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原理
一、信号发射器工作原理:
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频率为20Hz~200kHz的正弦信号(低频)。除具有电压输出外,有的还有功率输出。所以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测试或检修各种电子仪器设备中的低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增益、通频带,也可用作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外调制信号源。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
另外,在校准电子电压表时,它可提供交流信号电压。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原理:系统包括主振级、主振输出调节电位器、电压放大器、输出衰减器、功率放大器、阻抗变换器(输出变压器)和指示电压表。
主振级产生低频正弦振荡信号,经电压放大器放大,达到电压输出幅度的要求,经输出衰减器可直接输出电压,用主振输出调节电位器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二、接收器原理:
其作用与发送器的作用相反,主要是将信道中的信号接收下来,并将其变换成与发送时物理形式相同的信息,再传给信宿,即完成所谓的译码过程。接收器的基本要求是,能够从受干扰的信号中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源输出的信息,并尽可能复现信源的输出。
卫星电视接收器俗称"锅",是一种能够接收卫星电视节目的装置,由抛物面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组成。
卫星电视接收器为部分农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引发了一定隐忧。卫星接收器有正馈天线和偏馈天线两种,正馈天线的反射面面积比较大,因此俗称为"大锅";相对的偏馈天线反射面面积比较小,称为"小锅"或"小耳朵"。
(1)接收机电路扩展阅读:
信号发射器结构:
1、内部带有扫频输出功能(全频段扫频时间小于5秒)
是指低频信号发生器具有从低频开始到高频(或反之)自动变化的功能即完成100Hz——20KHZ中间所有频率的低到高或高到低的变化过程,而这一次过程的时间为5秒。
2、带有外部扫频控制输入接口(控制信号为电压0-5V,控制电流小于1mA)
是指低频信号发生器所输出的频率可以由外部进行控制(有外部控制接口),外部控制频率变化的电压是0-5V,控制电流小于1mA。当外部控制电压在0-5V变化时,低频信号发生器可以输出可以在100HZ到20KHZ之间变化。
2. 在接收机中,为什么需要采用AGC电路
AGC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使输出信号幅度保持恒定或仅在较小范围内变化的自动控制电路。AGC的基本原理是产生一个随输入电平而变化的直流AGC电压,利用AGC电压去控制某些放大部件(如中放)的增益,使接收机总增益按照一定规律而变化。AGC电路主要由控制电路和被控电路两部分组成。控制电路就是AGC直流电压的产生部分,被控电路的功能是按照控制电路所产生的变化着的控制电压来改变接收机的增益。
3. 你好!请教一下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方框图
卫星接收机电路详解
以东芝乃 R - C4 卫星接收机为例,介绍一下构成卫星接收机的各单元电路的专基本结构和工作原属理。在卫星广播接收站使用的接收机其型号和品牌很多,电路结构和所用的元器件也是多种多样的,东芝 TSR 一 C2 、TSR 一 C3 、 TSR 一 C4 、 TSR 一 C5 等卫星接收机是使用最多的,通过对电路的详解,进一步熟悉卫星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
一、东芝TSR 一 C4 卫星接收机的整机构成东芝巧 R 一 C4 卫星接收机的整机方框图如图 3 一 l 所示,卫星接收系统是由卫星接收天线、高频头(包括一次辐射器)、第二变频器和音视频电路等部分构成的。高频头安装在天线上,一次辐射器(馈源)同高频头制成一体化结构。在高频头中完成变频的任务。接收 C 波段卫星节目和接收 Ku 波段卫星节目所用的高频头是不同的,而室内接收单元可以共用。高频头将卫星天线接收的 C 波段或 Ku 波段的微波信号变频后输出较低频率的信号
