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路交换的优点缺点
电路交换优点
1、信息的传输时延小,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2、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在数据通路中“透明”传输,交换机不对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因此交换机的在处理方面的开销较小,对数据信息也不需要加额外的控制信息,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
3、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的限制。
电路交换缺点
1、虽然信息传输的时延较小,但是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
2、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整个电路利用率低;
3、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或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的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直接的互通;
4、有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负载过重而呼叫不通。
② 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和最终路由各有什么特点
基干路由的特点是呼损率小于等于1%,且其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的特点是不经过其他交换中心的转接,呼损率小于等于1%,且其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高效直达路由的特点是不经过其他交换中心的转接,对呼损率没有要求,且其话务量允许溢出至规定的迂回路由上
③ 电话网的网路结构有哪三种基本路由
有下列三种方式
1)基干路由:是指特定的交换中心之间连接的路由。它是由同一交换区内相邻等级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及一级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
2)低呼损直达路由:是由任意两个等级交换中心之间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可以旁路或部分地旁路基干路由。在该路由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
3)高效直达路由:是由任意两个等级交换中心之间的直达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它可以旁路或部分地旁路基于路由。在该路由上的话务量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
④ 电信网的组成除了硬件设备外,还包括什么
电信网体系结构
电信网体系结构是由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并通过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电信服务的系统组织形式。按功能可分为实体(物理)、链路和网路三级。
1. 实体(物理)级
通过传输媒质和传输系统,为所传输的信号提供足够的功率,保证在相邻交换中心之间传送的信号具有可允许的信噪比、信号损伤或误比特率,并具备链路接续、保持和拆除功能。
2. 链路级
对信号进行加工,保证在相邻交换中心的链路中,模拟信号高效传输和数字帧信号正确传送,如模拟信号动态范围的压缩扩展,数字信号的帧同步、信道编码、检错纠错等。
3. 网路级
具有路由选择、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可根据信令在始发交换中心与目的交换中心间为电路交换业务提供临时电路,或为分组虚电路业务提供显路由。也可根据报文报头或分组标志项中的收信地址以及依据网路状态制订的动态路由表选择排队队列,实现报文交换或分组交换。
电信网(地理)路由结构
以交换设备和电路转接设备分别作为交换中心和电路转接节点,并与传输链路组成的实体结构。电路转接节点包括各种传输复用系统的群路、电路终端和转接、配线设备。传输链路多为同杆、同槽、同管道有线复用系统,或同射束多系统地面微波复用系统。路由结构与地貌、地物(包括河流、山岳、交通干线、城市分布、城市街道等)密切相关,不仅局限性较大,且不易变更,一般呈纵横交错的不规则栅格型。不过,在此格型网上,借助于电路转接点的群路分支和转接功能,可在网的交换中心间形成各种形状的拓扑结构。路由结构的优化原则是在满足安全要求前提下(如干线双路由敷设,交换中心和电路转接节点的双路由接入)工程造价最低。
电信网拓扑结构
描述交换中心间、交换中心与终端间邻接关系的连通图,是规划和运用电信网的有力工具,可用点-点矩阵、点-链矩阵描述其邻接关系,并可以有向链和加权链的形式描述流向、流量、容量、费用或时延,用以建立结构优化算法,或利用选择路由算法,实现流量分配的优化。
4.1性质分类
按拓扑结构的性质,电信网结构可分为集中型结构和分散型结构两大类。
1. 集中型结构
在小业务量条件下,以交换费用为代价换取高电路利用率的一种结构。有空分型星形结构、分时共用型总线结构和环形结构。
2. 分散型结构
