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王世襄捐献家具

王世襄捐献家具

发布时间:2022-03-02 13:39:14

⑴ 谁给发一套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鉴赏》的PDF吧,谢谢


《明式家具研究》汇集了作者四十余年的研究积累和研究精华,创建回了明式家具研答究体系,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明式家具的成就,并从人文、历史、艺术、工艺、结构、鉴赏等角度完成了对明式家具的基础研究。《明式家具研究》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明式家具的“圣经”,中国古典家具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奠基之作。


⑵ 北京或天津哪里有卖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的

天津图书大厦或到黄河道书城

⑶ 王世襄为古典家具陈设精心题写对联

1998年秋,与王世襄先生游山西回京的火车上。我向王老念叨了我构思已久的一副关于古家具陈设的对联。王先生听后认为有些字词还不够工整雅致,便随手抄在笔记本中,答应日后为我修改一下再为我书写。


回京后,王老构思了很长时间才下笔。于是便有了此珍贵的专用于描写古家具陈设的妙联问世。这也是我与王先生忘年交游的珍贵纪念

⑷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pdf

我有pdf文档,在线追问我发你私信链接,或者加我同名网络云,记得追问我

⑸ 王世襄珍藏的明式家具,为什么要捐给博物馆

1993年,王世襄用一生的时间收集明清家具,这给年近80岁的他带来无尽的烦恼。1985年,79件明清家具由文物出版社和三联书店在香港出版。此后,这批家具备受关注,王世襄也借用这批收藏和研究的巨大成果,名扬天下。可惜的是,他的生活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与当时北京的压抑气氛相比,1993年的上海博物馆正在进行人民广场的重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重建过程中,时任馆长的马承源不仅忙于工程监理,还经常飞往香港寻找古代青铜重器,以扩大展览。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⑹ 收藏大家:王世襄,看他是怎么看待收藏这件事的

王世襄(1914-2009),号畅安,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福州。小学、中学就读北京美国学校,燕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曾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陈列部主任,中国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采访者:您收藏的家具如今都在上海博物馆,有没有“舍不得”的心情?
王世襄:没有。只要我对它进行过研究,获得了知识,归宿得当,能起作用,我不但舍得,而且会很高兴。当时,香港朋友庄先生和我商量,想要买我的家具之后捐赠给上博。于是,我提出了条件:你买我的家具必须全部给上博,自己一件也不能留。如同意,连收在《明式家具珍赏》的家具我一件也不留,全部出让。而且不讲价钱,你给多少是多少,只要够我买房迁出旧居。其实当时所得只有国际行情的十分之一,但我心安理得,认为给家具找到了一个安心的好去处。就这样,搜集了40年的79件家具全部进了上博。这79件中有明代的牡丹纹紫檀大椅,是举世知名的精品。在《明式家具珍赏》中只用了一件,出现过两次。按照我和庄先生的协议,我只需交出一把,可以自留三把,但我四把全交了。原因是四把明代精品放在一起,太难得了,我不愿拆散它们。四把椅子在我家中多年,从未按应用的格式摆出来过,到了上博可以舒舒服服地同时摆出来,它们终于得到了自已的安身之所,那多好啊!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那里获得过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物归其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想永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妄想者岂非是大傻瓜!
采访者:《明式家具珍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内外具影响力的文物图集,先后有中、英、法、德等九个版本问世,备受海内外学者推崇,您是甚么时候开始研究家具的?
王世襄:40年代初,在四川宜宾李庄,也就是在中国营造学社工作的时候,我经常阅读有关建筑的古籍,对《营造法式》和清代则例的装修及家具产生了兴趣。后来,又读到德国人艾克著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我认为中国家具中国人自己不能不研究,就暗暗立下赶超的志愿。之后四十余年,搜集与研究同步并进,除文革期间外,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终止过,直到1985年出版第一部著作——《明式家具珍赏》。
收藏逸事:一对杌凳先后看了20次,最终涨了20倍
采访者:您现在还写有关家具的文章吗?
王世襄:我现在已经很少写这样的文章了,承认自己落后了,不动了,如果想写必须重新调查、学习。一是近年来有很多从东南亚进口的木材,有的品种根本没有见过,连木材的形态色泽都不了解,做成家具就更说不清了。二是由于古旧家具的升值,仿制修配,不惜工本,发明了不少新方法,甚至连新科技都用上了。制作者们讳莫如深,严格保密,不下功夫搞好关系,无从得知。三是当年编写家具书,除自有者外,他人所藏的也都经过仔细过目。近年中外各地,藏者大增,自然有不少品种、造型为我过去所未见。如想增补,首先须审查实物,看有无修配改造。家具散在各地,很难如愿。如想使用照片,又涉及版权问题,困难更多。如何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我知道应当怎样去做,只是九十衰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有当年《珍赏》、《研究》两书,线图有数百幅之多,皆出老伴荃猷之手。她已先我而去,今后还有谁能为我制图呢?最近写了一篇关于超长的铁梨大供桌文章。该物件十分罕见,曾求一位内行朋友去广州为我仔细观察了两次,查明没有修配改造过,是“原来头”(家具行术语,即未修补过),才敢动笔。可见我现在要写篇家具文章多么不容易. IP:I88%I76Z,ZOI6
采访者:能说说家具收藏过程中的逸事吗?
王世襄: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通州一个回民老太太家看到一对杌凳,非常喜欢。可惜藤编软屉已破裂,但没有伤筋动骨。我要买,老太太说:“我儿子要卖20元,打鼓的只给15元,所以没卖成。”我掏出20元钱,老太太说:“价钱够也得我儿子回来办,不然他会埋怨我。”我等到天黑还不见他儿子进门,只好骑车回北京,准备过两三天再来。不料两天之后在东四牌楼挂货铺门口看见打鼓的王四。王四坐在那对杌凳上。我问他要多少钱,他说“40元”。我说:“我要了。”恰好那天忘记带钱包。待我取钱马上返回,杌凳已被红桥经营硬木材料的梁家兄弟买走了。自此以后,我常去梁家。兄弟二人,每人一具,就是不卖。我问是否等修好再卖。回答说:“不,不修了,就这样拿它当面盆架用了。”我眼看着搪瓷盆放在略具马鞍形的弯枨上,袖手无策,心中焦急。后来一年多的日子里,我先后去了20次,最后花了400元才买到手,恰好是通州老太太要价的20倍。
采访者:为什么您爱说自己不是收藏家?
王世襄:收藏不单靠眼力、靠自己爱好,钱财对收藏也十分重要,我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说明我根本不具备收藏家的条件。长物可能很珍贵,也可能只是一把破笤帚,我的长物多接近后者。这些长物,有的或许有研究价值,有的或许有欣赏价值,但未必有经济价值。所以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收藏家。

