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恒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恒流源电路工作原理
恒流源是输出电流保持不变的电流源,而理想的恒流源为:
a)不因负载(输出电压)变化而改变。
b)不因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c)内阻为无限大。
如图中恒流源输出的电流有可变电阻Rvi来定,我们知道三极管在放大区工作时集电极的电流是由基极电流来决定的,即:IC=β×IbR1与二极管串联给基极提供一个稳定的偏置电压,利用发射极电阻Rvi一方面可调电流,另一方面具有负反馈作用,使输出电流更稳定。
这是较简单电路,更复杂的电路无非是能提供更稳定和更大的电流,原理相似。
B. 恒流源电路图
您好!
请参考图文。
C. 恒流源的电路示例
上左图是用增强型n-MOSFET构成的一种基本恒流源电路。为了保证输出晶体管T2的栅-源电压版稳定,其前面就应权当设置一个恒压源。实际上,T1二极管在此的作用也就是为了给T2提供一个稳定的栅-源电压,即起着一个恒压源的作用。因此T1应该具有很小的交流电导和较高的跨导,以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恒压性能。T2应该具有很大的输出交流电阻,为此就需要采用长沟道MOSFET,并且要减小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等不良影响。
上右图是用BJT构成的一种基本恒流源电路。其中T2是输出恒定电流的晶体管,晶体管T1就是一个给T2提供稳定基极电压的发射结二极管。当然,T1的电流放大系数越大、跨导越高,则其恒压性能也就越好。同时,为了输出电流恒定(即提高输出交流电阻),自然还需要尽量减小T2的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即Early效应)。另外,如果采用两个基极相连接的p-n-p晶体管来构成恒流源的话,那么在IC芯片中这两个晶体管可以放置在同一个隔离区内,这将有利于减小芯片面积,但是为了获得较好的输出电流恒定的性能,即需要特别注意增大横向p-n-p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D. 跪求恒流源电路图
你要求的输出电流是多少啊?负载是否接地啊?
如果多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那么用一支稳压二极管、一支功率三极管、三支电阻即可组成恒流源,如下图,其中稳压二极管稳定电压选2.5V,Re选2Ω,Rref选2kΩ,三极管额定电流要在2A以上,电流放大倍数要大一些的至少不小于100,耐压Vceo不小于20V。
由于电源电压限定12V,所以负载电阻的阻值不能大于4Ω。
你要的是恒流源,怎么又成了振荡电路?这完全是两回事呀,恒流源怎么能振荡呢?
E. 两个npn三极管,如何实现恒流的
本电路恒流原理: 1、三极管B极偏置电流由R5提供,R5不是接电源而是接在C极上,这是负反馈,能稳定三极管的工作点,即能让Ic 稳定,。 2、三极管射极串有电阻R3,这是负反馈,又能能让Ic 稳定。 3、LED1并接在B极,起到稳定偏置电压作用,也能让Ic 稳定。三个因素同时起作用,完成恒流作用。
F. 求恒流源电路图 大神们搞起!!
首先,对于恒流源而已,当输出电流一定时,负载所得电压是5V或者12V,取决于负载阻抗;
简单的恒流源电路,就三极管构成个共发射极电路,只要保持发射结电压Vbe不变,则集电极输出的就是恒流。改变Vbe就可改变输出的恒流值。同理也可采用场效应管做恒流源;
想要仿真,就用PNP三极管构成个共发射极电路,为了电路的稳定,还要在发射极上串联个电阻Re,至于如何控制并稳定发射结电压Vbe,就得你来发挥聪明才智了。
G. 恒流恒压电子负载的实用电路图
电路图主要由两个LM317组成恒压恒流电源,可调电压在0到37V,可调电流在0到500MA
H. 场效应管恒流源电路图
给你画了一个: 1欧负载时:I. 恒流稳压电源带电路图原理 基础解析
◆恒流源电路工作原理
●恒流源是指输出电流不随电路电压、负荷、专环境温度而改变的电路,属因此理论上理想的恒流源应具备无限大的内阻。
一个简单而典型的恒流源电路如图所示:
如图中恒流源输出的电流有可变电阻Rvi来定,我们知道三极管在放大区工作时集电极的电流是由基极电流来决定的,即:IC=β×IbR1与二极管串联给基极提供一个稳定的偏置电压,利用发射极电阻Rvi一方面可调电流,另一方面具有负反馈作用,使输出电流更稳定。
J. 求用lm358做一个简单的恒流源的电路图
电路图如下所示:
BOM元器件清单:
一个电路洞洞板,一个1Ω / 5W 电阻,一个LM358Ic,两个合专适大小的属接线端子,一个IRFZ44N N型场效应管 MOSFET,一个500k 电位器。
LM358使用注意事项
LM358是双运放组成的运算放大器,可以单电源供电,也可以双电源供电。常用来做电压信号采集的前端电压跟随器,同时起到增加输入阻抗的作用,避免影响被测量的电压值。
LM358当工作在单电源5V供电时,当IN+从0~5V输入,其输出电压OUT只能从0~3.7V,而不是0~5V,也就是说,当IN+输入0~3.7V时,电压可以跟随到OUT,当输入大于3.7V时,输出将还是3.7V,大不了了。
由于LM358是射极输出,输出范围最多为VEE+0.7~VCC-0.7,和TL082一样,都没有rail to rail的性能,输出最高为3.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