在大业务量条件下,各链路利用率均可达到建立低呼损直达路由水平时采用的结构。有只直连不互转的互连网和全连通的网状网。
4.2 实体分类
电信网拓扑结构的应用按实体可分为面向终端网和中继网。
1. 面向终端(用户)网
为网内终端直接互通或接入中继网服务。由于单个终端业务量很小,均采用集中型拓扑,如市话用户接入网、用户小交换机网、总线型和环形数据局域网、无线寻呼网(单向广播型网)和蜂窝无线电话网(广播型网,通话为按需分配的频分或时分信道)。
2. 中继网
为多个面向终端网之间提供临时传输通路。根据业务和服务范围,可划分为交换方式和拓扑结构各具特色的、不同层次的专业网。
4.3 业务分类
电信网拓扑结构的应用按业务可分为电话网和非话业务网。
1. 电话网
电话为实时交互型通信,时延上限为数百毫秒,通信时长远大于自动接续处理时延,适于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在采用呼损制自动接续条件下,电路利用率受爱尔兰呼损公式(Erlang B)制约。对于局间业务量较小的电路必须在拓扑结构、流量分配或接续操作等方面采取汇接、高效直达、溢出迂回和采用等待制人工接续等措施。①汇接。即采用集中型星形结构。当增加的交换费用小于节约的传输费用时即可采用。长途网传输交换费用比很大时,更是如此。当重复应用星形拓扑时,即形成长途网的多级辐射型基干路由。②高效直达、溢出迂回。用增大直达路由呼损的方法提高其利用率,而将溢出话务量迂回至呼损低的其他路由。③等待制人工接续。电路利用率改为受爱尔兰时延公式(Erlang C)制约,在时延不受限条件下,包括接续处理时间在内的电路利用率接近于1。为使利用率和时延适当折衷应采用少级网。
在局间话务量大的交换中心间应建立低呼损直达路由。据此,在市话网汇接局间和长途网大区汇接局间应分别建立低呼损直达路由,形成最安全、最完备的网状网。
2. 非话业务网
电报、文件传真、数据等均属记录型通信业务,均可用存储排队转发方式传送,形成电路利用率或吞吐量受时延翻约的通信体系。但由于业务的性质不同,适用的交换方式也不同,故对网路拓扑结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电报、资料检索等数据量较大、允许有较大时延的业务,以采用电路交换或报文交换为宜;对数据量小,要求时延小的突发型交互数据业务,则以采用分组交换为宜。报文交换与数据报分组交换同属非连接型传送方式,均可采用分散性较大的栅格型无级网。电路交换虽然也与虚电路分组交换同属面向连接的传送方式,但由于后者在信息分组传送过程中,经过的节点均将引入时延,为此也可采用分散性强的栅格型无级网或少级网。对于需要确保安全的分组交换网(如公共信道7号信令网),则可采用终端双路由接入(如源宿终端SP)、交换中心(如双转接节点STP)双路由交叉连接的栅格型网结构。
⑤ 光交换技术中波分交换的原理并画图
摘要 国内长途交换中心分为两个等级。其中,汇接全省转接(含终端)长途话务的交换中心为省级中心,用DC1表示;汇接本地网长途终端话务的交换中心用DC2表示。
⑥ 什么叫低呼损电路群
低呼损电路群:
指当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有适当的通信量,且在经济上有利的时候,设置的直达电路群。低呼损电路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到其他电路上。
低呼损直达路由是指由两个交换中心之间所建立的低呼损直达电路群形成的路由。对于这种路由,不允许话务量溢出到其他路由上。
⑦ 怎么降低呼损率大虾们~我是客服、今天开早会经理说我们呼损率非常高、要我们写呼损率的防范措施。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1
⑧ 长途电话网的路由
长途电话网
路由是在两个交换局之间建立一个呼叫连接或传送消息的途径。它可以由一个电路群组成,也可以由多个电路群经交换局串接而成。一条路由是由一个全利用度的电路群组成的,这就是路由的特点。 1.若按呼损来分,可将路由分为高效路由和低呼损路由。所谓高效路由就是该路由上的呼损会超过规定的呼损指标,其话务量必然会溢出到其它路由上。所谓低呼损路由就是指组成该路由的电路群的呼损不大于规定的标准。
2.若按路由选择来分,可将路由分为直达路由、迂回路由、多级迂回路由和终端路由。所谓多级迂回路由就是多次更换选择的迂回路由。所谓终端路由就是只完成终端话务的路由。
3.若按连接两个交换中心在网中的地位分,可将路有分为:基干路由、跨区路由和跨级路由,基干路由是构成网路基干结构的路由,是特定交换中心之间所构成的路由。基干路由上的电路群的呼损≤1%,其话务量不应溢出到其它路由上。 长途路由的选择原则是:
1.先选高效直达路由
2. 当高效直达路由忙时,选迂回路由。选择顺序是“自远而近”,即先在被叫端“自下而上”选择,然后在主叫端“自上而下”选择。
3.最后选择最终路由。
⑨ 通信发展史题纲
1. 路由的含义及分类
路由:将网络中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建立一个呼叫链接火传递信息的通道。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路由进行不同的划分。
1) 按路由选择可以分为:首选路由,迂回路由,直达路由,最佳路由等
2) 组成路由的电路群根据要求可以具有不同的呼损指标。按呼损指标可以分为:低呼损直达路由和高效直达路由,还有基干路由。
2. 简述长途网和本地网中路由设置原则
⑩ 低呼损电路,高效直达电路之间的区别
我来给你说说最根本的区别吧,记住这个就可以
话务关系较密切但分属两个汇接区的端局间,但其来、去话话务量总和大于42Erl时,可建立低呼损直达中继电路群。
话务关系较密切但分属两个汇接区的端局间,当其来、去话话务量总和大于24Erl而小于42Erl时,在符合经济的原则下,可配置高效直达中继电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