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阻波器的作用和原理
作用:阻波器是载波通信及高频保护不可缺少的高频通信元件,它阻止高频电流向其他分支泄漏,起减少高频能量损耗的作用。
原理:阻波器是由电感电容(LC)并联构成,对于高频信号(50~300kHz)会表现出极大的阻抗(约1000欧姆),对于工频信号阻抗不大(约0.04欧姆)。也就是说,它能够防止高频电流通过,而能够让工频电流通过。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电路里的电容电感并联谐振的知识。
阻波器是由电感与电容并联构成,主要利用谐振原理使阻波器对高频信号呈高阻抗而对工频电流则只有很小的阻抗,这样使工频信号畅通无阻而将高频信号阻隔在线路上,以避免高频信号对系统的干扰,同时可利用此高频信号在两变电站或电厂之间进行通讯及实现高频保护。
(1)阻波电路扩展阅读:
线路阻波器一般由主线圈,调谐装置和保护装置三部分组成。
(1) 主线圈。阻波器为单层或多层开放型结构,主线圈用裸铝扁导线绕制,线匝由玻璃钢垫块和撑条支持,经浸漆处理,整体性强,结构轻巧,适用于10~330kV线路,同时满足短路电流的要求,并可直接安装在耦合电容器上。
(2) 调谐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电容器、电感、电阻构成,它与主线圈构成谐振回路,对高频信号起阻塞作用。电容器均采用特别研制的高频聚苯乙烯介质,其绝缘配合安全裕度远高于IEC标准。
(3) 保护装置。将阻波器所受的雷电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用以保护调谐装置和主线圈。采用专为阻波器研制的带串联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
常见红外检测发热缺陷及原因如下:
(1)触点接触不良。阻波器引线触点发热,以接线端触点为中心的热像特征明显,主要原因是松动、锈蚀、氧化等原因引起的触点接触不良。
220kV阻波器接线板发热,热点温度48. 51℃。
35kV阻波器接线板发热,热点温度108.1℃。
(2)本体发热。阻波器本体局部或整体发热,通常故障原因有过载、局部匝间短路等。
500kV阻波器本体发热,表面温度70.4℃。
330kV阻波器外表面及拉杆温度异常,表面温度66.2℃。
220kV阻波器整体发热,表面温度120.9℃,阻波器过载。
B. 陷波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如何实现
只滤除或衰减特定的频率时,可使用陷波滤波器,例如用它滤除电源频率引起的交流声、滤除基波后测量波形失真率等。采用双T电路时,如果采用大的Q值,无用的频率附近的信号也会跟着衰减,因此陷波器的Q值要求可变。
双T电路由3个电阻、3个电容组成,基本上是双对称型的。单个无源滤波元件其衰减特性Q=0.25,具有很好的宽频响应特性。
参数确定:R2=R3,C1=C2,R4=R2/2,C2=2C1,FO=1/2πR2.C1,在衰减极点处谐振。如果偏离以上条件就不能获得最大衰减量,同时须注意各种元件的误差。 OP放大器A1~A3均起缓冲放大器的作用,A2用来加正反馈,以改变阻抗,反馈量由R5和R6的分压值确定。无反馈时的Q为0.25,如果设反馈的Q为Q’。
(2)阻波电路扩展阅读:
电阻可采用误差为±1%的金属膜电阻。确定了所需的Q值之后,如果不再需要调整,最好去掉VR1,因为即使加了VR1,一边观察频率特性,一边调整也是相当困难的。
C1~C3用聚酯薄膜电容,最好选用误差为±1%以内的产品,不过也可以从误差±5%的元件中挑选,再用电阻值微调。
应用说明为了与50HZ、60HZ电源频率相对应,可以更换双T电路,或者把本电路的陷波滤波器作成50HZ和60HZ两级串联。如果使用频率限制滤波器测量失真时,可进行3级串联调谐设计,使之具有中心频率±1%的衰减带宽。
当带阻滤波器的阻带很窄时, 被称为陷波滤波器 , 又称点阻滤波器。一个理想点阻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是要在消除的信号频率点, 其值等于零;而在其他频率处, 其值不为零, 且要等于1。
