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关于全相应电路中的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分别怎么求呀
两个2Ω电阻中无电流、无电压,因此:Uc(∞)=U(∞)=2i1+4i1=6i1。
此时,i1=2A,所以:U(∞)=6×2=12(V)。
将电流源开路,从电容两端外加电压U,设流入电流为I。显然,此时I=i1。
所以:U=2I+2I+4i1+2i1=4I+6i1=10I。R=U/I=10(Ω),时间常数:τ=RC=10×0.1=1(s)。
三要素法:U(t)=U(∞)+[U(0+)-U(∞)]e^(-t/τ)=12+(9.6-12)e^(-t/1)=12-2.4e^(-t) (V)。——这就是电路的全响应。
U(t)=9.6e^(-t)+12(1-e^(-t))=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暂态响应分量=2.4e^(-t)——会随着t→∞而逐步减小为零;
稳态响应分量=12,最终(即t=∞)时的稳态值。
零输入响应:假定没有外部激励时,即原图中2A电流源为零时,开关由a转向b后,电压U(t)的响应表达式;零输入——外部激励为零。
零状态响应:在t=0+时,储能元件(电容)未储存能量,即Uc(0+)=0情况下,开关装换后,U(t)的响应表达式;零状态——储能元件为零。
❷ 电路全响应
先说第二个问题。i是受控源的控制量,在电路变换中,控制量的参考方向专是不能变的,否则必属错。第二张图用外加电压法求等效电阻,外加电压U的极性是任意假设的,激励的电流I的方向由U决定(从U的+极发出)。但控制量i必须保持原方向。如果把第二图中U的极性改成附图(见图)那样,可能容易懂些。
再说问题一:第一张图中电源是16v电压源,电压源、2Ω电阻、1Ω电阻成一个回路,1Ω的电流与电压源极性一致,所以朝下。而第二张图,电压源被短路后,1Ω与2Ω成并联关系,它们的电流方向应该是一致的,所以都朝上。
❸ 电路分析里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什么理解
幅频响应是探讨频率与其幅度的关系,一个信号通常包含很多频率,通过某版电路时,不权同频率所获得的增益(或衰减)是不同的,要探讨的就是要如何避免或者降低这些不一致所造成的影响;
而相频响应,则是探讨不同频率通过某电路时所造成的相位偏移问题,
❹ 大学电路分析基础中的激励和响应是什么
电路中的激励是指无论是电能的传输和转换电路,还是信号的传递和变换电专路,其中电源属或信号源向电路输入的电压和电流起推动电路工作的作用。
电路中的响应是指激励在电路中各部分引起的电压和电流的输出,也称记忆函数。系统的响应除了激励所引起外,系统内部的“初始状态”也可以引起系统的响应。
在“连续”系统下,系统的初始状态往往由其内部的“储能元件”所提供,例如电路中电容器可以储藏电场能量,电感线圈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等。
通信信道会对经过的信号产生作用(例如减弱、增强,改变频率等),不同的信道作用效果不一,例如冲击响应,当输入一个单位脉冲信号时,信道输出端的响应即为输出信号。
例如,交换机等响应是指MSC收到来自对端设备的消息后,经过响应和处理,再发出信令消息的过程。而无线侧等响应是指无线设备收到来自MSC的消息后,经过响应和处理,再给MSC返回响应消息的过程。
❺ 电路的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跟全响应 零状态响应有什么区别
零状态是起始电压和电流都为0。零输入就没有电压和电流输入
❻ 如何理解电路的激励和响应
可以设想一个电路,原本没有电源,加进去一个电源的话,产生电压,这就是激励。而这个电路里的某一个电阻原本两端电压为零,加入电源后,产生了电压就是响应。
❼ 求电路的响应
设有电流 i 顺时针从 Us1流向 a 点, 已知 Uab=8v, iR=0.2A, R = (8-4)/0.2=20欧, 最右10欧两端电压一样 = 8v,流入其电流 i1=8/10=0.8A, 流入a点电内流=流出, i+4A=0.8+0.2,i =-3A; i2=1A + iR +i1 = 1+0.2+0.8=2A, i+i3+1A=0,-3A+i3+1A=。容
❽ 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性质为,谢谢
解:R=5Ω,来L=2mH=0.002H,C=3μF=0.000003F。自
L/C=0.002/0.000003=2000/3。
2√(L/C)=2×√(2000/3)=51.64。
所以:R<2×√(L/C),因此电路为振荡放电过程,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为欠阻尼,选择:C。
❾ 根据三要素法算电路的全响应
三要素法求全响应,考验
❿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有何区别
零输入响应是仅由电容元件的初始状态响应,实质是RC电路的放电过程;
零状态响应仅由电源激励所产生的电路响应,实质是RC电路的充电过程。
相同之处:都是求t>=0时电容电压Uc的变化规律