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at开关电源电路图

at开关电源电路图

发布时间:2022-08-30 15:05:59

1. 计算机开关电源按结构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 目前计算机开关电源有AT和ATX两种类型。
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为:
1)待机状态不同
ATX电源增加了辅助电源电路,只要220V市电输入,无论是否开机,始终输出一组+5VSB待机电压,供PC机主板电源监控单元、网络通信接口、系统时钟芯片等使用,为ATX电源启动作准备。
2)电源启动方式不同
AT电源采用交流电源开关直接控制电源的通断,ATX电源则采用点动式电源启闭按钮,实质是用PS-ON直流控制信号启动/关闭电源。具有键盘开/关机、定时开/关机、Modem唤醒远程开/关机、软件关机等控制功能。
3)输出电压不同
AT电源共有四路输出(±5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电源准备就绪的信号。ATX电源PW-0K信号与PG信号功能相同,还增加了+3.3V、+5VSB供电输出和PS-ON电源启闭控制信号,其中+3.3V向CPU、PCI总线供电。
各档电压的输出电流值大约如下:
+5V +12V -5V -12V +3.3V +5V SB
21A 6A 0.3A 0.8A 14A 0.8A
4)主板综合供电插头接口不同
AT电源的6芯P8和P9电源插头,在ATX结构中被20芯双列直排插头所替代,具有可靠的防插反装置。对于Pentium4机型的ATX电源,除大4芯(D形)和小4芯电源接口插头外,还增加4芯12VCPU专用电源插头及6芯+3.3V、+5V电源增强型插头。

2. 求 TCL AT25228 的开关电源电路图。

TCLAT25228的开关电源部分电路图:

3. 电脑电源的原理及修理


、常见电脑电源故障分析与维修

1.电源无输出

当电源在有负载情况下,测量不出各输出端的直流电压时即认为电源无输出。这时应先打开电源检查保险丝,通过保险丝熔断情况来分析故障范围。

1)保险丝熔断并发黑

说明有严重短路现象,应重点检查整流滤波和功率逆变电路。

(1)交流滤波电容C3、C4因交流浪涌电压击穿而短路,有些ATX电源交流滤波电路比较复杂,应检查是否有短路的元件。

(2)交流主回路桥式整流电路中某个二极管击穿。损坏原因:由于直流滤波电容C5、C6一般为330μF或470μF的大容量电解电容,瞬间充电电流可达20A以上。所以瞬间大容量的浪涌电流易造成整流桥中某个性能略差的整流管烧坏。另外交流浪涌电压也会击穿整流二极管而短路。

(3)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直流滤波电容C5、C6击穿,甚至发生爆裂现象。损坏原因: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耐压一般为200V左右,而实际工作电压达到150V左右,接近额定值。因此,当输入电压产生波动或某些电解电容质量较差时,就容易发生击穿电容现象。另外当电解电容发生漏电时,就会严重发热而爆裂。

(4)直流变换电路中的功率开关晶体管VT1、VT2和换向二极管VD1、VD2击穿损坏。损坏原因:由于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一般高达300V左右,逆变功率开关管的负载又是感性负载,漏感所形成的电压峰值可能接近于600V,而VT1、VT2的耐压Vceo只有450V左右。因此当输入电压偏高时,某些耐压偏低的开关管将被击穿。所以可选择耐压更高的功率开关管。

2)保险丝熔断但不发黑

说明不是短路引起保险丝熔断。

(1)通电瞬间烧断保险,多为瞬间的大电流将保险冲断,如开机时直流滤波电容的充电电流。

(2)使用过程中烧断保险,多为负载过大所致。

3)保险丝未熔断

如电源无输出。而保险丝完好,则应检查电源控制线路中是否有开路、短路现象,以及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是否动作,辅助电源是否完好等。

(1)交流输入回路的限流电阻THR开路,此时测不到300V直流电压。开关电源采用220V直接整流滤波电路,当接通交流电压时会有较大的浪涌电流(电容充电电流),浪涌电流易造成限流电阻或保险丝熔断。

(2)辅助电源无+5V电压输出。应重点检查辅助电源电路中的相关元件,如辅助电源电路VT15振荡管损坏,VZ16稳压管、VD30、VD41二极管击穿短路,限流电阻R72或启动电阻R76断路等。

(3)脉宽调制芯片TL494损坏,电压比较器LM393损坏。另外如IC10、VT7短路,会使IC1的4脚的电压为高电平,而处于待机状态。

(4)直流输出端有短路,此时短路保护会起作用。其现象是开机瞬间电源指示亮,然后马上又熄灭。应仔细检查±5V、±12V线路是否有破损或电路板上有击穿的器件。一般最为常见+5V直流回路的肖特基二级管被击穿。

(5)直流输出过压,此时过压保护会起作用。此时应检查+5V、+12V自动稳压控制电路是否损坏,使自动稳压控制失效。

2.受控启动后直流电源无输出

(1)T2原边VT3、VT4推动管损坏,R54电阻阻值变大;

(2)半桥功率变换电路开关管VT1、VT2至少有一个开路;

(3)防偏磁电容C8容量变小或开路。

3.电源有输出,但开机不自检

这主要是因为电源的PW-OK信号延迟时间不够或无输出造成的。开机后,用电压表测量PW-OK的输出端(电源插头的8脚)有无+5V。此时应检查比较器LM393是否损坏。如因延时不够,则应检查延时电路中的电阻R104和电容C60。

