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教下,关于计算机主板上晶振起振的条件有哪些 需要供电 还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你说的都需要。需要一个可行的完整电气或电子回路,此回路当然需要供电才能动作。
以上都是基本的条件。
就理论上来说,一般说的发振条件,是指振荡电路要满足巴克豪森稳定性准则 (巴克好森稳定性准则,Barkhausen stability criterion) 等数学条件。
❷ 大家好,我是个电子爱好者,现在需要做个无源晶振电路 但总是不起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网上也看了很多
导致晶振停振的几个要素:
1,在封装时,晶体内部要求抽真空充氮气,如果发生压封不良,即石英晶体的密封性不好时,在酒精加压的条件下,其表现为漏气,称之为双漏,也会导致停振,
2,由于芯片本身的厚度很薄,当激励功率过大时,会使内部石英芯片破损,导致停振;
3,在焊锡时,当锡丝透过线路板上小孔渗过,导致引脚跟外壳连接在一块,或是晶体在制造过程中,基座上引脚的锡点和外壳相连接发生单漏,都会造成短路,从而引起停振;
4,由于石英晶振在剪脚和焊锡的时候容易产生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而焊锡温度过高和作用时间太长都会影响到晶体,容易导致晶体处于临界状态,以至出现时振时不振现象,甚至停振;
5,有功负载会降低Q值(即品质因素),从而使晶体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受周边有源组件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出现时振时不振现象;
6,当石英晶体频率发生频率漂移,且超出石英晶体频率偏差范围过多时,以至于捕捉不到石英晶体的中心频率,从而导致芯片不起振。
当遇到以上情况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1,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的规定,对石英晶体谐振器组件进行检漏试验以检查其密封性,及时处理不良品并分析原因;
2,压封工序是将调好的谐振件在氮气保护中与外壳封装起来,以稳定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电气性能。在此工序应保持送料仓、压封仓和出料仓干净,压封仓要连续冲氮气,并在压封过程中注意焊头磨损情况及模具位置,电压、气压和氮气流量是否正常,否则及时处理。其质量标准为:无伤痕、毛刺、顶坑、弯腿,压印对称不可歪斜。
3,由于石英晶体是被动组件,它是由IC提供适当的激励功率而正常工作的,因此,当激励功率过低时,压电晶体不易起振,过高时,便形成过激励,使石英芯片破损,引起停振。所以,应提供适当的激励功率。另外,有功负载会消耗一定的功率,从而降低晶振Q值,从而使晶体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受周边有源组件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出现时振时不振现象,所以,外加有功负载时,应匹配一个比较合适有功负载。
4,控制好剪脚和焊锡工序,并保证基座绝缘性能和引脚质量,引脚镀层光亮均匀无麻面,无变形、裂痕、变色、划伤、污迹及镀层剥落。为了更好地防止单漏,可以在晶体下加一个绝缘垫片。
5,当晶体产生频率漂移而且超出频差范围时,应检查是否匹配了合适的负载电容,可以通过调节晶体的负载电容来解决。
❸ 晶振如何起振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❹ 电路板中的icl8038 不起振怎么处理
1,电路虚接。
2,频率太低,调节电位器。
❺ 示波器如何测量晶振是否起振
示波器负探头接地,正探头接晶振的正端,示波器会有相关频率的正弦波和频率值。晶振两端接在那边没有区别。
