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饭锅内部接线图
普通电饭锅接线实物图如下:
电饭锅内部接线方法步骤:
1、电源保专险接发热盘属一端,电源入线接开关一端。
2、开关另一锅接发热盘另一端,恒温器两端分别接开关两端。
3、加热共端接发然盘温度保险管,加热灯另一端接发热盘另一端。
4、保温灯另一端接开关另一电源另一端,自己家的按照这个接好就可以用了。
❷ 急求普通电饭煲接线图
那根黄色的是从插座中间来的,是接外壳的,也就是接地,白色的接保温加热板的,就是上面只有一根线的小板,火柴盒大小的就是。不过你的坏了,买一块来接到原来的地方就可以了,当然拆了就没有保温功能了
❸ 电饭锅原理电路图
普通电饭煲主要结构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发热盘:
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限温器:
又叫磁钢。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摄氏度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保温开关:
又称恒温器。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当温度达到80摄氏度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摄氏度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如此反复,即达到保温效果。
杠杆开关:
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个常开触点。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此后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
限流电阻:
外观金黄色或白色为多,大小象3W电阻,按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热管的作用。常用的限流电阻为185C、5A或10A(根据电饭煲功率而定)。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的关键元件,不能用导线代替。
❹ 电饭锅工作原理的简化电路图
普通电饭锅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杯开关、限流开关丶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如图②所示,是电饭锅电路图。其中k1为磁钢式限温开关,k2为双金属片保温开关,R为电热盘中管状电热元件,T为热溶式超温保护器,R1.R2为限流电阻,L1为煮饭指示红色氖灯,L2为保温指示黄色氖灯。电饭锅的奇异功能,就在于K1、K2两个开关的妙用。
插头插入电路,闭合K1之前,你会看到红黄两指示灯交替发光。内锅温度较低,双金属片开关K2自动接通,L2支路被短路,黄灯L2不亮,红灯亮,且R发热。当内锅温度达到70一80℃时,k2自动断开,由于R《《R1,L1支路被R短路,红灯L1熄灭,L2支路与R串联,黄灯发亮。
由于R2阻值很大,所以,流经L2、R2、R、T回路的电流很小,R消耗的电能很少,内锅温度降低。当温度低于70℃时,K2再自行接通。如此循环,内锅温度保持在70一80℃之间,饭煮不熟。
用手按一下磁钢式限温开关k1,此时L2支路被短路,黄灯L2不亮,L1支路与R并联,红灯L1亮且R持续发热。当内锅温度达到100℃时,内锅中的水汽化完。饭煮熟后,K1自动跳开,如同K2自动跳开一样的道理,进行上一段分析中的循环,米饭温度保持在70一80℃范围。一旦磁钢式限温开关K1失灵,内锅温度过高时,热溶式超温保护器T将发挥作用,使电路断开
❺ 电饭锅的接线原理是怎么样的
整个电路由热熔断器 FU、发热器、限温器、保温器、加热指示灯和保温指示灯等部分组成。接通文库电源后,电热发热器为内锅加热煮饭,饭煮好后限温器自动切断发热器电源,电饭煲进入保温阶段,自动控制在约70℃的温度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电饭煲一般用来煮干饭,如用来煲汤、煮稀饭、蒸食物却不能自动“跳闸”,而一些需要“文火”熬煮的食物也因无法调节其火力大小,容易产生汤液外溢,既不安全,又浪费电能。如果将普通的电饭煲配用这里介绍的火力控制器,就可使其功能增加,为使用者带来诸多方便。
该装置的电路原理图见上图1。它由机械定时器和无级调压电路两部分构成。CZ1是电饭煲用的插座。S是功能转换开关,当S拨至“1”时,火力控制电路失去作用,电饭煲恢复普通煮饭功能;当S拨至“2”时,接通了火力控制电路,电饭煲可用于熬汤、煮稀饭、蒸煮食物等。无级调压电路由双向可控硅VS无触点控制开关,2CS双向触发二极管,RP、R2、C移相网络构成。调节RP的阻值,可以获得不同的充电时间常数,从而得到VS不同的导通角。
