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路与电阻 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
R=R1+R2+R3+……
并联电路
1/R=1/R1+1/R2+1/R3+……
化简得R=R1R2R3……/(R1+R2+R3+……)
如果电阻阻值相同
串联电路 R=nR1
并联电路 R=R1/n 注意:R是总电阻 R1、R2等是分电阻
串联电路,越串电阻越大.
并联电路,越并电阻越小.
㈡ 电路和电阻有什么区别
电路是指表示由电源、电阻器、电容器、线圈、以及开关、灯泡、保险丝、继电器等器件如何连接,以完成某一项或多项功能的连接图;而电阻是电路中可能使用到的其中一种元件。
㈢ 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电阻对电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电阻的作用,电路很快就会瘫痪,同时其他的电子元器件也会受到影响。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电阻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1、限流
为使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不超过额定值或实际工作需要的规定值,以保证用电器的正常工作,通常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可变电阻。当改变这个电阻的大小时,电流的大小也随之改变.我们把这种可以限制电流大小的电阻叫做限流电阻。如在可调光台灯的电路中,为了控制灯泡的亮度,也可在电路中接入一个限流电阻,通过调节接入电阻的大小,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灯泡的亮度。
2、分流
当在电路的干路上需同时接入几个额定电流不同的用电器时,可以在额定电流较小的用电器两端并联接入一个电阻,这个电阻的作用是分担电流。
3、分压
一般用电器上都标有额定电压值,若电源比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高,则不可把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在这种情况下,可给用电器串接一个合适阻值的电阻,让它分担一部分电压,用电器便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我们称这样的电阻为分压电阻。
4、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流通过电阻时,会把电能全部(或部分)转化为内能.用来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叫电热器.如电烙铁、电炉、电饭煲、取暖器等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该导体的电阻。电阻,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Ω。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为:
R=U/I
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电阻越小, 通过的电流越大。
电阻率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参数。对于由某种材料制成的柱形均匀导体,其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为:
R=ρL/S
1、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材料: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
4、温度: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金属等;对少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如碳。
㈣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r1+r2+r3。
注意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1+U2。
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U/R=U1/R1=U2/R2。
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P/R=P1/R1=P2/R2。
㈤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如下: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并联电路分流,个电路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串联电路分压,各电器的两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简介
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2中的上图,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例如:家庭中各种用电器的连接。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闭合,各支路上的开关闭合,灯泡才会发光,干路上的开关断开,各支路上的开关都闭合,灯泡不会发光,说明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
㈥ 电路和电阻有什么区别
电阻是一种元件,
电路是由电路元件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