收藏感悟: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
采访者:您是如何琢磨一件东西的?
王世襄:有四个步骤:一、凭直觉;二,见实物,把真实的东西拿在手里面把玩、体会,获得感性体验;三、搞清楚实物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看清楚其机理和内部构造;四、研读相关文献。
采访者:您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王世襄:我没有收藏书画,没有收藏瓷器,没有收藏玉器,更没有收藏青铜器,因经济所限,对这些都不敢问津。只是用几元或一二十元的价格,掇拾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取,微不足道。我过去只买些人舍我取的长物,通过它们来了解传统制作工艺;辨正文物之名称;或是坐对琴案,随手抚弄以赏其妙音;或是偶尔把玩,藉以获得片刻清娱。在浩劫中目睹辇载而去,当时我能坦然处之,未尝有动于衷。由此顿悟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有所会心,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这是我多年来坚守自珍,孜孜以求的。

王世襄属于那种真正的书香门第。父亲王继曾是著名的外交官,曾经担任过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秘书。祖父王仁东曾任内阁中书、江宁道台,祖父的哥哥王仁堪是清光绪三年的状元,曾上条陈劝阻慈禧太后修颐和园。高祖王庆云更是被记载入了《清史稿》中。母亲金氏一族,则是江南有名的大户人家。外公靠办实业起家,很有西洋新派思想,把几个孩子都送到英国留学。母亲金章在英国学习美术,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花鸟画家。舅舅金城则更有名,20世纪初北方画坛的领袖,当时的地位甚至超过张大千。这种出生实在让人羡慕,世代为官的父亲家族给了他儒学礼教方面的精神支持,而母亲家族则为他提供了强大的艺术基因。王世襄从小在国际学校学习,每天放学后还接受两个小时的儒学教育。不过事情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历史上只会多一个精英分子,而不会出现那独一无二的王世襄。

⑺ 谁给发一套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鉴赏》的PDF吧,谢谢

一套网沈阳的《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鉴赏都都是很不错的两本书

⑻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哪里还能买到正版书

您的问题,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可以到市级大型书店都可以买得到!

⑼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

您是想问什么问题呢?
http://wangshixiang.blogbus.com/
这上面有很多王老的资料,您可版以看看权。

⑽ 王世襄珍藏的明式家具捐给博物馆,你觉得这是为何

在王世襄老先生丰富多彩渊博的藏品中,更为关键,总数也较多的产品品种,是明式家具。在近几十年的个人收藏职业生涯中,他能凭一己之力个人收藏到这种精绝之品,真是称之为是绝世惊喜。

这就是客观事实。内行人的人一眼就看得搞清楚:这实际上便是半送!

