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举个实际电路

举个实际电路

发布时间:2022-09-16 06:57:48

㈠ 什么是线性电路,举个实际例子

电路的状态方程全是线性方程,如纯电阻电路。就是电路中没有非线性元件,如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㈡ 谁能解释下三极管的放大电路,最好能举个实际应用的例子。太感谢了!

以NPN管为例,C极接到电源的电阻RC叫集电极负载电阻,起给三极管C极供电和产生信号电压的作用。B极接到C极的电阻叫基极偏置电阻,向B极提供直流偏置电流。B极接到输入端的电容叫输入耦合电容,起隔断直流通过交流的作用。C极接到输出端的电容叫输出耦合电容,也是起隔断直流通过交流的作用。

供电后,有一个电流由VCC经RC-RB-基极-到地,叫基极偏置电流IB,有了IB后就会有IC,IC由VCC经RC-C极-到地,叫集电极电流。因为三极管有电流放大作用,所以IC比IB大得多,设IB为0.01mA。又设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为200倍,IC就是0.01*200=2mA。RC两端产生的压降=2mA*3K=6V,这是没有输入交流信号时的情形,叫静态。如果有一个交流信号电压加到输入端(和地之间),设信号通过基极的电流为0.005mA,三极管放大它,集电极中就有一个0.005*200=1mA的信号电流,这个放大了的信号电流通过RC,在RC上就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信号电压,这是动态。此信号电压经CO输出。

RB是向B极提供偏置电流的为什么不接到VCC而接到C极而呢?这是为了电路能稳定工作。叫做电压负反馈式偏置。各种元件的性能参数都会受温度影响,特别是三极管,如果接到VCC,当温度升高后,穿透电流(包含在IC中)会变大,变大的IC使三极管更热---发展下去,这个电路就不能正常工作了。RB接C极就不同了:当某种原因使IC变大--C极电压下降(就是B极供电电压下降)--IB变小--IC变小=IC不变。

这是最简放大电路,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性能会复杂得多。

㈢ 举一现实生活事例说明电路的作用

最简单的是,晚上你回家伸手去开灯。这个灯的开关就是电路 的一回个部分,开关打开或关答闭直接关系着灯的开与闭。用开关来实现你的意图这就是电路起的作用,试想没有开关,是不是要把灯给安上是才会亮。是不是要把灯给摘下来才会灯不亮,

㈣ 举出生活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例子

家用插座全是并联的
照明灯也是并联的
并联的好处是电压一致
各支路工作互不影响
是这样的就都是并联
串联
实际比较少吧
一旦一个坏了就全灭..

㈤ 请知道的举个电路的例子说明一下差分信号

电容指南

第1讲:电容的特性(隔直通交)
电容器是一种能储存电荷的容器.它是由两片靠得较近的金属片,中间再隔以绝缘物质而组成的.按绝缘材料不同,可制成各种各样的电容器.如:云母.瓷介.纸介,电解电容器等.在构造上,又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电容器对直流电阻力无穷大,即电容器具有隔直流作用.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力受交流电频率影响,即相同容量的电容器对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呈现不同的容抗.为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电容器是依靠它的充放电功能来工作的,如图1,电源开关s未合上时.电容器的两片金属板和其它普通金属板—样是不带电的。当开关S合上时,如图2所示,电容器正极板上的自由电子便被电源所吸引,并推送到负极板上面。由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隔有绝缘材料,所以从正极板跑过来的自由电子便在负极板上面堆积起来.正极板便因电子减少而带上正电,负极板便因电子逐渐增加而带上负电。电容器两个极板之间便有了电位差,当这个电位差与电源电压相等时,电容器的充电就停上了.此时若将电源切断,电容器仍能保持充电电压。对已充电的电容器,如果我们用导线将两个极板连接起来,由于两极板间存在的电位差,电子便会通过导线,回到正极板上,直至两极板间的电位差为零.电容器又恢复到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导线中也就没电流了.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如图3所示.加在电容器两个极板上的交流电频率高,电容器的充放电次数增多;充放电电流也就增强;也就是说.电容器对于频率高的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减小,即容抗小,反之电容器对频率低的交流电产生的容抗大.对于同一频率的交流电电.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容抗就越小,容量越小,容抗就越大.

