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数字电路的原理是什么数字电路原理图
⑵ 急求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The Outline of Analog Circuits Course Project
一、 目的与任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个或两个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的。
通过模拟电路课设要求学生:
1、 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从稳定可靠、使用方便、高性能价格比出发来选择方案,运用所学过的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子线路知识,设计出相应的功能电路。
2、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 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及了解印刷线路板的设计,制作方法。
5、 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6、 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7、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 内容、要求与安排
1、内容:
课题名称:
(1) 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2) 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
(3) 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计
(4)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5) 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6) 设计并制作音频频谱柱状显示器电路
2、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并独立完成总结报告。
3、进度安排及方式:(以四学时为一个单元)
第一单元:集中讲课,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3)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
(4)课程设计题目介绍
(5)学生自由组合,选择题目。
第二单元:确定题目,教师就题目的基本要求答疑。学生讨论、查资料。
第三、四、五单元:查资料、设计、EDA仿真。
学生根据课题要求,独立完成课题的设计方案,并可以运用MULTISIM软件在微机上完成对所设计电路的仿真。
第六单元至第八单元:组装、调试、写报告。
第九单元:完成收尾工作,清点材料、工具。准备课设报告。
最后考试:分组答辩。
三、 场地与设备
1、 实验室场地:实验中心。
2、 实验所用设备:示波器、函数发生器、毫伏表、万用表(指针、数字)、直流稳压电源、实验箱。
四、 考核内容与成绩评定
1、 考核内容:
(1) 设计能力
(2) 组装或焊接调试情况
(3) 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报告情况
(5) 出勤情况、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2、 成绩评定:
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和EDA仿真情况 20分,实际操作,调试、效果 40分,
总结报告 20分,口试 20分。
课题一 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参数及其测试方法;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条件,完成对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
①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可将220V/50Hz交流电转换为多路直流稳压电源
输出:±5V/1A,一组可调正电压+3~+18V/1A。
② 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选做:用PSPICE或EWB软件完成仿真)
③ 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初始条件:
可选元件:变压器/15W/±12V;整流二极管或整流桥若干,电容、电阻、电位器若干;根据
需要选择若干三端集成稳压器;交流电源220V,或自备元器件。
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
3、方案选择与论证
直流稳压电源总体功能框图如图下1所示。
参考电路图:
变压器根据所需电流决定功率,可用220V输入、输出15V/1A左右的。如没有合适的找个12V几瓦的也能用
课题二 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掌握波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
2、学会选择合适的器件来设计波形发生电路;
3、熟悉非正弦波产生电路调整与测试的基本方法;
4、提高应用集成运放的能力及独立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
二、 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要求信号频率f=1 kHZ, VOm=0.2V.输出端不采用稳压二极管。
2、设计要求
(1)采用集成运放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波产生电路,要求:f=1 kHZ, VOm=0.2V;
(2)要求绘出原理图,并用Protel画出印制板图;
(3)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
(4)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
(5)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求有电路设计过程,调整测试内容、方法、步骤,测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课题三 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计
一、设计参数:
1. 采用全部或部分分立元件设计一种音频功率放大器。
2. 额定输出功率
3. 负载阻抗 。
4. 失真度
5. 设计放大器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
二、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10W/8Ω,频率响应20~20KHZ,
效率>60﹪,失真小。
三 设计方案图
