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支付维修费应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小额的维修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大额的维修费:计入待摊费用或者是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
B. 支付修理费用应记入什么
生产车间的维修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的维修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销售部门的维修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固定设备大维修需要计入几个期间分摊的费用先计入待摊费用,分摊时再计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中
C. 用友u8支付设备维修费怎么做
借:制造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D. 支付设备维修费,会计分录怎么写
如果正常的维抄修费,是计管理费用。如果金额很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处理。
一般纳税人取得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话,
借:
管理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或应付等科目
小规模纳税人或营业税纳税人。直接借:管理费用。
E. 什么是修理费用
同学你好,很来高兴为自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审查修理费用是否确实发生,其支出是否合规、合理;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查明计入当期成本的修理费数额是否正确、合理,日常修理和大修理费用的界限划分是否清楚;对某些支付给外单位或外包工的修理费,应审查价格是否合理等。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高顿网校制造费用专题!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F.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日常运营费包括哪几部分
第三方支付平台,实际上就是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中间件”,也可以说是“技术插件”;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 做为交易的“中间件”,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出现彻底杜绝了电子交易中的欺诈行为。 传统的银行支付方式只具备资金的传递功能,不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支付手段也比较单一。交易双方只能通过指定银行的界面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或者采用汇款方式;交易也基本全部采用款到发货的形式。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无论是货物质量方面、交易诚信方面、退换要求方面等等环节都无法得到可靠的保证;交易欺诈行为也广泛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由已经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帐户进行货款支付,由对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此外,目前国内的易趣“安付通”、首信的“易支付”、淘宝的“支付宝”、易达信动等一些优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提供了一定期限内的退货服务;而由这些公司提供的多达20多家银行,数十种银行卡的选择,也大大丰富了网上交易的支付手段。 做为电子交易的“技术插件”,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仅仅可以支持国内外所有银行发行的储蓄卡、信用卡等,并且与银行的交易接口直接对接,支付环节中的所有数据和用户信息传输都是运用国际通用的SSL128位加密模式,以点对点封装形式传输给银行;保证消费者的资料安全存储,万无一失。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实施性更高,功能更丰富的各类支付功能模块;无论是时下流行的手机交易还是IP交易等等给我们的网上交易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以1st-pay2.0版支付系统接口为例,了解编程的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对界面、功能等方面进行自主开发和更改;真正让电子交易变得个性化和人性化。 作为网络交易的监督人和主要支付渠道;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更丰富的支付手段和可靠的服务保证。同时,正是由于他们的存才和发展在不断消除人们对于网上购物和交易的疑虑;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和使用网络交易功能。因此,在今后的网络交易中,应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技术必将成为活跃在线交易支付,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必然趋势。
G. 支付设备维修费怎么作会计分录
支付设备维修费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维修费
贷:银行存款
如果不是生产车间设备维修,就可以做到管理费用等科目。
H. 支付了维修费,要怎么做分录
具体看是维修的什么,维修的车间设备,那就计入制造费用-维修费,如果是维修的办公设备,那就计入到管理费用-维修费。
I. 支付维修费应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付设备维修费,会计分
根据新准则,维修费计入管理费用-修理费(包含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等)
借:管理费用--修理费
贷:银行存款等
具体参考,下面的资料: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对资产进行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所发生的开支,如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定期大修,房屋进行装修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第一次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范围和处理原则。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是: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后续支出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是:
固定资产修理。经常性的维修,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
固定资产改良。改良固定资产通常能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应在发生时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混合型修改。如果后续支出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当判断该后续支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如果满足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否则,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固定资产装修。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装修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账面价值,应将该账面价值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修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装修费用等,应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剩余租赁期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修改。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等,不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均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费用较少的维护或装修等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费用较多的装修或改良等支出,在停工装修或改良过程中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装修或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时,再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摊销计入每期损益。
二、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是指“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有关、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果企业不能确定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可将替换部分的成本视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发生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首先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发生的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例1】某公司2004年12月自行建成了一条生产线,建造成本为600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2007年1月1日,由于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2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经过三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共发生支出2800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将其使用年限延长4年,即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为简化计算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线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能可靠计量,因此该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有关账户的余额
生产线的年折旧额=600000×(1-3%)÷6=97000(元)
累计折旧的账面价值=97000×2=194000(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600000-194000=406000(元)
(2)2007年1月1日,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 406000
累计折旧 194000
贷:固定资产 600000
(3)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280000
贷:银行存款 280000
(4)2007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406000+280000=686000(元)
借:固定资产 686000
贷:在建工程 686000
(5)2007年3月31日,重新转为固定资产时转为固定资产后,应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应计提折旧额=686000×(1-3%)=665420(元)
月折旧额=665420÷(7×12+9)=7155.05(元)
年折旧额:7155.05×12=85860.60(元)
2007年应计提的折1日额=7155.05×9=64395.45(元)
借:制造费用 64395.45
贷:累计折旧 64395.45
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是指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固定资产修理是指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大修理等只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这类维修一般范围较小、间隔时间较短,一次修理费用较少,不能改变固定资产的性能,不能增加固定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制造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制造费用”;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销售费用”。
【例2】某企业对现有的一台生产用设备进行修理维护,修理过程中发生如下支出:领用库存原材料一批,价值5000元,为购买该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0元;维修人员工资2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会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 7850
贷:原材料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00
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之规定。根据此规定,企业购买该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50元不转入固定资产成本,原材料所含税金允许抵扣,有利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归纳为以上六种类型,因其特征、性质和所有权的不同,需要依照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原则分别进行规范化的账务处理,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