4.电源负载能力差

电源负载能力差主要表现为:电源在轻负载情况下,如只向系统板、软驱供电时,能正常工作,而在配上大硬盘、扩充其他设备时,往往电源工作就不正常。这种情况一般是功率变换电路的开关管VT1、VT2性能不好,滤波电容器C5、C6容量不足。更换滤波电容时应注意2个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必须一致。

5.电源输出电压不准

如果只有一档电压偏离额定值,而其他各档电压均正常,则是该档电压的集成稳压电路或整流二极管损坏。如全部偏离额定值,则是由IC1的1、2脚误差放大器,R39、C32误差放大器负反馈回路,取样电阻R33、R34、R35、构成+5V、+12V自动稳压控制电路有故障。

在更换电源电路中的二级管时要注意,因为逆变器工作频率较高,一般大于20kHz,另外负载电流也较大,故电源中+5V档采用肖特基高频整流二极管SBD,其余各档也采用恢复特性的高频整流二极管FRD。所以在更换时要尽可能找到相同类型的整流二极管,以免再次损坏。

6.风扇不转或发生响声

计算机电源的风扇通常采用接在+12V直流输出端的直流风扇。如果电源输入输出一切正常,而风扇不转,多为风扇电机损坏。如果发出响声,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机器长期的运转或运输过程中的激烈振动引起风扇的4个固定螺钉松动;其二是风扇内部灰尘太多或含油轴承缺油,只要及时清理或加入适量的高级润滑油,故障就可排除。

4. 电脑电源维修

检修ATX开关电源,从+5VSB、PS-ON和PW-OK信号入手来定位故障区域,是快速检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5VSB、PS-ON、PW-OK控制信号
ATX开关电源与AT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5VSB是供主机系统在ATX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闭自动管理和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5V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ATX插头(图1)9脚引出。PS-ON为主机启闭电源或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ATX开关电源,待机时电压值为3V、3.6V、4.6V各不相同。当按下主机面板的POWER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受控启动后PS-ON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ATX插头14脚输入。PW-OK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号,使用灰色线由ATX插头

8脚引出,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5V高电平。

脱机带电检测ATX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PS-ON和PW-OK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9脚除输出+5VSB外,不输出其它电压。其次是将ATX开关电源人为唤醒,用一根导线把ATX插头14脚PS-ON信号,与任一地端(3、5、7、13、15、16、17)中的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将ATX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PS-ON信号为低电平,PW-OK、+5VSB信号为高电平,ATX插头+3.3V、±5V、±12V有输出,开关电源风扇旋转。上述操作亦可作为选购ATX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的方法。

5. TCL彩电AT25211电源电路图

1、TCL彩电AT25211电源电路图如下:
2、一般的电视机开关电源是由振荡电路、稳压电专路、保护属电路三大部分组成。
(1)振荡电路:开关电源振荡电路分为晶体管振荡电路和集成块振荡电路,如STR-S系列IC,TEA2104,TDA4601,TDA4605,TDA2261等等.
(2)稳压电路:开关电源的稳压原理均采用脉冲调宽式的稳压方式,即通过自动改变开关功率管的关闭和导通时间的比例,或通过改变振荡器输出脉冲的占空比来达到稳压的目的。稳压部分的电路由取样、比较、控制三个部分组成,很多机芯此部分电路是采用IC(如SE110等IC)和光耦件组合而成,而有些机芯则用分立元件组成(多为国产机),而有些机芯采用的电源IC本身就集成了这部分电路(如部分串联型开关电源IC)。
(3)保护电路:彩电开关电源都设有保护电路,其保护方式均是使电路停振。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短路保护),还有过热保护。

6. 要用镇流器的台灯(灯管是11W的)的原理和电路图

原理和开关电源同理,前级开关震荡,变压器后级增加绕组,感应出高压,做成升压线路,输出在1000以上!发射电子激发荧光灯里面的水银蒸汽和氩气粒子,以至荧光粉发光!!至于线路图,我给你找一下!如果是镇流器坏了,可以更换一只振流器板,在电子城买1元左右
电子镇流器工作最基本的原理是把50Hz的工频交流电,变成20~50kHz的较高频率的交流电,半桥串联谐振逆变电路中,上、下两个三极管在谐振回路电容、电感、灯管、磁环的配合下轮流导通和截止,把工频交流电整流后的直流电变成较高频率的交流电。但是,具体工作过程中,不少书刊都把谐振回路电容充放电作为主要因素来描述,甚至认为“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是由振荡电路充放电的时间常数决定的”。实事上,谐振回路电容充电和放电是变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能说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就是由振荡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决定的,电路工作状态下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磁环)磁导率变化曲线的饱和点和三极管的存储时间ts是工作周期的重要决定因素。

三极管开关工作的具体过程中,不少书刊认为“基极电位转变为负电位”使导通三极管转变为截止,“T1(磁环)饱和后,各个绕组中的感应电势为零”“VT1基极电位升高,VT2基极电位下降”;然而,笔者认为实际工作情况不是这样的。

1 三极管开关工作的三个重要转折点

1.1 三极管怎样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第一个转折点

如图1所示,不管是用触发管DB3产生三极管的起始基极电流Ib,还是基极回路带电容的半桥电路由基极偏置电阻产生三极管VT2的起始基极电流Ib,三极管的Ib产生集电极电流Ic,通过磁环绕组感应,强烈的正反馈使Ic迅速增长,三极管导通,那么三极管是怎样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的?