定时器起自动断电的作用。R1、ZD、HTD构成定时声光报讯电路。用于熬汤时,可根据食物的烹调经验,先将机械定时器旋一定角度(如需要30分钟),此时声光报讯电路被定时器开关答短接不工作,然后按下电饭煲上的开关,调节RP,可使电饭煲两端的电压在60V-220V范围内无级变化。加在电煲上的电压不同,要获得不同的火力,其汤液既不会因火力过大外溢,同时又能节省电能,熬出的汤味道出较香美。
当定时器预定时间到,定时器开关触点断开,此时有微弱的电流流过报讯电路,引起声光报讯,通知主人,汤已熬好。在实际使用中,主人可将诸如:锅内食物量、火力大小、定时长短做记录,形成经验值,一段时间以后,便可得心应手,这样既不用长时间注意电饭煲,又能吃上熬煮的食物。
❻ 我是多年修家电的,这个电饭锅电路图我真的没看懂
此图正确。原理:插上电源,电饭锅处于如图所示工作(保温)状态。此时电路分成两路,一路指示,一路保温。
保温指示电路:很简单:电流流经微动开关上触点与保温灯及电阻构成回路,从而点亮保温灯,显示电路处于保温状态。
保温工作电路:电流流经温控器、转换开关上触点,经小功率电热管、二极管、大功率电热管构成回路。因为电路中串入了小功率电热管、二极管,所以大功率电热管处于低功率工作状态,实质就是只能起到保温作用。
下面分析电饭锅的工作(煮饭)状态的电路原理:当按下“开始”(煮饭)键后,微动开关和转换开关的触点分别向下并接通电路,温度开关也同时接通,此时,电流流经温控器、转换开关下触点与大功率发热管构成回路而工作,开始煮饭。同时,因为温度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实际是短路了小功率电热管和二极管,从而使大功率电热管处于全功率工作(煮饭)状态。
煮饭指示电路:因为微动开关触点向下,电流经煮饭灯、电阻保温灯及电阻构成回路,而此时原保温指示灯电路因为串入了煮饭灯及电阻,故电流减小不能点亮。所以只有煮饭灯被点亮,显示煮饭状态。
当电饭锅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煮饭完成)后,温控器触点断开,微动开关和转换开关也跳开,其触点又处于图上所示位置,于是电路开始处于(相对于发热管而言的)断电保温状态。当锅内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温控器触点接通,保温电路开始工作。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❼ 老式电饭锅维修方法图解
原因及检修方法:
1、电饭煲电源插座内进水或米汤,造成短路。这种情况可以用纸巾将插座内水分吸出,再用吹风机冷风将插座内吹干,然后再使用;
2、电饭煲电源插座或插头由于使用太久,表面碳化造成短路。这种情况可用细砂纸轻轻将表面的碳化层磨掉,再用酒精擦干净,晾干即可。
故障二:不通电
原因及检修方法:
1、保险烧坏了。换保险(300W-1000W换10A保险,1600W-3950W换15A、20A保险或换根连接线);
2、线路有问题。查看线路。
故障三:保温灯亮,煮饭灯不亮
原因及检修方法:
1、发热盘不加热,可能是电源线不良。检查线路;
2、发热盘不加热,也可能是金属片开关触点打火氧化。用沙纸或小锉刀把触点氧化部分打磨掉即可;
3、发热盘加热,检查灯板,如果坏了直接换个新的就好。
故障四:不能煮饭
原因及检修方法:
1、电源导线断路。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检查电源导线;
2、限流电阻熔断。此时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检查该电阻。若该电阻熔断必须用同型号限流电阻代替,不能直接用导线代替;
3、发热管烧断。没有限流电阻的电饭煲长时间工作,烧断发热管。此时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检查发热管,若断路则必须连同发热盘一起更换。
故障五:煮饭糊锅
原因及检修方法:
1、由于长时间超负荷使用或进水原因造成保温开关的常闭触点烧结粘在一起,虽然饭已经煮好,限温器也跳下,但保温开关仍在继续给发热管通电,一直加热造成糊锅。此时可用小刀把触点分开,然后用细砂纸将触点表面清理干净。
2、磁钢跳闸温度不对,不同大小的锅用的磁钢跳闸温度不一样,例如700W锅用2500W锅磁钢就容易糊锅。换相匹配的磁钢。
3、铁质锅胆由于传热、散热等原因,很容易糊锅、生锈、出沙眼,最好不要选用看起来又厚又重的铁质锅胆。
故障六:煮夹生饭
原因及检修方法:
1、米和水的比例不对,水放少了。调整米、水比例再试。
2、一般是限温器内的永久磁环磁力减弱造成的。此时可拆开电饭煲的限温器检查磁环是否断裂、吸力如何。若永久磁环断裂则必须更换相同型号的限温器;若吸力减小,可调节限温器上的调温螺钉,每次调节1/4圈,调节一次试煮饭一次。
3、锅胆底部与加热盘连接处有异物。将脏污异物清除干净;
4、锅胆变形,或锅胆变形后人为强加热把发热盘烧变形,导致锅胆无法与加热盘接触。给锅胆整形、更换锅胆或换发热盘;
5、磁钢吸力不免或弹性不好。换新磁钢。
6、温控坏了。更换换温控(1600W-2000W 换10A温控2800W-3950W换15A-20A温控)
温馨提示:电饭锅提前跳闸,说明肯定有某种原因或故障,一定要先查明原因,不要盲目按住按键强制加热,那样会烧坏发热盘或引起其它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