音频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重新产生真实、高效和低失真的输入音频信号。音频频率范围约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须在此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输入级 ――→ 中间推动级 ―― → 输出级
负反馈线路 ← ―― 互补对称功放
课题四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 任务与要求
(1)要求能产生三角波、正弦波、方波;
(2)要求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实现频率可调
二. 设计目的
(1)学会用简单的电子元器件及芯片制作简单的函数信号发生电路,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2)学会调试电路与分析电路
三. 技术指标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频率范围10~100HZ,100HZ~1KHZ,1 KHZ~10 KHZ;正弦波Upp≈3V,三角波Upp≈5V,方波Upp≈14V,幅度连续可调,线性失真小。
课题五 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一. 设计要求
(1)设计制作可以测量和控制的温度控制器
测量和控制的温度范围:10°—60°
精度:±1°
控制对象:继电器或晶闸管
继电器或晶闸管触电连接:一组转换接点为市电220V,10A
(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电路方案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原件选择,画出原理图。
(3)进行安装和调试
二.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指标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选择合适的晶闸管或继电器,完成对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装配和调试。
三.具体技术指标
室温~600C,控制精度± 10C,控制通道输出为双向晶闸管或继电器,一组转换接点为市电220V,10A。
课题六 设计并制作音频频谱柱状显示器电路
一、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音频频谱柱状显示器电路。示意图如下:
二、设计要求
(1)音乐输入:0~1.5Vrms;单声道。输入端采用莲花座和Q9座并联形式,莲花座用于音乐输入,Q9座用于测试。将柱状显示的LED集中布置于一个15cm×10cm的面板上。音频功放可使用现成有源功放,功率大于1W。
(2)制作5路带通滤波器,分别对应中心频率为:60Hz、250Hz、1kHz、4kHz、16k(1)Hz;滤波器Q值约为1.5。
(3)条状显示采用10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电压高低,1~10个发光二极管点亮的阈值电压分别为:60mV、80mV、110 mV、160 mV、220 mV、320 mV、440 mV、630 mV、890 mV、1.25V,可用运放或专用集成电路制做。例如LM3915条状指示集成电路。
⑶ 近代物理实验都有什么
第一单元原子物理 1-1塞曼效应 1-2黑体辐射 1-3原子光谱 第二单元核探测技术 2-1盖革一米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2-2验证快速电子的相对论效应 2-3物质对β射线的吸收 2-4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 第三单元微波实验 3-1微波系统中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3-2微波光学 第四单元磁共振 4-0磁共振基础知识 4-1核磁共振 4-2微波电子顺磁共振 4-3微波铁磁共振 4-4光泵磁共振 第五单元激光与光学 5-1氦氖激光器的模式分析 5-2晶体的电光效应与电光调制 5-3椭偏法测量介质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5-4单光子计数 5-5迈克耳孙干涉法测量气体折射率 5-6空间单点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第六单元光通信技术 6-1音频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 6-2数字信号编码及在光纤中的传输 第七单元真空与低温 7-1真空的获得及其测量 7-2高温超导体的零电阻现象 第八单元固体材料参数测试 8-1热波法(动态法)测热导率 8-2闪光法测热导率 第九单元电路与物理测量 9-1非线性电路混沌 9-2锁相放大器
⑷ 哈尔滨工业大学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教材目录
模拟电路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
第一节 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 半导体三极管
第四节 声效应晶体管(FET)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基本单元电路
第一节 放大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三节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 工作点稳定电路
第五节 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及其性能比较
第六节 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
第七节 差动放大电路
第八节 电流电源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响应
第一节 多级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第三节 阻容耦合多组放大电路
第四节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一节 集成运放简介
第二节 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三节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第四节 集成运放使用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五节 理想运入及三种基本输入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一节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 基本OCL电路与交越失真
第三节 无失真的OCL电路
第四节 OCL电路简介
第五节 互补对称功放分析计算举例
第六节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一节 反馈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闭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
