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感光电路设计

感光电路设计

发布时间:2022-02-20 16:30:30

A. cmos和CCD感光

CCD 英文全名 Charge Coupled Device,感光耦合元件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感光耦合元件〉为数位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通常以百万像素〈megapixel〉 为单位。数位相机规格中的多少百万像素,指的就是CCD的解析度,也 代表著这台数位相机的 CCD 上有多少感光元件。 CCD 主要材质为矽晶半导体,基本原理类似 CASIO 计算机上的太阳能电池,透过光电效应,由感光元件表面感应来源光线,从而转换成储存电荷的能力。简单的说,当 CCD 表面接受到快门开启,镜头进来的光线照射时, 即会将光线的能量转换成电荷,光线越强、电荷也就越多,这些电荷就成为判断光线强弱大小的依据。CCD 元件上安排有通道线路,将这些电荷传输至放大解码原件,就能还原 所有CCD上感光元件产生的讯号,并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此一特性,使得 CCD 通用在数位相机〈Digital Camera〉与扫瞄器〈Scanner〉上,作为目前最大宗之感光元件来源。

CMOS 英文全名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ctor,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

CMOS和CCD一样同为在数位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 ,外观上几乎无分轩轾。但,CMOS的制造技术和CCD 不同,反而比较接近一般电脑晶片。CMOS 的材质主要是利用矽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著带N(带 – 电) 和 P(带 + 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晶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然而,CMOS因为在画素的旁边就放置了讯号放大器,导致其缺点容易出现杂点 ,特别是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於电流变化过於频繁而会产生过热的现象,更使得杂讯难以抑制。

B. 求光感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

光感开关的工作原理
光感开关可以将脉冲拉低一次.光电开关工作电压为20V.主板上PCELL插件从右到左顺序依次为1空-2RM信号-3+20V-4GND.若有物体经过,2脚的20V拉低到0V,在万用表上不反应到0V,只能看到电压跳到5V附近.经过D1降压送到HC04.HC04是
施密特触发器,有反向和调整功能.信号经D1二极管降压到HC04-1脚进,2脚连3脚,4脚出到LVC4225A的3脚此时芯片也是同相和保护CPU的,假如信号电平电压超过8V,温度超过80度,该芯片就保护不了工作.信号从21
脚送到CPU的23脚.脉冲电平拉低一次就成0V即前面提到的几个脚末工作时为5V的高电平,一经物体经过,则这型脚的电平降为0V,可依次测量判断.
注:带延时光感式插钥取电开关——适用于宾馆客房。
电路图:
http://circuit.eeworld.com.cn/dianlu/9082384559.gif

C. 感光电路哪里有,光敏二极管怎么连接单片机要详细电路图。万分感谢!!

看看《吴鉴鹰单片机项目实战精讲》,网络文库有。吴鉴鹰吧都是电子技术交流的,可以到里面看下

D. 这是一个光感小夜灯。电路很简单,我试着画电路图。但画不出来。有一个光感下元件,就是图上的那个,你应

你说的是这个东西吧 这是个光敏电阻啊 是通过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的强弱 改变阻值的大小

E. 红外传感器电路图

弄清其工作原理,电路图呼之欲出了。
原理:
待测目标
根据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可进行红外系统的设定。
大气衰减
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通过地球大气层时,由于气体分子和各种气体以及各种溶胶粒的散射和吸收,将使得红外源发出的红外辐射发生衰减。
光学接收器
它接收目标的部分红外辐射并传输给红外传感器。相当于雷达天线,常用是物镜。
辐射调制器
对来自待测目标的辐射调制成交变的辐射光,提供目标方位信息,并可滤除大面积的干扰信号。又称调制盘和斩波器,它具有多种结构。
红外探测器
这是红外系统的核心。它是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出来的物理效应探测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多数情况下是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电学效应。此类探测器可分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敏感探测器两大类型。
探测器制冷器
由于某些探测器必须要在高温下工作,所以相应的系统必须有制冷设备。经过制冷,设备可以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探测灵敏度。
信号处理系统
将探测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并从这些信号中提取出信息。然后将此类信息转化成为所需要的格式,最后输送到控制设备或者显示器中。
显示设备
这是红外设备的终端设备。常用的显示器有示波器、显像管、红外感光材料、指示仪器和记录仪等。
红外传感系统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可分成五类, 按探测机理可分成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 红外传感技术已经在现代科技、国防和工农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技术已经众所周知,这项技术在现代科技、国防科技和工农业科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传感系统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能够分成五类:
(1)辐射计,用于辐射和光谱测量;
(2)搜索和跟踪系统,用于搜索和跟踪红外目标,确定其空间位置并对它的运动进行跟踪;
(3)热成像系统,可产生整个目标红外辐射的分布图像;
(4)红外测距和通信系统;
(5)混合系统,是指以上各类系统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F. 红外传感器计数后结电路怎么设计

利用红外传感器的输出触点控制计数器,红外传感器每遮光或感光一次,输出触点控制计数器输入一个脉冲进行计数。

G. 求光感+震感电路图,驱动LED发光!光敏电阻+震动传感器。



天黑光敏电阻阻值上升,T点电压相对上升(适当调较10K可调电阻器),如果这时侯震动传感器被触动(短路),T点电压令Q1导通继而点亮LED。

如果需要推动多几个LED,可以在现有三极管後加如8050三极管。

H. 求一人体感应LED灯设计电路图!急用!

这个加一个时间控制或者加一个感光器件就可以了,比如光敏电阻,其实也不是说白天不亮,只要检测到附近光线暗就起作用,有时候天气很差,可能跟晚上一个样,这个时候灯肯定要起作用的。可以用热释人体红外模块来做,外加一个光敏电阻电路,就可以完成的了。我这里有一些资料,应该可以帮到你,需要可以找我哈......