实践证明,三极管导通后其集电极电流Ic增长,其导通转变为截止的过程有两个转折点,首先是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磁环)磁导率μ的饱和点。

图2中,上面为磁环磁化曲线(B-H)及磁导率μ-H变化曲线,μ=B/H,所以μ就是B-H曲线的斜率。开始时μ随着外场H的增加而增加,当H增大到一定值时μ达到最大,其最大值为μ-H曲线的峰值,即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磁导率的峰值。此后,外场H增加,μ减小。在电子镇流荧光灯电路中,磁环工作在可饱和状态,在每次磁化过程中,其μ值必须过其峰值。

在初期,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磁环)磁导率随着Ic的增长而增长(图2);Ic增长到一定值,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的磁导率μ过图2中峰值点,磁环绕组感应电压V环=-Ldi/dt,而磁环绕组电感量L=μN2S/ι(此公式还说明了磁环尺寸在这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磁环绕组感应电压与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磁环)磁导率μ成正比,磁环绕组感应电压V环过峰值(关于磁环绕组内电流的情况在后文说明,这里先以实测波形图说明),三极管基极电流Ib同步过峰值(图2、图3),图2下半部分为三极管Vce、Ic、Ib波形图,图2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有一根垂直的连线,把基极电流Ib的峰值点和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的磁导率μ的峰值点连到了一起,这是外部电路改变三极管工作状态的重要信号点,也就是三极管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的第一个转折点。随着V环的下降Ib也下降,但这时基区内部的电压仍然是正的,当磁环绕组感应电压V环低于基区内部的电压时(基区外电路所加电压下降到低于基区内部的电压,但仍然是正的),少数的载流子就从基区流出,基极电流反向为负值Ib2(图3深色曲线2);图3显示了三极管基极电流Ib峰值(深色曲线2)和磁环绕组感应电压峰值(浅色曲线1)是同步的,过峰值后基极电流反向为负值。在这期间,基区电流(称为IB2)是负,但是Vce维持在饱和压降Vcesat(图4浅色曲线1),而Ic电流正常流动(图4深色曲线2),这时期对应存储时间(Tsi)。在这段时间Vbe始终是正的,但是基区电流(称为IB2)是负的。有的书上说导通管的关闭是因为其基极电位转变为负电位,也有的说“T1(磁环)饱和后,各个绕组中的感应电势为零”,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从波形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段时间Vbe始终是正的。导通管的基极电位转变为负电位是在Ic存储结束,流过磁环绕组的电流达到峰值-Ldi/dt等于零的时刻之后,而不是在Ic存储刚开始的时刻。

不少书刊说导通管的关闭是因为其基极电位转变为负电位,这里多加几幅插图来说明。

从图5可以看到在整个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导通半周期内,其基极电压Vbe都是正的,一直到Ic退出饱和开始下降;从图6可以看到在整个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导通半周期内,其磁环绕组感应电压V环也都是正的,一直到Ic退出饱和才开始下降变负。

比较图5和图6可以看到在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接近最大值,也就是三极管进入存储工作阶段时Vbe>V环,这也可以用来解释IB2是负值的原因。

基极电流反向为负值是因为三极管进入存储工作阶段时Vbe>V环,但是,由于V环是正的,所以基极电流反向电流是“流”出来,而不是“抽”出来的。

磁环次级绕组电压是由流经电感的电流-di/dt所决定,过零点在峰值点,即电流平顶点(图7);经过电感流向灯管的电流IL,在磁环绕组和扼流电感上产生感应电压,其过零点为IL的峰值顶点(di/dt=0)(图8),这里也可以看到V环变负的真正时间。

1.2 三极管从存储结束退出饱和,到三极管被彻底关断(tf)——第二个转折点及第三个转折点

(1)三极管进入存储时间阶段,Ib变为负值并一直维持(图4浅色曲线A);三极管存储结束退出饱和:当Ib负电流绝对值开始减小的时刻(图4浅色曲线A),也就是Ic存储结束开始减小(图4深色曲线2),Vce离开饱和压降Vcesat开始上升的时刻(图4浅色曲线1),这也就是三极管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的第二个转折点。整个过程也由两部分组成,开始很快降低,后面还有很长一段电流很小的拖尾。

当没有残余电荷在基区里面时,IB2衰减到零,而Ic也为零,这是下降时间,三极管被彻底关断,BC结承担电路电源电压,一般应为310V左右(图4浅色曲线A上毛刺对应的时刻浅色曲线1Vce值为314V))。也就是三极管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的第三个转折点。

在第二个转折点到第三个转折点这段时间,Vce离开饱和压降Vcesat,开始上升到电路电源电压。(图4浅色曲线1)

(2)电感电流IL与上下两个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1、Ic2的关系,C3R2的作用(关断过程之二):

在第二个转折点与第三个转折点之间Ic1Ic2的波形有一个缺口,IL波形没有缺口。

三极管Ic存储结束,电流开始快速下降,后面还有很长一段电流很小的拖尾;这时另一个三极管仍然是截止的,还没有开始导通,这样就会造成一个电流缺口(图9)。但是电感L上的电流是不可能中断的,这个缺口由上管CE之间的R2C3的充放电电流来填补(图10)。

