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RC振荡电路
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因为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 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较高,若要产生频率较低的正弦振荡,势必要求振荡回路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样不但元件体积大、笨重、安装不便,而且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
常用的RC振荡电路
有相移式和桥式两种。 (1)RC移相式振荡器,具有电路简单,经济方便等优点,但选频作用较差,振幅不够稳定,频率调节不便,因此一般用于频率固定、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其振荡频率是 fo=1/2π√6RC [1] (2)RC桥式振荡器 将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放大器结合起来即可构成RC振荡电路,放大器件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Rc桥式振荡电路
如图所示,RC串并联选频网络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之间,构成正反馈,Rf、R1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构成负反馈。正反馈电路和负反馈电路构成一文氏电桥电路(如图右所示),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跨接在电桥的对角线上,所以,把这种振荡电路称为RC桥式振荡电路。 (如图)振荡信号由同相端输入,故构成同相放大器,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同相,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等于Au=Uo/Ui=1+(Rf/R1)。而RC串并联选频网络在ω=ωo=1/RC时,Fu=1/3,εf=0°,所以,只要|Au|=1+(Rf/R1)>3,即Rf>2R1,振荡电路就能满足自激振荡的振幅和相位起振条件,产生自激振荡,振荡频率fo等于 fo=1/2πRC 采用双联可调电位器或双联可调电容器即可方便地调节振荡频率。在常用的RC振荡电路中,一般采用切换高稳定度的电容来进行频段的转换(频率粗调),再采用双联可变电位器进行频率的细调。
⑵ 要使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文氏桥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的条件是什么D1、D2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产生正弦波的条件抄是Rf>=2R(我看不清楚你的图)就是反馈放大倍数要大于等于3但是为了容易起震一般都会大于3,因此起震后由于正反馈过深,波形会有严重的失真,因此D1D2的作用就是在起震后自动调节反馈深度,从而实现稳幅和减小失真的作用。
RC正弦波振荡器,RC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反比于RC选频阿络元件RC的乘积。用增大电阻阻值的方法降低振荡频率,不会像LC振荡器中增大电感量那样会使元件体积和重量加大,故RC振荡器可工作在低频段。
当振荡频率延伸至超低频频段时,要求RC乘积非常大。容量很大的电容体积大;阻值过大的电阻,阻值稳定性下降,电阻上的直流电压降过大,造成器件工作点偏离正常值,增大波形失真。积分式RC正弦波振荡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缺点。
这种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反比于组成振荡器积分器的积分时间常数。要获得大的积分时间常数,不一定要用阻值大的电阻。用低阻值电阻构成一个T型网络,取代高阻值的积分电阻,只要二者的传输电导相等,便可收到相同的积分效果。积分式RC正弦波振荡器特别适用于超低频段。
⑶ 桥式RC正弦波振荡器中的RC串并联网络的作用为()
有两个作用,作为正反馈回路和选频网络,这是振荡电路必不可少的部分,RC串并联网络同时实现了两个功能。
正弦波振荡电路并非都要用rc串并联网络作为正反馈电路,rc串并联网络只是产生正弦波的一种方式,用RC移相、用LC反馈、用陶瓷振子、晶体振子、声表面波等都可以作为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正反馈电路,只要满足相位的起振、平衡、稳定条件即可。
振荡电路的另一个条件是振幅的起振、平衡、稳定条件,由放大器和稳幅电路保证。
(3)桥试振荡电路扩展阅读:
RC正弦波振荡器,RC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反比于RC选频阿络元件RC的乘积。用增大电阻阻值的方法降低振荡频率,不会像LC振荡器中增大电感量那样会使元件体积和重量加大,故RC振荡器可工作在低频段。
应用最广泛的RC振荡电路是图3所示的文氏电桥电路。R1、C1、R2、C2组成具有选频特性的正反馈网络。R3和R4组成负反馈网络。
引入的负反馈超过正反馈,便可以减小工作频率的谐波成分,减少波形失真,改善波形。如果将R3选择为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电阻,或是将R4选择为具有负温度系数和热情性的电阻,便可以收到稳幅的效果。
⑷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multisim
第一,你的运放没有加电源
第二,运放输入端确实接反了,将正负端换一下
第三,反馈电阻不合理,反馈电阻将放大倍数控制在3.多 和不到3,这样才能达到稳压效果。
最后附上修改后的电路。
⑸ 在RC桥式振荡电路的选频网络……在线等(200高分)
时间常数=0.7RC,T=2*时间常数,f=1/T。
以上计算全部采用标准单位,则可以得到此RC桥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变化范围约为4567~3282Hz
⑹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在proteus中仿真不了
振荡条件不够。需在运放3脚加一个单开关,每次启动时,按动开关一次,以产生冲击电流,达成起振条件。
⑺ 文氏桥振荡器的振荡原理是什么
文氏桥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如下:
从电路构成看,电路由两个“桥臂”构成,R1、RF构成负反馈桥臂,并联RC网络和串联RC网络再串联构成正反馈桥臂。也就是说,文氏桥振荡器既有正反馈,又有负反馈。
频率无穷低时,即f趋于0时,f0/f趋于无穷大,总增益趋于零。
频率无穷高时,即f趋于∞时,f/f0趋于无穷大,总增益趋于零。
(7)桥试振荡电路扩展阅读:
以RC串并联网络为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并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两个网络构成桥路,一对顶点作为输出电压,一对顶点作为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就构成文氏桥振荡器。
文氏桥振荡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即选频网络和放大电路。 由集成运放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取其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的特点。
由Z1、Z2组成,同时兼作正反馈网络,称为RC串并联网络。由右图可知,Z1、Z2和Rf、R3正好构成一个电桥的四个臂,电桥的对角线顶点接到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
由于Z1、Z2和R3、Rf正好形成一个四臂电桥,电桥的对角线顶点接到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因此这种振荡电路常称为RC桥式振荡电路。
假如某原因使振荡输出Uo增大,Rf上的电流增大而温度升高,阻值Rf减小,使负反馈增强,放大器的增益下降,从而起到稳幅的作用。
⑻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应用领域是什么
产生正弦波信号,用于信号发生器
⑼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中,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RC桥式振荡器要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于3,如果负反馈较弱,放大倍数就过大使波形失真;负反馈太强使放大倍数小于或等于3,则起振困难或工作不稳定。
振荡电路也叫波形发生器,是没有信号输入,而有信号输出的信号产生器,一般由放大电路和振荡选频电路组成,有三极管和运算放大电路。
选频电路一般由电阻电容组成,即RC振荡选频电路;或者由电感电容组成,即LC振荡电路。振荡电路按振荡产生的波形分为正弦滤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按产生振荡器的原理分为反馈型和负阻型。
(9)桥试振荡电路扩展阅读:
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
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较高,若要产生频率较低的正弦振荡,势必要求振荡回路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样不但元件体积大、笨重、安装不便,而且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
采用双联可调电位器或双联可调电容器即可方便地调节振荡频率。在常用的RC振荡电路中,一般采用切换高稳定度的电容来进行频段的转换(频率粗调),再采用双联可变电位器进行频率的细调。
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
⑽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输出电压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输出电压在于振荡越强一输出电压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