4. 卫星电视接收机的电路组成
一台最基本的卫星电视接收机,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电子调谐选台器、中频放大与解调器
、信号处理器、伴音信号解调器、前面板指示器、电源电路。插卡数字机还包括卡片接口电路等。
1、电子调谐选台器。其主要功能是从950-1450MHz的输入信号中选出所要接收的某一电视频道的频率,并将它变换成固定的第二中频频率(通常为479.5MHz),送给中频放大与解调器。
2、中频AGC放大与解调器。这将输入的固定第二中频信号滤波、放大后,再进行频率解调,得到包含图像和伴音信号在内的复合基带信号,同时还输出一个能够表征输入信号大小的直流分量送给电平指示电路。
3、图像信号处理器。它从复合基带信号中分离出视频信号,并经过去加重、能量去扩散和极性变换等一系列处理之后,将图像信号还原并输出。
4、伴音解调器。它从复合基带信号中分离出伴音副载波信号,并将它放大、解调后得到伴音信号。
5、面板指示器。它将中频放大解调器送来的直流电平信号进一步放大后,用指针式电平表、发光二极管陈列式电平表或数码显示器,来显示接收机输入信号的强弱和品质。
7、电源电路。它将市电经变压、整流、稳压后得到的多组低压直流稳压电源,为本机各部分及室外单元(高频头)供电。
5. 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的电路图
1.有线电报机电路图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5%E7%B1%A8%BB%FA+%B5%E7%C2%B7%CD%BC&in=32674&cl=2&cm=1&sc=0&lm=-1&pn=0&rn=1&di=1228389560&ln=1
2.接收机的电路图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D%D3%CA%D5%BB%FA+%B5%E7%C2%B7%CD%BC&in=8415&cl=2&cm=1&sc=0&lm=-1&pn=11&rn=1&di=1758867528&ln=68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6. 超外差接收机电路图
什么元件都不是,只是一根导线。
打个叉的意思是让你把在此处剪断后可以串联一个电流表测量电流,并在旁边标上了正常的电流数值。
这是比较老式的电路了,晶体管的工作点是要“调试”的,才设计了这些电流测量点。
7. 最简单的调幅接收机电路
就这个吧……
我做过
8. 卫星电视接收机直流供电电路图
这要实际看一下接收机的内部电源结构,一般若是只输出直流12V,则可以直接将其断开,专换上电属池12V的供电。内部电源部分一般较好区分找到,不必电路图,断开部位在直流12V稳压前,怕刚充好的电池电压较高。还要看接收机用电功率,佶计选择安时大一点的电池用。
9. AM、FM接收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接收机基本上和一般收音机工作原理是大同小异,只不过收音机解调的是声音,遥控器解调的是脉冲调制。现行遥控器接收机分二大主流,亦即是一段差频及二段差频。调制波又分PPM、PCM.兹分述如下:
调制之区别
现行主流PCM(编码调制方式),是多数制造商之基本商品,有很多读者问到为何各家PCM不能相容,其实并不是技术有差异,而是因为各家编解码有其智慧财产权之问题,故各家编解码速度都相同,但内容不同故也无法相容,所以在美国,您可以买到各型式适用各厂牌之PPM(FM)接收是为调频接收机而买不到PCM方式之接收机,其说文解字就是依据转成TTL讯号至伺服机作动,基本在转之过程中PPM会略快过于PCM。PCM方式有其较特殊之功能,就是可以设入干扰锁定,原理也很简单,厂家在软体设定在解调漏码率超过基本率时,它会自行启动原发射机设入之参数,例如油门动作OR其它之特殊机能,如果在发射机不设任何干扰锁定,则接收机会依最终动作锁定,而使伺服机定位于不动,直至讯号再次输入,而发射机锁定之参数码,约是每20秒一次,(各厂不一)所以当您把发射机开启后发射机就把参数码传输接收机了。
接收差频
很多读者也对所谓简单差频及双差频有何不同,又有何差异不甚了解,现用一些数据来作说明,一般单差频之接收机,内有一455KHZ之混频线路,故以发射机频率41.000MHZ来说,基本上接收机晶体主振应是41.000-0.455=40.545它和455k不低于带通滤波器产生一个对差频率,而去响应主频率,但二段差频则是于单差线路前再加一段差频线路,基本上都使用10.700MHZ之石英带通滤波器,故以上述频率值接收机,晶体应是41.000-10.700=300MHZ,可是不管改变差频,其发射机晶体都不会改变,但双差频又有何好处呢?双差频比单差频多了一次滤波,相对于杂讯抗性较强,故比单差频有较好之抗干扰度,您了解吗?
