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个125khz的正弦波发生电路,越简单越好
频率这么高的话,用LC振荡电路就可以。
❷ 波形发生电路的特点
1、占空比可调电路:波形呈矩形且调节滑动变阻器,矩形波可改变形状比例大小专即改变占空比大小但属仍为矩形波。
2、矩形波发生电路:波形呈三角形,调节滑动变阻器也可改变波形形状的比列大小。
3、波形发生器中的参数均独立可调互不影响。
正弦波发生电路能产生正弦波输出,它是在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加上正反馈而形成的,它是各类波形发生器和信号源的核心电路。
(2)正弦波发生电路扩展阅读:
为了产生正弦波,必须在放大电路里加入正反馈,因此放大电路和正反馈网络是振荡电路的最主要部分。但是,这样两部分构成的振荡器一般得不到正弦波,这是由于很难控制正反馈的量。
如果正反馈量大,则增幅,输出幅度越来越大,最后由三极管的非线性限幅,这必然产生非线性失真。反之,如果正反馈量不足,则减幅,可能停振,为此振荡电路要有一个稳幅电路。
产生正弦波的条件与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条件十分类似。只不过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是由于信号频率达到了通频带的两端,产生了足够的附加相移,从而使负反馈变成了正反馈。在振荡电路中加的就是正反馈,振荡建立后只是一种频率的信号,无所谓附加相移。
❸ 正弦波产生电路,频率1KHZ,幅值1V。求最简单的电路
采用一个运算放大器和4只电阻,2只电容,就可以构建正弦波产生电路。具体电路如下:
频率计算参见公式,幅值大小可通过调整RF改变。
❹ 如何设计一个正弦波--方波发生电路
正弦波--方波发生电路很简单,只要用一个普通的集成比较器或普通集成运放,双电源,正输入端接零负端输入正弦波信号,或相反,输出就是交流方波了。
❺ 为什么振荡电路产生的波形是正弦波呢
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是因为在LC回路中,波形的计算公式通过建立常微分方程得到,其中含有正弦格式。
振荡电路中发生电磁振荡时,如果没有能量损失,也不受其他外界的影响,这时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叫做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和固有周期。固有周期可以用下式求得:
(5)正弦波发生电路扩展阅读
振荡电路物理模型(即理想振荡电路)的满足条件:
1、整个电路的电阻R=0(包括线圈、导线),从能量角度看没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即热损耗为零。
2、电感线圈L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感,电容器C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容,无潜布电容存在。
3、LC振荡电路在发生电磁振荡时不向外界空间辐射电磁波,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合电路,LC电路内部只发生线圈磁场能与电容器电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便是电容器内产生的变化电场,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❻ 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1)在RC网络电路里,电容取相同值,电阻取相同值(双联同轴结构),这样频率公式可内简单为
fs
=
1/
(wRC);电阻容R变化有10倍的范围,那么频率的变化范围也就是10倍了,电阻R变化有100倍的范围,那么频率的变化范围也就是100倍了;
为便于起振,R4用一个10K电阻与一个5K电位器(用于调节增益)串联替代;
2)你的电路构成是可行的,分两档调节频率,其实也可以只采用一档的,这个仿真不会有问题,而做实际电路时,得通过实验来验证了;
❼ 求问正弦波发生电路(如下图)怎么调节幅值,求原理公式。
这个需来要自己设计吗?反源相放大器是经典电路,1mhz频率应该用高速运放就可以了,转速率大于2*3.14*
f
*10v,即62.8v/us,lm318刚好够格,如果有速度更快的运放更好;两个外围电阻按照手册取经典值1k,电源供电必须超过输出电压要求,至少等于+-12v,用+-15v更好。
❽ 几种正弦波产生电路的比较
正弦波产生方案: 1、较低频率的正弦波可采用单片机产生正弦调制的PWM波,其后连版接积分电路实现权。 2、采用运算放大器和RC阻容电路实现 3、采用RLC谐振选频网络实现方波产生方案: 1、采用555时基电路实现 2、采用门电路(反相器)及RC(也可附加晶振)实现 3、采用单片机定时器实现 4、采用运算放大器和RC阻容电路实现三角波产生方案:主要方法是采用方波加积分器实现。此外,上述三种信号均可采用DDS或信号发生器专用芯片实现。
❾ 关于一个产生正弦波的电路,请确认下图电路能否输出正弦波
这是典型的文氏桥振荡器电路(属于RC振荡器),用于产生正弦波。
R1C1等效于一节超前型移相电路,R3C2等效于一节滞后型移相电路,频率从低到高连续变化时,相移从 90°到-90°连续变化。显然其中必存在一个中间频率f0,使 RC串并联网络的相移为零。于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在幅度方面,负反馈环路使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R2/R4+1=4>3,满足幅度平衡条件。
满足相位和幅度平衡条件,因此会产生自激振荡。振荡频率f0=1/(2π*R1*C1)。
当R2/R4较大时,会产生削顶畸变,可以通过仔细调整R2/R4的比值来得到适当的幅度、减小失真。(本例中R2/R4较大,会有向方波变化的畸变)
晚上做了个仿真。文氏桥起振的极限条件是R2/R4+1=3,或说R2/R4=2。R2/R4越大就越容易起振,但输出波形幅度很快达到上下轨,即上下沿越陡,输出越接近于方波;正负电源电压不平衡时,会在电压窄的一边先削顶,而使另一边被免于削顶。在下图的R2=15K、R4=7K的情况下,电路在1秒左右才起振,但R2/R4>2,最终幅度逐渐增大而被削顶。
从你的补充描述来看,你实际选用的元件参数误差偏大。要注意对所用的每个元件进行测试,确保参数误差在5%之内;电容器的漏电要小,最好用CBB等无极性、损耗小的。
❿ 求一个正弦波发生电路,越简单越好
具体的参数取值如图所示,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正弦波发生电路。
基本文氏电桥反馈型振荡电内路如图容所示,它由放大器即运算放大器与具有频率选择性的反馈网络构成,施加正反馈就产生振荡。运算放大器施加负反馈就为放大电路的工作方式,施加正反馈就为振荡电路的工作方式。图中电路既应用了经由R3和R4的负反馈,也应用了经由串并联RC网络的正反馈。电路的特性行为取决于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占优势。这个电路有两部分组成,即方框里的放大电路和由R1、R2、C1和C2组成的选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