第三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第四节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
第五节 正确引入负反馈的原则
第六节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第七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第一节 基本运算电路
第二节 集成模拟乘法器
第三节 有源滤波电路
第四节 开关电容滤波器
第五节 电压比较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 信号发生电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三节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四节 石英晶体振荡器简介
第五节 矩形波发生电路
第六节 三角波发生电路
第七节 锯齿波发生电路
第八节 集成函数发生器8038简介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路
第一节 整流电路
第二节 滤波电路
第三节 稳压电路
第四节 开关稳压电源电路(SMR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数电的没找到
电路基础
目录
第—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图
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
1—4 电阻元件
1—5 电容元件
1—6 电感元件
1—7 电压源和电流源
1—8 受控源
1—9 基尔霍夫定律
1—10 电路的拓扑图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
习题一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和化简
2—1 电路等效的概念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电阻的Y—△联接及其等效互换
2—4 电源的串联和并联
2—5 有源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6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
习题二
第三章 网络分析方法和网络定理
3—1 支路电流法
3—2 回路电流法
3—3 节点电压法
3—4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3—5 叠加定理
3—6 替代定理
3—7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3—8 特勒根定理
3—9 互易定理
3—10 对偶原理
习题三
第四章 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
4—1 正弦量的有关概念
4—2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4—3 电阻感和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特性
4—4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5 复阻抗和复导纳
习题四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5—1 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5—2 复杂电路的分析
5—3 正弦电路中的功率
5—4 最大功率传输
习题五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1 对称三相电源
6—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6—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6—4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
习题六
第七章 互感电路
7—l 互感系数和耦合系数
7—2 互感电压及同名端
7—3 互感元件的联接去耦等效电路
7—4 具有互感的正弦电路的分析
7—5 空芯变压器
习题七
第八章 谐振电路
8—l 串联电路的谐振
8—2 串联电路的谐振曲线和通频带
8—3 并联电路的谐振
8—4 互感耦合电路的谐振
习题九
第九章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9—l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9—2 周期性非正弦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功率
9—3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的计算
9—4 滤波电路的概念
习题九
第十章 —阶电路
10—l 电路的初始条件
10—2 零输入响应
10—3 零状态响应
10—4 全响应
10—5 三要素法
10—6 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10—7 卷积积分
10—8 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跃变
习题十
第十—章 二阶电路
11—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ll—2 RLC串联电路对恒定输入的响应
习题十—
电路2种,还有就是电路理论基础
目录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中的物理量
1.3 电路结构
习题一
第二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元件
2.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3 二端电阻元件
2.4 独立电源
2.5 二端电容元件
2.6 二端电感元件
2.7 双口电阻
2.8 互感元件
2.9 受控电源
2.10 理想运算放大器
习题二
第三章 线性直流电路的网络方程分析法
3.1 电路的线图
3.2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
3.3 电路完备的数学模型及支路法
3.4 独立而完备的电路变量
3.5 节点法
3.6 割集法
3.7 网孔法和回路法
3.8 [A]、[B]、[C]矩阵之间的关系
习题三
第四章 电路定理及电路的等效化简
4.1 叠加定理与齐性定理
4.2 置换定理
4.3 特勒根定理
4.4 互易定理
4.5 等效网络及等效变换
4.6 无独立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化简
4.7 含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化简及等效电源定理
4.8 无独立源二端口网络的等效参数
4.9 无独立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10 互联双口的等效参数
4.11 对偶原理
习题四
第五章 线性正弦电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
