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电路分析实验

电路分析实验

发布时间:2021-01-15 15:54:35

1. 大学电路分析实验有哪些

这么问有些笼统,总之就是一些简单的关于电阻,电容,电感之类的实验,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模拟电路居多。。。

2. 电路分析实验,求下图电路中各万用表的理论值,要步骤

是不是你又问了一次?

电路改划一下,如下图:

电感的感抗为:XL=ωL=2πf×L=2×3.14×50×470/1000000=0.14758(Ω)。

电容容抗为:Xc=1/(ωC)=1/(2×3.14×50×1/1000000)=3184.7(Ω)。

所以A4的理论值为:I4=Us/Xc=100/3184.7=0.0314(A)。

因为电源电压相位为0°,即:Us(相量)=100∠0°(V),电容电流超前电压90°,所以:Ic(相量)=0.0314∠90°(A)。

电感电流有效值为:IL=Us/XL=100/0.14758=677.5986(A)。并且电感电流滞后电压90°,因此:IL(相量)=677.5986∠-90°(A)。

因此,A3的电流相量为:I3(相量)=IL(相量)+Ic(相量)=677.5986∠-90°+0.0314∠90°=677.5672∠-90°(A)。即A3的理论值为:677.5672A。

A2的理论值为:I2=Us/R=100/10=10(mA)。即I2(相量)=0.01∠0°(A)。

所以:I1(相量)=I2(相量)+I3(相量)=0.01∠0°+677.5672∠-90°=0.01-j677.5672≈677.5672∠-90°(A)。

因此:A1的理论值近似为:677.5672A。

——似乎题目中给出的电感单位错了,是的电感感抗很小,和电容容抗、电阻值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导致整个电路电流近似纯电感电路。

3. 电路分析实验题,求过程题目见图

z总 = R + zC * zL/(zC + zL)
= 1Ω + [j * 0.5Ω * (-j * 1Ω)]/[j * 0.5Ω - j * 1Ω]
= 1Ω + (-j²) * 0.5/(-j * 0.5) Ω
= 1Ω + j * 1Ω
那么,电容两端分压就等于:
Uc = [zC * zL/(zC + zL)]/z总版 * U
那么,
I = Uc/zC
= U * [zL/(zC + zL)]/z总
= U * [j * 0.5Ω/(j * 0.5Ω - j * 1Ω)]/(1Ω + j * 1Ω)
= U * (-1)/(1+j)
= U * (-1) * (1-j)/[(1+j)(1-j)]
= U * (j - 1)/(1-j²)
= U * (j - 1)/2
= 5 * (-1 + j)
= 5√权2 * [(-√2/2) + j * (√2/2)]
= 5√2 * (cos135° + j * sin135°)
= 5√2 ∠135° (A)

4. 电路分析的实验心得怎么写

一般对学生严格些的老师,都想看到学生真正学到了哪些东西,所以写实验心得不专要属写虚的内容。
1.在这次实验中对XX原理(具体的内容,不要很空洞的)有新的认识:(。。。。。不要再写原理里,写你自己的认识)。
2.可以对实验中不懂的内容,提出思考和疑问,可以的话再通过查资料进行解答。
3.可以对实验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意见或者是建议。
只要是自己认真做过实验的,总会有东西写的。大学的学习不要太死板了哦。

5. 电路分析的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你把图拍上来。不同地方的数据或许不一样。

6. 有关电路分析实验题,求具体解答过程题目见下图

功率表上的数值是有功功率,而此时电容 C 消耗的却是无功功率。因此,这个版有功功率就是权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即:
P = U * Ir
则:Ir = P/U = 30/50 A = 0.6A
对于这个并联电路,有:
I² = (Ir)² + (Ic)²
所以:
Ic = 0.8A = U/zC = U/(1/ωC) = ωC * U = 100 * C * 50
那么:C = 0.8/(100 * 50) F = 0.0016F = 1600μF

7. 有关电路分析实验的题目,求具体过程步骤清晰,下图为题

既然 Ir = Ic,那么在数值上,容抗的值等于电阻值。有:
R = 1/(ωC)
z总 = R//zC + zL
= R * zC/(R + zC) + zL
= R * (-j)/(ωC)/[R - j/(ωC)] + jωL
= R * (-jR)/(R - jR) + jωL
= R * (-j)/(1-j) + jωL
= R * (-j) * (1+j)/[(1-j)(1+j)] + jωL
= R * [(-j) - j²]/(1-j²) + jωL
= R * (1 - j)/2 + jωL
= R/2 - j * (R/2) + jωL
= R/2 + j(ωL - R/2)
又因为 U 与 I 同相位,所以:
ωL - R/2 = 0
即 ωL = R/2
z总 = R/2
Ur = U * (R//zC)/z总

