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原理
甲类功放是有全额静态偏置为了克服交越失真。乙类功放是没有静态偏置不好克服交越失真。甲乙功放是给一点静态偏置以避开死区电压区,使每一晶体管处于微导通状态,一旦加入输入信号,使其马上进入线性工作区 可以给互补管一个静态偏置。
1.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的压降产生偏置电压
2.利用VBE扩大电路产生偏置电压
3.利用电阻上的压降产生偏置电压
交越失真出现在乙类放大电路,甲类放大电路失真最小但是效率较低10%左右,乙类有交越失真但是其效率高,所以出现了甲乙类放大电路,比甲类效率高,比乙类失真小。
关于电路图分析问题,你可以发一个图上来看看。
⑵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为什么会出现交越失真
因为三极管需要一个开启电压Uceq。
付出更多的乙类放大器的失真,失真其实是一个体积小,这是因为类型的放大器的静态电流过低的迫切要求,静态电流增加转移50mA电流(mA)至100MA,A类放大器左右,B类放大器在一个小体积大容量,成为一个B类放大器AB类放大器,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现象。
乙类功放的阻尼
不能有效的控制扬声器,对任意半周只有一臂输出在工作,或推或挽,但不能同时工作,所以它的阻尼是单方向的,即无论正半周或负半周,他只有产生推动扬声器工作的动力,而不能产生控制回来的拉力,要全方位阻尼,驱动电流必须及时换向,问题就在这里。
以输入方波为例,可能工作时输入信号比方波还要复杂,当信号上升时,扬声器可以按照信号波形去工作,但当信号突然停止时,扬声器由于质量的惯性作用,却不会立刻停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乙类功放
⑶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中二个三极管基极之间连接了两个串联的二极管的作用
这是给两个功放管提供偏置电源用的。保证功放管静态时呈放大状态
⑷ 工作在乙类的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还有后边的几道题。谢谢老师啦
刚才已帮你解答了。见附图:
⑸ 下图是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请帮忙详细分析一下谢谢
T1(npn)、T2(pnp)偏置电压极性是相反的。当输入负半周信号时,由于D1D2反偏置,T2正偏置,输入信号-VCC电位为正,经Rc3加到T2基极···
⑹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不给负载与管子供给功率吗
如果用的是场馆的话,理论上是不用考虑驱动信号的电流的,实际上也不大。如果是晶体管,输入电流也不会大。所以就不考虑这小的功率了吧
个人理解
⑺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T3是小信号电压放大,加有偏置,工作在甲类放大状态,故信号的正负半周都能工作。而T1和T2是采取推挽式的功率放大器,本来是不需要加偏置的,因为两管分别担任了正半周和负半周的放大工作,称为乙类放大器,但为了克服交越失真,加了一点较小的偏置,称为甲乙类放大器。因为所加的偏置较小,所以两管只能分别工作于正负半周。如果加大偏置,又变成甲类放大器了,耗电会十分大。
⑻ 关于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电路的问题
当然相同,而且消除了教越失真。这就是加偏置电流的原理
⑼ 关于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原理
这个抄仿真我曾经做过,波形还是有一点交越失真的,正负双电源供电的,这样的偏置使得输入端的静态工作电压为0,R1,D1与R2,D2是对称的(R1=R2,D1与D2导通压降一致都为0.7V)。这样T1与T2的基极偏置为0.7V和-0.7V,处于微导通状态。我觉得R1R2的取值多少没有什么要求,只要相等就好,但是取大一点好,这样电源电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