第2讲:电容器的参数与分类
在电子产品中,电容器是必不可少的电子器件,它在电子设备中充当整流器的平滑滤波、电源的退耦、交流信号的旁路、交直流电路的交流耦合等。由于电容器的类型和结构种类比较多,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各类电容器的性能指标和一般特性,而且还必须了解在给定用途下各种元件的优缺点,以及机械或环境的限制条件等。这里将对电容器的主要参数及其应用做简单说明。

1. 标称电容量( C R )。电容器产品标出的电容量值。云母和陶瓷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较低(大约在 5000pF 以下);纸、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质形式的电容器居中(大约在 0.005uF~1.0uF );通常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这是一个粗略的分类法。

2. 类别温度范围。电容器设计所确定的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该范围取决于它相应类别的温度极限值,如上限类别温度、下限类别温度、额定温度(可以连续施加额定电压的最高环境温度)等。

3. 额定电压( U R )。在下限类别温度和额定温度之间的任一温度下,可以连续施加在电容器上的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或脉冲电压的峰值。电容器应用在高电压场和时,必须注意电晕的影响。电晕是由于在介质 / 电极层之间存在空隙而产生的,它除了可以产生损坏设备的寄生信号外,还会导致电容器介质击穿。在交流或脉动条件下,电晕特别容易发生。对于所有的电容器,在使用中应保证直流电压与交流峰值电压之和不得超过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4. 损耗角正切( tg δ )。在规定频率的正弦电压下,电容器的损耗功率除以电容器的无功功率为损耗角正切。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器并不是一个纯电容,其内部还有等效电阻,它的简化等效电路如附图所示。对于电子设备来说,要求 R S 愈小愈好,也就是说要求损耗功率小,其与电容的功率的夹角要小。

5. 电容器的温度特性。通常是以 20 ℃基准温度的电容量与有关温度的电容量的百分比表示。

6. 使用寿命。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主要原因是温度加速化学反应而使介质随时间退化。

7. 绝缘电阻。由于温升引起电子活动增加,因此温度升高将使绝缘电阻降低。

电容器包括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大类。其中固定电容器又可根据其介质材料分为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纸 / 塑料薄膜电容器、

第3讲:电容的类别和符号
电容的种类也很多,为了区别开来,也常用几个拉丁字母来表示电容的类别,如图1所示。第一个字母C表示电容,第二个字母表示介质材料,第三个字母以后表示形状、结构等。上图是小型纸介电容,下图是立式矩开密封纸介电容。表1列出电容的类别和符号。表2是常用电容的几项特性。

第4讲: 电解电容极性的判别
不知道极性的电解电容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其极性。
我们知道只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
测量时,先假定某极为“ + ”极,让其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记下表针停止的刻度(表针靠左阻值大),然后将电容器放电(既两根引线碰一下),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测量。两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位置靠左(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笔接的就是电解电容的正极。
测量时最好选用 R*100 或 R*1K 挡。 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质量

第5讲: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质量
视电解电容器容量大小,通常选用万用表的 R×10 、 R×100 、 R×1K 挡进行测试判断。红、黑表笔分别接电容器的负极(每次测试前,需将电容器放电),由表针的偏摆来判断电容器质量。若表针迅速向右摆起,然后慢慢向左退回原位,一般来说电容器是好的。如果表针摆起后不再回转,说明电容器已经击穿。如果表针摆起后逐渐退回到某一位置停位,则说明电容器已经漏电。如果表针摆不起来,说明电容器电解质已经干涸推失去容量。
有些漏电的电容器,用上述方法不易准确判断出好坏。当电容器的耐压值大于万用表内电池电压值时,根据电解电容器正向充电时漏电电流小,反向充电时漏电电流大的特点,可采用 R×10K 挡,对电容器进行反向充电,观察表针停留处是否稳定(即反向漏电电流是否恒定),由此判断电容器质量,准确度较高。黑表笔接电容器的负极,红表笔接电容器的正极,表针迅速摆起,然后逐渐退至某处停留不动,则说明电容器是好的,凡是表针在某一位置停留不稳或停留后又逐渐慢慢向右移动的电容器已经漏电,不能继续使用了。表针一般停留并稳定在 50 - 200K 刻度范围内。

第6讲:略谈电解电容
一、电解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
1,滤波作用,在电源电路中,整流电路将交流变成脉动的直流,而在整流电路之后接入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在实际中,为了防止电路各部分供电电压因负载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在电源的输出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一般接有数十至数百微法的电解电容.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具有一定的电感,对高频及脉冲干扰信号不能有效地滤除,故在其两端并联了一只容量为0.001--0.lpF的电容,以滤除高频及脉冲干扰.