5.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5.2 正弦量与相量的变换
5.3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5.4 相量形式的电路元件约束方程
5.5 复阻抗与复导纳
5.6 正弦电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
5.7 含互感元件的电路
5.8 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
习题五
第六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6.1 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
6.2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的有效值和乎均功率
6.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习题六
第七章 频率特性和谐振
7.1 频率特性及滤波
7.2 串联谐振电路
7.3 并联谐振电路
习题七
第八章 三相电路
8.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
8.2 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
8.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8.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习题八
第九章 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
9.1 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及其电路方程
9.2 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初始值
9.3 一阶电路的微分方程及其解的普遍形式
9.4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5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9.6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
第十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第十一章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第十二章 Pspice分析电路
部分习题答案
主要参考书目
⑸ 空调器电路板维修完全图解的目录
目录
第1章定频空调器主板基础知识1
第1节主板分类及形式1
一、主板分类1
二、常见主板设计形式1
第2节主板方框图及单元电路5
一、主板电路方框图5
二、单元电路作用8
第2章整机不工作故障10
第1节变压器降压形式的电源电路故障10
一、变压器初级绕组开路,整机不工作10
二、更换主板后压缩机继电器端子引线插反,整机不工作15
三、变压器初级绕阻串接PTC电阻开路,整机不工作18
四、压敏电阻击穿损坏,整机不工作20
五、7812损坏,整机不工作21
六、7805损坏,整机不工作25
七、整流硅桥损坏,整机不工作27
第2节开关电源电路故障29
一、开关电源限流电阻开路,整机不工作29
二、开关电源电路损坏,使用电源模块代替32
三、开关电源电路损坏,使用变压器代替36
第3节CPU三要素电路故障38
一、CPU电源引脚对地短路,整机不工作39
二、晶振损坏,整机不工作41
三、复位电容损坏,整机不工作42
四、CPU损坏,整机不工作45
第3章遥控信号和传感器电路故障48
第1节遥控信号电路故障48
一、遥控器电池仓弹簧接触不良,显示屏不显示48
二、发射二极管损坏,遥控器不发射信号51
三、接收器引脚受潮轻微短路,不接收遥控信号53
四、接收器损坏,不接收遥控信号56
五、接收器损坏,使用其他型号代换57
六、按键开关损坏,使用按键不能开机59
七、应急开关漏电,不定时开关机62
八、按键电路损坏,加装接收器65
第2节传感器电路故障67
一、传感器供电电感开路,室外机不工作67
二、室内温度显示“?9”℃,环温传感器开路71
三、管温传感器损坏,室外机不工作74
四、分压电阻开路,上电报管温传感器故障78
五、管温传感器损坏,开机报管温传感器故障81
六、管温传感器阻值变大损坏,室外机工作5min后停机84
七、管温传感器阻值变小损坏,制热开机无防冷风功能86
第4章继电器驱动和其他常见电路故障89
第1节继电器驱动电路故障89
一、继电器线圈开路损坏,压缩机不运行89
二、继电器触点损坏,压缩机不运行92
三、反相驱动器损坏,室外风机不运行94
四、反相驱动器损坏,使用NPN型三极管代替96
五、反相驱动器损坏,压缩机不运行99
六、降压电阻开路,压缩机不运行101
七、继电器线圈损坏,柜机左右导风板不能运行103
八、驱动三极管损坏,辅助电加热装置不工作107
第2节其他常见故障111
一、步进电机线圈开路,导风板不能运行111
二、温度开关开路,辅助电加热装置不工作114
三、美的三相柜机上电显示“E6”,调整电源相序117
四、美的空调器显示“室外机保护”的检修方法120
五、相序保护电路基础知识123
第5章室内风机电路和室外机故障127
第1节室内风机电路故障127
一、过零检测三极管损坏,室内风机不运行127
二、过零检测二极管开路,室内风机运行很慢131
三、可控硅击穿,室内风机通电后以高风运行134
四、光耦可控硅初级侧开路损坏,室内风机不运行135
五、光耦可控硅损坏,使用其他型号代换138
六、电机线圈开路,室内风机不运行140
七、霍尔反馈输出电压不正常,整机运行约30s停机141
第2节室外机故障143
一、连接线接错,室外风机不运行144
二、启动电容损坏,压缩机不运行148
三、压缩机卡缸,空调器不制冷151
四、压缩机线圈对地短路,上电空气开关跳闸154
五、压缩机内部线圈开路,空调器不制冷156
六、外置过流保护器开路,压缩机不运行158
七、压缩机阀片窜气,空调器不制冷160
八、电机线圈开路,室外风机不运行163
九、室外风机线圈短路,开机烧保险管166
十、风机电容损坏,室外风机不运行168
十一、四通阀线圈开路,空调器不制热171
十二、交流接触器线圈开路,压缩机不工作173
第6章变频空调器电控系统基础知识176
第1节电控系统组成及特点176
一、电控系统组成176
二、室外机电控系统特点178
第2节单元电路180
一、控制电路方框图180
二、室内机单元电路对比181
三、室外机主板对比187
第7章变频空调器常见故障195
第1节室外机强电电路引发的通信故障195
一、滤波板线圈开路,报通信故障195
二、15A保险管开路,报通信故障200
三、滤波电感插头接触不良,报通信故障207
四、模块P、N端子击穿,报通信故障211
五、硅桥单臂击穿,报通信故障217
第2节开关电源电路引发的通信故障220
一、开关管击穿,报通信故障220
二、开关电源启动电阻开路,报通信故障224
三、开关电源检测电阻开路,报通信故障227
四、分离元器件型开关电源故障,使用电源模块代替235
五、集成电路型开关电源故障,使用电源模块代替238
第3节通信电路引发的通信故障240
一、24V降压电阻开路,报通信故障241
二、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机线接错,报通信故障245
三、室外机通信电路电阻开路,报通信故障247
四、室外机接收光耦损坏,报通信故障250
五、室内机发送光耦损坏,室外机不运行253
六、室内机接收光耦损坏,室外机运行2min停机256
⑹ 镇江市的物理中考指南的答案你有吧急!!!!
