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物理关于电学的问题
因为K断开的瞬间,可以理解为R1、R2、R3和电容器C2是串联的,C2同时向R1、R2、R3放电,放电时通过R2的电量为Q2,同时电容器C1也向R2、R3放电,通过R2的电量为Q1,即通过R2的电量就是两个电容器同时放电时通过电量总和,就是Q1+Q2。
Ⅱ 【高考物理】在电磁感应动力学问题中 电路中的电能只来自于安培力做功吗如果安培力做的是正功呢
电路中的电能还可以来自于电源。
只是,感应电流产生的电能,只能来自于安培力做功。
所以安培力当然做的是负功,也就是说有外力做正功。这是发电机的原理。
安培力做正功,那就要消耗能源,只能是电源提供能源了,这是电动机的原理。
Ⅲ 高考物理必考电学公式知识点有哪些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
{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Ⅳ 高中物理有电路知识吗
当然有
普通改装电表的计算几乎是一个必考点。而电学实验也几乎是一个高频考试内容。
丧心病狂一点甚至可以和电磁感应,牛顿力学,运动学一起出极难的大综合题。
Ⅳ 高考物理电路什么时候考虑内电阻,什么时候可以忽略
通常来说,如果它需要考虑内阻时,会在电池上标出内阻或者在题目中明确说明。普通的填空选择题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有些个别还是通常需要考虑,大部分不要考虑,这要视题目内容来决定。
Ⅵ 高中物理怎么分析电路图
首先要来将电路简化,有源如下几种方法:
1.支路电流法: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走向,经各电阻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2.等电势法:将已知电路中各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叉点,称为节点)编号,按电势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用1、2、3……字符标出来(接于电源正极的节点电势最高,接于电源负极的节点电势最低,等电势的节点用同一字符)。然后按电势的高低将各节点重新排布,再将各元件跨接到相对应的两节点之间,即可画出等效电路。
将这些方法掌握好就可以将复杂电路转化为简单电路(一般等电势法比较好用),只要再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就好了,如电压表、电流表、欧姆元件、串并联电路等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对电路图进行分析了
Ⅶ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如何选择仪器和电路,赶紧记下吧
第一,看实验目的,若要求测电阻(或者电阻率),并且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大于待测电阻的估计值,则用限流式,若待测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很多,则必须用分压式;第二,看实验要求,若要求待测部分(如测定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电压必须从零取值,则只能用分压式。若要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则须用限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