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原理
共射电路是放大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三极管接法,信号由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输入,从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因为发射极为共同接地端,故命名共射极放大电路。
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以三极 管的发射极为公共端。输入信号ui通过电容C1加到三极管的基 极,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又使集电极电流ic发生变 化,且ic的变化量是iB变化量的β倍。由于有集电极电压,uCE= UCC-iCRC,uCE中的变化量经耦合电容C2传送到输出端,从而得 到输出电压uo。当电路中的参数选择恰当时,便可得到比输入信 号大得多的输出电压,以达到放大的目的。
作为最常用的放大电路,我们必须掌握以下内容
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特性曲线、放大条件。
2、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
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共射极放大电路所要放大的是交流小信号Vi,Vi通过耦合电容C1以电压的形式加到三极管的B~E之间,以电流的形式通过B~E。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E~B。Vcc和Rb用来提供B~E接面适当的正向偏压以及可使三极管进入线性工作区的电流。这个部分称为输入回路。Vcc和Rc用来提供B~C接面适当的反向偏压。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B~C。集电极收集大量电子(负电荷),少数空穴(正电荷)漂移到基极与基极的空穴一起复合掉一部分E向C的电子(负电荷)。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Eb重新补给。由于E的电子浓度大于B,电位小于B,电源Eb在补充空穴的同时带来了从E~B~C的大量电子。三极管完成放大电流作用。放大了的信号电流通过Rc在C极上产生压降。这个压降就是输出端信号电压,是交流,可以通过电容C2耦合出去。Vcc,Rc和三极管CE极构成输出回路。RL是负载电阻。
⑵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这个放大倍数接近1,通常叫做“射极跟随器”,即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相等,专其特点属为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因而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而且带负载能力强,所以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也可用它连接两电路,减少电路间直接相连所带来的影响,起缓冲作用。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⑶ 模电中,如何区分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电路
模拟电路中基本的双极型BJT放大器结构。
掌握基本的BJT结构是区分共基极,共发内射极,共集电极电路的基础。容
以下三种结构是放大电路中常用的:
①共发射极
三种结构的区别如下表所示。总结如下:
1、共射电路是反相位的。
2、共基极电路的电压增益最高
3、输入阻抗最低的是共基极结构
4、输出阻抗最高的是共基极结构
⑷ 如何判断三极管电路是共基极、共集电极还是共发射极
相信大家看到模电书上说过画交流通路图来判定这三种组态。 这种方法不但麻烦而且也容易出错,我自己曾推导过,共集电极电路,按照书上交流通相信大家很多看到模电书上说过画交流通路图来判定这三种组态。
这种方法不但麻烦而且也容易出错,我自己曾推导过,共集电极电路,按照书上交流通路图方法(直流电源可认为短路)。
可见交流通路图中, 根据输入输出共用的那个信号脚为共极。 所以共集电极也可以认为是共 射极 所以推荐大家一个更加好的方法:除去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另一端就是共极。
所谓的共,即是把该极作为接地处理,不是指直接接地,而是交流接地,或者信号接地.一个脚通过电阻和电容(关键是电容)接地以后,另两个脚分另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那个接地的脚即为共XX电路。
比如共射极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集电极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共基极电路,信号从集电极输入发射极输出。
相关概念
共基极放大电路,输入信号是由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两端输入的,再由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两端获得输出信号,因为基极是共同接地端,所以称为共基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输入信号是由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两端输入的(在原图里看),再在交流通路里看,输出信号由三极管的发射极两端获得。因为对交流信号而言,(即交流通路里)集电极是共同端,所以称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是由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两端输入的(在原图里看),再在交流通路里看,输出信号由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获得。因为对交流信号而言,(即交流通路里)发射极是共同端,所以称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⑸ 什么是共发射极电路
如图:输入信号ui和输出信号uo的公共端与发射极相连。
共发射极电路是最基本专的单管放大属电路之一。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以下特性:
1、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反相;
2、有电压放大作用;
3、有电流放大作用;
4、功率增益最高(与共集电极、共基极比较);
5、适用于电压放大与功率放大电路。
⑹ 怎么区分共射极电路和共集电极的电路详细的解答
最标准的做法是画出其等效电路图,然后就一目了然。
快捷的判断方法就是观察输入与输出公用哪一个极,所谓共某极放大电路当然就是共用一个极作为回路了。
⑺ 共射电路与共集电路的区别
1.共射极复电路
是将晶体管制的发射极作为输入和输出的公共端,基极作为输入,集电极作为输出端。
共射极电路又称反相放大电路,其特点为电压增益大,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低频性能差,适用于低频、和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2.共集电极电路
是将晶体管的集电极作为输入输出的公共端,基极作为输入端,发射极作为输出端。
共集电极电路又称射极输出器、电压跟随器,其特点是:电压增益小于1而又近似等于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⑻ 共发射极电路和共集射极电路是如何定义的
两个三极管的C极连在一起的叫共集电极两个三极管的E极连接在一起的叫共射极 常见于PNP与NPN的连接中
⑼ 共集电极电路与共射极电路的区别与分析
这个简单,看电容的位置就可以区分出来。
从输出耦合电容的位置,可以明显区分出共集电回极和共答射极电路;如果电容从集电极上引出就是共射极电路;如果是从发射极引出就是共集电极电路;而共基极电路中明显的区别是基极上联接了一个公共电容,这是共集电极和共射极电路都没有的。
从电压和电流的放大增益来看,共射极电路对电流和电压增益都很高>1、共集电极电路则是输出电流增益很高>1,电压放大倍数为1,则电压无法放大、而共基极放大电路恰好相反电压增益很高>1,电流放大倍数为1,则电流无法放大。
⑽ 共发射极电路倒相是如何实现的应该怎样去理解
你提的问题是对的,没有错误。但对于一个初学者,这两个电阻的设置你是不可能掌握的。这两个电阻的设置(即选用)要根据共射电路在整个放大器中的位置,与前后级电路的关系,信号的大小,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要求,对噪声的要求,对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值的要求,对频率响应的要求等方面来选用和设置,同时要考虑该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设置等等。上面说的是不是很多?对于一个初学者难以掌握,对于老鸟也是不容易的。
一般来讲,共发射极电路的特点是:具有大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较低,约等于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be;输出电阻等于集电极电阻rc。
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那么首要的是要会分析、计算共发射极电路,而不是设计共发射极电路。所以,没有必要自己来设置rb和rc。
在你分析共射电路时,可能会让你计算rb、rc的数值,那不是设置,仍然是分析。先要根据问题中已经提供的条件,例如,已经告诉你vcc,icq或uceq,或者告诉你au,然后让你计算rb、rc,那么,你只要根据公式,一步一步地算,就会得到结果的。例如:已知vcc=12v,uceq=6v,rc=3k,让你设置rb,那么,你就应该这样算:
uceq=vcc-icrc
代入已知条件:6=12-icq×3k
解得icq=2ma。设晶体管β=100,则
ibq=icq/β=2ma÷100=20(μa)
rb=(vcc-uon)÷ibq=(12-0.7)÷20≈565(kω)
这样就解出了rb。
以上不是设置,而是分析。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