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摄像头电路板上GMULRD是接什么的
六个插针的应该是菜单控制线!!
❷ 电路系统图里面LRD-D(9~13A)是什么 意思
热过载继电器
吸合电流:13(A)
触点切换电流:13(A)
❸ 电感和电容的储能计算公式
电容的储能公式 W=1/2CU²
电感的储能公式 W=1/2 L I²
电学物理量对电容的定义为: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C。
由 C=Q/U 得 Q=CU。由电流定义得出 i=dq/dt=C/dt
因为u是变量,所以瞬时功率为p=ui=Cu/dt.所做的总功为W=(pt在t从负无穷到t的范围取积分)。
即: w=(Cu/dt*(dt)在之前说的范围内取积分).dt消掉变为w=(Cu在u从负无穷到u(t)的范围内取积分)。
得出w=1/2C[u(t)²-u(负无穷时)²]=1/2Cu(t)² (式中u在时间为负无穷时是0)
当线圈与电源接通时,由于自感现象,电路中的电流 i 并不立刻由0变到稳定值 I,而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电路中的电流在增大,因为有反方向的自感电动势存在,外电源 E 不仅要供给电路中产生焦耳热的能量,而且还要反抗自感电动势 EL 做功。下面我们计算在电路中建立电流 I 的过程中,电源所做的这部分额外的功。在时间 dt 内,电源反抗自感电动势所做的功为:
dA = - EL * i * dt
式中 i 为电流强度的瞬时值,
EL为: EL = - L * di / dt
因而 dA = L* i *di
在建立电流的整个过程中,电源反抗自感电动势所做的功为:
A = ∫ dA =∫ (0 I) L * i * di = 1/2 * L * I²
这部分功以能量的形式储存在线圈内。当切断电源后,它通过自感电动势作功全部释放出来。即A=W=1/2 L I²
❹ PLC编程中LPS和LRD的意思
LPS和LRD都操作复指令;制
LPS (Logic Push);逻辑入栈指令(分支电路开始指令)。在梯形图的分支结构中,可以形象地看出,它用于生成一条新的母线,其左侧为原来的主逻辑块,右侧为新的从逻辑块。因此可以直接编程。从堆栈使用上来讲,LPS指令的作用是复制堆栈顶部的数值,并将此数值推到堆栈中。堆栈底部被推出或丢失。
LRD (Logic Read):逻辑堆栈指令。在梯形图分支结构中,当新母线左侧为主逻辑块时LPS开始右侧的第一个从逻辑块编程,LRD开始第二个以后的从逻缉块编程。从堆栈使用上来讲,LRD将第二个堆栈值复制到堆栈顶部。堆栈没有被推出或弹出,但堆栈顶部的旧数值及被复制的数值破坏。
❺ LC1D09代表什么继电器
LC1D09代表施耐德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继电器所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
输入量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两大类。
继电器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5)电路LRD扩展阅读:
施耐德继电器的作用: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 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 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 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❻ lrd台灯基本不亮,原因是什么
这种台灯的电池一般是3.6V左右的锂电池,测量电池电压只有2V,要么是电池坏了,充不进电,要么是充电电路坏了。
如果有动手能力,随便找一个能用的手机电池,替换原来的电池,就可以找到故障原因了。
❼ 求大神帮忙设置一个C语言程序,能让LRD显示12和7,电路图如下,用的是AT89C52,恳求大神帮忙,可以加分!
你把你的仿真图发到857656772腾讯邮箱,我帮你写一下吧!
已经给你发过去了。
❽ 电器中LRD32KN什么意思
热过载继电器
❾ 谁知道这种继电器的型号
兄弟,这是接触器+热继电器组合,图上看不出具体型号,请根据电路及电流选择,国产CJX2接触器+NR4热继,施耐德LC1D接触器+LRD热继电器,注意尺寸配合
❿ PLC中 LPP和LPS是什么指令
如下:
1、逻辑推入栈指令LPS (分支或主控指令)
逻辑推入栈指令在梯形图中的分支结构中,用于生成一条新的母线,左侧为主控逻辑块时,第一个完整的从逻辑行从此处开始。
2、逻辑弹出栈指令LPP(分支结束或主控复位指令)
逻辑弹出栈指令在梯形图中的分支结构中,用于将LPS指令生成一条新的母线进行恢复。
注意:使用LPP指令时,必须出现在LPS的后面,与LPS成对出现。
(10)电路LRD扩展阅读
基本结构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
电源
电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PLC内部所需的直流电j目前大部分PLC采用开关式稳压电源供电。[6]
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控制中枢,也是PLC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了PLC的性能。[6]
中央处理器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都集中在一块芯片上,通过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与存储器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是处理和运行用户程序,进行逻辑和数学运算,控制整个系统使之协调。
存储器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它的作用是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逻辑变量和其他一些信息。其中系统程序是控制PLC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由PLC生产厂家编写,并固化到只读存储器(ROM)中,用户不能访问。
功能特点
(1)可靠性高。由于PLC大都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因而集成度高,再加上相应的保护电路及自诊断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编程容易。PLC的编程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梯形图及命令语句,其数量比微型机指令要少得多,除中、高档PLC外,一般的小型PLC只有16条左右。由于梯形图形象而简单,因此容易掌握、使用方便,甚至不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就可进行编程。
PLC内部工作方式一般是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在一些大、中型的PLC中增加了中断工作方式。当用户将用户程序调试完成后,通过编程器将其程序写入PLC存储器中,
同时将现场的输入信号和被控制的执行元件相应的连接在输入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接着将PLC工作方式选择为运行工作方式,后面的工作就由PLC根据用户程序去完成,右图是PLC执行过程框图。PLC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完成六个模块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