上管从Ic存储结束,Vce开始上升,整个过程也由两部分组成,开始很快降低,后面还有很长一段电流很小的拖尾,Vce从零上升到310V,C3也得充电到310V,其充电电流即为填补缺口的那部分电流(图10),电感L中的电流得以平滑过渡。Vce从零上升到310V,C3也得以充电到310V的那一时刻,其充电电流被关断。VT1从截止转为导通时,R2C3放电,其放电电流填补电流缺口。

对于这一点,有的书上是这样说的:“C3R2组成相位校正网络,使输出端产生的基频电压同相”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R2C3的存在,实际上也避免了两个三极管电流的重叠,即一个三极管尚未关断,另一个三极管已经导通,所谓“共态导通”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死区时间”。

二、三极管是怎样由截止转变为导通的?有的书刊上说是三极管基极通过磁环次级绕组“得到正电位的激励信号电压而迅速导通”,实际上从三极管Ic存储结束的这一时刻开始,磁环次级绕组的电压即过零开始变为正电位,但是直到VT2被彻底关断那一刻以前,VT1一直没有开通。图5、图6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极管产生集电极电流Ic的时刻落后于基极电压Vbe(磁环绕组感应电压V环)变正的时刻这一段时间。

确切地说,三极管产生集电极电流Ic(开始开通)的准确时刻应该是另一个三极管被彻底关断的时刻。从整个电子镇流荧光灯电路来说,这也就是前面所说三极管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的第三个转折点。从时间上来说三极管产生集电极电流Ic(开始开通)的准确时刻也就是R2C3上的充放电电流终了的时刻,而这个时刻也正是另一个三极管被彻底关断的时刻。

从波形图上看,三极管产生集电极电流Ic(开始开通)的时刻,正是电感L两端电压的峰值点(图11)。

另一管Ic的开通:电感L中的电流不能突变,而此时Vbe已为正,三极管产生一个反向电流,此时也正好是电感L两端电压的峰值点(图11)。

为什么在电子镇流荧光灯电路中三极管的上升时间tr我们不予以关注?从上面对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的开通过程就可以得到答案。在这里,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的上升过程不符合三极管的上升时间tr的定义,因此tr在这里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由于从三极管Ic存储结束的这一时刻开始,磁环次级绕组的电压即过零开始变为正电位,但是在R2C3上的充放电电流终了那一刻以前,正常情况下VT1一直没有开通;必须注意的是,当线路调整不好的时候,Ic会产生一个有害的毛刺。

2 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初始值的讨论

带电感负载的开关三极管,在三极管关断时因电感产生反电动势会收到一个高电压。但是,在目前国内大量采用的电子镇流荧光灯半桥电压反馈电路中,开关三极管电压的选择,是不考虑这个反电动势的;在实际生产中,用世界上最好的示波器去观察,也看不到高于整流滤波后电源电压的波形;对于灯用三极管设计生产厂家来说,三极管的电压参数选取得是否合理,关系到如何真正做到“低成本、高可靠”;如果不切实际地把三极管的电压参数选高了,用户最需要的电流特性就会受到影响。那么,电路中的这个反电动势,是通过什么渠道泄放掉的?在R2C3上的充放电电流终了后,实际上就是通过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初始值泄放的。(三极管CE并联反向二极管的话,这个初始值被二极管分流一部分)。

由于电感L中的电流不能突变,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的初始值必须和R2C3上的充放电电流终了值一致。R2C3上的充放电电流的初始值在数值上与另一个三极管Ic的关断终了值一致,但方向相反;而R2C3上的充放电电流的终了值与初始值相差不大,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一个很大的负电流初始值就是这样来的。

这个很大负电流的流经方式要分四种情况讨论:
(1)三极管BE并联反向二极管-三极管BC结(图12);
(2)三极管CE并联反向二极管(图13);
(3)三极管BE、CE同时并联反向二极管(图14);
(4)三极管BE、CE都没有并联反向二极管(图15)。

在这四种情况中,我们首先讨论第一种情况:

从图12、图16可以看到,流经三极管集电极的电流Ic从三极管BE之间的二极管流过(图16)。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加的是负电压,三极管反向工作。

在这以前,人们一直在三极管的关断功率损耗上做文章,降低三极管的关断功率损耗,以提高可靠性。其实三极管反向工作这一段时间的反向功率损耗也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因为这一段时间三极管上的工作电压、电流、延续时间都比较可观,因此其上的功率损耗也比较可观。

实际生产中,不加BE反向二极管,有一定比例的三极管损坏,且是BE结损坏,就认为是三极管BE反向耐压不够,这是误解。应该是负电流的流经渠道不畅造成三极管功率损耗过大。

第二种情况,三极管CE并联反向二极管(图13):另一个三极管彻底关断、R2C3充放电结束的时刻,电感IL内的电流(相当于R2C3充放电电流终了值)大部分流经VD6(VD7),少部分仍然流经三极管BC结(体现为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

第三种情况,三极管BE、CE同时并联反向二极管(图14):另一个三极管彻底关断、R2C3充放电结束的时刻,电感IL内的反向电流(相当于R2C3充放电电流终了值)大部分流经CE并联反向二极管VD6(VD7),少部分仍然流经三极管BE并联反向二极管-三极管BC结(体现为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