I. CCD感光元件的工作原理

CCD从功能上可分为线阵CCD和面阵CCD两大类。线阵CCD通常将CCD内部电极分成数组,每组称为一相,并施加同样的时钟脉冲。所需相数由CCD芯片内部结构决定,结构相异的CCD可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线阵CCD有单沟道和双沟道之分,其光敏区是MOS电容或光敏二极管结构,生产工艺相对较简单。它由光敏区阵列与移位寄存器扫描电路组成,特点是处理信息速度快,外围电路简单,易实现实时控制,但获取信息量小,不能处理复杂的图像。面阵CCD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它由很多光敏区排列成一个方阵,并以一定的形式连接成一个器件,获取信息量大,能处理复杂的图像。 在数码相机领域,CCD的应用更是异彩纷呈。一般的彩色数码相机是将拜尔滤镜( Bayer filter )加装在CCD上。每四个像素形成一个单元,一个负责过滤红色、一个过滤蓝色,两个过滤绿色(因为人眼对绿色比较敏感)。结果每个像素都接收到感光讯号,但色彩分辨率不如感光分辨率。
用三片CCD和分光棱镜组成的3CCD系统能将颜色分得更好,分光棱镜能把入射光分析成红、蓝、绿三种色光,由三片CCD各自负责其中一种色光的呈像。所有的专业级数位摄影机,和一部份的半专业级数位摄影机采用3CCD技术。目前,超高分辨率的CCD芯片仍相当昂贵,配备3CCD的高解析静态照相机,其价位往往超出许多专业摄摄影者的预算。因此有些高档相机使用旋转式色彩滤镜,兼顾高分辨率与忠实的色彩呈现。这类多次成像的照相机只能用于拍摄静态物品。 经冷冻的CCD同时在1990年代初亦广泛应用于天文摄影与各种夜视装置,而各大型天文台亦不断研发高像数CCD以拍摄极高解像之天体照片。
CCD在天文学方面有一种奇妙的应用方式,能使固定式的望远镜发挥有如带追踪望远镜的功能。方法是让CCD上电荷读取和移动的方向与天体运行方向一致,速度也同步,以CCD导星不仅能使望远镜有效纠正追踪误差,还能使望远镜记录到比原来更大的视场。
一般的CCD大多能感应红外线,所以衍生出红外线影像、夜视装置、零照度(或趋近零照度)摄影机/照相机等。为了减低红外线干扰,天文用CCD常以液态氮或半导体冷却,因室温下的物体会有红外线的黑体辐射效应。CCD对红外线的敏感度造成另一种效应,各种配备CCD的数码相机或录影机若没加装红外线滤镜,很容易拍到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降低温度可减少电容阵列上的暗电流,增进CCD在低照度的敏感度,甚至对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敏感度也随之提升(信噪比提高)。
温度噪声、暗电流(dark current)和宇宙辐射都会影响CCD表面的像素。天文学家利用快门的开阖,让CCD多次曝光,取其平均值以缓解干扰效应。为去除背景噪声,要先在快门关闭时取影像讯号的平均值,即为"暗框"(dark frame)。然后打开快门,取得影像后减去暗框的值,再滤除系统噪声(暗点和亮点等等),得到更清晰的细节。
天文摄影所用的冷却CCD照相机必须以接环固定在成像位置,防止外来光线或震动影响;同时亦因为大多数影像平台生来笨重,要拍摄星系、星云等暗弱天体的影像,天文学家利用"自动导星"技术。大多数的自动导星系统使用额外的不同轴CCD监测任何影像的偏移,然而也有一些系统将主镜接驳在拍摄用之CCD相机上。以光学装置把主镜内部份星光加进相机内另一颗CCD导星装置,能迅速侦测追踪天体时的微小误差,并自动调整驱动马达以矫正误差而不需另外装置导星。

J. 求一个光控开关电路图

感光元件采用2cu型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的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调节R可动触点的位置,可在一定光照强度下,使晶体管V1V2导通。电解电容器C起延时作用,防止在临界状态下,LED工作不稳定。R可调节临界光照强度值,其可动触点越向上调,启动光控开关的光强临界值越小,光控开关越灵敏(注意,可动触点不能置于最下端)。
光控开关可用来控制电灯”。可形成“天亮灯熄”的控制。

阅读全文

与感光电路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功放电路基础 浏览:619
在网上买家电是怎么配送的 浏览:947
源树木坊家具怎么样 浏览:378
戴尔电脑南宁维修点 浏览:958
315家居榜 浏览:75
吸尘器国家保修政策 浏览:766
瑞祥家具场 浏览:359
家具怎么处理不裂 浏览:300
智能家居风向标 浏览:556
昆明美的电饭煲维修点 浏览:505
银色镀银条怎么翻新 浏览:282
厦门钨业维修电工工资怎么样 浏览:771
维修费用包含哪些 浏览:399
钢结构刷防水涂料人工怎么计算 浏览:578
日用电路 浏览:576
定制家具不给业主装修怎么办 浏览:85
在家居士袈裟 浏览:655
国家电网红帽子是什么级别 浏览:737
家里的家具家电怎么买 浏览:701
旧机买到翻新机怎么赔偿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