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路电流计算!
三角形接法(加热管额定电压380V)
I=P÷U÷√3(3开平方)=2kW*3÷380÷√3 = 6000W÷380V÷1.732 = 9.12A
星形接法(灯管额定电版压220V)
I=P÷U=2kW÷220V=2000W÷220V=9.09A
补充权,因为“星形接法接在三相四线电路中”所以只能按220V对每个负载单独计算,而每组负载功率相等,所以只需计算一个即可。即:A、B、C三相电流相等(9.09A)
❷ 关于几种运算电路的问题
1、电压跟随器:❸ 科学计算电路中电流
功率=U^2/R
所以 10欧、10瓦 电阻额定电压为10伏,额定电流为1安
50欧、80瓦的内电阻额定电压20√10伏,额定电流为2√10/5安
1.因两电阻串容联,通过电流相同,不能大于1安,所以电压=10+50=60伏
2、两电阻并联,通过电压相同,不能大于10伏,所以电流=0.2+1=1.2安
❹ 模电基本运算电路
这是一个同向放大电路,Vo=Vi*(R9+R8)/R8。
分析:Vi与V-虚短,则 Vi = V- „„a
因为虚断,反向输入回端没有电流答输入输出,通过R9和R8 的电流相等,设此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得: I = Vo/(R9+R8) „„b Vi等于R8上的分压, 即:Vi = I*R8 „„c
由abc式得Vo=Vi*(R9+R8)/R8这就是传说中的同向放大器的公式了。
❺ ————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
解: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有两种形式 不清楚你说的是哪一种
提供思路如下:
由于电路引入深度负专反馈属 满足虚短虚断 有U+=U- (两个接点的电压相等) I+=I-=0 (两个接点流入集成运放的电流为零)
从输入信号经电阻至同相输入端列出电流相等的方程 从输出端经反馈电阻至反相输入端,再经过另一电阻至接地端列 电流相等的方程 两方程联立可以得到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函数关系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❻ 计算电路如图所示,求电流I。
用叠加定理解题,可以不必画图,直接列式计算。
❼ 计算电路图中的电流I
2A,把上面两个电阻看做一个电阻(并联起来的电阻),下面两个电阻看做一个,然后计算出上面是1.6欧,下面是2.4欧,然后加起来再加上2欧,12伏除6,即为2A
❽ 简单电路电流计算题
解:图中的电流源电流方向标注不规范,假定其中的“+”为电流流出方向。
一、戴维南定理:将电流表所在电阻支路R=510Ω从电路中断开,并设断口下上端分别为节点a、b。
电流源外部总电阻为:R=510∥[510∥(100+10)+330]=230.468(Ω)。
所以,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10/1000)×R=0.01×230.468=2.30468(V)。
因此 :I"=U/510=2.30468/510=0.004519(A)=4.519(mA)。
3、叠加:I=I'+I"=10.608+4.519=15.127(mA)。
❾ 运算放大电路电流放大和电压放大的区别
物理量不同,一个是把电流放大一定倍数,一个是把电压放大一定倍数,两种电路输入输出电阻也不一样,比如电流放大需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需要输入电阻大。
❿ 电流的计算方法(串联和并联,详细点)
串联电路中:U=U1+U2,I=I1=I2
并联电路中:U=U1=U2,I=I1+I2
以上公式中:U是电压,I是电流。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方向相同。实际上并不是正电荷移动,而是负电荷移动。电子流是电子(负电荷)在电路中的移动,其方向为电流的反向。电流强度可以用公式表达为:
其中,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t为时间(单位是秒)。
(1A=1C/s)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或I=E(电动势)/(R[外]+r[内]) 或I=E/(R+Rg[检测器电阻]+r)(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在电路中如果正负离子同时移动形成电流,那么Q为两种电荷的电量和。
(10)电流运算电路扩展阅读:
串联电路(n个用电器串联):
电流:I总=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路各部分的电流相等)
电压:U总=U1+U2....+Un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电阻:R总=R1+R2....+Rn(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n个用电器并联):
电流:I总=I1+I2....+In(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总=U1=U2....=Un(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并等于电源电压)
电阻:1/R总=1/R1+1/R2....+1/Rn(总电阻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和)。当2个用电器并联时,有以下推导公式:R总=R1R1/(R1+R2)
电阻公式推导方法:
(1)串联:由U总=U1+U2....+Un,得到I总R总=I1R1+I2R2....+InRn
因为串联电路各部分电流相等,即I总=I1=I2....=In,所以得到:
R总=R1+R2....+Rn(例如一个3Ω的电阻和一个6Ω的电阻串联,其串联的总电阻为9Ω)