2,耦合作用:在低频信号的传递与放大过程中,为防止前后两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常采用电容藕合.为了防止信号中韵低频分量损失过大,一般总采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

二、电解电容的判断方法
电解电容常见的故障有,容量减少,容量消失、击穿短路及漏电,其中容量变化是因电解电容在使用或放置过程中其内部的电解液逐渐干涸引起,而击穿与漏电一般为所加的电压过高或本身质量不佳引起。判断电源电容的好坏一般采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具体方法为:将电容两管脚短路进行放电,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电解电容的正极。红表笔接负极(对指针式万用表,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时表笔互调),正常时表针应先向电阻小的方向摆动,然后逐渐返回直至无穷大处。表针的摆动幅度越大或返回的速度越慢,说明电容的容量越大,反之则说明电容的容量越小.如表针指在中间某处不再变化,说明此电容漏电,如电阻指示值很小或为零,则表明此电容已击穿短路.因万用表使用的电池电压一般很低,所以在测量低耐压的电容时比较准确,而当电容的耐压较高时,打时尽管测量正常,但加上高压时则有可能发生漏电或击穿现象.

三、电解电容的使用注意事项
1、电解电容由于有正负极性,因此在电路中使用时不能颠倒联接。在电源电路中,输出正电压时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输出端,负极接地,输出负电压时则负极接输出端,正极接地.当电源电路中的滤波电容极性接反时,因电容的滤波作用大大降低,一方面引起电源输出电压波动,另一方面又因反向通电使此时相当于一个电阻的电解电容发热.当反向电压超过某值时,电容的反向漏电电阻将变得很小,这样通电工作不久,即可使电容因过热而炸裂损坏.

2.加在电解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允许工作电压,在设计实际电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留有一定的余量,在设计稳压电源的滤波电容时,如果交流电源电压为220~时变压器次级的整流电压可达22V,此时选择耐压为25V的电解电容一般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假如交流电源电压波动很大且有可能上升到250V以上时,最好选择耐压30V以上的电解电容。

3,电解电容在电路中不应靠近大功率发热元件,以防因受热而使电解液加速干涸.

4、对于有正负极性的信号的滤波,可采取两个电解电容同极性串联的方法,当作一个无极性的电容

本章小结:
电子制作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容器,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电阻器相似,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顾名思义,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尽管电容器品种繁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相同的。两片相距很近的金属中间被某物质(固体、气体或液体)所隔开,就构成了电容器。两片金属称为的极板,中间的物质叫做介质。电容器也分为容量固定的与容量可变的。但常见的是固定容量的电容,最多见的是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
不同的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也不相同。规定把电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电压时所储存的电荷量称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但实际上,法拉是一个很不常用的单位,因为电容器的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它们的关系是:1法拉(F)= 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在电子线路中,电容用来通过交流而阻隔直流,也用来存储和释放电荷以充当滤波器,平滑输出脉动信号。小容量的电容,通常在高频电路中使用,如收音机、发射机和振荡器中。大容量的电容往往是作滤波和存储电荷用。而且还有一个特点,一般1μF以上的电容均为电解电容,而1μF以下的电容多为瓷片电容,当然也有其他的,比如独石电容、涤纶电容、小容量的云母电容等。电解电容有个铝壳,里面充满了电解质,并引出两个电极,作为正(+)、负(-)极,与其它电容器不同,它们在电路中的极性不能接错,而其他电容则没有极性。
把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过一会儿即使把电源断开,两个引脚间仍然会有残留电压(学了以后的教程,可以用万用表观察),我们说电容器储存了电荷。电容器极板间建立起电压,积蓄起电能,这个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电。充好电的电容器两端有一定的电压。电容器储存的电荷向电路释放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
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看到市售的整流电源在拔下插头后,上面的发光二极管还会继续亮一会儿,然后逐渐熄灭,就是因为里面的电容事先存储了电能,然后释放。当然这个电容原本是用作滤波的。至于电容滤波,不知你有没有用整流电源听随身听的经历,一般低质的电源由于厂家出于节约成本考虑使用了较小容量的滤波电容,造成耳机中有嗡嗡声。这时可以在电源两端并接上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1000μF,注意正极接正极),一般可以改善效果。发烧友制作HiFi音响,都要用至少1万微法以上的电容器来滤波,滤波电容越大,输出的电压波形越接近直流,而且大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突发的大信号到来时,电路有足够的能量转换为强劲有力的音频输出。这时,大电容的作用有点像水库,使得原来汹涌的水流平滑地输出,并可以保证下游大量用水时的供应。
电子电路中,只有在电容器充电过程中,才有电流流过,充电过程结束后,电容器是不能通过直流电的,在电路中起着“隔直流”的作用。电路中,电容器常被用作耦合、旁路、滤波等,都是利用它“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那么交流电为什么能够通过电容器呢?我们先来看看交流电的特点。交流电不仅方向往复交变,它的大小也在按规律变化。电容器接在交流电源上,电容器连续地充电、放电,电路中就会流过与交流电变化规律一致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
电容器的选用涉及到很多问题。首先是耐压的问题。加在一个电容器的两端的电压超过了它的额定电压,电容器就会被击穿损坏。一般电解电容的耐压分档为6.3V,10V,16V,25V,50V等。