物理中考指南答案
第一单元 声现象参
1.空气 振动 2.振动 真空中 3.声源 人耳 传播过程 4.高 定向性好 穿透性 5.(d) (a)(b) (b)(c) 6.次声波 20 7.C 8.D 9.A 10.C 11.D 12.D 13.D 14.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15.⑴空气 ⑶入射角 能 ⑷强
第二单元 物态变化
1.凝固 热量 降得太低 2..38.2℃ 38.4℃ 3.室温 热岛 4.升华和凝华 5.液 固 6.蒸发 7.液化 放出 上 汽化吸热 8.汽化 液化 9.C 10.B 11.C 12.C 13.A 14.C 15.D 16.B 17.D 18.乙 甲 ⑴98 ⑵当地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9.⑴是 凝固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 ⑵固液共存 ⑶凝固前温度降低的比凝固后降低的快 20.因为冰花是由室内的水蒸汽剧烈遇冷凝华形成的 21.小红的想法更加合理,因为液体沸腾后只要能吸热温度就能保持在沸点不变,小红的想法能更加节省燃料 22.因为体温表的最大测量值只有42℃,如果放在水中煮,则会爆裂
第三单元 光现象
1.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 2.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蓝 白 红黄蓝 不相同 3.红外线 热 紫外线 荧光物质 4.漫反射 各种 5.50° 左 6.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7.C 8.A 9.C 10.D 11.A 12.C 13.B 14.C 15.略 16.略 17.⑴红橙黄绿蓝靛紫 ⑵无色透明 七色光带只剩下红色 插入蓝色玻璃后七色光带只剩下蓝色 ⑶七色光带在绿色纸上只能看见绿色 ⑷透明物体只能透过跟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18.⑴较黑暗 B蜡烛 ⑵重合 相同 垂直 相等 ⑶不能 ⑷B ⑸物 ⑹玻璃板没有跟桌面垂直
第四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2.乙 凹 3.不是 高于 折射 4.二倍焦距点 焦点 5.凸透镜 虚 6.EO AB面的左方 7.C 8.B 9.C 10.B 11.A 12.D 13.作图略 暗一些 14.⑴下 ⑵7.5 ⑶左 缩小
第五单元 物体的运动
1.1mm 2.57cm 2.3.0×108 1.5×103 3.乙 4.7.5 5.能量 动能 6.运动 7.8.0 8.B 9.A 10.A 11.D 12.A 13.D 14.B 15.⑴不是 在相同的路程中所用时间不相等 ⑵3 28.57 16.⑴1.7 物理处于静止
第六单元 物质的物理属性
1.物体 物质 质量 2.t(吨) kg/m3 cm3(mL) 3.1.0×103 1.0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4.2.7×103 铝 5.硬度 导电性 导热 6.不变 变小 7.0.8×103 32 8.D 9.B 10.A 11.D 12.B 13.A 14.B 15.B 16.A 17.C 18.C 19.D 20.B 21.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22.⑴52.2g ⑵20mL ⑶2.61g/cm3 ⑷20.88t 23.2.5×105
第七单元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 分子 10-10 2.气体,液体,固体 固体,液体,气体 3.分子运动 升高 4.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5.长度 8.7 6.A 7.D 8.A 9.D 10.A 11.B 12.D 13.A 14.A 15.C
第八单元 力
1.重力 8 竖直向下 2.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使用轴承 加润滑油 3.相互 运动状态 形状 弹性势 4.方向 作用点 5.B 6.A 7.B 8.A 9.C 10.D 11.CDABE 12.⑴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外力成正比 ⑵B ⑶制做弹簧测力计 13.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⑵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14.①0.75kg ②7.5N
第九单元 压强
1.压力 受力面积小压强大 2.⑴拔出一只脚 ⑵铺上木板 平躺在泥沼上 3.液体密度不变,深度增加 4.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 5.减小 大于 6.C 7.D 8.D 9.B 10.A 11.B 12.C 13.D 14.B 15.D 16. 针筒中空气没有排净 活塞与针筒之间摩擦力太大 17.⑴甲 乙 ⑵乙 丙 18.⑴因为坦克的压强小于冰能承受的压强所以能通过冰面 ⑵人行走时的压强小于冰面能承受的压强,所以人能在冰面上行走(注意坦克是双履带,人行走时是单脚着地)
第十单元 力和运动
1.惯性 惯性 2.600 600 平衡 重力势 3.增大 增大 4.静止 2 5.不变 不变 变大 6.变小 不变 变大 7.大于 小于 8.D 9.C 10.B 11.B 12.B 13.D 14.A 15.B 16.B 17.C 18.D 19.D 20.A 21.略 22.二力平衡 2.7 截去一半后,压力也变为了原来的一半,没有注意到变量的控制 23.520N 24.⑴1900N ⑵100N 25. ② 1.6×105N
第十一单元 简单机械答案
