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子千分尺的原理
千分尺 - 正文 一种长度测量工具。千分尺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
机械式千分尺 简称千分尺,它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见图)。精密螺杆在螺母中每转动一圈,即沿轴线移动一个螺距。因此可用螺杆转动的角度来表示移动的距离。测量时,转动的整圈数从固定套管上的刻度读出,小数部分从微分筒圆周上的50个等分刻度读出。精密螺杆的螺距常采用0.5毫米,转动微分筒上的一个刻度,相当于精密螺杆移动0.01毫米,这就是千分尺的分度值。采用高精度螺杆并利用游标(见卡尺)或其他细分读数机构时,可以制成分度值为 0.001毫米的千分尺。千分尺的结构设计符合阿贝原则,所以测量精度较高。
外径千分尺是由法国人J.L.帕尔默于1848年在法国取得专利的,1869年由美国人J.R.布朗和L.夏普等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外径和板材厚度。精密螺杆的有效长度一般为25毫米,所以千分尺的规格有 0~25毫米、25~50毫米和50~75毫米等。最大规格的外径千分尺一般为2000毫米。千分尺的品种很多。改变千分尺测量面形状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例如有用于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等的千分尺。
电子千分尺 它的结构设计也遵循阿贝原则,但在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测量结果由数字显示,故也称数显千分尺。电子千分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用于外径测量。常用的测量范围为0~25毫米和0~38毫米,分辨率为 1微米。允许误差不大于2微米,这相当于测量范围为 0~25毫米的0级外径千分尺允许误差的1/2。(见彩图)
② 求数显千分尺、卡尺如何进行调修的资料
数现卡尺和千分尺都是容珊传感器,加上电路组成的,要是电路和传感器部分损坏了,几乎不可能修复,只能靠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部分问题,测量部分和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修理一样,参照就可以了
查看原帖>>
③ 千分尺显示屏显示00--05什么意思咋办所有按键失灵
1、按键卡死(逐个按键按一次,每个按键是否有弹力)。
2、键盘潮湿、漏电(清洗、干燥机板)。
3、 键盘纵、横线的保护元件及抗干扰电容漏电、短路(通过测对地电阻或键盘 触点电压来判定)。
4、 翻盖控制电路失效引起。
5、 CPU虚焊或坏(重植、更换)。
6、 机板断线。
④ 千分尺种类有几种
千分尺种类有2种,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机械式千分尺简称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电子千分尺也叫数显千分尺,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
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最终测量结果需要估读一位小数。
⑤ 精密测量的螺旋测微器
1、定义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micrometer)、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
2、分类
螺旋测微器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
(1)机械式千分尺。简称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1848年,法国的J.L.帕尔默取得外径千分尺的专利 。1869年,美国的J.R.布朗和L.夏普等将外径千分尺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外径和板材厚度。千分尺的品种很多。改变千分尺测量面形状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用于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等的千分尺。
(2)电子千分尺。也叫数显千分尺,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千分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用于外径测量。
3、组成
螺旋测微器组成部分图解图上A为测杆,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所以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时,读数也分为两步,即(1)从活动套管的前沿在固定套管的位置,读出整圈数。(2)从固定套管上的横线所对活动套管上的分格数,读出不到一圈的小数,二者相加就是测量值。
螺旋测微器的尾端有一装置D,拧动D可使测杆移动,当测杆和被测物相接后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棘轮将滑动并有咔咔的响声,活动套管不再转动,测杆也停止前进,这时就可以读数了。
不夹被测物而使测杆和小砧E相接时,活动套管上的零线应当刚好和固定套管上的横线对齐。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初始状态多少和上述要求不符,即有一个不等于零的读数。所以,在测量时要先看有无零误差,如果有,则须在最后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4、原理和使用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推后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
测量时,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若恰好与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旋出测微螺杆,并使小砧和测微螺杆的面正好接触待测长度的两端,那么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的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则由可动刻度读出。
5、注意事项
(1)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不同尺寸的螺旋测微器
(2)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3)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4)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6、正确使用和保养
(1)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 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 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 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7)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8)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
⑥ 怎么看千分尺
长度测量工具
。又称螺旋测微仪、分厘卡。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①机械式千分尺。简称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1848年,法国的J.L.帕尔默取得外径千分尺的专利
。1869年,美国的J.R.布朗和L.夏普等将外径千分尺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外径和板材厚度。千分尺的品种很多。改变千分尺测量面形状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用于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等的千分尺。②电子千分尺。也叫数显千分尺,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千分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用于外径测量。
一、千分尺特点
1)
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更高;
规格种类繁多、制造难度大。
二、千分尺结构
如图所示为外径分度千分尺,其结构主要由固定套筒2、尺架1、微分筒9、测微螺杆6以及测力棘轮13等构成。
三、千分尺原理
外径千分尺的刻线原理:活动套筒旋转360度,在轴向上移动0.5毫米。把活动套筒等分为50小格,每小格为:
0.5/50=0.01毫米,其最小测量精度为0.01毫米。
四、千分尺读数
千分尺读数步骤如下:
(1)读出活动套筒左边端面线在固定套筒上的刻度;
(2)把活动套筒上其中一条刻度线与固定套筒上零基准线对齐,读出刻度;
(3)把以上两个刻度的读数相加。
五、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及保养
1.
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
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
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
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
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
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7.
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8.
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
⑦ 怎样看千分尺
呵呵!这个你不懂哇,那我教教你好喽!
钱分尺是这么认的:在尺上有很多刻度,其中,那个可以转动的上面每一个小格(就相当与直尺上的一毫米格子),就是1丝(也就是0.01毫米),而那个不能转动的上面的刻度,每一个小格就是1毫米;然后就要看刻度读数了,怎么读呢?是这样的:当那个可以转动的上面的0字对准不能转动的上面的任何一个毫米线,就是读整数(也就是不能转动的前面有几个格子就是几毫米的整数),如果,你把可以转动的上面的0字再转一圈,结果0字对到了不能转动的格子中间,那么就是读半数(即几点5个毫米),那么在到下个整数前的读数都要加上0.5,就这么简单.呵呵!
⑧ 怎么对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及保养
使用与保养
1、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7、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8、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
(8)千分尺电路扩展阅读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
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从读数方式上来看,常用的外径千分尺有普通式、带表示和电子数显式三种类型。
测量原理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
⑨ 千分尺的使用
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及保养: 1、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 3、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 5、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 6、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 7、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 8、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千分尺又名螺旋测微器,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 原理:千分尺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千分尺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推后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千分尺可准确到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称为千分尺。分类:千分尺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 1、机械式千分尺,简称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1848年,法国的J.L.帕尔默取得外径千分尺的专利 。1869年,美国的J.R.布朗和L.夏普等将外径千分尺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外径和板材厚度。千分尺的品种很多。改变千分尺测量面形状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用于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等的千分尺。 2、电子千分尺,也叫数显千分尺,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千分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用于外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