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数字电路中分频器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中分频器的工作原理:
从电路结构来看,分频器本质上是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LC滤波网络,高音通道是高通滤波器,它只让高频信号通过而阻止低频信号;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它只让低音通过而阻止高频信号;
中音通道则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除了一低一高两个分频点之间的频率可以通过,高频成份和低频成份都将被阻止。
在实际的分频器中,有时为了平衡高、低音单元之间的灵敏度差异,还要加入衰减电阻;另外,有些分频器中还加入了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使音箱的阻抗曲线心理平坦一些,以便于功放驱动。
位于功率放大器之后,设置在音箱内,通过LC滤波网络,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频信号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别送至各自扬声器。
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现音频谷点,产生交叉失真,它的参数与扬声器阻抗有的直接关系,而扬声器的阻抗又是频率的函数,与标称值偏离较大,因此误差也较大,不利于调整。
将音频弱信号进行分频的设备,位于功率放大器前,分频后再用各自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把每一个音频频段信号给予放大,然后分别送到相应的扬声器单元。
因电流较小故可用较小功率的电子有源滤波器实现,调整较容易,减少功率损耗,及扬声器单元之间的干扰。使得信号损失小,音质好。但此方式每路要用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成本高,电路结构复杂,运用于专业扩声系统。
分频器的作用:
1、基本分频
不管什么类型电子分频器的主要功能和任务当然还是分频。由于现在音箱的种类很多,系统中要采用什么功病能的、几分频的电子分频器还是要灵活配置的,现在通常用的电子频器有2分频、3分频、4分频等区分,超过4分频就显得太复杂和无实际意义了。
分频器可以合理地进行各单元功率分配,使各单元之间具有恰当的相位关系以减少各单元在工作中出现的声干涉失真。
2、保护音箱
不同扬声器的工作频率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口径越大的扬声器其低频特性也越好,频率下潜也越低。电子分频器可以提供不同扬声器各自需要的最佳工作频率,弥补单元在某频段里的声缺陷,让各种扬声器更合理、更安全的工作。
因此,电子分频器除了分频任务外,正常的使用它更重要的功能还有:保护音箱设备。
3、增加声音层次感
如果一个 音响系统中有很多只不同种类的音箱,而且没有使用电子分频器,那不同音箱之间就会有很多频率叠加、重复的部分,声干涉也会变得很严重,声音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若音响系统中使用了电子分频器进行合理的分频,让不同音箱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这样不同音箱之间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几乎不会重复,同时减少了声波互相干涉的现象,声音就会变得格外清晰,音色也会更好、更具有层次感。
㈡ 电路中的分频是什么意思二分频又是什么意思
电路中的分频有二种:
1、分频是指将意单一频率信号的频率降低为原来的1/N,就专叫N分频。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属称为“分频器”。
这里的分频上针对单频信号而言的。
如把33MHZ的信号2分频得到16.5MHZ的信号,3分频得到11MHZ的信号,10分频得到3.3MHZ的信号。
这种分频一般指在数字电路。
2、分频是对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的各种信号分开,分成几个频率段。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称为“分频器”。
这里的是针对由很多不同频率成分组成的混合信号而言的。
如将一个由20HZ-20KHZ组成的混合信号,分成小于20HZ-1KHZ和1KHZ-20KHZ两部分叫二分频,分成20HZ-500HZ、500HZ-2KHZ和2KHZ-20KHZ三部分的叫三分频。
这种分频一般指音响电路
㈢ 电子分频名词解释
电子分频也就用小容量的阻容元件及有源器组成分频网络。将一定带宽频率信分隔多个更小的带宽的信号。
例音频,将20hZ-20Khz分成三个频段。
㈣ 分频电路原理
1)从三极管构成电路看,因为存在发射极电阻,所以判断三极管不工作在非线性区(饱和区、截内止区容),而是工作在线性区,就是对 Uo的交流分量进行放大,然后通过变压器分离出交流分量,并整流滤波得到一个可方便测量的直流电压;
那么要满足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的条件就是基极的静态工作点电压 Ubq,这个电压是Uo的直流分量通过电阻Rb1、Rb2分压所得;粗略计算就是
Uo(的直流分量)=Ubq*(Rb1+Rb2)/Rb1;
2)方波1经光耦和变压器的隔离与放大,然后整流滤波得到 Uo,显然通过参数设置可使得 Uo的大小与方波1的宽度或周期成正比,这样的一个电压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在一个直流电压上叠加了一个小小的交流电信号,如同稳压源输出端上的纹波,后级电路就是要放大并提取这个纹波信号以显示;
因此,1)没你题目说的什么分频作用;2)两个方波信号没有直接的逻辑运算关系,即不存在与或非等关系;
㈤ 什么叫分频,什么叫倍频,举例说明
分频,受外部周期信号激励的震荡,其频率恰为激励信号频率的纯分数,都叫做分频。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称为“分频器”。
分频作用是保证主板的外频变化时PCI等外设的工作频率能够固定在标准频率下,例如PCI的33MHz,也就是说当外频变化时,这个分频除以分频数字,便能得到PCI的工作频率。现在CPU外频最高能够取到200MHz,这样当外频为200MHz的时候,如果主板支持六分频也就是说200除以6就得到PCI的标准频率33MHz。为什么要求主板支持高分频呢?这是因为如果PCI、AGP等设备工作在非标准频率下会对这些设备造成一定损害。
倍频,基频以外的其他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红外吸收频率统称为倍频。v=0至v=2的跃迁称为第一个倍频2n,相应地3n, 4n……等均称为倍频。