第四种情况,采用DB3触发的小功率节能灯在三极管功率余量足够时,可以不加BE反向二极管(图15),这是因为负电流有一个通过磁环次级绕组、基极电阻、三极管BC结的流经渠道(图17Ib刚开始上跳时的波形),基极回路带电容的半桥电路不能没有BE并联反向二极管。

采用BUL128D这一类带续流二极管的抗过驱动三极管,不要再加CE二极管。

三极管BE、CE并联反向二极管(基极回路带电容的半桥电路在BE并联反向二极管上还串联有电阻)对整个电路的工作状况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会对灯管起辉和三极管电流波形产生影响。

3 Ic电流上升过程的讨论

电路工作状态下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磁环)磁导率变化曲线的饱和点和三极管的存储时间ts是工作周期的重要决定因素。那么什么是“电路工作状态下”?其实就是那个时候的Ic电流上升过程,更准确地说是流过磁环初级绕组的电流、三极管储存阶段流过的电流。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了两重意思:一方面肯定了可饱和脉冲变压器(磁环)磁导率变化曲线和三极管的存储时间ts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没有否定电路其他元器件(电容、电感、灯管)对电路工作状况的重要作用。

(1)下管VT2刚开始导通时,电路相当于RLC串联电路加上直流电压(图18):
电路电压方程:
L+Ri+idt=u (各段压降之和)
电压平衡方程式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它的解与u的形式和u的初始条件(K接通时的u值)有关。
加直流电压(图18)
电路电压方程:
L+Ri+idt=U
瞬态电流分下列三种情况(图19):
①在R/2>时(过阻尼) i=e-αtshΥ.t
②在R/2=时(临界阻尼) i=te-αt
③在R/2>时(欠阻尼),根据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符合该式
i=e-αtsinβ.t
(振荡频率f=)
尽管加的是直流电压,但电路中却可能存在着振荡电流。因为电路中存在着电阻,所以其振幅是衰减的。

(2)下管VT2截止、上管VT1导通时,电路相当于电容充电后通过RL放电(图20):
电路电压方程:L+Ri+idt=0
瞬态电流为:当R/2<时
i=e-αtsinβt(衰减振荡)
式中:α= β= γ=
U0:电容上的初始电压。
负载电流不但受灯动态电阻RL影响,而且同时受可饱和脉冲反馈变压器(磁环)可变初级阻抗ZT、三极管存储时间ts的调制。

瞬态电流通过有效磁导率μe变化对电路稳态工作的控制作用:有效磁导率μe高,脉冲反馈变压器初级阻抗提高,较小的电流瞬时值就可以得到足够的V环,使电路提前转换。开关频率提高,电流初始值下降。

开关频率的下降会使得灯电流增加,灯电流增加的同时又提高了脉冲反馈变压器磁化场Hm。这样,在电路负变化过程中得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频率反馈。

可以利用电路方程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公式本身是可信的,但如何将电路的实际工作状况转换成准确的电路模型却是很困难的。

要准确地描绘出流经三极管的电流变化曲线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数学推导公式中的R在灯启辉后两端还并联有一个电容C;除了数学推导公式中已经提到的诸因素以外,其实三极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开关,灯管也不是一个纯电阻R,灯丝温度、负阻特性、点火电压等因素都会严重影响电流变化曲线。这里只提供了一个思路,还没有准确地描绘出流经三极管的电流变化曲线,但是作为一种定性分析,再结合实际波形图,对解决实际问题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例如三极管ts的测试,应该在什么条件下?Ic是多少,基极加什么样的电压?通过文章前面的分析,应该是比较清楚了。三极管进入存储工作阶段时Vbe>V环,但是,由于V环是正的,基极电流反向电流是“流”出来的,而不是“抽”出来的。所以,传统的开关三极管ts测试时加负电压抽取的方法是不符合灯用三极管的实际工作情况的。

磁环尺寸、磁环初级绕组圈数N在电路中的作用,通过图2也可以得到解释,H=NI,N增加H也相应增加,有效磁导率μe也相应变化,其峰值点到来的时间提前,又因为磁环绕组电感量L=μN2S/ι,V环也相应增大;而磁环次级绕组圈数与次级绕组输出电压成正比,都会对三极管IB产生影响,但是由于电流和频率之间的反馈作用,这种影响得到一定的缓和。磁环有效导磁率和三极管ts配合工作的原理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解释。磁环尺寸对工作频率有很大影响,磁环尺寸越小就容易饱和,所以工作频率就越高。

三极管在灯电路中的实际工作情况与在基极加一个方波电压,再在集电极接一个纯电阻负载R这种测量三极管开关参数的概念式是不完全相同的。

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并不完全受基极电压的控制,谐振回路其他元器件(电容、电感、灯管)对其工作状况有重要影响。