= U * [R *(-jR)/(R - jR)]/(R/2)
= U * (-j)R/(1-j)/(R/2)
= 2U * (-j)/(1-j)
= 2U * [(-j)(1+j)]/[(1-j)(1+j)]
= 2U * (-j - j²)/(1-j²)
= 2U * (1-j)/(1+1)
= U * (1-j)
= √2 * U * [√2/2 + j * (-√2/2)]
= √2 * U * [cos(-45°) + j * sin(-45°)]
= 200√2 ∠(-45°) (V)
Ir = Ur/R
= 200√2/R
所以,R = 200√2/Ir = 20√2 Ω

8. 电路分析实验题,求具体手写分析和步骤见图

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先求两个容抗并联:
zC = zC1 * zC2/(zC1 + zC2)
= (-j5) * (-j5)/(-j5 - j5)
= (-j)² *25/(-j10)
= -j2.5 Ω
然后再求与电阻/电感串联支路并联的总阻抗:
z总 = zC//(zL + R)
= zC * (zL + R)/[zC + (zL + R)]
= (-j2.5) * (j10 + 10)/[-j2.5 + (j10 + 10)]
= [(-j²) * 25 - j25]/(10 + j7.5)
= (25 - j25)/(10 + j7.5)
= 10 * (1 - j)/(4 + j3) 注:分子、分母同除以 2.5
= 10 * (1-j)(4-j3)/[(4+j3)(4-j3)]
= 10 * (4-j3 - 4j + j² * 3)/(4² -j² * 3²)
= 10 * (1 - j7)/25
= 0.4 * (1-j7) Ω

9. 关于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及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2、学习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验证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二、原理及说明
1、戴维南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部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相串联的有源支路来代替,如图3-1所示。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网络端口的开路电压UOC,其电阻等于原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为零时入端等效电阻R0 。

2、等效电阻R0
对于已知的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其入端等效电阻R0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出。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1:由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可知:

因此,只要测出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 R0就可得出,这种方法最简便。但是,对于不允许将外部电路直接短路的网络(例如有可能因短路电流过大而损坏网络内部的器件时),不能采用此法。
方法2:测出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OC以后,在端口处接一负载电阻RL,然后再测出负载电阻的端电压URL ,因为:

则入端等效电阻为:

方法3:令有源一端口网络中的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然后在端口处加一给定电压U,测得流入端口的电流I (如图3-2a所示),则:

也可以在端口处接入电流源I′,测得端口电压U′(如图3-2b所示),则:

3、功率传输最大条件
一个含有内阻ro的电源给RL供电,其功率为:

为求得RL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的最佳值,我们可以将功率P对RL求导,并令其导数等于零:

解得: RL=r0
得最大功率:

即:负载电阻RL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条件是负载电阻RL等于电源内阻r0 。
三、仪器设备
电工实验装置 :DG011 、 DY031 、 DG053
四、实验内容
1、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
按图3-3接线,改变电阻RL值,测量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数据填在表3-1内。根据测量结果,求出对应于戴维南等效参数Uoc,Isc。

表3-1 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
RL(Ω) 0短路 100 200 300 500 700 800 ∞开路
I(mA)
U( V )

2、求等效电阻Ro
利用原理及说明2中介绍的3种方法求R。,并将结果填入表3-2中,方法(1)和方法(2)数据在表3-1中取,方法(3)实验线路如图3-4所示。

表3-2 等效电阻R0
方法 1 2 3
R0(KΩ)
R0的平均值

3、戴维南等效电路
利用图3-4构成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3-5所示,其中U0= R0= 。
测量其外特性U=f(I)。将数据填在表3-3中。

表3-3 戴维南等效电路
RL(Ω) 0短路 100 200 300 500 700 800 ∞开路
I(mA)
U( V )

4、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1.根据表3-3中数据计算并绘制功率随RL变化的曲线:P=f(RL) 。
2.观察P=f(RL)曲线,验证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是否正确。

六、报告要求
1、 根据实验1和3测量结果,在同一张座标纸上做它们的外特性曲线U=f(I),并分析比较。
2、 完成实验内容2的要求。

10. 大一电路分析实验自己独立设计一个方案

的电阻测量,单口网络H参数的测量,确
通过的

阅读全文

与电路分析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个人想要二手家具家电怎么写 浏览:893
京东维修小米电视要多久 浏览:863
荣威350变速箱保修期是多少年 浏览:83
负跨导电路 浏览:564
巴夏家具价位怎么样 浏览:692
海尔燃气热水器维修电话 浏览:998
涂膜防水一天能做多少 浏览:579
福建福州电话维修电话 浏览:493
华为维修点登封 浏览:256
上海正规家具包括什么 浏览:929
汉阳区三星手机维修点 浏览:673
怡丰城小米之家电话是多少 浏览:136
国家电网学籍验证报告没上传怎么办 浏览:72
帝标家具好吗 浏览:614
电路板单面板 浏览:834
未检查电路 浏览:545
灯具和家具有什么区别 浏览:110
东莞连锁酒店家具怎么选 浏览:122
北碚买家具 浏览:382
东莞导航仪维修点 浏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