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分清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比如所有东西都接在一条线上,包括电源那就是串联
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找到单独连接电源的,那就是并联
㈡ 串联和并联电路分压规律是什么
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是:
U1:U2=R1:R2
也就是说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大内.
并联电路中没有容电压分压规律,因为并联电路中所有的支路的两端电压都相等.
并联电路中有分流规律:
I1:I2=R2:R1
电阻大的支路的电流小.
㈢ 并联电路分流原理
原理: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
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 电阻的串并联就好像水流,串联只有一条道路,电阻越大,流的越慢,并联的支路越多,电流越大。
最直观的区别是这两种连接方式的电池所表现的不同特点,四节电池串联起来有6V,而并联则仍然只有1.5V。
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特点是: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流过另一个。例如:节日里的小彩灯。 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都熄灭,说明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2、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
例如:家庭中各种用电器的连接。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闭合,各支路上的开关闭合,灯泡才会发光,干路上的开关断开,各支路上的开关都闭合,灯泡不会发光,说明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所以,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将依次逐个流过各个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
因此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个用电器损坏或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将变成断路,电路就会无电流,所有用电器都将停止工作,所以在串联电路中,各几个用电器互相牵连,要么全工作,要么全部停止工作。
在并联电路中,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分支处要分为两路,每一路都有电流流过,因此即使某一支路断开,但另一支路仍会与干路构成通路。由此可见,在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之间互不牵连。
(3)电路并联分扩展阅读
假设一个电池组是以几个电压相同的单电池以并联方式连接成电源,则此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每一个单电池两端的电压。例如,假设一个电池组内部含有四个单电池并联在一起,它们共同给出1安培电流,则每一个单电池给出0.25安培电流。
很多年前,并联在一起的电池组时常会被使用为无线电接收机内部真空管灯丝的电源,但这种用法现在已不常见。
当电压不同的两个或更多电源并联连接时,由于有电势差的存在,电池组内部会形成电流回路,造成电能在电池组内部的消耗。
㈣ 并联分流是怎么个分法并联越多电流越大,那无限并联负载岂不是能量白用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支路电流的和,如下:
因为每个用电器内两端的电压容不变,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的电流越大,即:U/R=U1/R1+U2/R2+U3/R3..........
但是,负载消耗的能量等于 UIt =W ,所以,无限多个负载并联后每个负载得到的能量是减小的。总能量不会增加。不能白用的。
㈤ 串联分圧,并联分流是什么意思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 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 这个是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啊。串联就是所有的电流顺序逐一通过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并联就是所有用电器等家平行接在两个电势之间(电压就是电势差)的连接方法。 那么,对于本质上是电阻器的用电器,电压等于电阻值乘以电流(电容器接下来解释)。串联中每个电阻器的电压就是其电阻值乘以其电流呀,每个电阻器的电阻和就是总电阻,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看到这就是串联分压的数学表达了。并联分流与之相当,总电流是每个用电器电流之和,也是乘法分配律。 电容器只有“串联分压”,这个原因,因为每个电容都可以通过外加电压而自身带电,具体谁带多少电是电容器结构决定的。而每个电容器也因为自身带电而表现出电压效果。你可以把这个看作和电阻器类似。总体电路都要成电中性,每个电容器带了电,都要向其两端的电容器施加影响。在影响下,别的电容器也都会带电的。这就是“分压”了。 具体的微观解释。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导电的本质是因为某些原因让金属导体某位置电子缺失了,造成分子轨道中电子密度不平衡。就像气体扩散一样,在全部的大分子轨道中,电子也会这么扩散过来,方向是由密到稀。这种电子扩散就是电流。串联,其中一头电子缺失,电子是整体移动的,而电子移动要克服自己轨道的“保留阻力”。这就是电压的意义。电压就是为电子克服这种阻力提供的动力。也就是说,没有电压,就不会有电子流动。所谓分压,就是通路中任意一部分,其中电子克服的阻力也是整个通路的一部分。你看,这不是很明显吗? :) 微观解释并联分流,就是有很多条通路供电子传递。电子的这种流动就是电流,而每条通路的电子流汇集起来,就是总电流。 :)
㈥ 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分压还是分什么的原理
1
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相等,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内压,且各用电器中,电阻容越大,分的电压越大。
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但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上的电流。
㈦ 并联电路如何分流
注意:电来压在并联电阻后是变自小了!!!
例如:回路电流是10A,原来电器的电阻是1欧,这样电器上的电压是10V。如果再并联一个1欧的电阻之后,总电阻是 0.5欧,这样电压就是5V了,流过原来电器的电流也就是5A了。
实际上这种方法用的最多的就是电流表的分流器。例如一个量程1mA的电流表,通过分流器可以测量100A的电流。而分流器就是一个电阻值很小的电阻,一般的表示方式是 mV/A,例如75mV/100A的分流器(分流器的电阻为75mV/100A=0.75mΩ),就是当流过100A的电流时,分流器上的电压为75mV。如果在分流器上并联一个量成为1mA,内阻75欧的电流表,则当流过分流器的电流为100A时的时候,电流表的指示值为1mA。
㈧ 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有什么关系
㈨ 初二物理电路的串联和并联怎么分图
其实很简单,头跟头相连,尾跟尾相连的就是并联,只有头跟头相连的就是串联了,我们初二的老师是这么说的。。现在我都高一了,还记得昂、
㈩ 并联电阻电流分流公式
两个电阻R1、R2串联于电压为V的电路中,则:
电流I=V/(R1+R2)
电阻1两端的电压:V1=IR1=VR1/(R1+R2)
电阻2两端的电压:V1=IR2=VR2/(R1+R2)
所以:V=V1+V2
所以称串电阻电路为分压电路.
两个电阻R1、R2并联于电流为I的电路中,则:
总电阻R=R1R2/(R1+R2)
总电压V=IR1R2/(R1+R2)
电阻1两端的电流:I1=V/R1=IR2/(R1+R2)
电阻2两端的电流:I2=V/R2=IR1/(R1+R2)
所以:I=I1+I2
所以称并联电阻电路为分流电路。
(10)电路并联分扩展阅读: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即:U=U1+U2
U1∶U2∶U3=IR1∶IR2∶IR3=R1∶R2∶R3
P1∶P2∶P3=IU1∶IU2∶IU3=R1∶R2∶R3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5、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7、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推导式:P1P2/(P1+P2)】
8、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并联电路中用导线连接在电源两极的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相等。电路中每个环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得出:
电压并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压与总电压相同。
串联的优点:在电路中, 若想控制所有电路,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串联的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着都断了。
并联的优点:可将一个用电器独立完成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影响其他用电器。适合于在马路两边的路灯。
并联的缺点:若并联电路,各处电流加起来才等于总电流,由此可见,并联电路中电流消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