使获得频率为原频率整数倍的方法。利用非线性器件从原频率产生多次谐波,通过带通滤波器选出所需倍数的那次谐波。在数字电路中则利用逻辑门来实现倍频。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最初CPU主频和系统总线速度是一样的,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相应产生。它的作用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提升。CPU主频计算方式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倍频也就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CPU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理论上倍频是从1.5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
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那么CPU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
一个CPU默认的倍频只有一个,主板必须能支持这个倍频。因此在选购主板和CPU时必须注意这点,如果两者不匹配,系统就无法工作。此外,现在CPU的倍频很多已经被锁定,无法修改。
㈥ 什么是二分频四分频
分频作用是保证主板的外频变化时PCI等外设的工作频率能够固定在标准频率下,例如PCI的33MHz,也就是说当外频变化时,这个分频除以分频数字,便能得到PCI的工作频率。现在CPU外频最高能够取到200MHz,这样当外频为200MHz的时候,如果主板支持六分频也就是说200除以6就得到PCI的标准频率33MHz。主板要求支持高分频,这是因为如果PCI、AGP等设备工作在非标准频率下会对这些设备造成一定损害。
设计一个振荡器、分频器,可实现2分频、4分频输出的电路,每路分频输出,用发光二极管指示显示;整荡器频率及分频指示以人眼能够分辨为宜。
二分频电路就是用同一个时钟信号通过一定的电路结构转变成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 二分频就是通过有分频作用的电路结构,在时钟每触发2个周期时,电路输出1个周期信号。比如用一个脉冲时钟触发一个计数器,计数器每计2个数就清零一次并输出1个脉冲。那么这个电路就实现了二分频功能。
四分频就是通过有分频作用的电路结构,在时钟每触发4个周期时,电路输出1个周期信号。比如用一个脉冲时钟触发一个计数器,计数器每计4个数就清零一次并输出1个脉冲,那么这个电路就实现了四分频功能。
㈦ 分频电路的作用
1、合理地分割各单元的工作频段;
2、合理地进行各单元功率分配;
3、使各单元之间具有恰当的相位关系以减少各单元在工作中出现的声干涉失真;
4、利用分频电路的特性以弥补单元在某频段里的声缺陷;
5、将各频段圆滑平顺地对接起来。
显然,分频电路的这些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㈧ 分频电路是什麽意思
1、分频是指将意单一频率信号的频率降低为原来的1/N,就叫N分频。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称为“分频器”。
2、分频是对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的各种信号分开,分成几个频率段。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称为“分频器”。
㈨ 分频电路的分类
从分频方式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分频(ActiveCrossover),或者叫电子分频,也可以叫外置分频、有源分频;另一种是被动分频(PassiveCrossover),或者叫功率分频,也可以叫内置分频、无源分频。主动分频是指分频器不在音箱内部,而在功率放大之前,由于此时声音信号很弱,因此容易将声音彻底分频,缺点是相应的电子线路分频点较为固定,不容易和不同扬声器配合,常见于高端和专业音响,随着多路功放的普及,主动分频方式比以前普及很多。被动分频是指分频器在音箱内,此时声音信号已经经过放大,分频电路会造成一定干扰,但音箱可以适用于不同功放。
最简单的分频就是二分频,将声音分为高频和低频,分频点需要高于低音喇叭上限频率的1/2,低于高音喇叭下限频率的2倍,一般的分频点在2K到5K之间。但是这样分频对低音照顾仍然不够完善,因为低音为了获得更好效果,往往需要单独处理,并且扬声器的切割失真对低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近些年三分频逐渐流行起来。三分频是将声音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有两个分频点,低音分频点一般在200Hz以下,或者120Hz,甚至更低,高音分频点一般为2Hz-6KHz。此外也有少量的四分频或者多分频系统。显然更多分频数理论上更有利于声音的还原,但过多的分频点会造成整体成本上升,并且实际效果提升有限,因此常见的分频数仍然是二分频和三分频。
㈩ 数字电路中分频是什么含义
受外部周期信号激励的震荡,其频率恰为激励信号频率的纯分数,都叫做分频。
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称为“分频器”。(纯分数:只有分数部分,即小于1的分数,如3/4就是,而一又五分之四(1+4/5)就不是。)
分频是对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的各种信号分开,分成几个频率段。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称为“分频器”。这里的是针对由很多不同频率成分组成的混合信号而言的。如将一个由20HZ-20KHZ组成的混合信号,分成小于20HZ-1KHZ和1KHZ-20KHZ两部分叫二分频,分成20HZ-500HZ、500HZ-2KHZ和2KHZ-20KHZ三部分的叫三分频。
(10)所谓分频电路扩展阅读
分频器有2 种:
1、功率分频器,位于功率放大器后,在音箱中设置Lc滤波网络,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 频信号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别送至各自扬声器,这种方法被称为被动分频,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但信号 损失较大。
2、电子分频器,将音频弱信号进行分频的设备,位于功率放大器前,分频后将低音、中音、高音信 号送至各自功率放大器,然后由功放分别送给低音、中音、高音扬声器,这种方法被称为主动分频,再现音质 较好,信号损失小,但需要一台分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