http://hnzzcl.blogchina.com/3907964.html

㈥ 生活中常见的实际电路

在学电子电路中,要学会分析电路,就从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开始。电路有哪三种状态:通路(负载)、短路、开路(空载)三种状态下的电源电压分别是U=E-IR, U=0。U=E,以下内容分别介绍这三种状态的具体情况。

1、通路状态

通路就是电路中的开关闭合,负载中有电流流过。在这种状态下,电源端电压与负载电流的关系可以用电源外特性确定,根据负载的大小,又分为满载、轻载、过载三种情况。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额定工作状态或满载;低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叫轻载;高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叫过载。由于过载很容晚烧坏电器,所以一般情况都不允许出现过载。

2、短路状态

如果外电路被阻值近似为零的导体接通,这时电源就处于短路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电路中的电流(短路电流)I≈E/R 。我们知道,电源的内阻一般都是很小的,因而短路电流可能达到非常大的数值,这将电源有烧毁的危险,必须严格防止,避免发生。

防止短路的最常见方法是在电路中安装保险管。保险管中的熔丝是由低熔点的铅锡合金、银丝制成。当电流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保险丝首先被熔断,从而切断电路。

在短路状态下电源的端电压为:

U=E-IR≈E-E/R*R=0

可见,短路状态的主要特点是:短路电流很大,电源端电压为零。

这里需要说明,通常电源的内阻都基本不变并且数值很小,所以可近似认为电源的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今后若不特别指出开标出电源内阻时,就表示内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3、开路状态

开路就是电源两端开电路某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源不向负载输送电能。对于电源来说,这种状态叫空载。开路状态的主要特点是:电路中的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和电动势相等。

这三种状态,在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如将电灯的开关合上,电灯发亮,这就是一种通路状态,如果开电灯,同时开冰箱、空调、电饭煲、电视、电脑、音箱、电炒锅,这时负载比较多,容晚出现过载现象,当过载时电线容易冒烟起火。当把开关合上时,电灯灭了,这是一处开路状态。而当二根电线(火线、零线)外皮被老鼠弄破损,造成二根线碰在一起,就会造成短路,如有过流开关,则过流开关马上工作,如没有过流开关,则马上冒烟起火。

㈦ 试列举一个实际电路,并画出该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电路理论里面的电路模型都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来的,实际电路会比较复杂,参杂着各方面的知识。还有一点这也是国内教材的特色!:)

㈧ 实际电路的功能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电器设备如:电动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都由实际电路构成。实际电路的结构组成包括: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其中电源的作用是为电路提供能量,如发电机利用机械能或核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电池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等;负载则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加以利用,如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炉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等;中间环节用作电源和负载的联接体,包括导线、开关、控制线路中的保护设备等。 
      在电力系统、电子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其他各类系统中,电路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电路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等,二是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尽管Q3和Q4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电容C1与C2之间,但是就如前所叙述那样,它们在串联电路中的位置不改变该串联电路的功能。
Q1和Q2是驱动和线性调节器控制电路的某一部分。由于看上去缺少一个标准参考电压,因此该电路不能很容易被认出来是一个线性的调节器。但是电容C3上建立了一个正比于指定的正常电源适配器电压V,的相对参考电压,因此在这里不需要一个绝对参考电压;在C上设置好一个相对参考电压,就能使电路能够进行自动地电压跟踪。因此,该电路对电源适配器任意的欠压行为都能够做出反应,而不需要针对某一个特定电压值。
 