上下调制波之说明
此点是很多读者不明究理之所在,同是标准之PPM接收机又不牵涉到PCM产权问题,何以JR及FUTABA之FM接收机不能通用,其实是因为JR使用上调制波,因两相解调相位皮周率不同,而使得两厂牌接收无法相容之故,读者可以在国外杂志发现,他们卖接收机都会注明适合那厂牌使用,当然现在也有适合两种主流品牌之全功能接收机,例如GWS及韩国HI-TEC,其基本上在中频IC后做一个上下弦波之选择线路,让后段能同步处理相位,故可以依您之所需改变接收机之上下波,也是不错的的选择。
选择度及感度
所谓选择就是接收机之频率响应度,一般而言选择度愈高之接收机,当然抗干扰愈好,不过也愈会受石英晶体老化影响,故两者很难共存,只能以较中性之方式处理,而感度之良否,是依其线路设计及元件值数而定,评论一个好坏,也只能用过才说得准。
天线长度
任何频率都有相对应之匹配长度,在接收机上一般都使用1米之长度,然后在天线前有一个匹配电杆,让1米长度天线去对应,故自行改变天线长度是会影响接收距离的,劝各位不要任意改变长度以免造成损失。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FM/PCM的优点:
高可靠性和高抗干扰性。大家知道,一般PPM遥控设备都要求在操作时先开发射机后开接收机,先关接收机后关发射机。其原因是在没有发射信号时,接受机会因自身内部的噪音或外界的干扰产生误动作;即使是带静噪电路的接受机,在有同频干扰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误动作。而采用了PCM编解码方式,在程序设计中包含了多种信号校验功能,即使在发射机关机、只开接收机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误动作。因此,当每次发射机定时关机后,接收机仍可处于开机待命状态,避免了频繁开关接收机的麻烦。
无信号自动回**能:如不预置接收机输出状态,接收机在无信号后约2秒种自动回中。
PPM和PCM的工作原理:
前面提到了PPM和PCM编解码技术,那么,究竟什么是PPM和PCM呢?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PCM是英文pulse-code molation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脉冲编码调制,又称脉码调制。PPM是英文pulse position mol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脉冲位置调制,又称脉位调制,这里顺便提一句,有些航模爱好者误将PPM编码说成是FM,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信号脉冲的编码方式,后者指的是高频电路的调制方式。比例遥控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操作通过操纵发射机上的手柄,将电位器组值的变化信息送人编码电路。编码电路将其转换成一组脉冲编码信号(PPM或PCM)。这组脉冲编码信号经过高频调制电路(AM或FM)调制后,再经高放电路发送出去。
目前,比例遥控设备中最常用的两种脉冲编码方式就是PPM和PCM:最常用的两种高频调制方式是FM调频和AM调幅:最常见的组合为PPM/AM脉位调制编码/调幅、PPM/FM脉位调制编码/调频、PPM/FM脉冲调只编码/调频三种形式。通常的PPM接收解码电路都由通用的数字集成电路组成,如CD4013,CD4015等。对于这类电路来说,只要输入脉冲的上升沿达到一定的高度,都可以使其翻转。这样,一旦输入脉冲中含有干扰脉冲,就会造成输出混乱。由于干扰脉冲的数量和位置是随机的,因此在接收机输出端产生的效果就是“抖舵”。除此之外,因电位器接触不好而造成编码波形的畸变等原因,也会影响接收效果,造成“抖舵”。对于窄小的干扰脉冲,一般的PPM电路可以采用滤波的方式消除;而对于较宽的干扰脉冲,滤波电路就无能为力了。这就是为什么普通的PPM比例遥控设备,在强干扰的环境下或超出控制范围时会产生误动作的原因。尤其是在有同频干扰的情况下,模型往往会完全失控。
PPM的编解码方式一般是使用积分电路来实现的,而PCM编解码则是用模/数(A/D)和数/模(D/A)转技术实现的。
首先,编码电路中模/数转换部分将电位器产生的模拟信息转换成一组数字脉冲信号。由于每个通道都由8个脉冲组成,再加上同步脉冲和校核脉冲,因此每个脉冲包含了数十个脉冲信号。在这里,每一个通道都是由8个信号脉冲组成。其脉冲个数永远不变,只是脉冲的宽度不同。宽脉冲代表“1”,窄脉冲代表“0”。这样每个通道的脉冲就可用8位二进制数据来表示,共有256种变化。接收机解码电路中的单片机(单片计算机,下同)收到这种数字编码信号后,再经过数/模转换,将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由于在空中传播的是数字信号,其中包含的信号只代表两种宽度。这样,如果在此种编码脉冲传送过程中产生了干扰脉冲,解码电路中的单片机就会自动将与“0”或“1”脉冲宽度不相同的干扰脉冲自动清除。如果干扰脉冲与“0”或“1”脉冲的宽度相似或干脆将“0”脉冲干扰加宽成“1”脉冲,解码电路的单片机也可以通过计数功能或检验校核码的方式,将其滤除或不予输出。而因电位器接触不良对编码电路造成的影响,也已由编码电路中的单片机将其剔除,这样就消除了各种干扰造成误动作的可能。
