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那里有USB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USB是一种传输标准。
具体专参考属:http://ke..com/view/854.htm
B. usb电路原理图
这是一个充电器原理图吧。这么简单的图纸,又是做毕业设计的吧。那就自己回答吧。
C. 什么是USB,USB电路如何设计
USB即通用串行来总线,有USB1.0,USB2.0,现在已经到自了USB3.0,不过还没用广泛推广,能向下兼容,速度据说能和1394相媲美。
USB电路很简单,就是四线或者五线,只要所用的MCU上有专用接口直接连接即可,想用起来就需要有底层驱动支持了
D. 帮我分析这个usb电路图
•VBUS: 提供电源
•D-:
传输线 (双向传输线)
•D+:
传输线 (双向传输线)
•GND: 接地
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它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把它送入内核去执行。
实际上Shell是一个命令解释器
USB信号使用分别标记为D+和D-两条差分传输信号平衡传输D-相位刚好和D+完全相反,如果有高频的干扰信号出现,就会在磁环内产生感应。同时在线内产生幅度相同但是反相的感应信号,以抵消长导线的电磁干扰 ,消除杂波干扰。
如果用一根传输线,在高速数据传输(0、1的快速变化)或高频信号干扰下产生感应信号,影响数据的传输准确性。
D18的作用:起提供上拉电阻和阻抗匹配,低通滤波,静电保护作用。其中,保护用的二级管在高频下的容抗需要小于3PF(皮法)。
电阻R9的作用:防止插头未插入时电平浮动,通常这个下拉电阻很大,对正常通信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R85 上拉电阻,与DPRXD相连接,它提供2.8V的电压。
R5 下拉电阻
D-:传输线
D+:传输线
Q1 三极管是开关用, R83是控制信号输入
C74 C79 高频电容
U6 USB2.0 集成的瞬态抑制二极管( TVS),是浪涌保护器件,5V 工作电压 ,保护 4 条 I/O 高速数据线
工作原理如下:
USB有两种不同配置,一个用于低速传输,一个用于全速或高速传输。当配置全速数据传输时,1.5kΩ 的上拉电阻会在D+ 线和2.8V之间进行连接。在正常模式下工作时给R79引脚提供2.8V电压。假如使用USB电缆将外设连接到手机上,USB控制器会检测到有外设接入,这是由1.5kΩ上拉电阻、17K的下拉电阻(MASTPD2)和外设的电阻一起实现的, 1.3kΩ上拉电阻便会抵消17kΩ下拉电阻的反偏作用,通过DPRXD的电压发生变化,给USB控制器发出一个状态信号。该状态信号会告知UPP准备进行全速或高速传输.状态定义为当D+ 高于VOH
(min),而D-小于VOL (max)。
反之通过D-的上拉、下拉电阻确定用低速传输的,从电路图的来看是采用全速或高速传输。
R83、和其它的通路的电阻必须要满足阻抗匹配。
本人水平有限,希望能帮到你,请各位指点批评。
E. usb接口电路与usb接口是一样的吗
你的意思是线路排列还是电路结构,无论是哪一样,都不一样!
F. USB接口电路图
看这里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86504.aspx
G. USB电路里各个元件的作用
USB电路就是一片CH340,这是目前用的最多的USB转串口的芯片了,它需要的外部元件很少版。一个权外部晶振配两个电容,是时钟电路必配的元件。C2,C6是电源滤波电容。
如果单片机是5V的,那么CH340就可以与单片机直接连接了。
但图中的单片机是3.3V的,而CH340是5V的,所以,要把CH340的3脚(TXD)输出的5V电平转换成3.3V的电平,采用了一个二极管,这样电路就很简单。但是,这个二极管可是接反了,应该反过来,不知道你这个图是自己画的,还是从网上找的。这样接法,单片机的接收脚始终收到高电平,而且还会收到高于3.3V的电平。
而反过来才对,当CH340的TXD输出低电平时,二极管导通,单片机收到低电平,与TXD相同。
当TXD输出5V高电平时,二极管截止,因为有电阻R4拉到3.3V,单片机也收到高电平,但,已经把5V变成了3.3V,实现了电平转换。这才是正确的。
至于那个JP3,就是个排针,用短路块就可以将CH340与单片机连接起来。
H. 求usb接口电路的详细结构图(给图的链接,能有详细的解释最好了
给一个网站,这是一个老牌的专业网站。你申请会员后会有巨多与usb相关的资料下回载,不会答让你失望的
http://www.driverdevelo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