实际电路工作原理
初始条件
由R1、D2和D2组成的分压网络可以给Q1的基极提供一个偏压。Q1导通后就会在电阻R:上形成一个压降,这就形成了Q1的第二个偏压,该偏压约等于一个二极管的压降0。6V,流过电阻R3上的电流与流过R:的电流几乎相等,同时在R3上就形成了第三个偏压,因为R3要比R2稍小,该偏压值稍微小于R2上的电压值。
因此,在静态条件下,晶体管Q是关断的。同时,电容C将通过R、R2、D、D以及D2进行充电,所以它的负端电压最后的值将与Q的发射极电压相等;而C与C2通过100电阻充电到输入电压Vs。
 
瞬态特性
当一个瞬变电流出现时,它将引起负载端即输出端1到6的电压降低。而C的负端将跟踪这个变化,使得Q1的发射极变为负。在输出端电压经过几毫伏的变化后,Q1开始导通,这样也使得Q2导通,Q2将驱动由Q1和Q组成的达林顿管导通。
这个动作就使得C1与C2串联,为输出端1到6提供驱动电流以阻止终端电压的进一步降低,该电路可以被认为是由C1和C2上的电荷来维持终端电压的稳定。
应该注意的是:该电路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通过C上电压的变化来自动跟踪一些低于正常工作电压的偏差。因为控制电路总是处于工作状态而且接近于导通,所以它的响应速度是很快。小旁路电容C可以在Q、Q,很短的导通时间内维持输出电压。
只要输出电压低于正常值所定义的范围(通常为30mV),欠压钳位就会出现。自动跟踪设计不需要设置欠压保护电路的工作电压,此工作电压对应于电源适配器输出电压。
这种保护电路在负载瞬变成问题的场合中非常有效。为了消除电源适配器输入工作电压下降带来的影响,它的位置最好是靠近瞬变发生的负载端,在一些场合中也要求一些额外的电容去延长保持时间,它们可以并联在C1的2、3两端和C2的4、5两端。
该技术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在电源适配器中对峰值电流的要求降低了,这就允许使用电流额定值较小、价格较低的电源适配器。
在完整的电源适配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此种保护电路已经成为了系统设计理念的一部分。由于它不是电源适配器的组成部分,因此更应该由系统设计师应该考虑这种需要。

㈨ 例举比例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实际应用

你说的应该是运放电路的应用吧,
比例电路----应该是比例放大电路,任何一个运放构版成放大电路(当然是闭环的)都是权比例放大电路,因为增益就是输出与输入之比;
微分电路----应用于单稳态触发电路、脉冲倍频电路等等;
积分电路----应用于波形的转换,如锯齿波、三角波的形成等等
微分、积分电路,在数字电路中主要用于对信号的转换处理,在模拟信号中,可构成滤波器电路、相移电路等等。

阅读全文

与举个实际电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扫码全自动洗衣机维修视频 浏览:343
苹果维修点潇湘人瑞 浏览:676
城建浦电路 浏览:384
合肥创维电视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488
维修流量及注意哪些事项 浏览:352
电路板金银 浏览:117
背带牛仔短裤怎么以旧翻新 浏览:115
短接铁轨电路 浏览:407
国家电网农电工怎么去 浏览:321
宜家宠物家具哪个好 浏览:139
为什么进口的家电质量好 浏览:761
兰州安宁区家电维修公司 浏览:877
采样电路模块 浏览:18
高碑店家具一条街哪里便宜 浏览:212
旧房翻新屋顶多少钱 浏览:66
丹尼尔惠灵顿维修点 浏览:750
读书朗g90S屏幕碎了维修多少 浏览:148
奥坎家具厂商电话多少 浏览:507
维修变速箱怎么解决 浏览:936
什么时候进驻国家电网公司巡视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