如何把这批国之瑰宝运输到上海博物馆,曾叫人费尽心思,期间也有一段波折。

王先生与上海博物馆,对这批家具的运输事项,拥有自己不一样的顾忌。王先生是怕从北京运到上海的中途遭受毁坏,而上海博物馆对这批家具的使用价值都相互了解,担忧北京层面知情人后,会劝说王先生更改想法,想方设法留到北京,不允许运出。

1976年,王先生的朋友朱家溍老先生的大家族,将家藏十几件极其珍稀的明朝清代家具,免费捐赠给承德避暑山庄。万万想不到,运输全过程中,货运司机竟为了更好地拉私工作,把这批家具三下五除二,全从车里给扔了出来,在客店当院子堆积了整整的五天。待他做完私工作后又扔进入车内运往了承德市。结果,这批拖运的宝贵的家具摔损散逸惨痛。更诡异的是过后竟没有人对于此事承担,没有下文了。

鉴于此,王先生真被吓住了。因而怎样把这批收藏妥当运出,别重演周家那批家具的分崩离析,毁于一旦,变成他最为关心的难题。逐渐时,王先生告诉我,为了更好地安全性,要找专业的货运公司。可是依次找了俩家以后,公司办公室的脏乱差样儿和值班员那叫一个粗犷的言谈举止作派,把咱们给吓回家了。

显而易见,那时候中国的长途货运企业没有一家能令王先生安心。之后,大家找到大通国际运输公司。那时候,该企业在霄云路设有办公室,好像是那时候国内唯一一家国际运输公司。经联络后,我发现了别人的业务流程等级很高,关键从业国际航空货运,对中国内地的业务流程并不太熟,都不太适合。王先生也感觉挺缺憾,并且根据这几回与货运物流触碰更为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为了更好地确保万无一失,无可奈何下,他要我寻找英国总领事麦克•洛瑞恩,期待获得他的协助。我曾带他参观考察过王先生的个人收藏,他对王先生也尤其重视。大家讨论能否以国际性外交关系货品的为名,找一个靠谱的国际运输公司来运输,以求保证肯定的安全保障。对于此事,英国使者表明全力支持,大使夫人更表明想要全过程责任协助并亲自参加监管。

激动人心南进记

上海博物馆从来不担忧运送安全性。可她们怎样也无法释怀:为何北京市政府部门和艺术组织没有出来阻止这事。因而内心犯嘀咕,担忧这期内若北京层面觉悟了,这批古家具出不上北京。她们的顾忌肯定有些道理,一点儿都不吓人。我坚信,若当初咱北京市委和艺术系统软件中就算有一位领导人员,能意识到这批珍贵文物家具的就算是一半的使用价值,并且别人仅给了王先生小小一百万美元,毫无疑问都是会想尽办法说动王先生将之留下,绝对不会让这批闻名世界的精典就是这样给一锅端运走北京。

最终,上海博物馆决策,由馆方来人亲自赴北京承担运送。

对于此事,上博马承源馆长真的是挖空心思了心计,他合理地选用了“曲线图”运送的方式,先将王先生的七十九件家具从家里迅速地运往了一个北京极可以信赖的中间大行政机关,此行政机关与古时候工艺品不相干,在那里放了一段时间,细心包装后,上海博物馆派来啦工作人员和最少一个排的武警战士职业,承担装货和跟车押送。

那一天,她们是夜里考虑的,大概在晚上十一点钟上下,我收到了上海博物馆承担运输家具的人拨打的电话。他好像焦虑不安以后长舒了一口气,又轻轻松松又激动:“大家早已出了北京的地段啦!”语言当中,听得出来他的冲动之情。

阅读全文

与王世襄捐献家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oost电路原理 浏览:225
飞涂外墙防水胶怎么样 浏览:8
如何查询百邦维修进度 浏览:742
广东gf防水材料多少钱一公斤 浏览:348
胶州仿古家具市场在哪里 浏览:249
汽车水泵保修期限 浏览:101
赣州市哪里回收旧家电 浏览: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浏览:539
房屋漏水物业如何维修 浏览:54
前锋热水器泸州维修点 浏览:768
电动车维修技巧免费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449
电影里的智能家居 浏览:277
塔吊维修怎么写 浏览: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浏览:927
多久压电路 浏览:328
济南历城区家电维修地址 浏览:429
买华为平板如何注意买到翻新机 浏览:162
switch如何验证是不是翻新 浏览:275
济南lg空调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286
小米虹口维修点 浏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