7. 我想知道电源上所谓的AT接口

你是指AT的电源吧, 是ATX的前身。AT电源不能关机时关闭电源,还需手动关闭电源。这是ATX电源与它的最大区别。
AT电源


AT与ATX
AT电源供应器主要应用在早期的主板上(如AT主板和Baby AT主板),如今,AT电源供应器已被淘汰。AT电源供应器功率一般为150W~220W,共有四路输出(+5V、-5V、+12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信号。AT电源供应器的体积是150mm×140mm×86mm。
对于电脑启动与关机,如果使用AT电源,关闭电脑电源开关后,也就真正关闭了电源。
ATX电源广泛应用于电脑中,与AT电源相比,它更符合"绿色电脑"的节能标准,它对应的主板是ATX主板。 1.ATX电源的特点 与AT电源相比,ATX电源增加了“+3.3V、+5VSB、PS-ON”三个输出。其中“+3.3V”输出主要是供CPU用,而“+5VSB”、“PS-ON”输出则体现了ATX电源的特点。 A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不采用传统的市电开关来控制电源是否工作,而是采用“+5VSB、PS-ON”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PS-ON”小于1V伏时开启电源,大于4.5伏时关闭电源。 2.ATX电源的核心电路 ATX电源的主变换电路与AT电源相同,也是采用“双管半桥它激式”电路,PWM(脉宽调制)控制器同样采用TL494控制芯片,但取消了市电开关。 由于取消了市电开关,所以只要接上电源线,在变换电路上就会有+300V直流电压,同时辅助电源也向TL494提供工作电压,为启动电源作好准备。 ATX电源的特点就是利用TL494芯片第4脚的“死驱控制”功能,当该脚电压为+5V时,TL494的第9、11脚无输出脉冲,使两个开关管都截止,电源就处于待机状态,无电压输出。而当第4脚为0V时,TL494就有触发脉冲提供给开关管,电源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辅助电源的一路输出送TL494,另一路输出经分压电路得到“+5VSB”和“PS-ON”两个信号电压,它们都为+5V。其中,“+5VSB”输出连接到ATX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作为它的工作电压,要求“+5VSB”输出能提供10mA的工作电流。“电源监控部件”的输出与“PS-ON”相连,在其触发按钮开关(非锁定开关)未按下时,“PS-ON”为+5V,它连接到电压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而U1负相输入端的电压为4.5V左右,这样电压比较器U1的输入为+5V,送到TL494的“死驱控制脚”,使ATX电源处于待机状态。当按下主板的电源监控触发按钮开关(装在主机箱的面板上),“PS-ON”变为低电平,则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就为0V,使ATX主机电源开启。再按一次面板上的触发按钮开关,使“PS-ON”又变为+5V,从而关闭电源。同时也可用程序来控制“电源监控部件”的输出,使“PS-ON”变为+5V,自动关闭电源。如在WIN9X平台下,发出关机指令,ATX电源就自动关闭。 3.主板无法加电的故障分析 由于ATX电源的开启受制于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所以当ATX主机出现无法加电的故障时,不能立刻确定故障是电源本身还是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给维修带来一定难度。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在“PS-ON”输出与地之间接一个100 OHM 左右的电阻,使“PS-ON”变为低电平,就能启动ATX电源,这样即可区分故障部位。同时也提示我们,如果ATX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出现故障,由于它的维修有较大难度,我们可以跳过“电源监控部件”,直接控制“PS-ON”的电压,就能开启或关闭主机。当然,此时主机的自动关闭功能没有了。
主要有两点不同:接口和电压
ATX 电源引脚为 20 脚,其中第一脚为方型,其余为圆型;
一、两种电源外部接口比较

1、ATX电源接口
它采用20脚的双排长方形插座,具有防插错设计,其20个脚分别如下:5.0V;5.0V;-5.0V;GND;GND;GND;PS-ON;GND;-12V;3.3V;12V;5VSB;PW-OK;GND;5.0V;GND;5.0V;GND;3.3V;3.3V。
一种典型的ATX电源 MODEL:ATX-200SE-3,其性能指标如下。
INPUT:220V 2.5A 50Hz
OUTPUT:3.3V(14A),+5.0V(22A),+12V(6A),-5V(0.5A),-12V(0.8A),+5VSB(0.72A)

2、AT电源接口
它由两组接口组成,一组叫P8, 一组叫P9,两个都是六脚的电源插口,使用时不能插错,其12个脚排列分别如下。
P8:5.0V;5.0V;5.0V;-5.0V;GND;GND。
P9:GND;GND;-12V;+12V;5.0V;PG。
一种典型的AT电源MODEL:AT-200,其性能指标如下。
INPUT:110/220V(5/2。5A) 50Hz/60Hz
OUTPUT:+5.0V(20A),+12V(8A),-5V(0.5A),-12V(0.5A)

3、两种电源比较
共同点:都有+5.0V,+12V,-5V,-12V,而且供电电流基本相同,ATX电源的PS-ON与AT电源的PG功能相同,实际上在某些(例如华硕TX-97E)同时备有AT与ATX规格电源插口的主板上上述相同电源脚都是焊在一起的。
不同点:(1)ATX电源除具有AT电源的全部引脚功能外还有+3.3V供电;(2)ATX电源具有+5VSB脚,只要ATX电源一上电,+ 5VSB脚便可输出+5V电压,最大约100mA的电流。它主要供电脑内部一部分电路在关机状态下要保持工作的芯片使用,完成电脑唤醒功能;(3)ATX 电源上还有PS-ON脚,它是电脑主板控制ATX电源开关的控制端,当PS-ON为低电压时ATX电源激活输出+5V、+12V、-12V、-5V等,否 则停止电源供电(除+5VSB外)。
尽管上述ATX电源较AT电源功率标得略大一点,但这两种电源实际上同属200W电源,其指标的大小因厂家不同而定,实际输出功率没有多大 区别,这从内部主电路的三极管的用料和输出变压器大小也可以看出。笔者曾测试过多种开关电源,发现当开关电源的+5V端接有负载(例如用两电阻丝并联)输 出10A电流时,标有200W及230W的电源其压降多数已超出5%,同样情况下标有250W功率的电源输出压降要小得多。另外市场上某些标有230W的 电源其功率甚至不如某些标有200W的电源。“原装机”电源的长处并不是功率较大,而是用料考究,电源高频滤波电路中的电容一般多用CBB电容,比普通电 源用的涤纶电容要贵得多。同样是电解电容,“原装机”的要大些。由于用料不一样,“原装机”的可靠性要高,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购买电源真是一分价钱一分 货。

