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二极管的等效电路图中的电源正极要接在二极管的反偏方向而不是正向加压
这应该是充电电路,说明外部电源可以给电池充电,而电池不能反向放电,防止电池向外部电源放电,只让电池给机内供电。
2. 反向比例放大器接地电阻的问题,这两个等效电阻是什么意思
两个等效电阻的阻值大小决定着你的放大器放大能力。。。。。。。
3. 用等效电路求u
解:10V电压源并联15Ω电阻,等效为10V电压源;
3A电流源并联4Ω电阻,等效为3×4=12V电压源,串联4Ω电阻(如图一);
12V电压源串联10V电压源(反向),等效为12-10=2V电压源;(图二)
2V电压源串联4Ω电阻,等效为2/4=0.5(A)电流源,并联4Ω电阻;
1A电流源串联10Ω电阻,等效为1A电流源(图三);
1A电流源并联0.5A电流源(反向),等效为1-0.5=0.5(A)电流源;(图四)
0.5A电流源并联4Ω电阻,等效为0.5×4=2V电压源、串联4Ω电阻。(图五)
所以:u=2×2/(4+2)=2/3(V)。
4. 两个电容器反向串联后(如图),总电荷量,等效电容,电路的时间常数如何计算急~~~
总2,等0,5,RC
5. 分别用电源模型互换等效和戴维南定理求图示电路的i。
先将圈圈转换为电压源,然后列出 1、2节点的电压方程,解出 U1、U2 值;
那么 Ua 可求,这个也就是 戴维南等效的开路电压;
等效电阻,就是在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下的总等效电阻;
6. 求戴维南等效电路
先使用电源等效原则:
左边支路: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等效为电流源Is1;
中间支路:电流源与电阻串联,等效为电流源Is2;
两个电流源反向并联,等效为:Is2-Is1,方向向上。
右边三个电阻假从上向下假定为R1、R2和R3,则如下图:
向左转|向右转
显然,R1和R2中没有电流,也就没有压降,所以戴维南等效电压等于R3两端电压:
Uoc=(Is2-Is1)×R3。
实际从该图中,很容易看出等效电阻为:Req=R1∥R2+R3。
7. 已知两等效线圈反向串联,求等效电感 怎么做,详细解答
电感定义虽然是单位电流的磁通大小
但是推导为每单位速度的电流变化呈现的感生电动势,这应用于通常不考虑磁通,而显著作用于电路常规参数的情况,就是实际计算性的定义公式
由于电流是相同的,则电流变化率也是相同的
如果正向,显然电动势相加,所以电感相加
如果反向,感生磁场于两个电感是同样的,但是显然感生电动势因为人为反向相接,变成相互冲抵
所以总电动势为两者相减
问题来了,是大减小还是小减去大的,如果小的减去大的,会不会存在负的电感呢
这里必须强调,还是用电感计算定义,必须注意感生磁场方向引起感生电动势的方向
设L1,横向,右手定则为电流左入右出是的磁场方向向右,称为正向
L2,同样以横向和L1进行原来的互感作用,线圈分布方向和L1相同,也是正向
不同的只是连接线
当接线为1左入1右出-引线到2左入2右出,为全正接,则显然是L中=L1+L2,和他们互不互感没关系
当接线为1左入,1右出,2右入,2左出那就是反接了
设电流变化率为i变为增大,根据右手判定,L1的向右的磁场增强,L2向左的磁场增强
假如L2>L1
无论先分还是先整体,最终的整体磁场总是向左增强,
而整体的感生磁场相反,是向右
因此,整体感生磁场引起L1和L2的电动势若形成回路电流趋势
都是根据右手判定为,右正,左负
感生电动势分别和电感正比可用k系数比率代替 E=k*L,(由于是互感线圈相同环境,k系数一致)
对于电流方向而言有E1=+k*L1 E2=-k*L2
故E总=E1+E2=k(L1-L2)<0
感生电动势的正向规定为同电流反向,所以小于零就是和电流相反,符合阻碍电流的电感功能
所以还是正的电感值 L总=L2-L1
假如L1>L2
则最终整体产生磁场是向右增强
整体感生磁场相反,是向左
则右手判定为感生电动势,在L1和L2都是左正,右负
L1感生电动势和原电流反向E1=-kL1
L2感生电动势和原电流同向E2=+kL2
E总=k(L2-L1) 由于L2小,所以还是负值
所以电感还是为正值,即L1-L2
同理如果电流是减小,以上过程数值全部正负相反
但感生电动势对电流变化的结论不变,
仍然是无论L1大于或者小于L2,
感生电动势都是为正值为支持电流,电感为正
所以电感不会因为反接而变负值
互感线圈反接后电感=|L1-L2| 绝对值
换句话说,L1和L2的差距,形象理解为圈数的差异就是整体的电感
再直观的理解,L1和L2其中较小的部分数量,和另一个电感同样数量,相互抵消,而多余差异未抵消的部分总是新的一个小线圈,线圈的电感总是正值,不存在负值
8. 模电问题,交流等效电路
二极管提供T2的发来射极直流源偏置,同时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还可起三极管温度补偿作用。
交流等效图的画法:
1、电容、电源短路。
2、三极管的be间是电阻rbe,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为rd,反向截止为无穷大。
3、三极管的ce间为一个受控电流源,其电流受ib控制,方向由c到e,ic=βib
据以上三条可以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图。
9. 反向、同向求和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反相求和放大电路与同相求和电路的差异在于输入信号分别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输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相反或相同。
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便于叙述,假设反相输入端的电位为U-,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为U+),得U-=U+=0
再列出“-”端的KCL:(Ui1-U-)/R1+(Ui2-U-)/R2+(Ui3-U-)/R3=(U--Uo)/Rf
整理得到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式:Uo=-(Rf/R1*Ui1+Rf/R2*Ui2+Rf/R3*Ui3)
假设R1=R2=R3=R,则Uo=-Rf/R*(Ui1+Ui2+Ui3)
电路放大倍数Av=Rf/R,输出信号是三路输入信号之和的Av倍。“-”仅代表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相位相反,或差180°。同相求和电路与此类似。
(9)反向等效电路扩展阅读:
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状态,所以有时往往要画出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才能进行分析;电路往往加有负反馈,这种反馈有时在本级内,有时是从后级反馈到前级,所以在分析这一级时还要能“瞻前顾后”。在弄通每一级的原理之后就可以把整个电路串通起来进行全面综合。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从输入端向放大电路内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它等于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实际负载电阻后,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之比,即Ri=Ui/Ii。对于信号源来说,输入电阻就是它的等效负载。
对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可等效为一个信号源。输出电阻越小,输出电压受负载的影响就越小,若Ro=0,则输出电压的大小将不受RL的大小影响,称为恒压输出。当RL<<Ro时即可得到恒流输出。因此,输出电阻的大小反映了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