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包括
它由四部分组成: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反馈网络和稳幅电路。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有电容反馈振荡器和电感反馈振荡器两种。后者输出功率小,频率较低;而前者可以输出大功率,频率也较高。
1、放大电路-------建立和维持振荡。
2、正反馈网络----与放大电路共同满足振荡条件。
3、选频网络-------以选择某一频率进行振荡。
4、稳幅环节-------使波形幅值稳定,且波形的形状良好。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用来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的电路,电路中只有直流源而没有外接信号源。其频率范围很广,可以从零点几Hz到几百MHz以上,其输出功率可以从几mW到几十mW。
正弦波振荡器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此类应用中,对振荡器提出的要求是振荡频率和振荡振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正弦波振荡器的另一类用途是作为高频加热设备和医用电疗仪器中的正弦交变能源。这类应用中,对振荡器提出的要求主要是高效率地产生足够大的正弦交变功率,而对振荡频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一般不作苛求。
正弦波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电路。
为了产生正弦波,必须在放大电路里加入正反馈,因此放大电路和正反馈网络是振荡电路的最主要部分。但是,这样两部分构成的振荡器一般得不到正弦波,这是由于很难控制正反馈的量。
如果正反馈量大,则增幅,输出幅度越来越大,最后由三极管的非线专性限幅,这必然产生非线性失真。反之,如果正反馈量不足属,则减幅,可能停振,为此振荡电路要有一个稳幅电路。
㈡ 正弦波电路有那几部分组成
正弦波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电路。
为了产生正回弦波,必须在放大电路答里加入正反馈,因此放大电路和正反馈网络是振荡电路的最主要部分。但是,这样两部分构成的振荡器一般得不到正弦波,这是由于很难控制正反馈的量。
如果正反馈量大,则增幅,输出幅度越来越大,最后由三极管的非线性限幅,这必然产生非线性失真。反之,如果正反馈量不足,则减幅,可能停振,为此振荡电路要有一个稳幅电路。
㈢ 正弦波发生器如何实现
具体回答如图:
正弦波发生电路能产生正弦波输出,它是在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加上正反馈而形成的,它是各类波形发生器和信号源的核心电路。
为了产生正弦波,必须在放大电路里加入正反馈,因此放大电路和正反馈网络是振荡电路的最主要部分。但是,这样两部分构成的振荡器一般得不帆正碰到正弦波,这是由于很难控制正反馈的量。
如果正反馈量大,则增幅,输出幅度越来越大,最后由三极管的非线性限幅,这必然产生非线性失真。反之,如果正反馈量不足,则减幅,可能停振,为此振荡电路要有一个稳幅电路。
(3)正旋波电路扩展阅读:
产生正弦波的条件与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条件十分类似。只不过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是由于信号频率达到了通频清键带的两端,产生了足够的附加相移,从而使负反馈变成了正反馈。在振荡电路中加的就是正反馈,振荡建立后只是一种频率的信号,无所谓附加相移。
振荡器在刚刚起振时,为了克服电路中的损耗,需要正反馈强一些,即要求。
既然,起振后就要产生增幅振荡,需要靠三极管大信号运用时的非线性特性去限制幅度的增加,这样电路必然产生失真。这就要靠选频网络的作用,选出失真态谈波形的基波分量作为输出信号,以获得正弦波输出。
也可以在反馈网络中加入非线性稳幅环节,用以调节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达到稳幅的目的。
㈣ 什么是正弦波振荡电路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虚心请教各位了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用来产生一定频率和负值的正弦交流信号。它的频率专范围很广,可以从一赫属以下到几百兆以上;输出功率可以从几毫瓦到几十千瓦;输出的交流电能是从电源的直流电能转换而来的。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一个放大电路,在输入端加上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端才有输出信号。如果输入端无外加输入信号,输出端仍有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输出,这种现象称为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振荡电路就是在没有外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依靠电路自激振荡而产生正弦波输出电压的电路。
(4)正旋波电路扩展阅读:
正弦波振荡电路广泛应用于遥控、通信、自动控制、测量等设备中,也作为模拟电子电路的测试信号;一个实际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初始信号是由电路内部噪声和瞬态过程的扰动引起的。通常这些噪声和扰动的频谱很宽而幅度很小。
为了最终能得到一个稳定的正弦信号,首先,必须用一个选频环节把所需频率的分量从噪声或扰动信号中挑选出来使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而使其他频率分量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㈤ 关于一个产生正弦波的电路,请确认下图电路能否输出正弦波
这是典型的文氏桥振荡器电路(属于RC振荡器),用于产生正弦波。
R1C1等效于一节超前型移相电路,R3C2等效于一节滞后型移相电路,频率从低到高连续变化时,相移从
90°到-90°连续变化。显然其中必存在一个中间频率f0,使
RC串并联网络的相移为零。于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在幅度方面,负反馈环路使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R2/R4+1=4>3,满足幅度平衡条件。
满足相位和幅度平衡条件,因此会产生自激振荡。振荡频率f0=1/(2π*R1*C1)。
当R2/R4较大时,会产生削顶畸变,可以通过仔细调整R2/R4的比值来得到适当的幅度、减小失真。(本例中R2/R4较大,会有向方波变化的畸变)
晚上做了个仿真。文氏桥起振的极限条件是R2/R4+1=3,或说R2/R4=2。R2/R4越大就越容易起振,但输出波形幅度很快达到上下轨,即上下沿越陡,输出越接近于方波;正负电源电压不平衡时,会在电压窄的一边先削顶,而使另一边被免于削顶。在下图的R2=15K、R4=7K的情况下,电路在1秒左右才起振,但R2/R4>2,最终幅度逐渐增大而被削顶。
向左转|向右转
要得到稳定的正弦波输出,加入稳幅电路是必要的。
向左转|向右转
这种二极管稳幅电路仍会引入一定的失真。还有一个办法是在后面增加低通滤波,以滤掉谐波、选出基频,从而减少失真。
对于要求产生低频振荡的情况,可以参考下图中的电路及元件参数。要点是R2/R4略小于2,R5越大越容易起振,可以取掉=无穷大,不过随之交越失真更明显。保持R1=R3、C1=C2的匹配,R1和R3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选取以调整频率。
向左转|向右转
从你的补充描述来看,你实际选用的元件参数误差偏大。要注意对所用的每个元件进行测试,确保参数误差在5%之内;电容器的漏电要小,最好用CBB等无极性、损耗小的。
㈥ 正弦波形发生电路的基本组成
正弦波发生电路是由放大电路、正反馈电路、选频电路和稳幅电路组成。
正弦波发生电路能产生正弦波,在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加正反馈而形成,它是各类波形发生器和信号源的核心电路。
正弦波发生电路也称正弦波振荡电路或正弦波振荡器。
㈦ 求一个正弦波发生电路,越简单越好
具体的参数取值如图所示,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正弦波发生电路。
基本文氏电桥反馈型振荡电内路如图容所示,它由放大器即运算放大器与具有频率选择性的反馈网络构成,施加正反馈就产生振荡。运算放大器施加负反馈就为放大电路的工作方式,施加正反馈就为振荡电路的工作方式。图中电路既应用了经由R3和R4的负反馈,也应用了经由串并联RC网络的正反馈。电路的特性行为取决于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占优势。这个电路有两部分组成,即方框里的放大电路和由R1、R2、C1和C2组成的选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