探棒的电容会影响振荡,要用对探棒。至少要用 10X 探棒,以减少影响。但有时可能连 10X 探棒也会影响,需要用合适的主动探棒,或是测量系统其他输出作间接判断,又或是用个逻辑闸作缓冲器,又或在探棒输入串个小电容等等,以减轻测量的影响。
同样的探棒,接 OSCOUT(OSC2,XTAL2) 时的影响较小, 接 OSCIN(OSC1,XTAL1) 时的影响较大,更容易造成停振。因此,不要碰 OSCIN,只要测 OSCOUT 有信号就可以了。
(5)电路板起振扩展阅读:
1、总频差: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于规定的工作和非工作参数全部组合而引起的晶体振荡器频率与给定标称频率的最大频差。
说明:总频差包括频率温度稳定度、频率温度准确度、频率老化率、频率电源电压稳定度和频率负载稳定度共同造成的最大频差。一般只在对短期频率稳定度关心,而对其他频率稳定度指标不严格要求的场合采用。例如:精密制导雷达。
2、频率温度稳定度:在标称电源和负载下,工作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的不带隐含基准温度或带隐含基准温度的最大允许频偏。
fT=±(fmax-fmin)/(fmax+fmin)
fTref =±MAX[|(fmax-fref)/fref|,|(fmin-fref)/fref|]
fT:频率温度稳定度(不带隐含基准温度)
fTref:频率温度稳定度(带隐含基准温度)
fmax :规定温度范围内测得的最高频率
fmin:规定温度范围内测得的最低频率
fref:规定基准温度测得的频率
说明:采用fTref指标的晶体振荡器其生产难度要高于采用fT指标的晶体振荡器,故fTref指标的晶体振荡器售价较高。
3、频率稳定预热时间:以晶体振荡器稳定输出频率为基准,从加电到输出频率小于规定频率允差所需要的时间。
然而在某些应用中晶体振荡器需要频繁的开机和关机,这时频率稳定预热时间指标需要被考虑到(尤其是对于在苛刻环境中使用的军用通讯电台,当要求频率温度稳定度≤±0.3ppm(-45℃~85℃),采用OCXO作为本振,频率稳定预热时间将不少于5分钟,而采用DTCXO只需要十几秒钟)。
❻ lc振荡电路是如何起振的
我们知道电容有充放电的蓄能特性!电感则因通过电流的变化能产生自感电势!
在电路接通电源的瞬间,电容会有一个充电的浪涌电流!而这个浪涌电流会使与电容相连的电感电流也发生变化!电干因此而产生了感应电势!这个电势又反加在电容两端使它原本已结束的充电电流产生了波动!这波动又推动了电感电流的变化!如此往复下去,振荡就产生了!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这个振荡会因元老和电路的阻抗损耗会衰减至消失!因而称衰竭振荡!若要将振荡维持下去就必需有能量补充!这就是为何振荡电路会有放大电路相辅的道理!
二是这个振荡其频谱很宽!为使其能有一个主频率就必需有一个定频槽路!也就是选频回路!
❼ 什么是电路起振起振的条件是什么
就是电路工作于振荡状态,条件是电路有放大作用,有正反馈谐振回路,加有工作电压,有选频网络。
❽ 电路板是怎么运行的
不同的电路有不同的作用,电路板是用一层很溥的铜铂导通的,手工电路板是用导线制作的
❾ 请问怎么判断电路板上的晶振是否起振如果不起振该如何解决
测量晶振脚上的电压就可以知道了,起振以后的晶振两脚对地电压都在2v左右。如果不起振就更换它。
❿ 3842电源不能正常起振的原因
UC3842是一种高性能的小功率开关电源芯片,由于其管脚效应少的同时外围电路简单,所以其被大量应用到电子电路设计当中。随着使用量的增多,UC3842的检修也成为了设计者们较为关心的话题,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基于UC3842的开关电源维修经验,并进行总结。
UC3842芯片作为小功率开关电源的PWM脉宽调制芯片,在进行开关电源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故障引起的uc3842/uc3844不能正常工作,现将电源不能起振或轻微起振(测量输出端电压低),但没有正常工作(表现为8Pin无5V)可能的原因作如下总结:
