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光耦继电器模块原理图!
(先进光半导体)!!!
在这里,我尝试用光耦合器(4n35)控制继电器,尽内管这是基本任务。但是我容得出了一些我不明白的结论。
因此,当IN为低时,我猜继电器中通电的线圈,NC断开,NO闭合,因此由绿灯指示。红灯常亮,表示继电器已通电。
Idk,如果这种逻辑是正确的,但这就是我最终得到的结果
如何使用光耦合器对要控制的继电器输入进行接线。但仍以5v供电。我实际上尝试了六打电路,尝试了自己的电路,甚至在实验时(因此烧掉了我的一个IC!),我完全无法使Arino开发板通过4n35完美地控制我的继电器。
我想要这个完美的选择,所以如果出现问题,我的所有电路都将得到一层保护。(我知道我可以将继电器连接到Arino引脚)
国产光耦芯片-4N35光耦替换
❷ 光耦继电器的原理
光耦继电器是用光耦来控制开光状态的固态继电器。英文是Solid State Optronics Relay。一般继电器都是机械触点,靠通电流过线圈变成有磁性的磁铁吸合触点,从而控制开光状态。而光耦继电器工作原理类似于光耦(其实看等效电路图是一样的),(先进光半导体专注于光耦继电器二十余年,专业国产替代料)
❸ 一个单片机触发信号用光耦驱动两个12v继电器(画图示意 注明器件型号)
I/O接单片机的控制引脚(I/O口),如果两个继电器单独控制,
用两个I/O口连接两个相同的电路,I/O口低电平继电器接通。
❹ 请帮我看看这个光耦驱动继电器电路
9013和PC817都没有问题,因电压和器件的改变,可适当调整R2、R3阻值。
pic 16f877只有RA4输出是OC结构,需要加上拉电阻,若是其他口则不需要。
❺ 用光耦控制24V继电器方法
有专用的继电器光耦,带载能力也是比普通的要强一点
❻ 光耦电路和继电器连接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作用:1隔离作用,如信号隔离或光电的隔离,2。比普通光耦驱动能力强,可以用来控制各种负载例如(微小模拟信号的切换、电磁继电器、电灯、发光二极管、加热器、马达、电磁吸筒等)。
光藕继电器特点: 也就无触点继电器,无机械触点,因此没有触点的磨损,使用寿命接近于无限,它的长寿命、高信赖性是机械式继电器无法相比的;光耦合继电器的驱动部分具有光耦特性,抑制干扰传输;无动作声音、无弹跳、防震;AC/DC兼用;低电流控制、高隔离电压、高速切换、低泄漏电流;
❼ 光耦+ULN2003 MCU控制光耦进而实现ULN2003对继电器的控制 请大家帮看一下电路!x谢谢啦!
这个 电路没问题。不过还可以改进一下。输入口对地接电阻是输入口无信号时加低电平。这样更稳定。空置的话容易引起误动作。电阻可以用103的排阻。续流二极管可以取消。因为2003里面自带有续流二极管。
我原来厂里装的植毛机就是这样的,只是不驱动继电器,而是驱动气阀。
❽ STC89C51单片机用光耦控制继电器问题!
把上述电路的I/O直接接+5V,看继电器动作不。如动作,则单片机I/O驱动能力太小,或单片机软件问题;如不动作查上述电路。
❾ 单片机驱动继电器直接用三极管还是先加光耦再接
如果你用单片机的5V电源驱动5V继电器没有必要加光耦;
假如用12V或24V继电器,而12V或24V只供继电器用也没有必要加光耦;
如果继电器线圈用电还要供其它元件用(光电开关、接近开关、限位开关等引线较长)就有必要加光耦;
输出电流不够时,小功率电路用三极管就够了,用光耦隔离后接继电器输出是控制高压大型电路的方法,可靠性当然更高。
感性器件在线圈断电的时候会产生很高的反电动势,这个电动势会反作用到单片机的端口上,导致单片机端口损坏或是单片机死机。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继电器的线圈处要加续流二极管,在单片机端口处也要加光电隔离,这是非常常用的设计方法。
(9)光耦控制继电器电路扩展阅读:
普通继电器相当于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外部电路的有三个管脚,不通控制电流时(默认状态)中间管脚接通一个左边管脚,通入控制电流时中间管脚接通右边管脚,继电器的吸合是要电流作用于电磁铁,由于这个电流不小。
所以单靠单片机I/O口是不足以使继电器吸合的,应该加一个驱动(起功率放大作用,给继电器提供足够的电流),再单片机用I/0口来控制驱动,再由驱动电路(驱动芯片如UM2003)输出足够的电流使继电器吸合,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