(2)并联:由I总=I1+I2....+In,得到U总/R总=U1/R1+U2/R2....+Un/Rn
因为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等于总电压,即U总=U1=U2....=Un,所以得到:
1/R总=1/R1+1/R2....+1/Rn(例如一个3Ω的电阻和一个6Ω的电阻并联,其并联的总电阻为2Ω)
对于只有两个电阻并联的部分来说,可以继续推导出以下公式:
由1/R总=1/R1+1/R2....+1/Rn可知:1/R总=1/R1+1/R2=R2/R1R2+R1/R1R2=(R1+R2)/R1R2
所以R总=R1R1/(R1+R2)
由上面的公式还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串联的总电阻大于其任意一分电阻,并联的总电阻小于其任意一分电阻。
最直观的区别是这两种连接方式的电池所表现的不同特点,四节电池串联起来有6V,而并联则仍然只有1.5V。
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特点是: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流过另一个。例如:节日里的小彩灯。 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都熄灭,说明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2.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
例如:家庭中各种用电器的连接。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闭合,各支路上的开关闭合,灯泡才会发光,干路上的开关断开,各支路上的开关都闭合,灯泡不会发光,说明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所以,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将依次逐个流过各个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
因此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个用电器损坏或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将变成断路,电路就会无电流,所有用电器都将停止工作,所以在串联电路中,各几个用电器互相牵连,要么全工作,要么全部停止工作。
在并联电路中,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分支处要分为两路,每一路都有电流流过,因此即使某一支路断开,但另一支路仍会与干路构成通路。由此可见,在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之间互不牵连。
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原理: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
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 电阻的串并联就好像水流,串联只有一条道路,电阻越大,流的越慢,并联的支路越多,电流越大。
造成触电伤亡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根据电击事故分析得出:当工频电流为0.5~1mA时,人就有手指、手腕麻或痛的感觉;当电流增至8~10mA时,针刺感、疼痛感增强发生痉挛而抓紧带电体,但终能摆脱带电体。
当接触电流达到20~30mA时,会使人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而且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电流为50mA时,就会使人呼吸麻痹,心脏开始颤动,数秒钟后就可致命。通过人体电流越大,人体生理反应越强烈,病理状态越严重,致命的时间就越短。
2.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这是因为时间越长,人体的电阻就会降低,电流就会增大。同时,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有0.1s的时间间隙期。在这个间隙期内,人体对电流作用最敏感。所以,触电时间越长,与这个间隙期重合的次数就越多,从而造成的危险也就越大。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当电流通过人体的内部重要器官时,后果就严重。例如通过头部,会破坏脑神经,使人死亡。通过脊髓,会破坏中枢神经,使人瘫痪。
通过肺部会使人呼吸困难。通过心脏,会引起心脏颤动或停止跳动而死亡。这几种伤害中,以心脏伤害最为严重。根据事故统计得出:通过人体途径最危险的是从手到脚,其次是从手到手,危险最小的是从脚到脚,但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4.电流的种类。电流可分为直流电、交流电。交流电可分为工频电和高频电。这些电流对人体都有伤害,但伤害程度不同。人体忍受直流电、高频电的能力比工频电强。所以,工频电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5.触电者的健康状况。电击的后果与触电者的健康状况有关。根据资料统计,肌肉发达者、成年人比儿童摆脱电流的能力强,男性比女性摆脱电流的能力强。电击对患有心脏病、肺病、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病等患者最危险。他们的触电死亡率最高。另外,对触电有心理准备的,触电伤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