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Ⅱ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图示
A、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由内于不知道R1+R2与内阻r的关系,所容以不能确定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化,故A正确;
B、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得知,电路中总电流I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两端电压增大,故B错误;
C、电路中总电流I增大,内电阻与R2所占电压增大,R1的电压减小,根据Q=UC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故C正确;
D、电压表测量路段电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得:△U=△Ir解得:
=r,是个常数,故D正确;
故选:ACD
Ⅲ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滑动来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总自电阻增大,电动势不变,则总电流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内电压减小,电动势不变,则外电压增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小,则小灯泡变暗.故A、B正确.
C、外电压增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小,则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根据Q=CU知,电容器上电荷量增大.故C错误.
D、根据P=EI知,电流减小,则电源的总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
Ⅳ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E=6.3V,电源内阻r=0.5欧,R3为一滑动变阻器,总电阻为5欧,
滑动到两边相等为功率最小,即Rpa=3欧姆,此时,R总=3欧姆,I=6.3V/3=2.1A,P=IE=13.23J
滑动到A点功率最大,此时,R总=2.1欧姆,I=3A,P=IE=18.9J。
Ⅳ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内阻为r,闭合开关S,待电流达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A、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一些,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版电路总电阻增大,由欧权姆定律分析可知: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正确.
B、总电流减小,小灯泡L变暗.故B错误.
C、电流达到稳定后,电容器的电压等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阻器的电压UR=E-I(RL+r),I减小,UR增大,电容器电量增大.故C正确.
D、电源的总功率P=EI,I减小,P减小.故D错误.
故选AC
Ⅵ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恒定且不可忽略.初始时刻,电路中的电流等于I0,且观察到电动机
AC、根据公式P=I2R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为I0的一半,则电源的热功率和电动机的热功率均减为专初始时的
.故属AC错误.
B、电路中电流减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由于电源有内阻,所以变阻器的电阻不是初始的2倍,所以由P=I
2R知变阻器的功率不是初始时的一半.故B错误.
D、根据公式P=EI,E不变,则电路的总功率减为初始时的一半.故D正确.
故选:D.
Ⅶ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线圈L的电阻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闭合S瞬间至稳定过程,
A、闭合S瞬间,L相当于断路,灯泡立即亮,闭合S稳定后,线圈L相当于导线,则灯泡回被短路熄灭,答故A错误;
B、当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板带负电,故B错误.
C、D断开S的瞬间,线圈L中电流减小,产生自感电动势,相当于电源,与灯泡组成回路,根据线圈的电流方向不变,则灯泡中电流方向向右,电阻R中无电流通过.故C正确,D正确.
故选:CD.
Ⅷ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闭合电键S,待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减小R的阻值.则()A
由图可知,R与R1并联后与R2串联;当R减小时,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
因电流增大,R2为纯电阻电路,故R2两端电压增大;并联部分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故只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Ⅸ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电阻R 1 =3Ω,R 2 =6Ω,电容器的电容C=3.6μF,二极管D具
|
R 2 |
R 1 + R 2 |
Q=9.6×1
0 -6 C
故断开S 1 后流过R 1 的电量是9.6×10 -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