1.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 大于 小于 等于 2.等臂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省力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3.省力 A D 4.由大变小,再变大 5.增大 减小 6.C 7.D 8.D 9.A 10.B 11.C 12.B 13.C 14.C 15.B 16.略 17.略 18.⑴调节杠杆平衡 左 左 否 ⑵1 小 ⑶动力乘动力臂=阻力乘阻力臂 ⑷实验只测出了一组数据,结论具有偶然 19..8N ⑵6s
第十二单元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1.力的方向 距离 2.某机器每秒钟做功80J 机器做功时有用功占总功的80% 3.1200 0 4.水 水桶 水桶 水
5.
第十三单元 机械能和内能
1.少 高 2.内 机械 排气 3.做功 内 机械 4.做功 升高 5.做功 热传递 6.热值高 污染小 0.0126 7.40 10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B 15.⑴木块被推的距离大小 ⑵在相同高度释放铜球和钢球 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16.⑴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⑵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会减少 17.⑴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⑵吸收相同的热量 ⑶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 18.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来做功的,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就不能提供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所以不能用热机驱动 19.⑴0.375 ⑵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 20.83.4km
第十四单元 电路初探
1.4.5 2.电流表 电压表 电流表 3.0.5 1.5 4.C 5.A 6.D 7.D 8.C 9.A 10.图略 11.图略 12.⑴6V 6V 6V ⑵0.24A 0.96A
第十五单元 欧姆定律
1.0.6 25 2.4.5 3.(1)断开 右 (2)滑动变阻器接了下边的两个接线柱滑动 变阻器接了上边的两个接线柱 滑片P的接触不好 4.(1)杠杆 (2)滑动变阻器 (3)电流表 (4)减小 减小 增大 5.变小 变大 6.C 7.B 8.A 9.B 10.D 11.A 12.D 13.①小 ②I=5P —150 不甜 14.(1)图略 (2)0.3 8.3 (3)较小 时大时小 温度 15.4—6Ω 16.100Ω 150Ω 60 kg
第十六单元 电功和电热
1.断开总开关 开关 金属体 火线 2.4:1 4:1 L1 1:4 L2 3.电能 1.44×107
4.9 4.5 5.75 丙 6.(1)2 (2)0.11 3.96×105J 7.8 8.9 13.5 9.B 10.B 11.B 12.A 13.A 14.A 15.B 16.C 17.B 18.D 19.C 20.图略
21.(1)气球膨胀大小 (2)c (3)小明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流相等 22.(1)图略 (2)小灯泡断路(3)滑动变阻器接线柱接错(4)0.55
(5)灯泡的亮度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6)灯泡电阻的平均值这一栏不妥,因为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3.10V 10W 24.(1)内 机械 (2)7.2×104J (3)4.4 (4)电动自行车更经济 25.⑴A ⑵36000J ⑶ 1000W 26.(1)大于 电开水壶消耗的电能不可能完全被水吸收(2)1.68×104J 56W (3)56W 864.3Ω
第十七单元 电磁转换与现代通信
1.磁感应线 北 南 2.磁体 不是 3.切割磁感应线 电磁感应 4.平衡位置 电流 电 机械 5.电磁感应 电 6.b 变亮 上 7.L2 8.D 9.C 10.C 11.A 12.A 13.B 14.A 15.B 16.图略 17.图略 18.⑴图略 ⑵B ⑶N ⑷①左 变大 (右 变小) ②变大 ⑸越强 多 强 19.⑴3 ⑵5.6×105m
电学综合
1.A 2.D 3.B 4.D 5.B 6.C 7.D 8.B 9.D 10.D 11.L2 0.5 912.1.1 5 13.15 1.5 13.5 14.0.2 0.1 15.3.6 16.0.6 1.5 17. A 不可以 18.图略 19.⑴小灯泡断路 0.75 ⑵ ①图略 ③I1R/( I2- I1) 灯泡的电阻变化了 开关S拔到位置1,移动滑片P至电流表示数I=2.5/R 20.(1)0.136A (2)40.3Ω (3)93.3% (4)图略 21.(1)10.0 (2)37J (3)1.625W
⑺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一物理答案p26-46
这书很好,你还是买一本做做吧,不差那几个钱。每页都要做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徐克兴如此评价:5·3实为高考科学备考领军之作,集学考之精粹,成名世之奇书,有助于迅速提高高考试成绩。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乔家瑞如此评价:谁选用了5·3,谁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复习道路;谁选用了5·3,谁就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谁选用了5·3,谁就会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5·3金典,挑战高考极限。
