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向路灯开关的电路图是怎样的就是楼上楼下都可以控制的。要电路图!谢谢!
如图
2. LED路灯电路图求解,麻烦详细讲解一下。
基本上,如果你懂开关电源的原理,这个就很容易懂了.
这个几乎就是个开关电源电路.
3. 路灯控制电路图
用开关很难,用程控器简单
4. LED路灯的电路图求解
这种LED电路根本无法恒流,LED用不了多久就烧坏。以下就事论事说电路:
1. R1、R3为小阻值保险电阻,过流烧坏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2. C1、R2习惯上称为阻容降压元件,实际上是利用C1(0.33μ)的高容抗,使后面的电路流过的电流很小,R2阻抗远大于容抗,它的作用则是为了灯具断电后,泄放掉C1上存储的电量,防止人接触灯具电路外露部分(如插头)、或打开灯具维修时遭遇电击,所以R2的真正作用不是为了降压。
3. 4个二极管1N4007(1000V,1A)组成桥式整流,将电容限流后的交流电变成脉动直流电;
4. C2是滤波电容,将桥式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变为较为恒稳的纹波直流电,为负载LED1-LED38(共38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供电(单只LED参数:电压3.2V,电流20mA)。
5. 路灯自动控制电路
电路如下图所示,220V交流电通过灯泡H及整流全桥后,变成直流脉动电压,作为正向偏内压,加在可控容硅VS及R支路上。白天,亮度大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二极管D呈现底阻状态≤1KΩ,使三极管V截止,其发射极无电流输出,单向可控硅VS因无触发电流而阻断。此时流过灯泡H的电流≤2.2mA,灯泡H不能发光。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DW使三极管V偏压不超过6.8V,对三极管起保护作用。夜晚,亮度小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二极管D呈现高阻状态≥100KΩ,使三极管V正向导通,发射极约有0.8V的电压,使可控硅VS触发导通,灯泡H发光。RP是清晨或傍晚实现开关转换的亮度选择元件。
安装与调试:
安装时,将装焊好的印制板放入透明塑料盒内并固定好,将它与受控电灯H串联,并让它正对着天幕或房子采光窗前较明亮的空间,避免3米以内夜间灯光的直接照射。调试宜傍晚时进行,调节RP阻值的大小,使受控电灯H在适当的亮度下始点亮。
6. 路灯线路故障怎么排查
当路灯线路短路和断路出现故障时,应根据路灯的类型及其综合情况来选择要采取的检修方法。选择正确的故障排查方式能有效解决路灯出现的问题,延长路灯的使用寿命。因此,结合当前路灯维修的主流检测方法,分析了路灯线路短路和短路故障的排查方法,进而为路灯检修工作者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路灯线路;故障分析;短路;断路
目前,市面上的路灯种类繁多,检修人员应全面了解各种类型的路灯。对于路灯故障来说,其问题多发生在电缆上。对于此,需要进行精确的人为分析和机器检测。因为路灯内的线路较为复杂,所以,也研究出了相应的科学、安全的检测方式,以保证路灯的使用安全。
1 短路的检测
1.1 直流电阻检测法
在很多情况下,路灯故障是路灯内线路短路导致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流电阻法。路灯线路分布均匀,路灯把线路分成40 m的段落。在三相四线制中,一般一个回路不超过20基路灯,编号为1号、2号、3号……18号、19号、20号,每一相平均7基路灯。比如A相为1号、4号、7号、10号、13号、16号、19号,B相、C相依此类推,具体如图1所示。遵循“1/2距离”的原则,用万用表监测电缆,监测电缆1/2点(中点),之后监测异常段的1/2点,最后监测剩余电缆异常段的1/2点,以此类推,逐渐缩小范围,最终确定电缆的故障点。
图1 电线故障检测范围示意图
1.2 电容限流检测法
相比于直流电阻检测法,电容限流检测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提高检测效率。此方法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使用时选择的材料也比较方便。在维护材料中,需要一直使用电容器。采用这个方法时,要先确定好电缆的具体走向,然后将短路的电缆线终端头从配电盘拆除,将其所有芯线独立,并在一个配电柜中串联一个电容器,使另一段接地,以此保证整个线路的运行安全。在通电后,短路点的电阻将大大减小。新的回路经电容处理后成为了一个电容电路,整体上比较稳定。在整个通电过程中,电容器将对其进行限流。从电源点起,钳形电流表将按照其检测原则沿着整体方向测量。使用此检测方法,整体故障范围将被逐渐缩小,从而最终确定短路点。从整体工作时间来看,使用电容限流检测法大大缩短了线路的检修时间,提高了整体检修的效率。
2 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2.1 直流电阻检测法的优缺点
