给祖父写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写。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6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就成了我的乐园……”
林旭(1875—1893):“戊戌六君子”之一。少年即颖绝秀出,为特达奇才。他追随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历时百日,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杀害,年仅24岁,其英名永载史册。
林长民(1876—1925):“五四”运动引发者。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与《国民公报》上出现《外交警报告国民》的文章,作者林长民惊呼:“山东亡矣,国将不国,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言辞恳切而沉痛。事情缘于1918年的巴黎和会: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外交总长陆征祥奉命出使巴黎和会,总统徐世昌特设外交委员会,聘林长民为委员会主任兼事务主任。日本与英法三国秘密约定,战后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既得侵略权益;并同曹汝霖约定,由日本出资建设“济顺”、“高徐”两条铁路,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林长民知后气愤难平,决定向国人披露此等外交黑幕与卖国行径,遂于1919年5月2日发表文章,并由蔡元培校长告知北大学生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2所学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群情激昂地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陈矩孙(1913—1987):“一二·九”运动组织者。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史书记载,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学生运动”,之后波及全国各地。北平燕京大学学生陈矩孙时年22岁,参与组织了这次大游行。在游行的前一个晚上,是他将参与游行的大部分学生匿藏在钓鱼台。在“一二·九”运动前夕,他以学联干部的身份做了大量思想动员工作,将燕京大学的革命学生有效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二·九”运动的中坚力量。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汉族。福建福州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此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爱及为国捐躯的决心。4月27日,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王冷斋(1891—1960):“七七事变”见证者。王冷斋,家住福州黄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时,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在日军攻击宛平城前,他转移民众,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事变中,王冷斋调动城内警察积极配合驻军,坚决反击敌人,保住了城池。他还专门举行了一次记者会,向公众说明日军主动攻击卢沟桥的情形。自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抗战胜利后,王冷斋作为“七七事变”的重要见证者出席审判日本战犯法庭,被称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王牌证人”。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② 中高档家具什么牌子好

MOLTENI&C从开始从手工家复具作坊到制现在的企业,他用户行动证明自己的专注与专业。主产品Molteni&C、衍生的橱柜产品Dada以及办公家具UniFor和Citterio系列,总是给用户以精细的感官体验。

③ 宫廷壹号集团怎样

宫廷壹号是宫廷壹号国际集团旗下一个高端品牌。现在宫廷壹号国际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五家控股制造子公司的大型国际家居集团。

④ 清末权贵奢糜的几个细节是什么

数年前,央视播出电视剧连续剧《走向共和》,让人再次回首清末民初那段历史。该剧中塑造的李鸿章,最让人争议。这也与上海赫赫有名清史剧专家杨村彬(曾与香港的李翰祥合作电影《火烧圆明园》等)笔下《清宫秘史》中李鸿章呈反势。历史真实应该是:李鸿章所有内政外交手段,都是清廷腐朽政治之缩影,而非仅仅个人无奈之举。(注:上世纪70年代,笔者曾有幸听过杨村彬、沙叶新等上海著名编剧的剧评)

《走向共和》剧中特别渲染了甲午之战前,中日两个皇室的日常餐饮消费上的对比:清慈禧用膳118道菜;日天皇则是为购巨舰而自己饿饭……这背后还有更大的对比:当时大清GDP经济总量约(41.2亿美元)是日本(约4.2183亿美元)近十倍。

(注:还有经济史学者认为,当时中日两国经济规模相差达“20倍”);当年清廷年财政收入是日本的3倍之上;清庭皇家的年支费用更是日本天皇4到5倍…… 事实再次雄辩说明:落后挨打,绝不仅指“经济落后”。体制和理念落后,才是最可怕的。

甲午后的数十年间,曾有不少日本经济界人士说:中国经济总量要赶上日本,起码得百年。而我等看今日中国经济总已是日本两倍,早已今非昔比。

百年前,要不是一个糜烂奢侈,一个穷兵黩武,也就没有今天的日本!要知道,中国史上最强盛时的经济总量曾达世界经济总量的35%!远超今天的美国24%。经济外文化,中国更是源远流长……