考纲解读——最新考试大纲权威性解读,五年高考——最新高考试题麻雀式解剖,三年模拟——最新模拟试卷淘金式精选,规律方法——一线专家前瞻式总结预测,知识清单——千位名师习题式完全归纳,智力背景——万篇素材发散式全面拓展。
目录
第一单元 力 物体的平衡
第一讲 三种常见性质力
第二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三讲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第二单元 直线运动
第一讲 质点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三讲 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讲 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三讲 超重和失重连接体问题
第四单元 曲线运动
第一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
第二讲 圆周运动
第三讲 万有引力定律
第五单元 机械能
第一讲 功功率
第二讲 动能动能定理
第三讲 机械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六单元 动量
第一讲 冲量动量和动量定理
第二讲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三讲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第七单元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第一讲 机械振动
第二讲 机械波
第八单元 分子热运动气体
第一讲 分子动理论
第二讲 物体的内能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三讲 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
第九单元 电场
第一讲 电场强度电势
第二讲 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十单元 恒定电流
第一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第二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三讲 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第十一单元 磁场
第一讲 磁场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二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三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第十二单元 电磁感应
第一讲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第二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
第三讲 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的应用
第十三单元 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一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第二讲 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第三讲 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十四单元 光的传播
第十五单元 光的波动性
第十六单元 量子论初步和原子核
第一讲 光电效应能级
第二讲 原子核式结构原子核天然放射现象
第三讲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第十七单元 物理实验
第一讲 常用仪器的使用
第二讲 力学实验
第三讲 电学实验
第四讲 热学、光学实验
答案全解全析
⑻ 近代物理实验的目录
第一单元原子物理
1-1塞曼效应
1-2黑体辐射
1-3原子光谱
第二单元核探测技术
2-1盖革一米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2-2验证快速电子的相对论效应
2-3物质对β射线的吸收
2-4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
第三单元微波实验
3-1微波系统中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3-2微波光学
第四单元磁共振
4-0磁共振基础知识
4-1核磁共振
4-2微波电子顺磁共振
4-3微波铁磁共振
4-4光泵磁共振
第五单元激光与光学
5-1氦氖激光器的模式分析
5-2晶体的电光效应与电光调制
5-3椭偏法测量介质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5-4单光子计数
5-5迈克耳孙干涉法测量气体折射率
5-6空间单点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第六单元光通信技术
6-1音频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
6-2数字信号编码及在光纤中的传输
第七单元真空与低温
7-1真空的获得及其测量
7-2高温超导体的零电阻现象
第八单元固体材料参数测试
8-1热波法(动态法)测热导率
8-2闪光法测热导率
第九单元电路与物理测量
9-1非线性电路混沌
9-2锁相放大器
附录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