直流电阻检测法的使用面比较广,相对传统。但是,它有很大的缺陷——截断电缆比较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耗时比较长,使用的器材比较多。检修时间的延长导致路灯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因为截断后电缆的长度不够,所以,之后无法保障电缆的正确连接。由此可知,检修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技术难题。但从总体上看,直流电阻检测法不带电,因此,不会对人构成威胁,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检修手段。
2.2 电容限流检测法的优缺点
电容限流检测法在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材料上来说,电容的个头比较小,整体质量比较轻;在具体使用方面,整个过程连接方便,便于拆解。通过电容的处理,能从电缆内部得出一个明显的电流值,进而为检修工作提出合理的技术保障。电容限流法无需裁解电缆,省去了不必要的步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此方面的安全隐患,保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3 路灯检修技术发展
对于路灯检修来说,技术水平是保证检修效率的前提。从我国的路灯照明情况看,在其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而路灯检修技术关系着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电容限流法可大大降低检修成本,具有高效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合理使用电容限流法对我国的整体检修行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处理路灯线路短路和断路故障时采取的方法有直流电阻法和电容限流法2种。权衡好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将极大地提高我国路灯线路的检修水平。
7. 路灯维修问题
这里那有你们市领导呀,直接反应到当地市政的信访办。
8. 路灯控制电路。
没学过三极管的话就先介绍三极管:
三极管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辐值较大的电信号,
分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分别对应三个极: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其放大作用是通过发射极电流通过基区传输到达集电极来实现的,
而会否有电流通过又与加载的电压大小有关:
(1)若加在发射结的电压小于其导通电压,则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即断路,称为截止状态(相当于断路);
(2)若加在发射结的电压导通电压,并处于恰当的值时,三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于是有电流放大作用,称放大状态;
(3)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处于某一定值附近,这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用,称为饱和导通状态,
而不同的极之间电阻又各有不同,以 NPN为例(三极管按结构分为NPN及PNP) ,基极b对集电极c、发射极e的正向电阻是几百Ω,反向电阻则无穷大(相当于断路),这点类似于二极管,
想了解三极管详细性质,请购买大型出版社出版的相关书籍。
了解三极管后下面简介逻辑电路:
逻辑电路可通过简单的电路开关实现元件短路与否来控制元件的工作状态,也可通过三极管来实现,后者即利用三极管对微弱信号的放大功能及不同极间阻值不同来实现,
规定低电压为低电平0,高电压为高电平1,
最简单的逻辑电路为 与门、非门、或门,
与,即兼而有之,通过两个三极管实现,当两个三极管都受高电平1时才通路,释出高电平1,任何一个受低电平0,都将释出低电平0,三极管组成的电路用矩形内加&表示,
非,即否,是通过三极管电路把1变为0,或把0变为1,三极管组成的电路用矩形内加1表示,
或,即至少有1个,两个三极管至少有一个(即≥1)受高电平1,就释出高电平1,否则释出低电平0,三极管组成的电路用矩形内加≥1表示。
了解上述后题目就简单了:
光强时断路,光弱时通路,只有一个选择,明显是个非门,因为与门、或门都有四个选择,图中矩形内也是加1以表示,
而R0与R串联,电势从正极出发,经过R0后降低,
R0增大,则其分压亦增大,于是A电势降低,降至低电平0时非门电路释出高电平1,使J工作,从而令电灯回路(图中未画出)接通,灯泡亮,
R0减少,则其分压亦减少,于是A电势升高,升至高电平1时非门电路释出低电平0,使J停止工作,从而令电灯回路(图中未画出)断开,灯泡熄灭,
对于R,R增大时其分压增大,导致A电势升高,这时R0要比原来大些(即天色要更暗)才能分到原来的电压,使A电势降至低电平0,从而令灯泡亮,
故BD正确。
下面上几个逻辑电路示意图(注意矩形中的符号):
祝愉快
9. 想看看路灯控制器的电路图
我要是在岗,免费视频教学,
时间基准,计数 ,给定,继电控制,几十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