1、首先检查7Pin所连接的电解电容(或者反馈线圈所连接的电解电容),查看其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该电容容量明显减小,更换后应该不起振的故障就能恢复;如该电容正常,进行下一步检查。
2、在电路板上单独给uc3842/uc3844的7Pin加16V电压,测量其8Pin是否有5V,如果测量8Pin有5V电压存在,则说明此芯片没有问题;如没有5V电压,须将uc3842/uc3844拆下来单独加电16V至7Pin,测量8Pin是否有5V,如果仍然没有5V,则可证明芯片已经损坏。如果测量8Pin有5V存在,则应该是与8Pin相连接的外围元器件与地之间有短路存在。此步骤主要是检测c3842/uc3844芯片本身是否损坏,如果芯片没有损坏,基本可以排除故障出在初级部分,可以进行下一步检查。
附:检测uc3842/uc3844芯片损坏与否的另一种方法为:在检测完芯片外围元器件(或更换完外围损坏的元器件)后,先不装电源开关管,加输入电测uc3842/uc3844的7Pin电压,若电压在10—17V间波动,其余各脚分别也有电压波动,则说明电路已起振,uc3842基本正常,若7脚电压低,其余管脚无电压或电压不波动,则uc3842/uc3844已损坏。
3、检查次级侧,推测应该是次级由于输出过载或短路,导致电流增大,进而反映到初级侧使uc3842/uc3844芯片的3Pin实现保护,这就需要对次级侧实现过流保护功能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逐一测量,直至查出故障。
现将uc3842/uc3844芯片正常工作时主要引脚电压列于下面:
1Pin:1.5V;2Pin:2.5V;3Pin:0.005V;6Pin:1.05V;7Pin:14.1V;8Pin:5V;
这里我们以西门子的一款75KW的驱动板电源为例,主诉为电源有尖叫声,开关管发烫,而次极电压“正常”。电路板几乎已被同行“通扫”。接手后初步检测整个电路无大问题,通电后果然听到有尖叫声,不到1分钟开关管散热片就已烫手。
开关电源有尖叫声一般为两种情况:一是开关频率低,二是次极有短路。再次通电测量C3844“VCC”“Vref”等电压正常,断电后手摸变压器无任何温升!
因变压器无发热现象,排除次极短路情况。而开关频率低的话一般不会引起开关管发热如此之快甚至根本没过热。那么必定是开关管及其外围驱动电路异常引起开关管的损耗增大。换开关管试机,情况依旧。当测量UC3844驱动脚到开关管G极电路时发现22Ω电阻变值。换一新的贴片电阻试机,开关电源工作正常。
回过头来再测量原来的电阻发现阻值已变大为8.45KΩ。当它变值后和开关管G-S极27KΩ的电阻“分压”导致开关管实际驱动电压幅度下降,驱动波形前后沿变形,而这是场效应管所不能容忍的,故而发现强烈的尖叫声。
该电源板从接手到排除故障费时不过十来分钟,其中一共使用了“几板斧”?开关电源UC3842检修流程使用外围大同小异,检修方法基本一样,以下流程检修的前提:开关管无短路,开关管对地限流保护电阻无开路,在通电时开关管不会马上击穿,切记:先测UC3842。
7脚的15V供电是否正常:没有电压,就检查启动电阻,或启动电路(部分机型7脚供电使用单独的一个二极管整流),或7脚对地稳压管短路;有电压但是高,换7脚对地滤波电容,100UF/50V;有电压但是电压低且波动,3842的调整电路故障。7脚电压正常;关机测300V电压消失速度:能很快消失,那电源起振,检查3脚对地1K电阻和对地稳压管电压不消失,故障点为3842未起振,检查3842的1、2、脚外围电阻、电位器和更换UIC3842自身。3、7脚电压低且波动:重点检查FBT同步反馈电路的二极管;有光耦的机型检查后级光耦输入端,重点检查IC(LM431)周边。
UC3842的引脚介绍及好坏判断1脚误差信号放大输出2脚反馈输入3脚开关管过流检测4脚震荡电路时间常数5脚地6脚开关管驱动脉冲输出7脚电源8脚5V基准电压好坏的简单判断用47型万用表Rx1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