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RLC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的一些问题
实际上,串联谐振电路比并联谐振电路的理论分析更简单些。
1,2:
f。就是让容抗等于感抗的那个频率,谐振就是电抗为0。概念上,好像没有'电流发生谐振',某个电压发生谐振这样的提法的。因为谐振是指这个电路的状态,这时电路的各部分自然也就处于谐振状态了。(当然,谐振并不保证某个元件上的电压最大,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元件的电压可能会在频率为0时才最大,所以谐振并不以电压最大作为依据)。
3,可以的,但由于方便性,精度等等原因,一般不用这个方法。
4,提高Q值。
⑵ 在RLC串联二阶动态电路特性的研究实验中,用哪些实验方法可以判断电路处于谐振
有以下几种实验方法:
一、测量电压法,要用毫伏表测电压。
1、电阻电压测量,当电阻上电压最大时发生谐振。
2、当电感电压等于(严格讲是略大于,因为实际电感有电阻)电容电压时发生谐振。
二、电流测量法
线路电流达到最大值时发生谐振。
⑶ rlc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为什么要保持电路电压不变
串联时,电流只有一个回路,电流大小等于回路电压除以阻抗。电流不可能大于电源输出电流(等于该电流)。而电容和电感上的电压互为相反,回路电压等于这两个电压差值加上电阻压降。因此串联谐振是电压谐振而不是电流谐振。
并联时,负载电压只有一个,电流回路有两个,电压与电源相同,电容电流与电感电流的差值等于电源电流。因此这是电流谐振。
串联谐振电路当然可以做升压变压器:当电容与电感的阻抗值接近时这两个阻抗压降可达到非常高的数值。电气试验中大型变压器交流试验就有利用此原理提高被试变压器的试验电压的(变压器对地相当于大电容,串以计算好的电感,当给定0-200-380伏时就可得到数千到一万伏电压)。
不过,计算电容电感一定要准确,否则太高电压是非常危险的。升压不能一下到位,必须用调压器一点一点地升。
⑷ RLC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思考题
1因为理论值都是严格的数据推论,在试验当中采用的元件数值,和环境温度都是具有偏差,其相差是各个数值偏差乘积的关系,所以显示相差很大。
2因为串联谐振发生后元件的串联端电压升高许多,称为串联谐振。人们利用这个效应发明了收音机的选频电路。 并联谐振的发生表现为线路电流增加许多,所以称作并联谐振。人们利用这个特性,开发出陷波电路,专门吸收某个不希望的频率。
3 谐振状态的电压升高是若干元件的特性因数共同起作用的一种表现,一旦改变了特性因数升压也就消失。所以不可以用负载的因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