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车间的设备日常维修费用是计入“制造费用”还是“管理费用”
结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生产车间的设备日常维修费用通常被计入“管理费用”科目,而非“制造费用”。
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明确指出,对于那些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如日常设备维修,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上,会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以反映这些费用的支出。
准则进一步解释,即使在非正常停产期间产生的停工损失,如人工费、水电费等,如果是由于非正常原因(如设备故障),这些费用通常会转至“管理费用——停工损失”科目。然而,季节性停产期间的正常费用则可能计入“制造费用”,待产品生产时再转至生产成本,但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始终不计入“制造费用”,始终保持在“管理费用”科目内。
2. 厂房维修费放什么科目
厂房维修费应计入“管理费用厂房维修费”科目。以下是关于该科目的详细说明:
厂房维修费的性质:
科目选择:
会计处理:
3. 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维修费计入什么科目会计分录是什么
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维修费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
具体说明如下:
计入科目: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维修费属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当这些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在此情境下,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当生产车间发生固定资产维修费用时,应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其他相关说明:
管理费用核算内容广泛,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等,以及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除了费用化处理外,还可能进行资本化处理。资本化处理的后续支出应通过“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核算,并在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
对于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摊销。
4.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维修厂房道路记入哪个会计科目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维修厂房道路的费用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维修属于日常修理性质,那么应当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若维修属于大修理性质,则需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然后按月摊销计入“制造费用”。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对于日常修理,会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而对于大修理,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每月摊销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第三十二条指出,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应在发生时根据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第三十三条则指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但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和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则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会计科目的使用。在“1601 固定资产”科目的主要账务处理中,修理费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大修理支出,应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在“1801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中,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小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应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每月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应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