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并联分流公式
并联分流公式:V1=IR2=VR2/(R1+R2)。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原理: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
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电阻的串并联就好像水流,串联只有一条道路,电阻越大,流的越慢,并联的支路越多,电流越大。
2. 并联分流还是分压
分流。
之所以说并联电路分流,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
举个例子说明,假设有两个电阻器R1,R2,记两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将它们串联在输出电压为U的电池两极间,则U=U1+U2. 将它们并联在输出电压为U的电池两极间,则U=U1=U2。
并联电路分流的特点:
并联电路上任何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的输出电压,各支路的电流和等于干路的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3. 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
并联分流是因为当多个电路器件(比如电阻)并联时,它们的起点与终点是连在一起的,这样在整体上终点与起点的总电荷相对于每个电路器件来说是相同的,只是在起点与终点的截面上有一个分布的不均匀性,而这个不均匀性是由于电路器件的本身特性决定的(比如电阻的阻值),那么在不同的截面分布处单位时间通过该截面的电荷就不一样,这样如果要得到这个通过起点与终点的截面的电荷量的话,就需要各个分截面的电荷相加,表现为电流相加。
注:(微观解释:宏观的大家都知道呀,而截面处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的定量判定可以由电路器件的特性的比值来确定)
4.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解释
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并联电路各支路分流,分干路中的总电流,不能分去支路电流。
当总电流大于电器额定电流时,并联一个电阻根本起不到作用,应给它串联一个电阻,分压,减小电流。所以在电源电压恒定的电路中,“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应用:若电路中总电流大于用电器总电流,可在电路中并联一电阻分去多余电流”这句话应该是错误的。在初高中,电源电源一般也都是恒定的。
5. 并联电路如何分流
注意:电来压在并联电阻后是变自小了!!!
例如:回路电流是10A,原来电器的电阻是1欧,这样电器上的电压是10V。如果再并联一个1欧的电阻之后,总电阻是 0.5欧,这样电压就是5V了,流过原来电器的电流也就是5A了。
实际上这种方法用的最多的就是电流表的分流器。例如一个量程1mA的电流表,通过分流器可以测量100A的电流。而分流器就是一个电阻值很小的电阻,一般的表示方式是 mV/A,例如75mV/100A的分流器(分流器的电阻为75mV/100A=0.75mΩ),就是当流过100A的电流时,分流器上的电压为75mV。如果在分流器上并联一个量成为1mA,内阻75欧的电流表,则当流过分流器的电流为100A时的时候,电流表的指示值为1mA。
6. 并联电阻电流分流公式
两个电阻R1、R2串联于电压为V的电路中,则:
电流I=V/(R1+R2)
电阻1两端的电压:V1=IR1=VR1/(R1+R2)
电阻2两端的电压:V1=IR2=VR2/(R1+R2)
所以:V=V1+V2
所以称串电阻电路为分压电路.
两个电阻R1、R2并联于电流为I的电路中,则:
总电阻R=R1R2/(R1+R2)
总电压V=IR1R2/(R1+R2)
电阻1两端的电流:I1=V/R1=IR2/(R1+R2)
电阻2两端的电流:I2=V/R2=IR1/(R1+R2)
所以:I=I1+I2
所以称并联电阻电路为分流电路。
(6)并联电路分流扩展阅读: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即:U=U1+U2
U1∶U2∶U3=IR1∶IR2∶IR3=R1∶R2∶R3
P1∶P2∶P3=IU1∶IU2∶IU3=R1∶R2∶R3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5、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7、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推导式:P1P2/(P1+P2)】
8、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并联电路中用导线连接在电源两极的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相等。电路中每个环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得出:
电压并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压与总电压相同。
串联的优点:在电路中, 若想控制所有电路,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串联的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着都断了。
并联的优点:可将一个用电器独立完成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影响其他用电器。适合于在马路两边的路灯。
并联的缺点:若并联电路,各处电流加起来才等于总电流,由此可见,并联电路中电流消耗大。
7. 并联电路电流为什么会分流
把电流类比做水流,就像水管中的水一样,如果有好几支水路,就有好几支水流,所以就可以分流。
8. 并联电路分流公式的推理方法
两个电阻R1、R2串联于电压为V的电路中,则:
电流I=V/(R1+R2)
电阻1两端的电压:V1=IR1=VR1/(R1+R2)
电阻2两端的电压:V1=IR2=VR2/(R1+R2)
所以:V=V1+V2
所以称串电阻电路为分压电路。
两个电阻R1、R2并联于电流为I的电路中,则:
总电阻R=R1R2/(R1+R2)
总电压V=IR1R2/(R1+R2)
电阻1两端的电流:I1=V/R1=IR2/(R1+R2)
电阻2两端的电流:I2=V/R2=IR1/(R1+R2)
所以:I=I1+I2
所以称并联电阻电路为分流电路。
9. 并联分流公式是什么
两个电阻R1、R2串联于电压为V的电路中,则:
电流I=V/(R1+R2)
电阻1两端的电压:V1=IR1=VR1/(R1+R2)
电阻2两端的电压:V1=IR2=VR2/(R1+R2)
所以:V=V1+V2
所以称串电阻电路为分压电路.
两个电阻R1、R2并联于电流为I的电路中,则:
总电阻R=R1R2/(R1+R2)
总电压V=IR1R2/(R1+R2)
电阻1两端的电流:I1=V/R1=IR2/(R1+R2)
电阻2两端的电流:I2=V/R2=IR1/(R1+R2)
所以:I=I1+I2
所以称并联电阻电路为分流电路。
(9)并联电路分流扩展阅读:
并联电路总电阻越并越小特性这一点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刚好相反。如果两只20KΩ相并联,并联后总电阻是其中一只电阻的一半,就是10kΩ。
并联电路中主要矛盾的阻值小的电阻并联电路中,若某一个电阻器的阻值远远大于其它电阻的阻值,则该电阻不起主要作用,可以认为它是开路的。这样电路中就留下阻值小的电阻器。分析并联电路时候,就是要抓住阻值小的电阻器,它是这一电路中主要矛盾,即使阻值小的电阻器并联电路中起主要作用,这一点与串联电路正好相反。
10. 并联电路分流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有两个白炽灯,电流分别从它们上面流过,一个断开另一个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