二、ATX电源用于AT主板

将ATX电源20芯上+5V、+12V、-5V、-12V、GND分别移植到P8、P9上。(当然要换插座)。
ATX的的+3.3V及+5VSB不用,PS-OK作PG用,PS-ON与GND线接于AT的电源开关的两脚上,作开关输入用。当开关按下时,PS-ON与地线相连,电源启动,当PS-ON与GND线断开后,电源关闭。
笔者曾遇到过一台HP原装机,用户想利用其电源,但该电源类似ATX电源,只有电启动,用上述方法成功地改造成了AT电源。

三、AT电源用于同时备有AT与ATX的主板

这种主板如华硕TX97-E,本身可以用AT电源或ATX电源,如果用AT电源则此时该主板不具有ATX电源的功能。如果想让该主板具有ATX功能,须用ATX电源。改造方法(以华硕TX97-E为例)。
TX97-E版本V1.20之后的主板其ATX插座并没有用到+3.3V,为了证实这点可以用万用表量一下,会发现+3.3端为悬空脚,并且 该主板上没有为ATX与AT 电源设置跳线。由于该主板的两电源插座上许多电源线是相通的,所以要将AT电源改为ATX电特性,其插座不需变动,只需在 ATX插座上增加两路线便可。
1.输入+5VSB:采用外部提供+5V办法,一般可用变压器方式,平时主板耗电亦不大(6mA),当然最佳是采用如ATX电源式的辅助开关电源。(电子市场有购)
2.输出PS-ON:一种最简陋的办法是用该路线去控制一只继电器,当PS-ON低电平时,继电器吸合,反之继电器断开。继电器安置在AT电 源盒内,触点直接控制220电源的断合,替代原AT电源开关作用(当然那根黑色粗尾也要被去掉了)。这样做使得PS-ON与交流隔离,当然PS-ON无法 直接驱动继电器,中间需用三极管放大,而继电器这部分的用电可以取自+5VSB,电路见图1。当然如果想改得更高级一点则可以参照ATX电源原理图改。要 提醒的是,继电器上交流220V绝对要与控制侧隔离。
如果主板同时要用+3.3V电源,改当然是可以的,但太复杂了,不如买个新的ATX电源。由于ATX电源工作方式的特殊性,其内部器件的要求相对来说应该高些,如滤波网络应该多一些。
由于我国电压为220V,较某些国家用110V电压高,故电源管更易损坏,220V整流后为300V, 如果用单管理论计算耐压须 1000V。由于高耐压管较低耐压管品种少,质量要求高,并且价格贵,故实际有些用不到这么好的管子。尽管你用的是ATX电源,关机还是应尽可能切断电源 为妙。
或许您的AT 主板想用ATX电源,或者您的ATX主板想利用AT电源,本文将会对您很有帮助。