那么,当年清廷皇家权贵们是怎样糜烂奢侈?有史家研究认为,清乾隆时皇家的年耗资约82万两银,到了清光绪后期则达三四百万两之巨。此外还另有各种临时性支出,如光绪大婚用银500万两、造皇陵、修颐和园等(约两三千万两银),都是动辄数百千万的巨资。

要知道,当年建设有7400吨巨舰两艘和五艘两三千吨轻巡洋舰等主力舰的北洋水师,够排上世界8强的舰队(当时日本舰队规模世界排名11),其耗资也不过二千多万银两。所以,日本朝野就此是惶惶不安,天皇饿饭、明治皇娘捐出首饰并外加国民捐款,集腋成裘买了4150吨“吉野舰”(约七八十万两银)!对比之下可见,清廷奢糜之祸害是多么严重。

图片说明 光绪三十四年初,新军湖北第八镇成立气球侦察队,这在当年可是新概念武器。其后江苏陆军第9镇和直隶陆军第4镇也相继装备侦察气球。这,或许也可称是中国原始“空军”的前奏。图为新军在太湖秋操中的气球侦察队。

⑤ 请:英文翻译一段话!希望能比较准确。不要死板的直译。

Ting cotton centuries of elegant and poised,Ruch half the earth's moving atmosphere,Gold moth furniture, with its simple and stylish appearance and the deep-seated cultural atmosphere,Intoxication of numerous European neo-classical love in the person

⑥ 杭州哪里有进口家具呀

杭州大厦D座5楼的史毕嘉国际家居馆、余杭区五常大道1号 西溪印象城L142、景昙路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一楼内廷、丰潭路380号城西银泰城F1层、宜家等。

⑦ 英国著名设计师齐本特是什么时期

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使人们有条件可以体验世界各国的家居设计风格,欧式、美式、日式等不同风格的装修装饰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而英式家居更在欧式风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英国是一个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的国家,他们的贵族精神、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等体现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英国的家居文化非常有特点,他们忠实地保留着传统的文化特征,他们希望通过传统的文化特征体现出对“贵族精神”的崇尚。
四柱床诞生在18世纪欧洲的宫廷中,后来流传到民间,在这以后的200多年来,四柱床几乎一直被欧洲人所钟爱。这套家居的主卧选用带有床幔的四柱床非常典雅、舒适。
餐厅采用了英国著名设计师齐本特设计的桃花芯木长餐桌,四周壁纸选用典型的英式条纹暖气壁纸,使整个餐厅给人一种愉快而温馨的感觉。当今纯英式家居的设计一般都适用传统的洛可可风格,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衬托出温馨和浪漫的生活氛围。
欧式古典家具主要特点:分为“巴洛克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后期又出现了比较简洁的“新古典家具”,
他们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
1.线条复杂,重视雕工:“巴洛克式家具”都有复杂而精美的雕刻花纹;“洛可可式家具”虽然也很注重雕工,但线条就较为柔和一些;而“新古典家具”的线条则更为明快一些,主要以嵌花贴皮来呈现质感。
2.偏好鲜艳色系:尤其是“巴洛克式家具”色彩都很强烈,其中又以金色为其主色,多用镀金或以金箔来装饰,显得金碧辉煌;“洛可可式家具”的色彩较为柔和,米黄、白色的花纹图案是其主色;“新古典家具”色彩较偏向暖色系,如原木色等。
3.讲究装饰:不管是“古典”还是“新古典家具”,常可看到各式绣布、流苏及铆钉等装饰品。
与巴洛克时期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个欧式家具的齐本特时期。这个时期的家具特点较粗犷,上面往往带有皇冠顶,主体有镂雕图案,腿部带有凹槽收缩,椅子的椅背呈壶状,且落在椅座的横梁上
漫谈欧式古典家具的设计风格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古典”。
“古”有两个解释:
一、代表着已知和未知的遥远,代表着历史;
二、代表着一种深度,表示事物有丰富的内涵。
“典”也有两种解释:
一、典雅、优美;
二、经典。
那么,“欧式古典家具”就可理解为:
在欧洲家具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被历史无数次证实的、有保存价值的可以作为典范的作品。

