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路上我们一般采用什么存储器,为什么
那种类可就多了。
RAM类:SRAM、DRAM
ROM类:ROM、EPROM、EEPROM、Flash
ROM等等
还有机械的存储器,比如硬盘、磁带、光盘等等。
『贰』 看了一个存储器设计的电路图,有些小地方看不懂。
1)A14--A18值都=1,所以用个5与非门,输出才=0,输入端G2A(G2B)画一个圈表示低电平有效;
2)A14到A18的值你必内须容知道,否则你就不知道何处去访问内存块,这是分配内存块地址时就必须指定的,另外M表示要访问内存块,IO就表示访问的是IO地址;
3)138输出端的圈圈表示低电平输出有效;
这里,地址:A19=0,A18--A14=1,A13--A12=0,A11=0,1,则分别选通两个6116;
『叁』 存储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存储器分为RAM(数据存储器)和ROM(程序存储器),他们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即实现对电平0和1的存储。
存储电路的工作原理见下图,你可以把它看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你的报告就可以写出来了,然后大规模的存储电路集成起来可以构成存储器。
如果是应付写报告,我给你概括下吧,存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存储电路是把送来的地址信号通过地址译码电路,在存储矩阵中选中相应的存储单元,将该单元存储的数据送到输出端口,为了实现存储器的扩展往往在存储器上加使能信号EN.大规模的存储电路集成封装起来就组成存储器。
『肆』 简述存储器和寄存器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
存储来器是能存储大量二值信自息的半导体器件,它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输入/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每个存储单元不直接引出输入/输出端,采用公共输入/输出总线结构。
寄存器是用于寄存一组二值代码(信息),由时钟触发器组成;每个存储单元直接引出输入/输出端。
『伍』 存储器的电路原理是什么
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就是一个双稳态半导体电路或一个CMOS晶体管或磁性专材料的存属储元,它可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由若干个存储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然后再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器。一个存储器包含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按字节编址)。每个存储单元的位置都有一个编号,即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表示。一个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可存放数据的总和称为它的存储容量。假设一个存储器的地址码由20位二进制数(即5位十六进制数)组成,则可表示2的20次方,即1M个存储单元地址。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则该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为1MB。
『陆』 存储器是什么
存储器(Memory)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在数字系统中,版只要能保存二权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
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
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6)电路储存器扩展阅读:
1、分类
cf闪存卡:一种袖珍闪存卡。像pc卡那样插入数码相机,它可用适配器,使之适应标准的pc卡阅读器或其他的pc卡设备。
sd闪存卡:存储的速度快,非常小巧,外观和MMC一样,市面上较多数数码相机使用这种格式的存储卡。
数字胶卷:一种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同日立的sm卡、松下的sd卡、索尼的memorystick属同类的数字存储媒体。
2、特性
优异性能支持高并发、带宽饱和利用。存储系统将控制流和数据流分离,数据访问时多个存储服务器同时对外提供服务,实现高并发访问。
无论系统是采用电池供电还是由市电供电,应用需求将决定存储器的类型以及使用目的。另外,在选择过程中,存储器的尺寸和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柒』 存储器芯片由哪些电路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用2k*4的RAM芯片组抄成32KB的外扩存储器,共需袭芯片32片。芯片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存储器(Memory)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其概念很广,有很多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捌』 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存储器讲述工作原理及作用介绍存储器(Memory)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其概念很广,有很多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按用途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也有分为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存储器的分类方法。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内存指主板上的存储部件,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和程序,但仅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关闭电源或断电,数据会丢失。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采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存储位:存放一个二进制数位的存储单元,是存储器最小的存储单位,或称记忆单元存储字:一个数(n位二进制位)作为一个整体存入或取出时,称存储字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存储字的若干个记忆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存储体:大量存储单元的集合组成存储体存储单元地址:存储单元的编号字编址:对存储单元按字编址字节编址:对存储单元按字节编址寻址:由地址寻找数据,从对应地址的存储单元中访存数据。以存储体(大量存储单元组成的阵列)为核心,加上必要的地址译码、读写控制电路,即为存储集成电路;再加上必要的I/O接口和一些额外的电路如存取策略管理,则形成存储芯片,比如手机中常用的存储芯片。得益于新的IC制造或芯片封装工艺,现在已经有能力把DRAM和FLASH存储单元集成在单芯片里。存储芯片再与控制芯片(负责复杂的存取控制、存储管理、加密、与其他器件的配合等)及时钟、电源等必要的组件集成在电路板上构成整机,就是一个存储产品,如U盘。从存储单元(晶体管阵列)到存储集成电路再到存储设备,都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存储,区别是层次的不同。构成存储器的存储介质,存储元,它可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由若干个存储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然后再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器。一个存储器包含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按字节编址)。每个存储单元的位置都有一个编号,即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表示。一个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可存放数据的总和称为它的存储容量。假设一个存储器的地址码由20位二进制数(即5位十六进制数)组成,则可表示2的20次方,即1M个存储单元地址。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则该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为1MB。工作原理这里只介绍动态存储器(DRAM)的工作原理。动态存储器每片只有一条输入数据线,而地址引脚只有8条。为了形成64K地址,必须在系统地址总线和芯片地址引线之间专门设计一个地址形成电路。使系统地址总线信号能分时地加到8个地址的引脚上,借助芯片内部的行锁存器、列锁存器和译码电路选定芯片内的存储单元,锁存信号也靠着外部地址电路产生。当要从DRAM芯片中读出数据时,CPU首先将行地址加在A0-A7上,而后送出RAS锁存信号,该信号的下降沿将地址锁存在芯片内部。接着将列地址加到芯片的A0-A7上,再送CAS锁存信号,也是在信号的下降沿将列地址锁存在芯片内部。然后保持WE=1,则在CAS有效期间数据输出并保持。当需要把数据写入芯片时,行列地址先后将RAS和CAS锁存在芯片内部,然后,WE有效,加上要写入的数据,则将该数据写入选中的存贮单元。由于电容不可能长期保持电荷不变,必须定时对动态存储电路的各存储单元执行重读操作,以保持电荷稳定,这个过程称为动态存储器刷新。PC/XT机中DRAM的刷新是利用DMA实现的。首先应用可编程定时器8253的计数器1,每隔1⒌12μs产生一次DMA请求,该请求加在DMA控制器的0通道上
『玖』 储存器是如何储存信息的
存储器(semi-conctor memory)
是一种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体的存储器,内存储器就版是由称为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权
按其功能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只读ROM)
RAM包括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当关机或断电时,其中的 信息都会随之丢失。 DRAM主要用于主存(内存的主体部分),SRAM主要用于高速缓存存储器,ROM
主要用于BIOS存储器。
按其制造工艺可分为:双极晶体管存储器和MOS晶体管存储器。
按其存储原理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其优点是:体积小、存储速度快、存储密度高、与逻辑电路接口容易。
主要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堆栈存储器等。
半导体存储器的技术指标主要有:
1. 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M×每单元位数N
2. 存取时间:从启动读(写)操作到操作完成的时间
3. 存取周期: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4.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可靠性)
5. 功耗:动态功耗、静态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