PCM编码的优点不仅在于其很强的抗干扰性,而且可以很方便的利用计算机编程,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实现各种智能化设计。例如,将来的比例遥控设备完成可以采用个性化设计,在编解码电路中加上地址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对一控制。另外,如果在发射机上加装开关,通过计算机编程,将每个通道的256种变化分别发送出来;接收机接收后,再经计算机解码后变成256路开关输出。这样,一路PCM编码信号就可变成256路开关信号。而且,这种开关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相当强,控制精度相当高。从上述可以看出,PCM编码与PPM编码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虽然以往将这两种编码方式都说成是数子比例遥控设备,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PCM编码才称得上真正的数字比例遥控。值得指出的是:各个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PCM比例遥控设备,其编码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同样是PCM设备,只要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即使是相同频率,也不会产生互相干扰,而只会影响控制距离。
在很多航模爱好者心目中,PCM比例遥控设备都是昂贵的高档产品,可望不可及。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前些年单片机的价格很高,功能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是进口的PCM比例遥控设备设计的功能很多,造成成本偏高。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0. 急求调频接收机电路原理图
自制45--470MHZ调频接收机
www.avrw.com
接收机具有高灵敏度线路简单,易于安装调试,由电池供电,工作稳定耗电少,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电原理图见图1。
工作原理:由高频头将天线接收到的微弱调频信号进行放大和混频,混频后产生的31.5MHz伴音中频信号由IF端输出。ICl为调频接收集成块(由于高频头具有良好的调谐接收性能,而TDA7010T是专用调频接收1C,接收灵敏度达3uV,从而保证了整机具有很高的接收灵敏度),中频信号输入ICl的(11)脚,经ICl进行中频放大、调频检波后由②脚输出音频信号,IC2用于音频信号功率放大。T1、T2及LEDI等组成调谐指示电路。
T3、DWI、T4及相关元件组成6V稳压电路,为高频头及ICl提供稳定工作电压。T5、T6、B及相关元件组成升压逆变电路,通过T6、D3、DW3检测输出电压,以控制T5的振荡强度,达到稳压节能的目的。逆变电路输出33V调谐电压,供高频头调谐选台之用。Rt为温度补偿电阻,用于补偿开机初始因电容初充电造成33V调谐电压轻微不足(极轻微,用万用表测量不出)。图2为预选台电路,与K1配合使用。元件选择与制作:高频头可选用TDQ-3型470MHz全增补高频头,AFC脚留空,R1、R2、Cl选用微型或贴片元件,可直接焊接在高频头屏蔽盒内。调谐电位器W2选用100k多圈电位器,使调谐选台更方便,更稳定。ICl外围电路宜选用贴片元件安装,L用0.4mm漆包线在3mm的圆珠笔心上密绕23匝而成。升压逆变器B用1Omm小磁环作磁心(可从旧电子镇流器上拆用),用透明胶布包一层作绝缘处理,用0.25mm漆包线绕制,数据见图1上标注的数值。L3的作用是为6V稳压电路提供比电源电压略高(约0.8V)的偏置电压,以保证当电池电压下降至6.2V时仍有6V稳定电压输出。T4作恒流管用,DWI提供稳定的偏置电流。由于电源供电电路采取了相应措施,使6V输出电压和33V调谐电压非常稳定,保证了高频头和中放鉴频电路的高稳定性。电源选用6节7号镍氢充电电池或两块锂充电电池,CZ2为外接电源插孔。喇叭选用中50mm内磁式,整机可安装在14.5cmx8cmx2.2cm的塑料盒内。调试本接收机唯一需要调试的就是ICl的接收频率。为了保证其调谐为31.5MHz,可用正常接收的电视机配合调试:即用导线连接电视机高顿头IF端与TDA70IOT的天线输入端(即(11)脚),并连接地线;调整L,使之能收到伴音信号即可。测升压逆变电路工作电流约12mA;整机静态电流应小于45mA;电源电压在6.2~9V之间变化时,整机电流基本不变。使用效果本接收机经笔者半年多的使用和检验,效果令人非常满意。接收灵敏度很高(接收当地调频广播和电视台信号只需几厘米长的天线即可),工作稳定可靠;功耗低,小巧玲珑,令人爱不释手。由于高频头采取了低电压供电方式,使其工作电流大为下降。因此整机工作电流很小,从而利于用电池供电。本接收机的不足之处是开机初始需经过约3秒钟时间才能进入稳定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