在欧洲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家具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精彩。有一点要知道的是,欧式家具在发展历史上,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东方的文化元素。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欧洲“十字军”东征带回的不仅仅是战利品,更重要的是带回了东方的文明与艺术元素。

一讲到欧式家具,人们一般就会想到“金碧辉煌”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内涵是很深的,它不仅是指家具产品外观的华贵、用料的考究,还有内在工艺的细致、制作水准的高超和严谨,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厚重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经久不衰的传奇。当然,古代也有直接用纯黄金来打造的家具,如1922年在埃及的“帝王之谷”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前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陵墓中雕着两个母狮头的象征着王权的黄金座椅。月星集团上海家居广场四楼在两年前也曾卖过一套仿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使用过的用纯金包裹的一套卧房家具,售价高达280万元。用金碧辉煌来形容这些家具真是一点不为过。

欧式风格的家具一般都有历史渊源。首先,这个产品是给谁用的?其次,这个产品的使用者有什么嗜好?有什么价值倾向、信仰?这个时代推崇和欣赏什么?等等,这都是产品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很简单,早期的欧式家具是贵族有产阶级们的专有奢侈品,他们与生俱来地享有奢华、特权。既然欧式家具早期的使用者、后期的追崇者、拥有者都是一班有权有势的人物,因此,欧式家具肯定会金碧辉煌,这就像盛开的玫瑰园中弥漫着花香一样自然。

欧式家具的设计风格直接受欧洲建筑、文学、绘画甚至音乐艺术的影响。对欧式家具设计影响最深的首推欧式建筑,这可以分为五种风格来简述:

一、罗马风格,11-13世纪。这是一个以柱式结构为主的时代,讲究从教堂圆形弓顶得来的启示,雕刻、镶嵌等艺术手法处于次要地位,用料粗大,线条简单。罗马柱式结构可以归纳为五种基本柱式。五种柱式中又以克林斯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组合式柱式三种在家具及家具展厅装饰中的运用最为普遍。月星集团生产的帝国艺匠中的W2012翰廷顿系列就是这一风格的作品。

二、哥特式风格,14世纪。以精雕细琢与华丽的镂花构成的新式家具,盛行于法国,以尖顶、拱卷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而精致,对其影响很深的古建筑代表有:英国的西敏寺、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对“哥特式”建筑的形容,人们用了这样一句话:“它如火焰般蹿向天际,刚直、挺拔”。而这一时期的家具制作,是以模仿建筑外形为主的,现存于世的这一风格家具以西班牙最多和最原汁原味。月星集团生产的帝国艺匠家具中也有两个系列,它们的产品型号是W2007公爵系列、W2001世外桃源系列。

三、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这一时期的家具清一色地成了仿古艺术的产品,而且绝对是温室里的花朵。但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对家具的影响巨大,家具制造工匠们开始讲究木材饰面材料的花纹和颜色,开始用天然有色木材来拼接精美的画面。人们这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作品:平衡、含蓄、节制,且富于理性和逻辑性。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家具没有形成自己传世的风格,这样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淹没。

