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桥平衡电阻计算的例题
当电桥处于平衡时,R0相当于开路,用代维南定理:R1和R4组成的只路为串联R1+R4=120;R3和R2组成的只路为串联R3+R2=120;根据代维南定理,两之路并联,得:R=(R1+R4)*(R3+R2)/(R3+R2)+(R1+R4)=60.即可
② 请问这题电桥电路如何求出I22之电流
i22流经3个电阻,只是4欧上电流是i22,2欧上有i22和反向i33,6欧上有i22和反向i11。
列出3个网孔方程,解方程就可以得出i22。
③ 电路叠加定理中电桥的问题
图(b)中,上面两个20Ω电阻串联,下面20Ω电阻与30Ω电阻串联,两个串联支路并联接在20V电压源两端。
20/(20+20)为上面那条支路的电流,也就是I2'的值,乘以20得到的是右上角20Ω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图中U'的“+”对电源负极的电压;
同样:20/(20+30)为下面支路的电流,乘以30,得到右下角30Ω电阻的电压;
两个电压相减,显然就是U1'的值。
图(c)中:上面两个20Ω电阻并联,下面的20Ω与30Ω并联,然后二者串联接入电流源。即电路结构为:(20∥20)+(20∥30)。
(20∥20)两端电压为:0.5×(20∥20),因此I2"=0.5×(20∥20)/20=0.5×[20×20/(20+20)]/20=0.5×20/(20+20);
右上角20Ω两端电压为:0.5×(20∥20)=0.5×20×20/(20+20);右下角30Ω两端电压为:0.5×(20∥30)=0.5×20×30/(20+30);
两个电压相减,显然就是U1"的值。
④ 关于电路电桥的一道题目
这两个图本身就是同一个电路,只是画法不同而己。把b端这条线向左折过去,把第一图下面的R2两端连线缩到最短,就移到方框内去了。再把方框内的R1顺两端连线向左移到方框外面。这样改画后,就是成了第二图。
⑤ 老师这个题怎么分析,右面那个应该是电桥电路吧
这个电路不属于电桥电路,因为它们之间是一个电源,此处应该是一条不含源支路时,方可构成电桥。因为不清楚求什么,所以无法回答,
另一道题这样解答:
由于N是线性含源网络,因此该网络内的电源单独激励时,设在电阻R上产生的响应即电流为I'。在Us变化过程中,这个I'是不变的。
Us单独激励时,电阻R上的响应电流:I"=kUs。
根据叠加定理:I=I'+kUs。
Us=10V时:I=2=I'+k×10;
Us=20V时:I=6=I'+K×20。
解方程组:k=0.4,I'=-2。
因此,当Us=-20V时,I=-2+0.4×(-20)=-10(A)。
⑥ 电路分析一道电桥电路的题目,求大神
图b是Us等于0的情况
⑦ 关于电桥电路的题目
利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进)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分别算R1和R2的电流I1和I2,i0=I1-I2;
或者分别算R3和R4的电流I3和I4,i0=I4-I3
不要告诉我说这四个电流你不会算啊!
⑧ 惠斯登电桥思考题:电桥由几部分组成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电桥概念: 用比较法测量各种量(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的仪器。最简单的是由四个支路组成的电路。各支路称为电桥的“臂”。
惠斯通电桥是由四个电阻组成的电桥电路,这四个电阻分别叫做电桥的桥臂,惠斯通电桥利用电阻的变化来测量物理量的变化,单片机采集可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处理,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的变化,是一种精度很高的测量方式。电桥平衡的条件:电桥相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8)电路电桥题扩展阅读
电桥法测量是重要测试技术之一,不但用于电工测试技术,而且在非电量测量中也广泛采用,如电阻、电流、电感、电容、频率、压力、温度等。由于它的灵敏度、精确度相对较高,又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在现代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中许多都利用电桥这些特点进行设计、调试、控制。
测电阻有多种方法,如伏安法,欧姆表法等,它们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电表精度和接入误差的影响。使用电桥法测电阻是一种比较法,上述影响比较小,只要标准电阻很精确,检流计足够灵敏,那么被测电阻的结果就有较高的准确度。但电桥法测电阻也受到一定限制。如对高电阻(106)测量就不适用,必须选择其它测量方法。如冲击电流计法、兆欧表法、伏安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