8. 计算机ATX电源和AT电源的区别及接口定义对照

众所周知,ATX电源与AT电源有许多地方不一样,除去输出到底板的插头形状不同外,其内部也有许多地方不相同。由于ATX电源推出时间不长,其它的认识一般仅限于其外表功能的描述,多数ATX电源还处于保修期,所以我们很少见到其内部电路。相信某些电脑用户会象我一样,望着自已的同时备有AT与ATX规格电源插口的主板而依旧用着AT电源,有时会想是否能将自已的AT电源改为ATX电源呢?下面我想从外到内谈谈这两种电源的异同。字串9一、两种电源外部接口比较字串71.ATX电源接口它采用20脚的双排长方形插座,具有防插错设计,其20个脚分别如下:5.0V;5.0V;-5.0V;GND;GND;GND;PS-ON;GND;-12V;3.3V;12V;5VSB;PW-OK;GND;5.0V;GND;5.0V;GND;3.3V;3.3V。一种典型的ATX电源MODEL:ATX-200SE-3,其性能指标如下:INPUT:220V2.5A50HzOUTPUT:3.3V(14A),+5.0V(22A),+12V(6A),-5V(0.5A),-12V(0.8A),+5VSB(0.72A)2.AT电源接口它由两组接口组成,一组叫P8,一组叫P9,两个都是六脚的电源插口,使用时不能插错,其12个脚排列分别如下。P8:5.0V;5.0V;5.0V;-5.0V;GND;GND。P9:GND;GND;-12V;+12V;5.0V;PG。一种典型的AT电源MODEL:AT-200,其性能指标如下。INPUT:110/220V(5/2。5A)50Hz/60HzOUTPUT:+5.0V(20A),+12V(8A),-5V(0.5A),-12V(0.5A)3.两种电源比较共同点:都有+5.0V,+12V,-5V,-12V,而且供电电流基本相同,ATX电源的PS-ON与AT电源的PG功能相同,实际上在某些(例如华硕TX-97E)同时备有AT与ATX规格电源插口的主板上上述相同电源脚都是焊在一起的。不同点:(1)ATX电源除具有AT电源的全部引脚功能外还有+3.3V供电;字串7(2)ATX电源具有+5VSB脚,只要ATX电源一上电,+5VSB脚便可输出+5V电压,最大约100mA的电流。它主要供电脑内部一部分电路在关机状态下要保持工作的芯片使用,完成电脑唤醒功能;(3)ATX电源上还有PS-ON脚,它是电脑主板控制ATX电源开关的控制端,当PS-ON为低电压时ATX电源激活输出+5V、+12V、-12V、-5V等,否则停止电源供电(除+5VSB外)。尽管上述ATX电源较AT电源功率标得略大一点,但这两种电源实际上同属200W电源,其指标的大小因厂家不同而定,实际输出功率没有多大区别,这从内部主电路的三极管的用料和输出变压器大小也可以看出。笔者曾测试过多种开关电源,发现当开关电源的+5V端接有负载(例如用两电阻丝并联)输出10A电流时,标有200W及230W的电源其压降多数已超出5%,同样情况下标有250W功率的电源输出压降要小得多。另外市场上某些标有230W的电源其功率甚至不如某些标有200W的电源。“原装机”电源的长处并不是功率较大,而是用料考究,电源高频滤波电路中的电容一般多用CBB电容,比普通电源用的涤纶电容要贵得多。同样是电解电容,“原装机”的要大些。由于用料不一样,“原装机”的可靠性要高,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购买电源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二、ATX电源用于AT主板将ATX电源20芯上+5V、+12V、-5V、-12V、GND分别移植到P8、P9上。(当然要换插座)。ATX的的+3.3V及+5VSB不用,PS-OK作PG用,PS-ON与GND线接于AT的电源开关的两脚上,作开关输入用。当开关按下时,PS-ON与地线相连,电源启动,当PS-ON与GND线断开后,电源关闭。笔者曾遇到过一台HP原装机,用户想利用其电源,但该电源类似ATX电源,只有电启动,用上述方法成功地改造成了AT电源。三、AT电源用于同时备有AT与ATX的主板这种主板如华硕TX97-E,本身可以用AT电源或ATX电源,如果用AT电源则此时该主板不具有ATX电源的功能。如果想让该主板具有ATX功能,须用ATX电源。改造方法(以华硕TX97-E为例)。TX97-E版本V1.20之后的主板其ATX插座并没有用到+3.3V,为了证实这点可以用万用表量一下,会发现+3.3端为悬空脚,并且该主板上没有为ATX与AT电源设置跳线。由于该主板的两电源插座上许多电源线是相通的,所以要将AT电源改为ATX电特性,其插座不需变动,只需在ATX插座上增加两路线便可。1.输入+5VSB:采用外部提供+5V法,一般可用变压器方式,平时主板耗电亦不大(6mA),当然最佳是采用如ATX电源式的辅助开关电源。(电子市场有购)2.输出PS-ON:一种最简陋的法是用该路线去控制一只继电器,当PS-ON低电平时,继电器吸合,反之继电器断开。继电器安置在AT电源盒内,触点直接控制220电源的断合,替代原AT电源开关作用(当然那根黑色粗尾也要被去掉了)。这样做使得PS-ON与交流隔离,当然PS-ON无法直接驱动继电器,中间需用三极管放大,而继电器这部分的用电可以取自+5VSB,电路见图1。当然如果想改得更高级一点则可以参照ATX电源原理图改。要提醒的是,继电器上交流220V绝对要与控制侧隔离。如果主板同时要用+3.3V电源,改当然是可以的,但太复杂了,不如买个新的ATX电源。由于ATX电源工作方式的特殊性,其内部器件的要求相对来说应该高些,如滤波网络应该多一些。由于我国电压为220V,较某些国家用110V电压高,故电源管更易损坏,220V整流后为300V,如果用单管理论计算耐压须1000V。由于高耐压管较低耐压管品种少,质量要求高,并且价格贵,故实际有些用不到这么好的管子。尽管你用的是ATX电源,关机还是应尽可能切断电源为妙。

阅读全文

与at开关电源电路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小区物业维修班长 浏览:629
芭比娃娃家具怎么放 浏览:801
防水台增高女拖鞋一般高度多少 浏览:493
温州前锋油烟机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418
四个字家具有哪些 浏览:426
电路中6D 浏览:525
有什么可以防家电免雷电劈 浏览:694
住宅防水如何选择 浏览:675
如何加盟家具维修公司 浏览:486
盐田区办公家具厂有哪些 浏览:265
国家电网是个什么性质的企业 浏览:166
怎么翻新消毒柜内部 浏览:4
家装用什么牌子的防水 浏览:879
美的什么家电最差 浏览:609
砂浆防水一桶做多少面积 浏览:623
什么平台适合发家电维修 浏览:542
航空电子电路 浏览:858
买家具上什么网最划算 浏览:553
唯一电路 浏览:140
天津华苑家电维修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