仿木家具选购四大注意
据了解,在目前的家具市场,木家具因为款式新颖、色彩鲜艳、木纹清晰等优点已经成为家具类别中的大类产品。再加上产品价格比较适中,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木质家具的时候,了解和掌握木家具的技术要求和区别其优劣,是正确选购木家具的有效方法。
注重表面质量
木家具中的人造板家具以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为基材,表面饰以三聚氰胺、PVC、木质薄木和纸质木纹等覆贴面,仿木纹形的花纹清晰自然,光滑平整,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手感。选购家具时主要看家具用料表面的板材是否有划痕,压痕、鼓泡、脱胶起皮和胶痕迹等缺陷。
注重制作质量
木家具在制作中是将成型的板材经过裁锯、装饰封边、部件拼装组合而成的。看人造板家具的制作质量主要看其裁锯质量,边、面装饰质量和板件端口质量。板材在裁锯中对板块部件的平直度、垂直度、对角度都有质量要求,一般来说板材的裁锯技术在每米0.01毫米以内达到精度要求的板材裁锯后边廓平整、对角度好,制成家具后就不会出现板块倾斜的现象。边、面装饰主要看其装饰部件上涂胶是否均匀,粘结是否牢固、修边是否平整光滑,零部件旁板、门板、抽屉面板等下口处等可视部位端面是否封边处理,装饰精良的板材边廓上摸不出粘结的痕迹。拼装组合主要看钻孔处企口是否精致、整齐,连接件安装后是否牢固,平面与端面连接后T形缝有没有间隙,用手推动有没有松动现象。门、抽屉的分缝是否间隙过大,一般要求规定为1.5mm至2.0mm之间,门和抽屉的开启推拉是否灵活自如等。
注重金属件、塑料件的质量
木家具中常采用金属件、塑料件作为紧固连接件,所以金属件的质量也决定了木家具内在质量的好坏。金属件要求灵巧、光滑、表面电镀处理好,不能有锈迹、毛刺等,配合件的精度要高。塑料件要造型美观,色彩鲜艳,使用中的着力部位要有力度和弹度,不能过于单薄。开启式的连接件要求转动灵活,内部装有弹簧的要松紧适当,这样家具在开启使用中就会平稳、轻松,无摩擦声。
注重主要尺寸
木家具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成套卧房家具和办公家具为主。另外还有多功能的影视电器柜等产品。其家具的主要尺寸(即功能尺寸)国家标准均有规定要求。如大衣柜规定挂衣柜内的空间深度应大于等于530mm、挂长衣的挂衣棍上沿至底板上表面间距应大于等于1400mm、桌类家具规定高度为680mm至760mm、其中写字桌的中间抽屉下沿至地面高度的中间净空高应大于等于580mm、书柜层间净空高应大于等于230mm至310mm等。以上所指的主要尺寸,主要指在家具选购时要注意了解,因为家具如果小于规定尺寸,使用时会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家具的使用。如大衣柜空间深度过小会影响挂衣服,造成门关闭不上等现象。
闻香识实木
对于广大的消费着来讲,不可能认得全部的实木木材,那就要记住以下几点:
看看木质的立茬有无成圈的纹路或弧形排列的针孔(管孔)是否规则,看木质间有无分成一层层的直线或曲线,如果有这些纹路,可判断就是人造板(木皮贴面),因为真正的实木材除花梨木,花樟木以外并没有漂亮的纹路。
闻纯木有自己特殊的味道,即使长期存放或涂饰后依然留有气味,而且有很多木材会保留淡淡的味道,如松木有松脂的味道,柏木有淡香,雪松有辛辣味,衫木具有独特的气味,樟木会有很明显的樟脑味,椴木微有油臭味,红木的切口处会有浓厚的辛辣香气,胡桃木会轻微的呛鼻,很多的国产木材没有气味,而人造板会有很浓的化学材料气味,如甲醛,三潞氢氨等会很好识别。
敲实木制件用手轻敲会发出较清脆的声音,而人造板则声音低沉,包厢的木件会发出咚咚的鼓声。
掂按木材的重量分为三级。轻量级的有干燥过的泡桐木,中重量级的有松木,椴木,秋木等,在我国北方把中密度的木材称为软杂木(除松木外),重量级的除红木,花梨木,紫檀木等硬木外,柞木,水曲柳和桦木及进口的柳安木均称为硬杂木,综上所述的木材家具均比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的家具轻些。
英式家具中的绅士