C. 关于陷波电路!
用陷波器,即电感电容串联谐振电路。
串联谐振的特征是:对谐振的频率信号阻抗为内0,对其它频率信号阻抗为∞容;
把串联谐振电路接在信号通道与地之间,并谐振于干扰信号频率,这样,干扰信号就被谐振电路短路入地,对其它频率信号无影响。
答复补充:
如果是简单的电感电容串联谐振电路,理论上只有一个频点,没有频带;你只要求通频带1-2HZ,应该能行;
如果要求一定频带,那就需要带通滤波器,频带的宽窄,在于滤波器的设计。
D. 电力线路上阻波器如同一个电感线圈什么电流可以顺利通过
既然你都知道阻波器如同一个线圈了,那为什么电流不能顺利通过呢?
E. 一个带阻滤波器电路看不懂,求指点,怎么求出传递函数
我做出来的结果是Vo(s)/Vi(s)=(2RCs+1)/(-RCs+2)
可能是错的,因为如果是这个结果,那应该是高通,不是带阻。
F. RC组成的陷波电路,求达人讲解!
带阻滤波器,高通比低通截止频率高,结构类似于并联
G. RC低通,高通滤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基本的RC滤波电路中:C做输出端就是低通滤波器,R做输出就是高通滤波器
基本原理是,当电容和电阻串联时,
若电源为直流电(f=0 ),由于电容的隔直作用,故只有电容两端有电压,而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
若电源为交流电(f>0 ),电容导通,频率越高导通阻抗越小,因而高通,
考虑一个连续的过程,
当电源频率由0变大时,电容两端电压由大变小,因而低通,
而在高通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由0慢慢变大,因而高通。
(7)阻波电路扩展阅读:
低通滤波可以简单的认为:设定一个频率点,当信号频率高于这个频率时不能通过,在数字信号中,这个频率点也就是截止频率,当频域高于这个截止频率时,则全部赋值为0。因为在这一处理过程中,让低频信号全部通过,所以称为低通滤波。
低通过滤的概念存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诸如电子电路,数据平滑,声学阻挡,图像模糊等领域经常会用到。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从频域看,低通滤波可以对图像进行平滑去噪处理。
根据滤波器的特点可知,它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幅频特性可以准确地描述该电路属于低通、高通、带通还是带阻滤波器,因而如果能定性分析出通带和阻带在哪一个频段,就可以确定滤波器的类型。
识别滤波器的方法是:若信号频率趋于零时有确定的电压放大倍数,且信号频率趋于无穷大时电压放大倍数趋于零,则为低通滤波器;反之,若信号频率趋于无穷大时有确定的电压放大倍数,且信号频率趋于零时电压放大倍数趋于零,则为高通滤波器。
若信号频率趋于零和无穷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均趋于零,则为带通滤波器;反之,若信号频率趋于零和无穷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具有相同的确定值,且在某一频率范围内电压放大倍数趋于零,则为带阻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是一种让某一频率以上的信号分量通过,而对该频率以下的信号分量大大抑制的电容、电感与电阻等器件的组合装置。
其特性在时域及频域中可分别用冲激响应及频率响应描述。后者是用以频率为自变量的函数表示,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以复变量jω为自变量的的复变函数,以H(jω)表示。它的模H(ω)和幅角φ(ω)为角频率ω的函数,分别称为系统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它分别代表激励源中不同频率的信号成分通过该系统时所遇到的幅度变化和相位变化。
H. 求最简单的50Hz带阻滤波器电路
RLC谐振电路,Q值高,选频特性好,阻带窄,电路简单。
I. 一阶rc带阻滤波器电路图怎么画
带阻滤波器没有一阶的。
J. 什么是陷波电路
如果你学过一些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知道滤波器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
所谓的陷波电路其实就是滤波器中的带阻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