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这个RC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为什么是R1>2Rw呢
1,正反馈选频网络 F=1/2*3.14*R3*C1
2,负反馈放大倍数A>3 ; A={1+R1/RW}
R5被二极管短路,加二极管是为了提速。
② Lc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的原理是什么
L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
工作原理
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
③ 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的条件是什么
起振幅值条件|AF|>1
起振相位条件:相位平衡。
维持振荡的条件:|AF|=1
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反馈原理构成的反馈振荡器,它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振荡器;另一类是负阻振荡器,它将负阻抗元件直接连接到谐振回路中,利用负阻器件的负阻抗效应去抵消回路中的损耗,从而产生出正弦波振荡。
(3)r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扩展阅读:
振荡器电路选择
LC振荡器一般工作在几百千赫兹至几百兆赫兹范围。振荡器线路主要根据工作的频率范围及波段宽度来选择。
在短波范围:电感反馈振荡器、电容反馈振荡器都可以采用。
若要求输出频率调节范围较宽:选择电感反馈振荡器;
若要求频率较高:常采用克拉泼、西勒电路。
在中、短波收音机中,为简化电路常用变压器反馈振荡器做本地振荡器。
晶体管选择
从稳频的角度出发,应选择fT较高的晶体管,这样晶体管内部相移较小。通常选择fT >(3~10)f1max。同时希望电流放大系数β大些,这既容易振荡,也便于减小晶体管和回路之间的耦合
直流馈电线路的选择
为保证振荡器起振的振幅条件,起始工作点应设置在线性放大区;从稳频出发,稳定状态应在截止区,而不应在饱和区(因为饱和区的输出阻抗较小),否则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QL将降低。所以,通常应将晶体管的静态偏置点设置在小电流区,电路应采用自偏压。
④ rc振荡电路频率计算
rc振荡电路频率计算公式为 :
(4)r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扩展阅读
考虑到起振条件AF>1, 一般应选取 Rf略大2R1。如果这个比值取得过大,会引起振荡波形严重失真。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
振荡幅度的增长过程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当放大器逐渐由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其增益逐渐下降,当放大器增益下降导致环路增益下降为1,振幅增长过程将停止,振荡器达到平衡。
⑤ 文氏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不起振的原因,波形失真调不出正弦波的原因
不起振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相位方面和振幅方面,相位方面需要:反馈信号和净输入信号相位是360度的整数倍。振幅方面需要是AF>1。至于波形失真,可能是放大倍数太大了,使放大器处于非线性放大区。
⑥ RC振荡电路的常用类型
具有电路简单,经济方便等优点,但选频作用较差,振幅不够稳定,频率调节不便,因此一般用于频率固定、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其振荡频率为:
fo=1/(2πRC) 将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放大器结合起来即可构成RC振荡电路,放大器件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如图所示,RC串并联选频网络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之间,构成正反馈,Rf、R1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构成负反馈。正反馈电路和负反馈电路构成一文氏电桥电路(如图右所示),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跨接在电桥的对角线上,所以,把这种振荡电路称为RC桥式振荡电路。
(如图)振荡信号由同相端输入,故构成同相放大器,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同相,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等于Au=Uo/Ui=1+(Rf/R1)。而RC串并联选频网络在ω=ωo=1/RC时,Fu=1/3,εf=0°,所以,只要|Au|=1+(Rf/R1)>3,即Rf>2R1,振荡电路就能满足自激振荡的振幅和相位起振条件,产生自激振荡,振荡频率fo=1/2πRC
采用双联可调电位器或双联可调电容器即可方便地调节振荡频率。在常用的RC振荡电路中,一般采用切换高稳定度的电容来进行频段的转换(频率粗调),再采用双联可变电位器进行频率的细调。
⑦ 要使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文氏桥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的条件是什么D1、D2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产生正弦波的条件抄是Rf>=2R(我看不清楚你的图)就是反馈放大倍数要大于等于3但是为了容易起震一般都会大于3,因此起震后由于正反馈过深,波形会有严重的失真,因此D1D2的作用就是在起震后自动调节反馈深度,从而实现稳幅和减小失真的作用。
RC正弦波振荡器,RC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反比于RC选频阿络元件RC的乘积。用增大电阻阻值的方法降低振荡频率,不会像LC振荡器中增大电感量那样会使元件体积和重量加大,故RC振荡器可工作在低频段。
当振荡频率延伸至超低频频段时,要求RC乘积非常大。容量很大的电容体积大;阻值过大的电阻,阻值稳定性下降,电阻上的直流电压降过大,造成器件工作点偏离正常值,增大波形失真。积分式RC正弦波振荡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缺点。
这种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反比于组成振荡器积分器的积分时间常数。要获得大的积分时间常数,不一定要用阻值大的电阻。用低阻值电阻构成一个T型网络,取代高阻值的积分电阻,只要二者的传输电导相等,便可收到相同的积分效果。积分式RC正弦波振荡器特别适用于超低频段。
⑧ 请问Lc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的原理
L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
工作原理
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
⑨ RC振荡器原理
建立振荡就是要是电路产生自激,从而产生持续的振荡,由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对于内RC来说,直流电源就是能源。看容自己的因素:由于电路中存在噪声,他的频谱分布很广,其中也包括w=w0=1/RC这样一个频分。这种微弱的信号经过放大,是输出的幅度加大,经过非线性元件的限制,自动稳定下来,达到平衡时Av=3.振荡频率是由相位平衡条件决定的,只有当ψf=0,ψa=0时,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所以振荡频率取决于f=1/(2πRc)。振荡器要输出正弦波,还要求放大器的增益必须满足起振条件且工作在线性区,否则不起振,输出地波形也是非线性失真的。
⑩ 大家好 我是个电子爱好者,最近做个RC振荡电路却总是不起振,都安书上给的条件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所以
这个是文氏电桥又称文氏电桥振荡电路,你想要了解的东西可在网上查到的;
一般专的条件 A×属F >=1 ,因此需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A>=3。即 Af=1+(R3/R4)>=3 。
你可以用个等值的电位器替代 R1,通过调节R1应该可以起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