桃花芯木餐厅组,餐椅的背板采用卷叶纹与网格纹相结合,腿和脚采用卷叶纹与鹰爪相组合的造型。(上图)
十八世纪是英国家具和室内装饰设计最成功的时代,也是家具和室内设计师人才辈出的年代,托马斯·齐本特(Thomaschippendale)就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四大家具设计师之一。
1730年齐本特来到了伦敦,在那里学习家具设计和制造,学习期满后自己成立了家具制造社,从事设计和制造家具工作。齐本特设计的家具曲线流畅、自然端庄,有很足的英国“绅士”风度。
齐本特设计的座椅是最有代表性的,他采用材质细腻容易雕刻的桃花芯木,背板采用薄板透雕技术,将卷叶纹与网格纹饰及贝壳巧妙地结合起来。腿和脚是采用流畅的曲线与鹰爪、猫脚等动物脚型相结合的造型。
美丽的桃花芯木的木纹与优美典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相结合,使齐本特设计的家具光彩照人、气质非凡。很快,齐本特的名字,伴随着他的家具,在当时的乔治王时期传遍了整个英国,齐本特家具也几乎成了最高水平家具的代名词。他的作品不仅在英国国内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北欧、西班牙、意大利以及美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奠定了英国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在中粮广场地下的优罗莎正出售这种纯英式家具。

对个人而言,选择了什么样的家具,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家具风格的确立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选择家具上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和性格。选择欧式家具的人,很怀旧、很浪漫;选择简约风格家具的人,肯定有着年轻的心态;选择中式传统家具的人,也一定有着解不开的中国文化情结……
营造整体协调的家居环境,单独靠家具也不行。家具是定家居格调的,统一协调的家居氛围要靠饰品来烘托,风格配套的饰品是点睛之笔。

⑧ 金丝楠木做家具好吗

由于历史的原因,把金丝楠木家具称之为艺术品,至今不过几十年时间,对其认识与了解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认为金丝楠木家具的特征是简洁而朴素,因而排斥金丝楠木家具的纹饰与雕刻,乃至出现了非光素不足取的偏激观点。事实上,纹饰与雕刻在金丝楠木家具中无所不在,即使被列入光素家具的一类,也充满奇异的装饰色彩。

因美而生感知,是人类的审美本能。通过对金丝楠木家具雕刻艺术的一定程度的接触,我们不难品味出其间颇具启迪人审美灵感的美学意蕴。简而言之,即有五点:

(一)金丝楠木家具雕刻艺术的形式美学原则

所谓美学原则,即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某类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美学规律。这种规律或原则,具有十分精粹的艺术内容,且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金丝楠木家具之雕刻作品,正散发着这种艺术气息。

从金丝楠木家具诸多雕刻作品的艺术形式观之,笔者以为足可归纳出三项颇为突出的美学原则:一曰点睛之笔,这是指在金丝楠木家具的显要位置点缀以纹饰,给家具安上“眼睛”,使家具富有生命的活力。这种装饰在椅具中常放在靠背板上方,力求创造灵动通透,主题突出的美学效果。二曰流动之线,这是指在桌案的牙板四周施以雕刻,以求家具在静态中展现动态感,给家具环绕上一条流动的“飘带”,以产生流动之美。这些家具腿足肩部多雕兽面,牙板多雕螭纹、凤纹、花草纹、纹饰异常生动活泼。三曰工巧之韵,这是指家具雕刻极力表现奢华与繁缛,以达到热烈华丽的审美效果。

中国传统家具就其整体造型而言,立足于沉稳端庄,方正严谨,但雕刻纹饰却与造型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无论山水花卉、鸟兽虫鱼,或是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大都具有热烈奔放的特征。这与端庄肃穆的金丝楠木家具造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沉静的形式平添了一笔流动的性情。

这里有更多的文章内容

阅读全文

与奢廷家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6s进水还保修吗 浏览:533
济南鸿腾家居怎么样 浏览:602
济宁九龙都有什么家电 浏览:930
家具直角码怎么弄 浏览:194
因特尔cpu保修查询 浏览:628
报警门电路图 浏览:889
华为萧山维修中心 浏览:575
小电电路图 浏览:878
苹果系列什么防水最好 浏览:535
法式家具知乎 浏览:3
贵阳哪里可批发家电 浏览:329
74ls138的电路 浏览:169
拼多多卖小家电需要多少钱押金 浏览:667
地下室隧道渗水怎么维修的 浏览:969
维修保养软件有哪些 浏览:454
六福珠宝维修项链怎么收费 浏览:247
微型车电路 浏览:246
调理电路输出 浏览:795
美图秀秀怎么批量翻新 浏览:195
水塘稀泥防水效果怎么样 浏览: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